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姐姐的挣扎与选择
安然的父母车祸身亡,警察怀疑安然与死者的关系,因为车里的家庭合照上只有弟弟和父母的合影,她需要拿出身份证来证明自己。安然翻遍了家里的照片,都没有找到自己和家人的合影,只找到一张泛黄的残疾证明。姐弟俩关系疏远,姑妈、舅舅等亲人却要求安然继续抚养这个堪称“陌生人”的弟弟,安然对此冷漠视之。
在职场上,安然因护士身份受到了职业歧视。高中毕业时,安然本想去北京学医,却被父母偷偷改了志愿,让她在四川省内读了护士专业,以便更好地照顾弟弟。为此,她和家里彻底决裂,上大学后再没回过家。当年的遗憾加上眼前的困境,让安然想逃离这个环境,她执着去北京读研究生。在地铁站,趁着弟弟上厕所时,她冒出了一走了之的想法,但是看着弟弟在地铁里一边哭一边找姐姐,她实在无法狠下心扔下他。
安然想替弟弟找一个领养家庭,却忘不掉身为姐姐的责任。她面试了很多领养家庭,都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后来,舅舅领养了弟弟,可是发现舅舅不靠谱后,安然立马又拉着弟弟回了家。
卧病在床的丈夫、莫名怀有怨气的女儿、缺乏存在感的儿子,姑妈的家庭生活也是一团乱。安然从小被姑妈带大,深知生活不如意的姑妈也是一个被迫牺牲自我的“姐姐”。姑妈当年考上了大学,但为了自己的弟弟上中专放弃了读书。她去俄罗斯做生意,因为弟弟生了孩子,被叫回来帮忙带娃。在她的那个时代,似乎没有反抗的渠道和可能,她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奉献了一生。
刚开始,姑妈对安然说“长姐如母”,希望安然照顾弟弟,坚决不同意安然把弟弟送给别人抚养。但当看到安然的人生有另一种可能时,她理解了安然,说“套娃也不是非要装进同一个套子里面”。
最后,安然为弟弟找到了一个理想的领养家庭。在去北京前,弟弟的养父母提出姐弟俩以后“永不相见”,并让安然在协议上签字。安然在签协议的最后一刻,放下了笔,拉着弟弟跑了出去……
基于女性题材的“爆款”电影
电影《我的姐姐》上映后,豆瓣评分7.2分,口碑持续发酵,引起一波观影热潮,该片一举打破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纪录、中国影史清明档影片单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家庭片单日票房纪录等。豆瓣很多高赞影评的标题都和“姐姐”有关——《作为一个姐姐,我为什么讨厌这部电影?》《为什么一定要把弟弟扔了才算新时代独立女性?》《我和〈我的姐姐〉:一个00后姐姐如何看待这部电影》……一位自称“爸妈在我高三那年生了弟弟”的网友写道:“这部电影看得我太压抑了。”在微博,与《我的姐姐》有关的多个话题登上热搜榜。截至2021年4月上旬,该片票房已突破6亿元。
《我的姐姐》是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描绘了安然和姑妈两代“姐姐”的挣扎与抗争,不加掩饰地呈现了“姐姐”这一身份之痛。该片的导演殷若昕和编剧游晓颖都是女性,从女性视角让更多人发现很长时间里被忽视的女性声音,以此来理解她们的困境。陈思诚在看完《我的姐姐》之后,认为女性导演对剧情的细腻把握程度,确实是一些男性导演无法达到的。《夺冠》的编剧张冀认为,不管是男性创作者还是男性观众,都得学着换位思考,时至今日,“听她说”比“对她说”重要得多。
2021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你好,李焕英》也是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导演贾玲是女性,她和张小斐饰演了片中最核心的母女角色,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近三年来,一大批女性视角的国产片不断涌现。影片《找到你》讲述了发生在女律师和女保姆之间的失子迷案,展现了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之间的挣扎;《送我上青云》中的女记者不幸得了卵巢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勇于寻找作为女性的自身价值,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和解;《过春天》是青春叛逆少女的成长困惑;《春潮》是同一屋檐下三代女性的“相爱相杀”;《相爱相亲》是三位不同年龄段女人的爱情纠葛……正如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所说:“女性电影证明了女性的整体生命经验,作为新的文化资源为世界提供了想象力空间和新的创造。”
愿姐姐们都可以自由选择人生
《我的姐姐》中,在安然和姑妈两代“姐姐”的对比之下,我们看到了不同的选择:姑妈选择隐忍,安然选择抗争。影片设计了一个半开放式结局:安然在签协议的最后一刻放下了笔,拉着弟弟跑了起来。这一结局其实并未明确交代姐弟俩今后的命运:是从此相依为命,还是在这最后一次的任性后彻底诀别?对于这个结局,编剧游晓颖说:“告诉女性应该怎么做是不公平的。我们一直强调支持,而不是支配。”
导演殷若昕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姐姐”看到有电影在书写她们的故事,关注她们人生经历中的痛苦和快乐、彷徨和迷茫、际遇和梦想。她说:“安然是成长中女性青年的一个缩影。我希望通过安然的故事,让更多女孩认识到她们的职业规划、人生方向,都应该由自己来选择。”
归根结底,《我的姐姐》里安然的不幸,来自于父母重男轻女的错误观念。“姐姐”在现实中受了太多委屈。《观音山》的导演李玉曾在1996年拍过一部纪录片《姐姐》,讲述一对龙凤胎即将出世,在剖腹产前的家庭会议上,大人们决定先拿出女孩,因为她的出生就是为了“照顾弟弟”。于是,那个叫蕊蕊的女孩,一出生就背负着“姐姐”的身份以及一辈子都需要承担的责任。
弟弟跟妈妈撒娇,姐姐只能懂事地待在一边,因为妈妈很累,承受不了两个孩子同时撒娇。弟弟撒娇是可爱,姐姐撒娇是不懂事。弟弟想看球赛,姐姐想看动画片,妈妈会支持弟弟:“少数服从多数吧,我和弟弟都想看球赛。”姐姐只能站在门口,不知所措。紀录片播出后,很多人牵挂片中的姐姐。导演李玉回应过一次,她说这个家庭承受了一些外界的压力,孩子母亲坐火车都会受到旁人的责问。这也促使孩子的父母反思自己的问题,调整对姐弟的教育方式,给了姐姐更多的关爱与尊重。
很多观众看完《我的姐姐》后都会反思,这也正是电影想要达到的效果。导演殷若昕说:“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好的原生家庭确实能够保护你。有问题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会长在身上,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冒出来。”原生家庭是否形成公平和良好的教育氛围,对手足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在环境良好的原生家庭里,兄弟姐妹更能懂得照顾彼此的感受。
在《我的姐姐》的豆瓣评论中,有一个自称是“弟弟”的网友表示对姐姐抱有亏欠之心:“作为男性和弟弟,我们能为姐姐们做点什么?或许就从尊重她们的意志、了解她们的困境、支持她们的发声开始吧!”家庭中的亲人给予姐姐更多的理解,姐姐的生活才会过得更好。愿姐姐们都可以自由选择人生。
(编辑 邢多多 [email protected])
安然的父母车祸身亡,警察怀疑安然与死者的关系,因为车里的家庭合照上只有弟弟和父母的合影,她需要拿出身份证来证明自己。安然翻遍了家里的照片,都没有找到自己和家人的合影,只找到一张泛黄的残疾证明。姐弟俩关系疏远,姑妈、舅舅等亲人却要求安然继续抚养这个堪称“陌生人”的弟弟,安然对此冷漠视之。
在职场上,安然因护士身份受到了职业歧视。高中毕业时,安然本想去北京学医,却被父母偷偷改了志愿,让她在四川省内读了护士专业,以便更好地照顾弟弟。为此,她和家里彻底决裂,上大学后再没回过家。当年的遗憾加上眼前的困境,让安然想逃离这个环境,她执着去北京读研究生。在地铁站,趁着弟弟上厕所时,她冒出了一走了之的想法,但是看着弟弟在地铁里一边哭一边找姐姐,她实在无法狠下心扔下他。
安然想替弟弟找一个领养家庭,却忘不掉身为姐姐的责任。她面试了很多领养家庭,都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后来,舅舅领养了弟弟,可是发现舅舅不靠谱后,安然立马又拉着弟弟回了家。
卧病在床的丈夫、莫名怀有怨气的女儿、缺乏存在感的儿子,姑妈的家庭生活也是一团乱。安然从小被姑妈带大,深知生活不如意的姑妈也是一个被迫牺牲自我的“姐姐”。姑妈当年考上了大学,但为了自己的弟弟上中专放弃了读书。她去俄罗斯做生意,因为弟弟生了孩子,被叫回来帮忙带娃。在她的那个时代,似乎没有反抗的渠道和可能,她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奉献了一生。
刚开始,姑妈对安然说“长姐如母”,希望安然照顾弟弟,坚决不同意安然把弟弟送给别人抚养。但当看到安然的人生有另一种可能时,她理解了安然,说“套娃也不是非要装进同一个套子里面”。
最后,安然为弟弟找到了一个理想的领养家庭。在去北京前,弟弟的养父母提出姐弟俩以后“永不相见”,并让安然在协议上签字。安然在签协议的最后一刻,放下了笔,拉着弟弟跑了出去……
基于女性题材的“爆款”电影
电影《我的姐姐》上映后,豆瓣评分7.2分,口碑持续发酵,引起一波观影热潮,该片一举打破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纪录、中国影史清明档影片单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家庭片单日票房纪录等。豆瓣很多高赞影评的标题都和“姐姐”有关——《作为一个姐姐,我为什么讨厌这部电影?》《为什么一定要把弟弟扔了才算新时代独立女性?》《我和〈我的姐姐〉:一个00后姐姐如何看待这部电影》……一位自称“爸妈在我高三那年生了弟弟”的网友写道:“这部电影看得我太压抑了。”在微博,与《我的姐姐》有关的多个话题登上热搜榜。截至2021年4月上旬,该片票房已突破6亿元。
《我的姐姐》是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描绘了安然和姑妈两代“姐姐”的挣扎与抗争,不加掩饰地呈现了“姐姐”这一身份之痛。该片的导演殷若昕和编剧游晓颖都是女性,从女性视角让更多人发现很长时间里被忽视的女性声音,以此来理解她们的困境。陈思诚在看完《我的姐姐》之后,认为女性导演对剧情的细腻把握程度,确实是一些男性导演无法达到的。《夺冠》的编剧张冀认为,不管是男性创作者还是男性观众,都得学着换位思考,时至今日,“听她说”比“对她说”重要得多。
2021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你好,李焕英》也是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导演贾玲是女性,她和张小斐饰演了片中最核心的母女角色,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近三年来,一大批女性视角的国产片不断涌现。影片《找到你》讲述了发生在女律师和女保姆之间的失子迷案,展现了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之间的挣扎;《送我上青云》中的女记者不幸得了卵巢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勇于寻找作为女性的自身价值,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和解;《过春天》是青春叛逆少女的成长困惑;《春潮》是同一屋檐下三代女性的“相爱相杀”;《相爱相亲》是三位不同年龄段女人的爱情纠葛……正如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所说:“女性电影证明了女性的整体生命经验,作为新的文化资源为世界提供了想象力空间和新的创造。”
愿姐姐们都可以自由选择人生
《我的姐姐》中,在安然和姑妈两代“姐姐”的对比之下,我们看到了不同的选择:姑妈选择隐忍,安然选择抗争。影片设计了一个半开放式结局:安然在签协议的最后一刻放下了笔,拉着弟弟跑了起来。这一结局其实并未明确交代姐弟俩今后的命运:是从此相依为命,还是在这最后一次的任性后彻底诀别?对于这个结局,编剧游晓颖说:“告诉女性应该怎么做是不公平的。我们一直强调支持,而不是支配。”
导演殷若昕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的“姐姐”看到有电影在书写她们的故事,关注她们人生经历中的痛苦和快乐、彷徨和迷茫、际遇和梦想。她说:“安然是成长中女性青年的一个缩影。我希望通过安然的故事,让更多女孩认识到她们的职业规划、人生方向,都应该由自己来选择。”
归根结底,《我的姐姐》里安然的不幸,来自于父母重男轻女的错误观念。“姐姐”在现实中受了太多委屈。《观音山》的导演李玉曾在1996年拍过一部纪录片《姐姐》,讲述一对龙凤胎即将出世,在剖腹产前的家庭会议上,大人们决定先拿出女孩,因为她的出生就是为了“照顾弟弟”。于是,那个叫蕊蕊的女孩,一出生就背负着“姐姐”的身份以及一辈子都需要承担的责任。
弟弟跟妈妈撒娇,姐姐只能懂事地待在一边,因为妈妈很累,承受不了两个孩子同时撒娇。弟弟撒娇是可爱,姐姐撒娇是不懂事。弟弟想看球赛,姐姐想看动画片,妈妈会支持弟弟:“少数服从多数吧,我和弟弟都想看球赛。”姐姐只能站在门口,不知所措。紀录片播出后,很多人牵挂片中的姐姐。导演李玉回应过一次,她说这个家庭承受了一些外界的压力,孩子母亲坐火车都会受到旁人的责问。这也促使孩子的父母反思自己的问题,调整对姐弟的教育方式,给了姐姐更多的关爱与尊重。
很多观众看完《我的姐姐》后都会反思,这也正是电影想要达到的效果。导演殷若昕说:“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是好的原生家庭确实能够保护你。有问题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会长在身上,它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冒出来。”原生家庭是否形成公平和良好的教育氛围,对手足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在环境良好的原生家庭里,兄弟姐妹更能懂得照顾彼此的感受。
在《我的姐姐》的豆瓣评论中,有一个自称是“弟弟”的网友表示对姐姐抱有亏欠之心:“作为男性和弟弟,我们能为姐姐们做点什么?或许就从尊重她们的意志、了解她们的困境、支持她们的发声开始吧!”家庭中的亲人给予姐姐更多的理解,姐姐的生活才会过得更好。愿姐姐们都可以自由选择人生。
(编辑 邢多多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