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我们已经从工业革命时代迈入了信息革命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信息革命时代的第一波浪潮。未来,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生活体验,乃至社会形态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服务于各个领域的金融服务业必将随之产生全方位的创新与融合。作为支撑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IT建设与服务,则更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重新思考和定位。
IT支撑体系
商业银行在当前的业务发展和能力的建设目标,将紧密围绕产品创新、市场、客户服务与营销、流程优化、渠道、财务与绩效领域展开,这六个业务领域主要与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紧密相关,可保障商业银行快速的获取新客户,提高区域内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将在业务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IT基础设施与IT安全运行体系,为下一步实现扩大规模和精细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的建设目标,商业银行将从自身风险控制、合规、办公与管理方面强化自身能力,这三个领域与银行是否具备现代化公司治理架构、现代化风险控管体系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未来银行的IT架构,必然要满足这九大业务领域对信息使用、共享和管理的要求,才能对银行业务创新和拓展形成强大的支撑力量。
作为银行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先进的应用架构是一个分层式的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云计算和大数据架构理念的多层次开放架构,从层次上划分主要分为:市场层、渠道层、产品服务层、客户关系与营销层、流程层、管理决策层和基础应用层七个层面,其中六个业务层(市场层、渠道层、客户关系与营销层、流程层、产品服务层、管理决策层)上的各个系统,统一连接到基础应用层的基础设施、企业服务总线和数据平台上,并通过该层完成相互之间的交易处理和数据共享。这九个主要业务领域的应用系统分别部署在总体应用架构中的各个层面上,可以灵活的升级、扩展、相互交易和信息共享,支撑着银行业务的稳健开展和创新发展。
在未来的IT建设实施期间,伴随着IT应用系统的逐步实现和完善,这种先进的IT应用系统整体架构优势,将逐步对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产生明显地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将在上述九大业务领域产生飞跃式的发展和进步:
支持金融产品创新。能够全面支持金融产品服务研发中心与服务中心的业务开展,包括未来对衍生性金融产品、产品组合、产品定价、绩效评估等业务的开拓,IT应用架构也能提供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客户营销服务体系。IT应用架构的实现能将客户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分析和挖掘,并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提供不同层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营销服务,提高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构建行业领域解决方案充分融入市场。构建支付结算、电商服务、社区服务、商圈服务、信用服务等平台及各类专业化行业解决方案,打造一系列移动钱包服务,能够使银行业务更快更充分的融入市场。在接受市场检验的同时,服务于信息流,促进创新金融产品的升级与营销策略的及时调整。
推进面向流程银行的改进。能够快速构建各类专业化的作业处理中心。加快前端网点的业务处理效率,从而更好地实施前台面向客户服务与营销的转型,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在实现跨区域经营和规模扩张时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在加强专业化服务的同时,更能够对高风险业务进行集中而有效的管理。
提供丰富的服务渠道。以多渠道的形式,为客户提供一致的银行业务体验与全方位的立体营销和服务,统一整合的银行渠道包括传统的柜面渠道,以及新兴的电子渠道(如:网银、手机银行、智能营业厅、社区银行、客户服务中心、财富中心等)。
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未来的IT应用架构能够支撑各类风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能够科学的量化和计算。支持从单一客户、集团、产业供应链、行业、地域、国家等全方位的角度的风险关联考虑,同时建立符合“巴塞尔Ⅲ”的风险管理模式与评估体系和规范的内控体系,以确保对包括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风险控制。
有效的支持财务与绩效的不断改进。能够进行对业务、客户、产品、服务的多维度绩效分析,并支持面向市场考虑综合成本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定价,以及实现建立在全面风险评估基础上的经济资本配置。
随时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IT应用架构能够实现对大量的监管要求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采集、整理和报表加工处理,并能充分适应监管部门越来越严格和细化的合规要求。
推动办公与管理的高效运作。新的IT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影像工作流技术的作用,废除或弱化现有的纸质手工办理流程,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在未来还增加移动办公的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IT建设策略
未来商业银行需要针对建成的服务能力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消化并实现发挥先进业务架构强大能力的根本目标,配合适当的创新战略,整合资源创造协同效应,以本行既有市场地位和业务发展为基础,配合多种形态的业务模式创新,支撑银行持续的规模增长和经营范围扩展,并在重点业务领域实施业务创新和深化服务。
在全面能力建设方面,主要是实现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其目的是要夯实IT支撑体系基础,保障业务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全面稳健的提升。其主要的建设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客户信息整合。客户信息整合的主要内容是在广泛搜集客户群信息的基础上,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细分,综合应用数据仓库等信息技术,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目标客户群的各种需求,发展在不同市场、不同地域之间客户关系定价能力,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提高各层次客户与银行的粘合度,最大限度的发掘客户金融资源,并争取更多的潜在客户。未来商业银行需要实现客户在银行相关活动信息和非金融活动信息的全面整合,将包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呼叫中心、自助设备、网点等在内的一系列线上和线下渠道所包含的客户信息与活动数据,使其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客户统一视图,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公众服务整合。通过统一的金融服务网络门户、移动银行服务渠道、客户服务呼叫中心等全面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拓展业务种类的营销服务渠道与服务方式,将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娱乐、医疗与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纳入到银行民生金融服务平台的服务范围之内。在开放合作领域,商业银行以支付结算和资金管理的天然优势,可深入与各服务行业和机构进行业务流程整合,实现针对客户服务的短平快处理。全面整合账户管理、移动支付结算、移动投融资、电子商务、金融助理等业务类别;并能够实现支付、内部转账、代发代扣、自助贷款、外汇买卖、商务卡和金融交易等多项业务的移动化处理和实时查询。
全面风险管控。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健发展,必须用高效严密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作为根本保障,依法合规经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对高风险业务的集中处理来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隐患,同时通过全交易过程的跟踪、监控、授权与审计,以及规范的内控体系以确保对操作风险进行控制。在电子银行风险管控方面,着力推进业务与技术的安全协作,加强电子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起涵盖电子银行包括交易控制、业务操作、多渠道安全认证、欺诈处置等各环节全流程、立体化的风险管控体系。未来,商业银行需要将全行各条线和部门对于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整合起来,通过构建统一的安全管控平台,能够使整个IT安全管理体系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更能使安全规范标准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
作业集中处理。作业集中处理以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明确的前后台分工,采取专业化分工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同时以高效的服务效率与质量带来客户满意度的提升。能够通过对高风险业务的集中处理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隐患,作业集中处理中心以流程再造为基础,对组织架构、岗位设置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实现前、中、后台明确分工,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监督分离,将风险大、前台处理烦杂、业务处理不规范的非现金业务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影像工作流工具实现对网点上传的电子影像文件和其他业务信息的读取和任务分配,由作业集中处理中心柜员通过作业集中处理系统实现对应用系统的调用,实现业务受理与业务处理分离,通过集中化的处理体现操作的规模化、管理的专业化、风险的集中化。
基础设施的整合。基础设施方面,在满足全行集中需求,保护原有投资,具备高度灵活的扩展性、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的同时,充分考虑优化、扩容和升级问题,并以IT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为建设指引,严格依照监管部门对银行金融机构在IT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合规标准与审计要求,以极高的工作效率,充足的资源投入,快速高质地完成IT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未来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等技术应用,实现各类物理资源逻辑化,建立可动态管理的“资源池”,通过专业的管理配置手段对IT基础设施进行资源优化与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简化系统管理。逐步整合数据中心内部资源,分类划分各应用系统功能,为不同的业务应用提供针对性的虚拟化资源,提高各类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增加资源调配的动态灵活性。
数据整合。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建设必须以支持流程化处理的技术平台和大数据处理为基础,以整合连通现有分散且相对隔离的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为前提条件。商业银行须继续完善数据整合平台的构建,来达成全行海量交易数据的有效整合与集中处理,保障基础数据信息快速准确的抽取和归集处理,实现跨应用、跨平台的数据转换、集成和装载,持续加大数据积累与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与深度运用能力,满足前台营销、统计分析、决策支持、风险管理和新资本协议实施等多样化需求。
电子渠道的整合。商业银行通过IT科技服务能力的整合,进一步针对目标客户需求和服务内容分析各个渠道的功能差异,对服务渠道进行整合规划。利用电子商务的营销手段和商业模式,整合现有电子银行业务功能,构建“网上金融超市”,搭建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营销手段。将银行门户、网上银行、网上商城、呼叫中心、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充分融合,使客户在商业银行享受到跨渠道交叉、多渠道整合的高效、便捷金融服务体验。并融合中台业务流程管理与后台业务生产和管理,形成“业务渗透”式创新型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模式。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能力的构建,需要包括管理会计体系整个项目群和相关支撑系统,通过系统工程建设来发挥作用。在建设上对业务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计算过去、现在和未来各时段的内部转移价格和分析市场风险,模拟未来交易的现金流,以便进行产品定价和量化风险。管理会计要进行产品、客户盈利分析,就需要获得详细的产品收益成本信息以及客户交易信息和客户关系信息。因此,管理会计整合与上述的数据整合和客户信息整合有极大的关联性。通过对基础平台的数据和客户信息整合,可以给管理会计体系以及其它分析型系统提供所需的高质量数据,从而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各种分析工具,从各个角度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整合出所需的详细产品收益成本信息以及客户交易信息和客户关系信息。
已有传统应用系统的优化改造。商业银行业务流程改造需要不断完善已有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和整体IT架构,合理划分各业务系统的业务处理边界,探索建立集中化和标准化的中后台操作方式,提升运行效率,从而释放前台营销人员的能量,以深入开展客户营销和维护,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在创新与突破能力建设方面,主要是实现业务的开拓和产品服务的创新,其目的是要开拓市场,融入新兴的互联网经济,在区域性的重点战略行业的领域寻求金融服务的提升和突破。其主要的建设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是企业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实现企业与银行的互利共赢。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应加快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面的布局,从传统金融服务核心行业向制造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多个领域拓展,尤其是在专项金融服务方面,搭建一体化服务链条,并针对该行业在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及全流程链式覆盖。在搭建起供应链金融平台之后,商业银行应通过内部系统连接企业ERP系统、企业网银、监管公司和保险公司电子平台等数据库拓展线上金融服务路径,尽可能将所有环节通过电子化对接,将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无缝嵌入供应链交易过程中。借助电子银行、移动互联网等渠道,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可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集信息管理、融资、结算为一体的线上金融操作和服务,在简化业务流程的同时,也为企业办理业务提供便利。 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商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平台是一个面向诸类客户(个人客户、VIP客户、小企业客户、银行合作机构、银行内部用户等),集合所有电子渠道服务全面整合的创新金融服务平台。商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应通过深入分析各类客户需求,在银行业务层面,基于手机银行业务创新,结合新一代移动钱包理念,为不同类别的客户群提供定制化移动金融服务,拓展本行电子商务业务,进一步搭建商圈服务平台,从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易操作、服务综合化的创新移动金融服务。
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商业银行还应该主动融入互联网经济大潮之中,与成熟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应包含支付结算、账单管理、应收应付、综合积分、商户管理、订单管理、客户管理等系统服务;在电商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的支付方式上,应包含网银支付、积分兑付、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的推广以及通过各类移动终端进行的支付收单等业务。在融资服务上,商业银行可利用该平台与互联网电商公司共享中小企业客户的线上交易行为的信息,在其资金流、商流、物流可控的情况下,对这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服务。同时,将平台内的企业客户规范化、过滤化,从而更高效地获得优质客户。商业银行应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信用融资服务模式,通过创新电商交易与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建立起商业银行电商业务的信用体系。另外,银行应加强与市场参与者的合作,通过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移动营销平台,将银行线上业务与客户的线下消费以及实体商户三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核心资源及潜在资源,建立互利多赢的各类商圈(社区、园区等)金融服务体系。
智能营业厅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解决方案。智能营业厅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包含移动终端/手持设备的应用开发,柜面自助设备等系统平台的开发,通过业务创新思路、开发多种智能应用平台,满足用户快速、便捷地办理业务的需求。智能营业厅的自助设备较以往的自助终端机更敏捷、更智能,能够实现用户身份认证、电子签名、图片传递、电子现金等多项业务服务,结合下一步视频银行业务的普及推广,智能营业厅将进一步提高业务的办事效率,节约客户办理柜面业务的时间成本,大大缩短柜面排队等候时间,并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合,拓展智能营业厅的外延,加速客户流动性,提高线下客户的网络互动性。
企业门户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解决方案。企业门户金融服务平台首先是基于企业现金管理,将主要服务核心企业的价值链向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拓展,使服务企业的整个资金链条连贯起来;同时为企业提供一个创新型移动办公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企业门户提供员工专属的移动办公服务、增值生活服务;紧接着,基于较完善的企业门户平台,打造企业专属的电子商务服务,将企业的现金流沉淀于商业银行,使企业门户、电子商务与现金管理平台紧密配合,实现企业经营增收与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双赢。
基于云架构的数据管理平台创新解决方案。云架构数据管理平台的搭建,对外要面向重要客户和合作机构,提供数据管理服务,包括提供企业门户的云架构支撑、企业系统运营托管服务、企业系统灾备服务、企业数据管理与存储服务、小微企业的SAAS服务,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应用系统等服务,从多渠道获取客户信息,更好地服务客户,从而增加客户粘度。基于云架构的数据管理平台应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与利用,对网络资源、数据存储资源和服务器资源进行虚拟化管理和安全管控,以实现IaaS服务模式,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能力、数据共享能力,降低整体的系统运行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构建云平台API集合,以实现PaaS服务模式,同时引入Hadoop架构,逐步形成能够支撑高并发的云计算和高效能大数据的SaaS服务,以达到有效支撑信息爆炸时代的互联网经济所需的金融服务。另外,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加强与IT企业的联盟合作。
IT建设规划
要做好IT建设规划,首先就要综合分析银行自身三年到五年的业务发展战略规划、近期业务目标和IT愿景、信息化建设策略和其他制约因素(如:监管要求,市场环境等)。其次,全面分析银行的业务和IT现状,包括业务支持现状分析、IT治理现状分析、应用系统现状分析、IT服务管理现状分析、基础设施现状分析等。另外,还要参考国内外同业相关经验和先进理念,在上述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方法论和策略选择,做出符合业务战略发展的IT应用架构规划、IT治理规划和IT实施管理规划。
从IT应用规划层面,银行应搭建起囊括市场、渠道、营销服务、产品、流程、监管、风险、财务绩效、办公管理和基础平台类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数据架构。在银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IT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应用架构的实施策略。
从IT治理规划层面,银行应构建起IT决策层、IT管理层和IT操作层三层式治理结构,分别针对每一层的标准规范和职责进行详细界定以保证IT治理能力的稳步提升。
从IT管理规划层面,需要分别对IT项目管理、运营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定详尽的规划,具体包括各IT管理项的目标制定、体系构建、组织架构、质量管理、服务监督、风险管控、实施情况评估等。
在构建以上层面的IT规划时,需按照项目价值和项目风险,实施优先级排序。从项目价值的角度考量,包含业务对IT建设的需求紧迫度、运营支持情况、管理决策支持以及对IT整体架构的影响等方面;从项目风险的角度考量,包含项目进展进度、业务与资源的准备情况、技术成熟度以及变革管理难度等,将这些因素综合分析,进行二维象限的等级排序,将那些价值低风险高的项目排除,依次实施项目价值高风险低、价值高风险较高、价值低风险低的项目,最终形成合理高效、价值最大化的IT规划方案。
IT落地实施
未来商业银行IT建设的重心更多地侧重于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的建立健全,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为更多的目标客户群体提供领先于银行同业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在落地实施阶段,银行内部组织体系和战略落地支撑保障体系,尤其需要体现出科学、高效、完善的组织架构及公司治理结构,选择适宜于本行业务开展的外包合作模式,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并优化信息科技管理,以服务水平协议约束项目质量与效率,保证银行整体业务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未来商业银行IT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组织体系、外包合作模式、IT风险管控体系和服务水平协议方面的工作。 组织体系方面。商业银行IT组织架构模式的选择,关键点在于加强未来银行IT部门对银行业务发展的理解和IT技术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的能力。延续未来银行整体IT架构蓝图的规划,落地过程中的组织与领导模式,建议通过成立银行IT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对重大项目管理、IT战略和规划,以及IT风险管理进行决策性指导和全面管理。下属银行科技部负责对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商务管理、IT培训、服务质量管理、数据信息中心、业务分析等职能的贯彻实施。具体到IT的开发和运营作业上,适时选择具有专业实施能力的IT外包服务商进行研发和运维。在组织架构上,还要搭建IT创新服务平台并履行业务监督职能,通过补充创新管理职能,推进创新服务平台方案的落地执行,确保创新业务的拓展效果。
外包合作模式方面。许多国外银行与国内业务发展较快的商业银行基于对本行缺乏专业化IT人才,以及成本和IT运行风险的考虑,都已开始采用整体外包的IT建设模式,由专业的服务外包商提供包括业务分析、IT规划、系统集成建设、开发升级和运行维护等全方面的服务支持。银行科技部门只需负责IT规划与外包服务质量进行管理。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服务提供商在科技创新、电子商务和客户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和运营经验,与服务商展开诸如:电子银行业务外包、卡业务外包、微贷业务外包,以及在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联合运营合作。随着外包市场的不断发展,新的外包业务品种及运营模式必将不断涌现,届时,整体IT外包服务提供商将能够提供全面的银行业务合作运营外包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国内银行客户。
安全管控体系方面。安全管控总体方案要包括全面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持续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确定信息科技中存在隐患的区域,对风险进行排序,并确定风险防范措施及所需资源的优先级别,依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评估结果,建立持续的信息科技风险计量和监测机制。在总体方案指导下,建立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运维的体系框架。并在整体IT服务外包的战略下,分别从操作安全、文档安全、密码安全、访问安全、物理安全、人员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和法律安全等多角度入手,建立起完善的外包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服务水平协议方面。为保障新一代IT规划高效率高质量的落实,商业银行必须健全内外部服务水平协议(SLA),以确定的服务目录和指标约束机制,在管理好外部服务商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业务部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对于采取IT整体外包建设模式的银行,通过制订外包服务水平协议衡量和管控机制的进一步细化调整,将外包服务商对商业银行服务能力保障和创新业务拓展效果进行明确的责任与目标的界定。对IT建设流程规范、稽核监督、沟通机制和纠纷仲裁等内容进行明确的说明,形成有效的量化管理和风险预防。在IT建设的投入方面,所有的预算编制与建设投入,均需经过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审核,实现建设预算的有效管控。同时,大量的基础设施和专业设备可由外包服务商代为建设提供,通过租赁的方式,可避免自主建设和运营模式下大量的资金占用和风险发生。特别是在业务合作运营方面,从业务创新平台服务满意度、新兴领域市场占有率,以及创新业务的运营收益等多方面,对外包服务商进行运营目标设定和绩效考核,全面提高银行的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作者单位:北京智控美信信息技术公司)
IT支撑体系
商业银行在当前的业务发展和能力的建设目标,将紧密围绕产品创新、市场、客户服务与营销、流程优化、渠道、财务与绩效领域展开,这六个业务领域主要与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紧密相关,可保障商业银行快速的获取新客户,提高区域内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将在业务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IT基础设施与IT安全运行体系,为下一步实现扩大规模和精细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之后的建设目标,商业银行将从自身风险控制、合规、办公与管理方面强化自身能力,这三个领域与银行是否具备现代化公司治理架构、现代化风险控管体系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未来银行的IT架构,必然要满足这九大业务领域对信息使用、共享和管理的要求,才能对银行业务创新和拓展形成强大的支撑力量。
作为银行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先进的应用架构是一个分层式的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云计算和大数据架构理念的多层次开放架构,从层次上划分主要分为:市场层、渠道层、产品服务层、客户关系与营销层、流程层、管理决策层和基础应用层七个层面,其中六个业务层(市场层、渠道层、客户关系与营销层、流程层、产品服务层、管理决策层)上的各个系统,统一连接到基础应用层的基础设施、企业服务总线和数据平台上,并通过该层完成相互之间的交易处理和数据共享。这九个主要业务领域的应用系统分别部署在总体应用架构中的各个层面上,可以灵活的升级、扩展、相互交易和信息共享,支撑着银行业务的稳健开展和创新发展。
在未来的IT建设实施期间,伴随着IT应用系统的逐步实现和完善,这种先进的IT应用系统整体架构优势,将逐步对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产生明显地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将在上述九大业务领域产生飞跃式的发展和进步:
支持金融产品创新。能够全面支持金融产品服务研发中心与服务中心的业务开展,包括未来对衍生性金融产品、产品组合、产品定价、绩效评估等业务的开拓,IT应用架构也能提供良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客户营销服务体系。IT应用架构的实现能将客户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分析和挖掘,并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提供不同层次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营销服务,提高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构建行业领域解决方案充分融入市场。构建支付结算、电商服务、社区服务、商圈服务、信用服务等平台及各类专业化行业解决方案,打造一系列移动钱包服务,能够使银行业务更快更充分的融入市场。在接受市场检验的同时,服务于信息流,促进创新金融产品的升级与营销策略的及时调整。
推进面向流程银行的改进。能够快速构建各类专业化的作业处理中心。加快前端网点的业务处理效率,从而更好地实施前台面向客户服务与营销的转型,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在实现跨区域经营和规模扩张时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在加强专业化服务的同时,更能够对高风险业务进行集中而有效的管理。
提供丰富的服务渠道。以多渠道的形式,为客户提供一致的银行业务体验与全方位的立体营销和服务,统一整合的银行渠道包括传统的柜面渠道,以及新兴的电子渠道(如:网银、手机银行、智能营业厅、社区银行、客户服务中心、财富中心等)。
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未来的IT应用架构能够支撑各类风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能够科学的量化和计算。支持从单一客户、集团、产业供应链、行业、地域、国家等全方位的角度的风险关联考虑,同时建立符合“巴塞尔Ⅲ”的风险管理模式与评估体系和规范的内控体系,以确保对包括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风险控制。
有效的支持财务与绩效的不断改进。能够进行对业务、客户、产品、服务的多维度绩效分析,并支持面向市场考虑综合成本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定价,以及实现建立在全面风险评估基础上的经济资本配置。
随时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IT应用架构能够实现对大量的监管要求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采集、整理和报表加工处理,并能充分适应监管部门越来越严格和细化的合规要求。
推动办公与管理的高效运作。新的IT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影像工作流技术的作用,废除或弱化现有的纸质手工办理流程,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在未来还增加移动办公的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IT建设策略
未来商业银行需要针对建成的服务能力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消化并实现发挥先进业务架构强大能力的根本目标,配合适当的创新战略,整合资源创造协同效应,以本行既有市场地位和业务发展为基础,配合多种形态的业务模式创新,支撑银行持续的规模增长和经营范围扩展,并在重点业务领域实施业务创新和深化服务。
在全面能力建设方面,主要是实现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其目的是要夯实IT支撑体系基础,保障业务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全面稳健的提升。其主要的建设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客户信息整合。客户信息整合的主要内容是在广泛搜集客户群信息的基础上,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细分,综合应用数据仓库等信息技术,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目标客户群的各种需求,发展在不同市场、不同地域之间客户关系定价能力,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提高各层次客户与银行的粘合度,最大限度的发掘客户金融资源,并争取更多的潜在客户。未来商业银行需要实现客户在银行相关活动信息和非金融活动信息的全面整合,将包括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呼叫中心、自助设备、网点等在内的一系列线上和线下渠道所包含的客户信息与活动数据,使其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客户统一视图,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公众服务整合。通过统一的金融服务网络门户、移动银行服务渠道、客户服务呼叫中心等全面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拓展业务种类的营销服务渠道与服务方式,将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娱乐、医疗与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纳入到银行民生金融服务平台的服务范围之内。在开放合作领域,商业银行以支付结算和资金管理的天然优势,可深入与各服务行业和机构进行业务流程整合,实现针对客户服务的短平快处理。全面整合账户管理、移动支付结算、移动投融资、电子商务、金融助理等业务类别;并能够实现支付、内部转账、代发代扣、自助贷款、外汇买卖、商务卡和金融交易等多项业务的移动化处理和实时查询。
全面风险管控。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健发展,必须用高效严密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作为根本保障,依法合规经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对高风险业务的集中处理来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隐患,同时通过全交易过程的跟踪、监控、授权与审计,以及规范的内控体系以确保对操作风险进行控制。在电子银行风险管控方面,着力推进业务与技术的安全协作,加强电子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起涵盖电子银行包括交易控制、业务操作、多渠道安全认证、欺诈处置等各环节全流程、立体化的风险管控体系。未来,商业银行需要将全行各条线和部门对于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整合起来,通过构建统一的安全管控平台,能够使整个IT安全管理体系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更能使安全规范标准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
作业集中处理。作业集中处理以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明确的前后台分工,采取专业化分工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同时以高效的服务效率与质量带来客户满意度的提升。能够通过对高风险业务的集中处理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隐患,作业集中处理中心以流程再造为基础,对组织架构、岗位设置进行重新规划与调整,实现前、中、后台明确分工,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审计监督分离,将风险大、前台处理烦杂、业务处理不规范的非现金业务进行集中处理。通过影像工作流工具实现对网点上传的电子影像文件和其他业务信息的读取和任务分配,由作业集中处理中心柜员通过作业集中处理系统实现对应用系统的调用,实现业务受理与业务处理分离,通过集中化的处理体现操作的规模化、管理的专业化、风险的集中化。
基础设施的整合。基础设施方面,在满足全行集中需求,保护原有投资,具备高度灵活的扩展性、高性能、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的同时,充分考虑优化、扩容和升级问题,并以IT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为建设指引,严格依照监管部门对银行金融机构在IT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合规标准与审计要求,以极高的工作效率,充足的资源投入,快速高质地完成IT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未来商业银行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等技术应用,实现各类物理资源逻辑化,建立可动态管理的“资源池”,通过专业的管理配置手段对IT基础设施进行资源优化与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简化系统管理。逐步整合数据中心内部资源,分类划分各应用系统功能,为不同的业务应用提供针对性的虚拟化资源,提高各类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增加资源调配的动态灵活性。
数据整合。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建设必须以支持流程化处理的技术平台和大数据处理为基础,以整合连通现有分散且相对隔离的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为前提条件。商业银行须继续完善数据整合平台的构建,来达成全行海量交易数据的有效整合与集中处理,保障基础数据信息快速准确的抽取和归集处理,实现跨应用、跨平台的数据转换、集成和装载,持续加大数据积累与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与深度运用能力,满足前台营销、统计分析、决策支持、风险管理和新资本协议实施等多样化需求。
电子渠道的整合。商业银行通过IT科技服务能力的整合,进一步针对目标客户需求和服务内容分析各个渠道的功能差异,对服务渠道进行整合规划。利用电子商务的营销手段和商业模式,整合现有电子银行业务功能,构建“网上金融超市”,搭建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营销手段。将银行门户、网上银行、网上商城、呼叫中心、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充分融合,使客户在商业银行享受到跨渠道交叉、多渠道整合的高效、便捷金融服务体验。并融合中台业务流程管理与后台业务生产和管理,形成“业务渗透”式创新型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模式。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能力的构建,需要包括管理会计体系整个项目群和相关支撑系统,通过系统工程建设来发挥作用。在建设上对业务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计算过去、现在和未来各时段的内部转移价格和分析市场风险,模拟未来交易的现金流,以便进行产品定价和量化风险。管理会计要进行产品、客户盈利分析,就需要获得详细的产品收益成本信息以及客户交易信息和客户关系信息。因此,管理会计整合与上述的数据整合和客户信息整合有极大的关联性。通过对基础平台的数据和客户信息整合,可以给管理会计体系以及其它分析型系统提供所需的高质量数据,从而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各种分析工具,从各个角度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整合出所需的详细产品收益成本信息以及客户交易信息和客户关系信息。
已有传统应用系统的优化改造。商业银行业务流程改造需要不断完善已有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和整体IT架构,合理划分各业务系统的业务处理边界,探索建立集中化和标准化的中后台操作方式,提升运行效率,从而释放前台营销人员的能量,以深入开展客户营销和维护,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客户服务体验。在创新与突破能力建设方面,主要是实现业务的开拓和产品服务的创新,其目的是要开拓市场,融入新兴的互联网经济,在区域性的重点战略行业的领域寻求金融服务的提升和突破。其主要的建设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是企业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实现企业与银行的互利共赢。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应加快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面的布局,从传统金融服务核心行业向制造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多个领域拓展,尤其是在专项金融服务方面,搭建一体化服务链条,并针对该行业在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全产业链开发及全流程链式覆盖。在搭建起供应链金融平台之后,商业银行应通过内部系统连接企业ERP系统、企业网银、监管公司和保险公司电子平台等数据库拓展线上金融服务路径,尽可能将所有环节通过电子化对接,将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无缝嵌入供应链交易过程中。借助电子银行、移动互联网等渠道,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可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集信息管理、融资、结算为一体的线上金融操作和服务,在简化业务流程的同时,也为企业办理业务提供便利。 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商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平台是一个面向诸类客户(个人客户、VIP客户、小企业客户、银行合作机构、银行内部用户等),集合所有电子渠道服务全面整合的创新金融服务平台。商业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应通过深入分析各类客户需求,在银行业务层面,基于手机银行业务创新,结合新一代移动钱包理念,为不同类别的客户群提供定制化移动金融服务,拓展本行电子商务业务,进一步搭建商圈服务平台,从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易操作、服务综合化的创新移动金融服务。
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商业银行还应该主动融入互联网经济大潮之中,与成熟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应包含支付结算、账单管理、应收应付、综合积分、商户管理、订单管理、客户管理等系统服务;在电商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的支付方式上,应包含网银支付、积分兑付、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的推广以及通过各类移动终端进行的支付收单等业务。在融资服务上,商业银行可利用该平台与互联网电商公司共享中小企业客户的线上交易行为的信息,在其资金流、商流、物流可控的情况下,对这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服务。同时,将平台内的企业客户规范化、过滤化,从而更高效地获得优质客户。商业银行应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信用融资服务模式,通过创新电商交易与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建立起商业银行电商业务的信用体系。另外,银行应加强与市场参与者的合作,通过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移动营销平台,将银行线上业务与客户的线下消费以及实体商户三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核心资源及潜在资源,建立互利多赢的各类商圈(社区、园区等)金融服务体系。
智能营业厅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解决方案。智能营业厅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包含移动终端/手持设备的应用开发,柜面自助设备等系统平台的开发,通过业务创新思路、开发多种智能应用平台,满足用户快速、便捷地办理业务的需求。智能营业厅的自助设备较以往的自助终端机更敏捷、更智能,能够实现用户身份认证、电子签名、图片传递、电子现金等多项业务服务,结合下一步视频银行业务的普及推广,智能营业厅将进一步提高业务的办事效率,节约客户办理柜面业务的时间成本,大大缩短柜面排队等候时间,并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合,拓展智能营业厅的外延,加速客户流动性,提高线下客户的网络互动性。
企业门户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解决方案。企业门户金融服务平台首先是基于企业现金管理,将主要服务核心企业的价值链向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拓展,使服务企业的整个资金链条连贯起来;同时为企业提供一个创新型移动办公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企业门户提供员工专属的移动办公服务、增值生活服务;紧接着,基于较完善的企业门户平台,打造企业专属的电子商务服务,将企业的现金流沉淀于商业银行,使企业门户、电子商务与现金管理平台紧密配合,实现企业经营增收与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双赢。
基于云架构的数据管理平台创新解决方案。云架构数据管理平台的搭建,对外要面向重要客户和合作机构,提供数据管理服务,包括提供企业门户的云架构支撑、企业系统运营托管服务、企业系统灾备服务、企业数据管理与存储服务、小微企业的SAAS服务,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应用系统等服务,从多渠道获取客户信息,更好地服务客户,从而增加客户粘度。基于云架构的数据管理平台应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与利用,对网络资源、数据存储资源和服务器资源进行虚拟化管理和安全管控,以实现IaaS服务模式,从而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能力、数据共享能力,降低整体的系统运行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构建云平台API集合,以实现PaaS服务模式,同时引入Hadoop架构,逐步形成能够支撑高并发的云计算和高效能大数据的SaaS服务,以达到有效支撑信息爆炸时代的互联网经济所需的金融服务。另外,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加强与IT企业的联盟合作。
IT建设规划
要做好IT建设规划,首先就要综合分析银行自身三年到五年的业务发展战略规划、近期业务目标和IT愿景、信息化建设策略和其他制约因素(如:监管要求,市场环境等)。其次,全面分析银行的业务和IT现状,包括业务支持现状分析、IT治理现状分析、应用系统现状分析、IT服务管理现状分析、基础设施现状分析等。另外,还要参考国内外同业相关经验和先进理念,在上述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方法论和策略选择,做出符合业务战略发展的IT应用架构规划、IT治理规划和IT实施管理规划。
从IT应用规划层面,银行应搭建起囊括市场、渠道、营销服务、产品、流程、监管、风险、财务绩效、办公管理和基础平台类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数据架构。在银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IT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应用架构的实施策略。
从IT治理规划层面,银行应构建起IT决策层、IT管理层和IT操作层三层式治理结构,分别针对每一层的标准规范和职责进行详细界定以保证IT治理能力的稳步提升。
从IT管理规划层面,需要分别对IT项目管理、运营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定详尽的规划,具体包括各IT管理项的目标制定、体系构建、组织架构、质量管理、服务监督、风险管控、实施情况评估等。
在构建以上层面的IT规划时,需按照项目价值和项目风险,实施优先级排序。从项目价值的角度考量,包含业务对IT建设的需求紧迫度、运营支持情况、管理决策支持以及对IT整体架构的影响等方面;从项目风险的角度考量,包含项目进展进度、业务与资源的准备情况、技术成熟度以及变革管理难度等,将这些因素综合分析,进行二维象限的等级排序,将那些价值低风险高的项目排除,依次实施项目价值高风险低、价值高风险较高、价值低风险低的项目,最终形成合理高效、价值最大化的IT规划方案。
IT落地实施
未来商业银行IT建设的重心更多地侧重于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的建立健全,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为更多的目标客户群体提供领先于银行同业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在落地实施阶段,银行内部组织体系和战略落地支撑保障体系,尤其需要体现出科学、高效、完善的组织架构及公司治理结构,选择适宜于本行业务开展的外包合作模式,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并优化信息科技管理,以服务水平协议约束项目质量与效率,保证银行整体业务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未来商业银行IT建设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组织体系、外包合作模式、IT风险管控体系和服务水平协议方面的工作。 组织体系方面。商业银行IT组织架构模式的选择,关键点在于加强未来银行IT部门对银行业务发展的理解和IT技术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的能力。延续未来银行整体IT架构蓝图的规划,落地过程中的组织与领导模式,建议通过成立银行IT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对重大项目管理、IT战略和规划,以及IT风险管理进行决策性指导和全面管理。下属银行科技部负责对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商务管理、IT培训、服务质量管理、数据信息中心、业务分析等职能的贯彻实施。具体到IT的开发和运营作业上,适时选择具有专业实施能力的IT外包服务商进行研发和运维。在组织架构上,还要搭建IT创新服务平台并履行业务监督职能,通过补充创新管理职能,推进创新服务平台方案的落地执行,确保创新业务的拓展效果。
外包合作模式方面。许多国外银行与国内业务发展较快的商业银行基于对本行缺乏专业化IT人才,以及成本和IT运行风险的考虑,都已开始采用整体外包的IT建设模式,由专业的服务外包商提供包括业务分析、IT规划、系统集成建设、开发升级和运行维护等全方面的服务支持。银行科技部门只需负责IT规划与外包服务质量进行管理。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服务提供商在科技创新、电子商务和客户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和运营经验,与服务商展开诸如:电子银行业务外包、卡业务外包、微贷业务外包,以及在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联合运营合作。随着外包市场的不断发展,新的外包业务品种及运营模式必将不断涌现,届时,整体IT外包服务提供商将能够提供全面的银行业务合作运营外包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国内银行客户。
安全管控体系方面。安全管控总体方案要包括全面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持续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确定信息科技中存在隐患的区域,对风险进行排序,并确定风险防范措施及所需资源的优先级别,依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评估结果,建立持续的信息科技风险计量和监测机制。在总体方案指导下,建立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安全运维的体系框架。并在整体IT服务外包的战略下,分别从操作安全、文档安全、密码安全、访问安全、物理安全、人员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和法律安全等多角度入手,建立起完善的外包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服务水平协议方面。为保障新一代IT规划高效率高质量的落实,商业银行必须健全内外部服务水平协议(SLA),以确定的服务目录和指标约束机制,在管理好外部服务商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业务部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对于采取IT整体外包建设模式的银行,通过制订外包服务水平协议衡量和管控机制的进一步细化调整,将外包服务商对商业银行服务能力保障和创新业务拓展效果进行明确的责任与目标的界定。对IT建设流程规范、稽核监督、沟通机制和纠纷仲裁等内容进行明确的说明,形成有效的量化管理和风险预防。在IT建设的投入方面,所有的预算编制与建设投入,均需经过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审核,实现建设预算的有效管控。同时,大量的基础设施和专业设备可由外包服务商代为建设提供,通过租赁的方式,可避免自主建设和运营模式下大量的资金占用和风险发生。特别是在业务合作运营方面,从业务创新平台服务满意度、新兴领域市场占有率,以及创新业务的运营收益等多方面,对外包服务商进行运营目标设定和绩效考核,全面提高银行的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作者单位:北京智控美信信息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