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生活步调过于紧凑,而对孩子“缓慢”的动作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在长时间压力的催促下,很容易对孩子大发脾气。
不过,发完脾气后,你会发现,须花更多时间去完成原先要做的事,因为必须另外拨出时间去安抚孩子哭闹不休的情绪。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全职妈妈,前阵子她心有所感地发现,很多事情真的需要花时间和孩子沟通并说明原因,这样才能减少和孩子摩擦的机会。
她举了一个真实例子:她的孩子现在一岁八个月,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孩子对任何东西、任何事情都非常好奇,也很感兴趣。他们住的房子是透天厝,所以每当朋友要上楼时,都必须带着孩子一起去,以免他一个人在楼下误动了危险的物品。不过,当孩子正在玩某个玩具而被朋友要求立刻上楼时,他总是满脸不愿意。但为了快速完成许多家务,她只好直接把小孩抱上楼,孩子被朋友强行抱离,十分生气,在她怀中又哭又闹。
朋友心想,如果孩子每天都因为这些小事而哭闹,那真的会影响他们母子间的情绪和感情。于是,她改变做法,在上楼前,会先告诉孩子:我现在要上楼洗衣服了,请你先暂停一下,跟我一起上楼,等一下再玩。当她讲完这句话时,孩子并没有立刻停止玩的动作,朋友静静等了一分钟,孩子突然停止了动作,愉快地跟着她一起上楼。
那时朋友突然領悟到:原来,只要多给孩子一些思考及做决定的时间,就能有个圆满的结果。事后朋友独自回想这件事,深深竟识到自己之前完全没有设身处地去思考孩子的需要及处境,如果是我们自己,当我们专心在做一件事情而被要求立刻停止时,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如果真的必须立刻停止,我们是不是也需要有思考和做决定的时间?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还有一次朋友带着孩子和邻居家同龄的孩子一起到公园玩,两个孩子在公园里玩得十分开心。
不过,接近中午时分,在准备回家时,朋友的孩子因为舍不得和邻居家的孩子分开而伤心地哭了起来。
这次朋友设身处地去感受孩子的心情和处境,然后对他说:“我知道你还想跟紫彤玩,但现在已经中午了,她要回家吃饭,我们也必须回家吃饭。我们和紫彤约定这个星期六再来这里玩,好吗?”孩子听了,虽然没有立刻点头,不过,情绪已经明显变好,在离开时,还举起双手和邻居孩子说再见。
有些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经常会认为“他只是个孩子”,所以原先应该花时间去说明或沟通的事情,都因为这个认知而一一省略了。然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理解的灵魂,当大人把他当成另一个小大人看待时,你会发现,孩子不只变得更懂事乖巧,言行举止和做事方法也和父母如出一辙!因为,那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模仿本能!
不过,发完脾气后,你会发现,须花更多时间去完成原先要做的事,因为必须另外拨出时间去安抚孩子哭闹不休的情绪。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全职妈妈,前阵子她心有所感地发现,很多事情真的需要花时间和孩子沟通并说明原因,这样才能减少和孩子摩擦的机会。
她举了一个真实例子:她的孩子现在一岁八个月,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孩子对任何东西、任何事情都非常好奇,也很感兴趣。他们住的房子是透天厝,所以每当朋友要上楼时,都必须带着孩子一起去,以免他一个人在楼下误动了危险的物品。不过,当孩子正在玩某个玩具而被朋友要求立刻上楼时,他总是满脸不愿意。但为了快速完成许多家务,她只好直接把小孩抱上楼,孩子被朋友强行抱离,十分生气,在她怀中又哭又闹。
朋友心想,如果孩子每天都因为这些小事而哭闹,那真的会影响他们母子间的情绪和感情。于是,她改变做法,在上楼前,会先告诉孩子:我现在要上楼洗衣服了,请你先暂停一下,跟我一起上楼,等一下再玩。当她讲完这句话时,孩子并没有立刻停止玩的动作,朋友静静等了一分钟,孩子突然停止了动作,愉快地跟着她一起上楼。
那时朋友突然領悟到:原来,只要多给孩子一些思考及做决定的时间,就能有个圆满的结果。事后朋友独自回想这件事,深深竟识到自己之前完全没有设身处地去思考孩子的需要及处境,如果是我们自己,当我们专心在做一件事情而被要求立刻停止时,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如果真的必须立刻停止,我们是不是也需要有思考和做决定的时间?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还有一次朋友带着孩子和邻居家同龄的孩子一起到公园玩,两个孩子在公园里玩得十分开心。
不过,接近中午时分,在准备回家时,朋友的孩子因为舍不得和邻居家的孩子分开而伤心地哭了起来。
这次朋友设身处地去感受孩子的心情和处境,然后对他说:“我知道你还想跟紫彤玩,但现在已经中午了,她要回家吃饭,我们也必须回家吃饭。我们和紫彤约定这个星期六再来这里玩,好吗?”孩子听了,虽然没有立刻点头,不过,情绪已经明显变好,在离开时,还举起双手和邻居孩子说再见。
有些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经常会认为“他只是个孩子”,所以原先应该花时间去说明或沟通的事情,都因为这个认知而一一省略了。然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理解的灵魂,当大人把他当成另一个小大人看待时,你会发现,孩子不只变得更懂事乖巧,言行举止和做事方法也和父母如出一辙!因为,那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模仿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