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这个科技技术迅速发展,快速现代化的时代,“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就变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一些基本的现代化软件,而且教会学生如何获取信息,辨别信息。虽然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知晓,但信息技术教育依旧处在停滞不前的境地,所以教师应该打造自主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本文主要从如何构建小学信息高效课堂入手,探索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策略,增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对21世纪的小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很重要,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迅速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并迅速影响和改变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会电脑操作,就是文盲”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形势,因此,电脑要从小学生学起。但大多数小学信息技术课开展不成功,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掌握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及教给学生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要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需要教师构建有效的学习模式,从学习过程入手,探寻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环境更复杂,学生差异性更大,而且高效课堂要求把课堂和课余时间还给学生,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调配好各种教学因素,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1.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尽量避免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状况、操作习惯、学习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导致课堂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领悟力强的学生在很快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后就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逐渐滋长出自以为是、不求上进的思想;而领悟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较困难的知识时就会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受到挫伤,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差异。
2.精心准备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精心准备教学素材要求教师在选取素材上,将文字编辑与文字修改相结合,将画图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另外,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如“制作宣传海报”时,教师要提供丰富的背景图片、宣传标语;在“设计人物动画”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动画元素。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
二、优化学习模式,从教学方法入手,让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表现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优化学习模式,运用新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讲解学生易于理解的常识性知识。如在小学生初识电脑时采用讲解法与直观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边看边讲,帮助学生认识电脑的主机、显示器、键盘及鼠标等一些外部设备。
2.演示指导法:教师利用网络演示软件操作,学生从教师操作中学习操作步骤和方法。如在进行word文档编辑教学时,教师亲自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步骤操作。
3.自我探究法:在学生对软件有了一定认识并且熟练了基本操作后,可采用自我探究法进行教学。网络技术发展瞬息万变,各种类型的网络技术层出不穷,如果光靠教师去传授,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习信息技术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只有动手操作,才能逐步掌握知识,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教师讲解完常识性知识和基本操作后,可让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完成操作习题,学以致用。
4.形象教学法:小学生多通过直接感知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特有的优势,采用直观形象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在学习《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通过实物感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5.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知识。小学生学习一般都凭兴趣,所以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键位学习放在游戏之中,特别是男孩子很喜欢玩游戏,可以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三、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不断创新,全面发展。
课堂评价不但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对学习过程及互帮互助等活动进行及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激励性语言,如:“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创新,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全面发展。
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导向、流畅的课堂交流、高效的课堂组织、适度的情景渲染及较高的操作效益。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以高度的学科责任感,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晶.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蓉,刘美凤,吕巾娇,陈智敏.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
[3]陈海源.抚顺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管理对策[D].黑龙江大学,2014.
[4]吴海霞.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及关于解决方案的几点建议[J].中小学电教,2014.
[5]吴康,李钦振.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对21世纪的小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很重要,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迅速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并迅速影响和改变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会电脑操作,就是文盲”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形势,因此,电脑要从小学生学起。但大多数小学信息技术课开展不成功,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掌握一般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及教给学生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要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需要教师构建有效的学习模式,从学习过程入手,探寻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环境更复杂,学生差异性更大,而且高效课堂要求把课堂和课余时间还给学生,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调配好各种教学因素,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1.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尽量避免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状况、操作习惯、学习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导致课堂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领悟力强的学生在很快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后就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逐渐滋长出自以为是、不求上进的思想;而领悟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较困难的知识时就会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受到挫伤,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差异。
2.精心准备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精心准备教学素材要求教师在选取素材上,将文字编辑与文字修改相结合,将画图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另外,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如“制作宣传海报”时,教师要提供丰富的背景图片、宣传标语;在“设计人物动画”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动画元素。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
二、优化学习模式,从教学方法入手,让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表现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优化学习模式,运用新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讲解学生易于理解的常识性知识。如在小学生初识电脑时采用讲解法与直观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边看边讲,帮助学生认识电脑的主机、显示器、键盘及鼠标等一些外部设备。
2.演示指导法:教师利用网络演示软件操作,学生从教师操作中学习操作步骤和方法。如在进行word文档编辑教学时,教师亲自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步骤操作。
3.自我探究法:在学生对软件有了一定认识并且熟练了基本操作后,可采用自我探究法进行教学。网络技术发展瞬息万变,各种类型的网络技术层出不穷,如果光靠教师去传授,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习信息技术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只有动手操作,才能逐步掌握知识,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教师讲解完常识性知识和基本操作后,可让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完成操作习题,学以致用。
4.形象教学法:小学生多通过直接感知获取知识和技能,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特有的优势,采用直观形象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在学习《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通过实物感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5.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获得知识。小学生学习一般都凭兴趣,所以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键位学习放在游戏之中,特别是男孩子很喜欢玩游戏,可以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三、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不断创新,全面发展。
课堂评价不但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对学习过程及互帮互助等活动进行及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激励性语言,如:“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创新,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全面发展。
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导向、流畅的课堂交流、高效的课堂组织、适度的情景渲染及较高的操作效益。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以高度的学科责任感,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晶.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路径[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蓉,刘美凤,吕巾娇,陈智敏.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
[3]陈海源.抚顺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管理对策[D].黑龙江大学,2014.
[4]吴海霞.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及关于解决方案的几点建议[J].中小学电教,2014.
[5]吴康,李钦振.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