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作家挤火车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r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卞之琳写过一首小诗:
   睡车,你载了一百个睡眠;
   你同时还载了三十个失眠——
   我就是一个,我开着眼睛。
   撇下了身体的三个同厢客,
   你们飞去了什么地方?
   喂,你杭州?你上海?你天津?
   我仿佛脱下了旅衣的老江湖
   此刻在这里做了店小二。
   这是他1937年4月写的,诗人躺在“睡车”上,夜不能寐,思绪万千。
   八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对诗人所描述的乘车体验却毫不陌生,敢问谁没有在夜行的火车里经历过几次失眠呢?
   1.用生命买票
   春运期间购票困难是众所周知的。殊不知,这种困难比之民国时期仅仅是小巫见大巫。
   虽然客流量无法与今日相比,但由于国人不排队、售票时间短、售票窗口少等原因,购得一张火车票极为困难,不仅要有财力,恐怕也要有充沛的体力才行。
   在民国买火车票的场景一般是这样的:
   低矮的售票窗口,售票口外围着一道木栅栏。栅栏外是焦急等待的旅客,一个个伸长着脖子盯着那个小孔。突然,小孔打开了,售票时间到了,大伙一拥而上,你推我挤,争着把钱往孔里塞,乱作一团。
   梁实秋便戏称自己是用生命在购票,“买票的时候,气力稍微虚弱一点的人,就许有性命之虞”。
   郁达夫则挑选了人少的窗口买票,正自鸣得意,结果发现居然错将三等票买成二等票,报销了旅途中的食宿费用,后悔不迭。
   2.占座为王
   叶圣陶在《记佩弦来沪》中记载了一件趣事。
   朱自清与众好友在火车站留恋不舍,依依惜别。这时,不知道谁说了一句“早点去占个座位吧”,朱自清听罢,“转身径去,头也不回”。
   让儒雅风度的朱自清头也不回的原因便是民国火车不对号入座,火车票票面上只有站点、票价和车厢等级等信息,没有座位号,旅客们只有自己上车找座。
   有人描述上车抢座的情形:“当你三次(指买票、检票、上车)从争先恐后的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之后,一面喘着气,一面像老鹰抓小鸡一样目光炯炯地寻找车上的空位;看见那边有空,赶紧一屁股坐下。”
   这种先到先得的制度导致乘车秩序极为混乱,为了抢占到座位,旅客们争先恐后,你推我撞,苦不堪言。
   想来,像朱自清这样的文人在这种体力比拼中怕是没有半点胜算吧。
   3.挤到爆炸
   即使你渡过重重难关抢到座位,也不意味着你能开启一趟舒适的旅程,除非你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告别三等车。民国时期,不同等级车厢票价差距悬殊,舒适度也是天壤之别。
   从票价来说,民国后期主要实行一二三制度为主,即头等车票价是三等车的三倍,二等车是三等车的两倍,头、二等车一般附带卧铺,买卧铺还要另外花钱。
   因此,买头、二等车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大部分知识分子、学生、务工人员只能乘坐三等车。
   从舒适度来说,头等车最舒服,设备华丽,座位宽大,还铺有地毯,化妆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二等车装饰设备略逊于头等车,但也是软垫椅,座位较为宽敞。三等车设备最简陋,车座是硬板,而且极为逼仄。到了晚上,灯暗、人多,没法看书报,也没法睡觉。对于民国人来说,晚上坐三等车简直就是旅行地狱。
   张恨水的小说《平沪通车》曾经对这三种车的舒适度进行过形象的描写:
   深夜的火车里,乘客都被摇晃着进入了梦乡,但是这梦的甜苦也分三等。头等卧车里有的单人睡着,有的成双睡着,热气管升到三十八九度,高过人的体温。睡榻上的弹簧软绵绵的,人躺在上面像驾着云一样。二等卧车里温度和头等一样,只是睡铺要窄小,弹簧也不大软,人只是睡觉,不像驾云。至于三等车里根本无所谓卧室,白天是坐在那椅子上,到晚上依然是坐在椅子上。
   對比之下,程瞻庐对三等车厢的描述就显得更加夸张和恐怖了:
   拥挤!拥挤!三等车变成五层楼了!最高一层的搭客,兵士居多,踞坐车顶;其次,高卧两旁搁板上,放行李杂物的搁板;其次,坐椅靠上,三等车间之靠背;其次,坐椅上;最下一层,坐地板上。
   因为拥挤的缘故,我左脚上的袜带脱了,使一个金鸡独立势,提起左脚,把袜带搭好了,然后踏下,却已失去了原有的立足地;原来我左脚的地盘已被他人占去了。踏在那儿,是人家的脚背;踏在这儿,又是人家的脚背。我懊悔爷娘给我多生了一只脚,以致没有摆处……
   4.脏到极致
   民国时期火车上的卫生总体来说并不理想,翻开时人的文章,在这方面吐槽的非常多。有人写过一首打油诗来描述民国三等车的卫生情况:
   痰在地上笑,
   残烟卷蚂蚱跳,
   一阵咳一阵叫。
   风伴着煤屑吹来,
   闯进鼻似酸醋,
   塞闷像在棺材。
   民国运行的机车大都是蒸汽机车,烧煤是必不可少的。煤炭为火车提供了动力,也衍生出了恼人的副产品——煤灰。在民国坐趟火车,经常会弄得满身煤灰,口鼻全黑。
   巴金的散文《三等车中》写自己坐火车时“对面一位乘客整夜开窗,风就对着我吹,煤灰堆满了我的脸”。
   除了煤灰,火车上的臭虫和老鼠也屡见不鲜。1934年,铁路当局对“沪平通车”餐车进行了一次卫生大消毒,在一节餐车里消灭的老鼠竟达25只之多。“沪平通车”已经是民国时期的模范列车,还有如此之多的老鼠,其他列车的卫生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说以上卫生问题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厕所一定是最让人崩溃的存在。
   民国时期大部分火车都有厕所。头、二等车厢的乘客可以使用抽水马桶,厕所里纸巾、毛巾、肥皂齐备,且有人及时清扫。
   在民国,能使用抽水马桶的都是高等人士,社会称他们为“抽水马桶阶级”,车厢也印证了他们的身份。
   而便宜的三等车厢厕所则极为简陋,“大都系在板上挖一圆洞,遗粪常沾其边缘,秽气外溢”,更有甚者,则是“便溺满地,殊碍卫生”。
   5.火车便当
   民国火车动辄运行几天几夜,因此“火车上吃什么”就显得十分重要。
   民国火车也有餐车,食品大都是西餐,如三文鱼、沙丁鱼、牛扒、猪排、咖喱鸡饭、番茄鸡丝饭等等;酒水也是西式的,如威土忌、白兰地、啤酒、苏打水、柠檬汁等。有的车上,连菜单都是纯英文的。
   1933年,铁道部意识到了西餐在中国“水土不服”,进行整改,中餐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民国火车里。
   但是,对于三等车乘客来说,餐车里提供西餐或中餐跟他们关系都不大。民国铁路有规定,三等车乘客不能进餐车,而且餐车里的饭价钱昂贵,就算能去他们也大都吃不起。三等车乘客的火车食物大多是自带干粮,或者向沿途各站小贩买。
   早期的火车站月台没有栅栏,小贩可以自由进入月台兜售食品。
   周作人回忆自己1906年坐火车:
   在车窗口买到许多东西乱吃,如一个铜子一只大鸭梨,十五个铜子一只烧鸡之类。后来在什么站买到兔肉,同学有人说这实在是猫,大家便觉得恶心不能再吃,都摔到窗外去了。
   与周作人相比,冰心的描述则要温馨一些,她的《平绥铁路行记》记录了一次美食之旅:
   十六日午后过宣化,买葡萄一筐,过沙城又买青梅酒一瓶,过南口又买白桃一篓。
   回到家后,献酒分果,老少欢腾。看家人捧着塞外名产欢喜传观之状,心中只仿佛的如做了一场好梦!
   没有什么能比呼啸的火车,赐予我们一个更为实在的现代。
   转眼已经过去近百年,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今的火车不论是售票方式、车票价格、座位舒适度以及餐饮都比民国时期进步了不少。
   但这过年回家不得不挤火车的宿命,似乎还是没多大差别。
其他文献
从孩子开始上科学课,我经历了蒙圈、抓狂,到如今的等着接招。这半个多月来,我几乎每次科学课的前一天都满怀希望地问咖同学,你们明天科学课要带鱼了吗?当得到肯定的否定答复时,我就走到小鱼缸前面,满怀忧虑地看着那条孤独地游来游去的半透明的小银鱼,暗暗地祈祷它一定要坚持到科学课上“鱼”的那一章节。  自打咖同学开始上科学课这一年多来,已经被要求带过:水葫芦、金鱼藻、蚯蚓、蚂蚁、蜗牛等等,撇开某些昆虫能引发生
即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得出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之处:西洋画,满;中国画,空。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白,是西洋油彩画;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国画。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   有些话,想说五句,其实只需两句对方便明白意思。剩下的三句,跟主题不再有过多关系,只是满足你的倾诉欲,听多了,对方反而会腻。   越是話多之人,
在我整六岁的那一天,你把我举上了马背,我的脚够不到马镫,你就用红缎子把我捆在马鞍子上。一条蓝色的哈达在我胸前飘,你牵着马缰绳在前面走。我们从晨雾中出发,走到星星眨眼的地方,一连走了三个屯子,你的腿肿得褪不下靴子。你带我拜见了三个可靠的人。你说的话,我当时不知道有多重,现在一想起来,总是忍不住掉眼泪。  “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给他的好叔叔了,请你教给他套马的本领吧!”“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給他的
风吹过稻田,整片稻田的叶片摇摆,呈现出波浪一样的纹理,叶与叶的摩擦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夏天一场暴雨突如其来,硕大的雨点打在稻叶上,也敲打在田间水面,發出密集的奏鸣之声;秋天水稻金黄,谷穗垂挂,夜晚微风拂过,谷粒发出轻轻的撞击声音,青蛙蟋蟀以及落脚的夜鸟,各自发出悠然的声音。我也很期待严冬之中,大雪初落之时,设备里能记录下什么声音——雪花落在稻草堆上,是不是有清晰的声响?一夜过后,积雪覆盖深厚,田
在清末民初天嘏所著《满清外史》中,有一段关于乾隆与给他当差的御用文人沈德潜的记载。乾隆本人已经相当程度地汉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其造诣,其水平,也非寻常人所能及。  但他的潜意识中,那边外未开化的民族来历,始终是他的内心阴霾。所以,一,对汉族文人,始终持有戒心和敌意,哪怕输诚纳款,五体投地表忠心者,也要时不时进行修理,不能让他们活得太痛快,太炸翅,太翘尾巴;二,凭借权力优势,你行,爷比你更行,乾
@阿凡思蜜达  我八九岁的时候,一个夏天的傍晚,我趴在阳台上吹风,看见对面楼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小哥也在窗户边上。  过了一会他开了一听啤酒喝起来,我想了想,跑回屋里开了一听雪碧。他看见我之后,隔空做了一个干杯的手势。  我被撩得到现在都还记得。@G3娘  有一年去赵州禅寺,回城的路上,一大片向日葵田,夕阳西下,十分绚烂。  路上没什么车,在一个红灯路口,一个白衬衫的男生开车摇下车窗,一手在外面搭着夹
我有个天大的秘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我前世是只猫。   最初的几夜梦,不过是化作猫身的我,踱在清宁月色浸染的宫闱墙头上徐徐抬眼,正是一轮无尘无瑕的月,散出熠熠柔光,氤氲着这四方的砖瓦地,也带上了洁净的颜色。如此几日,我柔软的脚掌便是踏入了波云诡谲的宫,带着我的心也沉沉陷入了沼,以繁华绮丽伪饰的深不可测的沼。(一)   作为唐时的御猫,应是件极得意的事吧。可惜即便是作为猫的前世,我也无福
至今,面对世界,我仍然信心不够,我常常不能确定,我是被欣赏被喜爱的。惶恐的压迫  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结束了,我领了成绩单和寒假作业,踢踢踏踏地走在长长的巷子里,脚上是一双非常神气的红皮鞋,我妈托人从上海带回来的,踩在石板路上哒哒作响,美中不足的是有点儿大。过完寒假,我爸带我去学校报名,我心中惴惴,寒假作业空了一大半,老师马上就会发现。然而老师并不接我的作业,她径直看着我爸说,这个孩子,还是退学吧
很多人身体虽已成年,  可心智还处在婴儿期   我给孩子定的规矩不多,只讲哪些事不能干。其中有一件是:不能穿着睡衣出门。   你也许觉得很矫情,但这是在培养孩子的边界感。   有一本书叫做《巨婴》,揭露中国成年人的心理弊病:很多人身体虽已成年,可心智还处在婴儿期。   “巨婴”这个比喻很妙。从生理学的角度,脱离婴儿期的心理表征就是,知道这个世界是客观的,不是和自己融为一体的,两者是有边界的
【德】赫尔曼·黑塞  黑塞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黑塞走上视觉表达之路是1919年移居瑞士南部的堤契诺之后的事,他在小说《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中描述了成为画家的心路:  “我在炎炎夏日走过村庄及栗树林,坐在行军椅上,试着以水彩保留那红艳的魔幻。温暖的夏夜,我敞开窗户及大门,坐在克林格梭尔皇宫内,直到深夜,以歌谣的词句来歌颂前所未闻的夏日;我使用文字比画笔熟练。”  黑塞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