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明确指出,贫困不应仅从物质资源的匮乏上找原因,还需要从贫困主体的主观思维上加以认识。近年来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贫困主体的心理特征影响其选择行为显著,是使其维持低收入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实现精准扶贫,提高贫困识别的精准性和帮扶策略的有效性,就应该在以往的研究中融入贫困人群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的视角加以研究。
一、精准扶贫中加强心理建设的意义
1、加强心理建设,是对贫困机理认识的精准化
目前,国家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正在全面、深入的进行中,政府及社会各界在政策、资源、环境、设施、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贫困,单纯的在经济上、资源上的帮助是不够的,因为心里贫困制约着贫困人口的行为目的和行为选择,影响着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形成依赖接受政府和他人帮助的惰性和习惯性,以至于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也是贫困人口不能摆脱贫困,始终保持一个较低收入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习总书记在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和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的多种场合多次强调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心理(精神)贫困与心理(精神)扶贫问题,这是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新时期精准扶贫实践以巨大启发。
2、加强贫困人口的心理建设有利于提高贫困识别的精准性和帮扶策略的有效性
《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明确指出,贫困不应仅从物质资源的匮乏上找原因,还需要从贫困主体的主观思维上加以认识。要提高贫困识别的精准性和帮扶策略的有效性,贫困群体的心理资源评估与帮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国内的扶贫开发大多聚焦于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等外部因素,而对影响贫困群体的内部心理因素则较少关注,这恰恰忽略了贫困个体作为积极主动的“行动者”的地位。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来看,贫困个体作为积极的“行动者”,可以通过采取主动的因应策略来调整自己的生命轨迹。正如习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所指出的,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贫困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不可忽视。
3、加强心理建设是巩固帮扶效果的重要保障。
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贫困发端于一些不利的外部条件,这些外部条件会对贫困主体的心理因素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贫困主体进行选择的每个时点上,其选择结果既受制于外部条件的限制,又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是外部条件和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脱贫方案的选择,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综合考虑结果。以扶贫先扶志为导向,关爱贫困家庭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和有关规定,教育和引导贫困农户克服“等、靠、要”思想,自觉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帮助树立通过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努力逐步摆脱贫困的信心,切实做到从心开始,去除穷根,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实现精神和物质扶贫共奔小康社会。
二、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心理状况与心理问题
1、贫困人口的心理状况
当前在精准扶贫中,大多数贫困人口能够保持心态平,能够正视自己的生活状况,愿意以自己的劳动获得好的生活。仍有部分人口会回避不敢正视自己的生活状况,有部分贫困人品习惯性与他人攀比,也有一部分贫困人口感到不安。在贫困人口中存在着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人交流的状况,更有部分贫困人口存在自卑感,虚荣和依赖心理。
2、贫困人口的心理问题
(1)存在抑郁、消极心理。由于贫困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加之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这种心理会导致他们遇到困难时对脱贫失去信心和动力,过分夸大自身的不利因素,加剧心理负担。
(2)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有些贫困人口没有主动脱贫的内在动力和自主参与脱贫的自觉性,把自己生活的希望完全放在了政府和社会的救助上,没有任何自我改变的动力,从而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个别贫困户是吃惯了"救济粮",花惯了"便宜钱",一味地依赖党委政府,"蹲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3)存在“占便宜”心理
精准扶贫中有部分群众获得多轮的扶贫开发和帮扶。个别贫困户看到脱贫攻坚的配套政策含金量很高,觉得上级或帮扶单位不是发钱就是给物,特别是"八个一批"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不少人觉得"虽然我不是贫困户,但政策是国家给的,不要白不要,所以存在个别贫困户不愿脱贫的占便宜心理。
(4)存在嫉妒、虚荣攀比心理
有些贫困人口看到其他人的生活比自己优越、富裕,就会产生强烈虚荣攀比。有些人自身并不贫困,但虚荣地认为,现在政策严,能在有限的政策里分一杯羹,戴上"贫困户"的帽子,说明自身在村里、县里人缘广、地位高等。這种心理在非贫困户、边缘户之中表现突出,也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三、精准扶贫中加强贫困人口心理建设的途径
(1)加强教育引导,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加强教育引导,开展扶志教育活动,创办脱贫攻坚“农民夜校”、
“讲习所”等,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动员更多贫困群众投工投劳。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公益超市”等自助式帮扶做法,实现社会爱心捐赠与贫困群众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对接。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提升贫困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国家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2)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为了改变贫困人口的封闭、保守、消极、畏惧、不敢竞争的心理,还应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加大以工代赈、以奖代补、事后奖补等方式,动员更多贫困群众投工投劳,逐步培养有技能、有干劲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面向重点县开展科技、科普服务。建立科技扶贫网络,免费为贫困人群提供国家政策、技术理论、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等等。此外,还应该发挥致富能手的作用和力量,让他们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贫困人口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在致富能手的带动下跟随其发展产业,提高致富能力,从而改变其消极、保守、不敢竞争的心理。
(3)明确扶贫政策的范围和标准,加大“扶志”宣传和激励力度。建立有偿的奖惩制度
为了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的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对于一些有劳动能力,但没有脱贫意识,存在等、靠、要的贫困人口,政府也不能全包办,应采取综合措施,制定激励政策,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合作机制,推动“村企共建”,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和增收。出台奖补政策,引导企业与贫困户实行对口帮扶,实行包干脱贫。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贫困人口积极参与脱贫,提供有偿的奖惩制度,改变目前贫困人口不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和劳动就可以获得补助的现状,鼓励贫困人群通过自身努力和劳动去获取政府的资助。
(4)加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机制建设,加强贫困人口的心理建设,防止已脱贫群众返贫。
要加强社会组织及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机制建设,搭建好贫困群众帮扶需求和社会各界帮扶意愿有效对接的工作平台。制定政策,为社会力量、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开发创造便利条件,引导激励社会各界踊跃投身扶贫事业,努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支持格局;对心理资源特别贫乏的家庭,还要采取一带一的“结对子”方式进行心理帮扶,改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引导贫困户主动参与改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用足用好现有政策支持,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水平,防止已脱贫群众返贫。
一、精准扶贫中加强心理建设的意义
1、加强心理建设,是对贫困机理认识的精准化
目前,国家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正在全面、深入的进行中,政府及社会各界在政策、资源、环境、设施、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贫困,单纯的在经济上、资源上的帮助是不够的,因为心里贫困制约着贫困人口的行为目的和行为选择,影响着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形成依赖接受政府和他人帮助的惰性和习惯性,以至于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也是贫困人口不能摆脱贫困,始终保持一个较低收入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习总书记在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和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的多种场合多次强调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心理(精神)贫困与心理(精神)扶贫问题,这是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新时期精准扶贫实践以巨大启发。
2、加强贫困人口的心理建设有利于提高贫困识别的精准性和帮扶策略的有效性
《2015年世界发展报告》明确指出,贫困不应仅从物质资源的匮乏上找原因,还需要从贫困主体的主观思维上加以认识。要提高贫困识别的精准性和帮扶策略的有效性,贫困群体的心理资源评估与帮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国内的扶贫开发大多聚焦于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等外部因素,而对影响贫困群体的内部心理因素则较少关注,这恰恰忽略了贫困个体作为积极主动的“行动者”的地位。从生命历程的视角来看,贫困个体作为积极的“行动者”,可以通过采取主动的因应策略来调整自己的生命轨迹。正如习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所指出的,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贫困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不可忽视。
3、加强心理建设是巩固帮扶效果的重要保障。
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贫困发端于一些不利的外部条件,这些外部条件会对贫困主体的心理因素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贫困主体进行选择的每个时点上,其选择结果既受制于外部条件的限制,又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是外部条件和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脱贫方案的选择,是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综合考虑结果。以扶贫先扶志为导向,关爱贫困家庭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和有关规定,教育和引导贫困农户克服“等、靠、要”思想,自觉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帮助树立通过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努力逐步摆脱贫困的信心,切实做到从心开始,去除穷根,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实现精神和物质扶贫共奔小康社会。
二、精准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心理状况与心理问题
1、贫困人口的心理状况
当前在精准扶贫中,大多数贫困人口能够保持心态平,能够正视自己的生活状况,愿意以自己的劳动获得好的生活。仍有部分人口会回避不敢正视自己的生活状况,有部分贫困人品习惯性与他人攀比,也有一部分贫困人口感到不安。在贫困人口中存在着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人交流的状况,更有部分贫困人口存在自卑感,虚荣和依赖心理。
2、贫困人口的心理问题
(1)存在抑郁、消极心理。由于贫困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加之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这种心理会导致他们遇到困难时对脱贫失去信心和动力,过分夸大自身的不利因素,加剧心理负担。
(2)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有些贫困人口没有主动脱贫的内在动力和自主参与脱贫的自觉性,把自己生活的希望完全放在了政府和社会的救助上,没有任何自我改变的动力,从而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个别贫困户是吃惯了"救济粮",花惯了"便宜钱",一味地依赖党委政府,"蹲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3)存在“占便宜”心理
精准扶贫中有部分群众获得多轮的扶贫开发和帮扶。个别贫困户看到脱贫攻坚的配套政策含金量很高,觉得上级或帮扶单位不是发钱就是给物,特别是"八个一批"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不少人觉得"虽然我不是贫困户,但政策是国家给的,不要白不要,所以存在个别贫困户不愿脱贫的占便宜心理。
(4)存在嫉妒、虚荣攀比心理
有些贫困人口看到其他人的生活比自己优越、富裕,就会产生强烈虚荣攀比。有些人自身并不贫困,但虚荣地认为,现在政策严,能在有限的政策里分一杯羹,戴上"贫困户"的帽子,说明自身在村里、县里人缘广、地位高等。這种心理在非贫困户、边缘户之中表现突出,也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三、精准扶贫中加强贫困人口心理建设的途径
(1)加强教育引导,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加强教育引导,开展扶志教育活动,创办脱贫攻坚“农民夜校”、
“讲习所”等,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动员更多贫困群众投工投劳。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公益超市”等自助式帮扶做法,实现社会爱心捐赠与贫困群众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对接。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提升贫困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国家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2)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为了改变贫困人口的封闭、保守、消极、畏惧、不敢竞争的心理,还应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加大以工代赈、以奖代补、事后奖补等方式,动员更多贫困群众投工投劳,逐步培养有技能、有干劲的新型职业农民。实施“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面向重点县开展科技、科普服务。建立科技扶贫网络,免费为贫困人群提供国家政策、技术理论、信息咨询和科技服务等等。此外,还应该发挥致富能手的作用和力量,让他们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贫困人口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在致富能手的带动下跟随其发展产业,提高致富能力,从而改变其消极、保守、不敢竞争的心理。
(3)明确扶贫政策的范围和标准,加大“扶志”宣传和激励力度。建立有偿的奖惩制度
为了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的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对于一些有劳动能力,但没有脱贫意识,存在等、靠、要的贫困人口,政府也不能全包办,应采取综合措施,制定激励政策,引导市场主体与贫困村建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合作机制,推动“村企共建”,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和增收。出台奖补政策,引导企业与贫困户实行对口帮扶,实行包干脱贫。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贫困人口积极参与脱贫,提供有偿的奖惩制度,改变目前贫困人口不需要通过自身努力和劳动就可以获得补助的现状,鼓励贫困人群通过自身努力和劳动去获取政府的资助。
(4)加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的机制建设,加强贫困人口的心理建设,防止已脱贫群众返贫。
要加强社会组织及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机制建设,搭建好贫困群众帮扶需求和社会各界帮扶意愿有效对接的工作平台。制定政策,为社会力量、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开发创造便利条件,引导激励社会各界踊跃投身扶贫事业,努力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支持格局;对心理资源特别贫乏的家庭,还要采取一带一的“结对子”方式进行心理帮扶,改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引导贫困户主动参与改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用足用好现有政策支持,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水平,防止已脱贫群众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