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读书,我们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量化标准是纸质书籍的阅读量。有数据表明,全世界阅读纸质书籍数量第一的是犹太人,人均每年64本,韩国人均每年阅读11本,法国是8.4本,而中国是4.58本。按性别分,中国男性每天读书时间高于1小时的比例为41%,而女性为36%。但是另一个数据却十分有意思,中国男性每天通过社交媒体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比例为45%,女性则达55%。所以,在中国要说读书少,不过是统计的方式不一样,中国女性不是不读书,而是阅读的东西不是“书”。要算上阅读量的话,我们的数据也不输给别人,只是……
“颜如玉”“黄金屋”VS“白吃的馒头”
阅读给女性带来什么改变?赫尔曼·黑塞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带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你自己。罗曼罗兰也说:“书是女人气质的时装。”毋庸讳言,开卷有益,阅读让女性拥有知性的美丽、善解人意的修养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不过,被今人说烂的“满腹诗书气自华”,这功效和流传千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并无二致,就像天桥卖大力丸的总要神秘地自我鼓吹一番,带着一股浓浓的成功学的鸡汤味。反对者同样大话炎炎,把阅读放上商品经济的天平,盘算投入产出比,用残酷的房价和无脑的网红经济来啪啪啪打脸。
鼓吹阅读改变人生的,容易忽略了在阅读与改变之间的关键链条:感悟→行动。而精明的盘算者就像是那个吃了三个馒头的莽汉,打着饱嗝拍着肚皮说:“原来吃第三个馒头就会饱,前两个真是白吃了。”直接无视了阅读的奠基之功。
不是阅读就能够改变女性的气质,没有阅读之后的感悟与行动,就算读再多的书,东村的阿花和小芳也成不了北上广写字楼里的Helen和Amanda,直播平台里的网红和三里屯的商务模特也成不了穿着Prada的女王和邓文迪。
阅读是什么?阅读应该是沉浸心灵的修行,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最终也是需要悟出来的,但这绝不是一日之功。不像英式下午茶、意大利餐前酒和法国大餐,入口之后就让你红润了脸、暖了胃、饱了肚子。阅读带来的改变,如一寸一寸深入地下生长的树根,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树木的每一片绿叶离不开根的滋润。那深入地下盘根错节、支撑着小树亭亭玉立、大树遮天蔽日的,我们称作底蕴。没有底蕴的女人,要么做攀附大树的藤萝,要么像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头草,很容易被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冲击得失去自我。
快餐式阅读VS独立思考
阅读之后的感悟来源于独立思考,然而,阅读快餐化、思想从众化、发声鸡汤化却成为了我们身边的常态。
根据调查,女性关注最多的书籍是虚构类文学,排在后面的是鸡汤文学和所谓的实用性读物。风驰电掣的生活节奏使人习惯了快餐,也很容易养成快餐式阅读的习惯,没时间沉浸品味,只能感官体验,读起来不但要爽,而且要简单粗暴地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耽美文和玛丽苏小说大行其道了。
当这种阅读方式转移到手机阅读上,就表现为标题观点至上,不看是否在理,只看观点“酷”“锐”,是否搔到自己的痒处。可以想象,假如一个女性成天读《逆袭,30天变身白富美》、《富二代为什么喜欢傻x女人》、《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她怎样俘获年轻二十多岁的小鲜肉》诸如此类的文章,会有怎样的气质。也不难想象,一个读《红楼梦》只关注袭人是绿茶婊、薛宝钗是心计女的女性,能有什么改变?
再顺着朋友圈发帖的顺序来看,昨天才转发《男人为你花钱的程度,就是爱你的深度》,今天又转发《你给我爱情就好了,口红我自己买》的用户,真想问一个问题:照您昨天那文的逻辑,今天这连口红都不买的,能算爱你吗?
虽然杨绛说过,现在年轻人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读书太少,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再多,没有独立思考,就很容易被铺天盖地的信息垃圾淹没,还把它们当作宝贝转发和收藏。
女性阅读需要有定力的选择,既扩大阅读的知识面,又不盲从于流行风尚。阅读要荤素不忌,营养均衡,把视线从宫斗、穿越、职场挪开,涉足更广阔的领域,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哲学可以让人深思。不要局限于自己偏爱的类型,不要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生活不是只有段子、八卦和小三,还有海豚绘本、货币量化宽松和巨婴国。
最理想的阅读状态,应该是不被浮躁心和功利心一叶障目,让心灵在阅读的海洋中自由平等地遨游;对待作者既不仰视也不鄙视,不被文章咄咄逼人的观点吓到,不被文章故弄玄虚的说辞忽悠,能看到文章的超前观点和独特视角,也能正视文章的力有未逮和以偏概全。我们不指望通过阅读能够像乔治·桑那样,可以和李斯特谈论音乐,和德拉克洛瓦谈论绘画,和缪塞谈论诗歌,和福楼拜、巴尔扎克谈论小说,但至少可以在教育学家建议靠宗教信仰来提高道德素质、经济学家主张用慈善事业解决民生困境、养生专家表示喝绿豆水可以治癌的时候,心中拥有自己的判断。
碎片化阅读VS系统阅读
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的方式也随之改变。通常情况下,人们的阅读时间会被撕扯成碎片化的時间,开展断断续续、浮光掠影式的阅读,。
假设有三位女孩:
一个利用三段碎片时间,一会儿看《震惊!一女子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这种事情!》,一会儿看《遇到这种男人,你一定要小心》,一会儿看《快速成长的秘诀,只有这两点》。
一个利用三段碎片时间,在Kindle上断断续续地看《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一个用一段持续的时间,同样是看《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最终,谁被阅读改变得最多?第三位女孩,专注阅读保证一定的时间,就像是在养珠场里捕捞珍珠,把珍珠串成了一串。其次是第二位女孩,阅读时间碎片化,阅读内容不碎片化,虽然是零散的珍珠,但好歹是珍珠。排在最后的就是第一位女孩,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五花八门零散的内容,结果通常是“什么都看过了但是没什么用”,或者是“什么都看过了但是什么都没记住”。就像在捡钢镚儿,捡再多也成不了富翁,更何况在信息的海洋里还不敢保证捡到的都是真货呢。
碎片化的阅读更多是用来消遣,用来筛选信息,但是要想从阅读中获得裨益,还是要深层次的系统阅读,这样才能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浅阅读就像外在的化妆,可以让人美在一时;深层次的阅读就像内在的美容,可以让人美在一世。
在信息爆炸、信仰迷失、生活焦虑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场沉浸心灵的修行。这个时候,还是阅读吧,就像培根说的:“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颜如玉”“黄金屋”VS“白吃的馒头”
阅读给女性带来什么改变?赫尔曼·黑塞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带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你自己。罗曼罗兰也说:“书是女人气质的时装。”毋庸讳言,开卷有益,阅读让女性拥有知性的美丽、善解人意的修养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不过,被今人说烂的“满腹诗书气自华”,这功效和流传千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并无二致,就像天桥卖大力丸的总要神秘地自我鼓吹一番,带着一股浓浓的成功学的鸡汤味。反对者同样大话炎炎,把阅读放上商品经济的天平,盘算投入产出比,用残酷的房价和无脑的网红经济来啪啪啪打脸。
鼓吹阅读改变人生的,容易忽略了在阅读与改变之间的关键链条:感悟→行动。而精明的盘算者就像是那个吃了三个馒头的莽汉,打着饱嗝拍着肚皮说:“原来吃第三个馒头就会饱,前两个真是白吃了。”直接无视了阅读的奠基之功。
不是阅读就能够改变女性的气质,没有阅读之后的感悟与行动,就算读再多的书,东村的阿花和小芳也成不了北上广写字楼里的Helen和Amanda,直播平台里的网红和三里屯的商务模特也成不了穿着Prada的女王和邓文迪。
阅读是什么?阅读应该是沉浸心灵的修行,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最终也是需要悟出来的,但这绝不是一日之功。不像英式下午茶、意大利餐前酒和法国大餐,入口之后就让你红润了脸、暖了胃、饱了肚子。阅读带来的改变,如一寸一寸深入地下生长的树根,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树木的每一片绿叶离不开根的滋润。那深入地下盘根错节、支撑着小树亭亭玉立、大树遮天蔽日的,我们称作底蕴。没有底蕴的女人,要么做攀附大树的藤萝,要么像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头草,很容易被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冲击得失去自我。
快餐式阅读VS独立思考
阅读之后的感悟来源于独立思考,然而,阅读快餐化、思想从众化、发声鸡汤化却成为了我们身边的常态。
根据调查,女性关注最多的书籍是虚构类文学,排在后面的是鸡汤文学和所谓的实用性读物。风驰电掣的生活节奏使人习惯了快餐,也很容易养成快餐式阅读的习惯,没时间沉浸品味,只能感官体验,读起来不但要爽,而且要简单粗暴地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耽美文和玛丽苏小说大行其道了。
当这种阅读方式转移到手机阅读上,就表现为标题观点至上,不看是否在理,只看观点“酷”“锐”,是否搔到自己的痒处。可以想象,假如一个女性成天读《逆袭,30天变身白富美》、《富二代为什么喜欢傻x女人》、《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她怎样俘获年轻二十多岁的小鲜肉》诸如此类的文章,会有怎样的气质。也不难想象,一个读《红楼梦》只关注袭人是绿茶婊、薛宝钗是心计女的女性,能有什么改变?
再顺着朋友圈发帖的顺序来看,昨天才转发《男人为你花钱的程度,就是爱你的深度》,今天又转发《你给我爱情就好了,口红我自己买》的用户,真想问一个问题:照您昨天那文的逻辑,今天这连口红都不买的,能算爱你吗?
虽然杨绛说过,现在年轻人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读书太少,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再多,没有独立思考,就很容易被铺天盖地的信息垃圾淹没,还把它们当作宝贝转发和收藏。
女性阅读需要有定力的选择,既扩大阅读的知识面,又不盲从于流行风尚。阅读要荤素不忌,营养均衡,把视线从宫斗、穿越、职场挪开,涉足更广阔的领域,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哲学可以让人深思。不要局限于自己偏爱的类型,不要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生活不是只有段子、八卦和小三,还有海豚绘本、货币量化宽松和巨婴国。
最理想的阅读状态,应该是不被浮躁心和功利心一叶障目,让心灵在阅读的海洋中自由平等地遨游;对待作者既不仰视也不鄙视,不被文章咄咄逼人的观点吓到,不被文章故弄玄虚的说辞忽悠,能看到文章的超前观点和独特视角,也能正视文章的力有未逮和以偏概全。我们不指望通过阅读能够像乔治·桑那样,可以和李斯特谈论音乐,和德拉克洛瓦谈论绘画,和缪塞谈论诗歌,和福楼拜、巴尔扎克谈论小说,但至少可以在教育学家建议靠宗教信仰来提高道德素质、经济学家主张用慈善事业解决民生困境、养生专家表示喝绿豆水可以治癌的时候,心中拥有自己的判断。
碎片化阅读VS系统阅读
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的方式也随之改变。通常情况下,人们的阅读时间会被撕扯成碎片化的時间,开展断断续续、浮光掠影式的阅读,。
假设有三位女孩:
一个利用三段碎片时间,一会儿看《震惊!一女子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这种事情!》,一会儿看《遇到这种男人,你一定要小心》,一会儿看《快速成长的秘诀,只有这两点》。
一个利用三段碎片时间,在Kindle上断断续续地看《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一个用一段持续的时间,同样是看《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最终,谁被阅读改变得最多?第三位女孩,专注阅读保证一定的时间,就像是在养珠场里捕捞珍珠,把珍珠串成了一串。其次是第二位女孩,阅读时间碎片化,阅读内容不碎片化,虽然是零散的珍珠,但好歹是珍珠。排在最后的就是第一位女孩,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五花八门零散的内容,结果通常是“什么都看过了但是没什么用”,或者是“什么都看过了但是什么都没记住”。就像在捡钢镚儿,捡再多也成不了富翁,更何况在信息的海洋里还不敢保证捡到的都是真货呢。
碎片化的阅读更多是用来消遣,用来筛选信息,但是要想从阅读中获得裨益,还是要深层次的系统阅读,这样才能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浅阅读就像外在的化妆,可以让人美在一时;深层次的阅读就像内在的美容,可以让人美在一世。
在信息爆炸、信仰迷失、生活焦虑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场沉浸心灵的修行。这个时候,还是阅读吧,就像培根说的:“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