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力南怀瑾没能解决的国学问题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迎刃而解本文虽短且略显呆板但值得我们仔细玩味】
“登堂入室”又叫“升堂入室”,是我们非常多见和熟悉的一个成语。但是认真琢磨起来,“入室”是从外到内,这好理解。但“登(升)堂”却是从低到高,难道“堂”是很高的吗?
“堂”在工具书里均被解释为“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并引《论语·先进》:“由(仲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63页;《辞海》第六版,第2220页;《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0页)。可见“堂”和“室”是古代建筑中并列的组成部分。但是为什么“堂”会比“室”高呢?
根据上述引文再查阅《四库全书·经部》对于上述《论语·先进》一句的翻译注释是“堂:正厅。室:内室。先入门、次升堂,最后入室”。(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87页)。这里意思是,先进“厅”再进“内室”。类似用法还有《汉书·艺文志》:“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那么为什么“厅”要用“升”呢?
查阅更多资料,发现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子路的琴学入门”一章对此解释说“过去的建筑,都是四合院式的,中间一个大天井,中间的大厅是明堂,深入明堂是内室,再后面就是后院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这里把“堂”作为“天井”和“明堂”,但依然不能解决“堂”为什么高的问题。
带着疑问查阅《唐诗句典》在“庙堂”里收录了韩愈《山石》诗句“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这里的“堂”显然不是“厅”。诗句把“升堂”和“坐阶”联系在一起,这却启发我们“堂”是否有台“阶”。这种设想得到了很多典籍的印证。如下:
一、《礼记·礼器》:“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太平御览》引墨子佚文亦曰:“墨子以为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史记·李斯列传》中有:“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之语。这里,“堂”是有高度的。
二、《考工记》是我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其说“堂修七寻,堂崇三尺”。《考工记解》说“堂上为五室也”。《考工记通》说“堂之上为五室”。这里明确说出“堂”和“室”的关系是上下关系。
三、《尚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这是说先建“堂(台基)”才能建“室”,此句也被众多建筑学教材所引用。所以这句话本意是说父亲想做房子,但是儿子不肯做台基,所以没法建房子。那么,“堂”是否就是“台基”呢?梁思成的名著《中国建筑艺术图集》和《凝动的音乐》中第一篇均为《台基简说》,本文明确说:“所谓‘堂’即台基之谓,绝不是今日普通所谓厅堂的。”“台基见于古籍的均作‘堂’。”“古所谓‘堂’,就是宋代所谓‘阶基’,清代及今所谓‘台基’,当没有多大疑问。”(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和1998年版,第1页)并中国的建筑分为三部分:台基、墙柱构架和屋顶。“堂”是“台基”,与“室”是上下关系,而非平面关系。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确定“堂”应理解为“台基”而非“大厅”。这样就能解决“升堂入室”和“升堂坐阶”的疑问,因为台基都是有高度的。所以,《论语》本句的原意是说子路弹瑟已经上了台基,离进门入室不远了。所以,我们的工具书对于“堂”解释错误,应当增加“台基”义项。这一番考证启发我们文理融合的必要性和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比如通过建筑学就可以解读和阐释国学。这正像蔡元培先生曾经分析的文理融合三大理由:
一是“文科之史学、文学,均与科学有关,而哲学则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乃文科学生,因与理科隔绝之故,直视自然科学为无用,遂不免流于空疏。理科各学,均与哲学有关,自然哲学,尤为自然科学之归宿。”
二是“乃理科学生,以与文科学生隔绝之故,遂视哲学为无用,而陷于机械的世界观。”
三是“又有几种哲学,竟不能以文理分者,如地理学包有地质、社会等学理。人类学包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学理。”得出结论“故建议沟通文、理,合为一科。”(《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72页)
如今,教育学家蔡元培和建筑学家梁思成已经去世多年。“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民国学人的文理融通的思想至今依然闪耀着光辉,照耀我们前行。
“登堂入室”又叫“升堂入室”,是我们非常多见和熟悉的一个成语。但是认真琢磨起来,“入室”是从外到内,这好理解。但“登(升)堂”却是从低到高,难道“堂”是很高的吗?
“堂”在工具书里均被解释为“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并引《论语·先进》:“由(仲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63页;《辞海》第六版,第2220页;《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0页)。可见“堂”和“室”是古代建筑中并列的组成部分。但是为什么“堂”会比“室”高呢?
根据上述引文再查阅《四库全书·经部》对于上述《论语·先进》一句的翻译注释是“堂:正厅。室:内室。先入门、次升堂,最后入室”。(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87页)。这里意思是,先进“厅”再进“内室”。类似用法还有《汉书·艺文志》:“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那么为什么“厅”要用“升”呢?
查阅更多资料,发现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子路的琴学入门”一章对此解释说“过去的建筑,都是四合院式的,中间一个大天井,中间的大厅是明堂,深入明堂是内室,再后面就是后院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这里把“堂”作为“天井”和“明堂”,但依然不能解决“堂”为什么高的问题。
带着疑问查阅《唐诗句典》在“庙堂”里收录了韩愈《山石》诗句“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这里的“堂”显然不是“厅”。诗句把“升堂”和“坐阶”联系在一起,这却启发我们“堂”是否有台“阶”。这种设想得到了很多典籍的印证。如下:
一、《礼记·礼器》:“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太平御览》引墨子佚文亦曰:“墨子以为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史记·李斯列传》中有:“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之语。这里,“堂”是有高度的。
二、《考工记》是我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其说“堂修七寻,堂崇三尺”。《考工记解》说“堂上为五室也”。《考工记通》说“堂之上为五室”。这里明确说出“堂”和“室”的关系是上下关系。
三、《尚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这是说先建“堂(台基)”才能建“室”,此句也被众多建筑学教材所引用。所以这句话本意是说父亲想做房子,但是儿子不肯做台基,所以没法建房子。那么,“堂”是否就是“台基”呢?梁思成的名著《中国建筑艺术图集》和《凝动的音乐》中第一篇均为《台基简说》,本文明确说:“所谓‘堂’即台基之谓,绝不是今日普通所谓厅堂的。”“台基见于古籍的均作‘堂’。”“古所谓‘堂’,就是宋代所谓‘阶基’,清代及今所谓‘台基’,当没有多大疑问。”(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和1998年版,第1页)并中国的建筑分为三部分:台基、墙柱构架和屋顶。“堂”是“台基”,与“室”是上下关系,而非平面关系。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确定“堂”应理解为“台基”而非“大厅”。这样就能解决“升堂入室”和“升堂坐阶”的疑问,因为台基都是有高度的。所以,《论语》本句的原意是说子路弹瑟已经上了台基,离进门入室不远了。所以,我们的工具书对于“堂”解释错误,应当增加“台基”义项。这一番考证启发我们文理融合的必要性和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比如通过建筑学就可以解读和阐释国学。这正像蔡元培先生曾经分析的文理融合三大理由:
一是“文科之史学、文学,均与科学有关,而哲学则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乃文科学生,因与理科隔绝之故,直视自然科学为无用,遂不免流于空疏。理科各学,均与哲学有关,自然哲学,尤为自然科学之归宿。”
二是“乃理科学生,以与文科学生隔绝之故,遂视哲学为无用,而陷于机械的世界观。”
三是“又有几种哲学,竟不能以文理分者,如地理学包有地质、社会等学理。人类学包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学理。”得出结论“故建议沟通文、理,合为一科。”(《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72页)
如今,教育学家蔡元培和建筑学家梁思成已经去世多年。“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民国学人的文理融通的思想至今依然闪耀着光辉,照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