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内容仍显单一,表现手法仍很僵硬。提高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贴近性与可读性,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公正性、服务性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如何增强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贴近性、可读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地方党报 经济报道 贴近性 可读性 实用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经济生活及遇到的经济现象也日趋多样化,各级党报对经济报道都作出了许多成功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但总体来说,党报经济报道受计划经济观念影响仍十分明显,面对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报道内容仍显单一,表现手法仍很僵硬。提高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贴近性与可读性,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公正性、服务性的必然要求。
一、注重宏观与微观,增强党报经济报道贴近性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报道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经济与民生紧密融合。党报经济报道已非过去仅仅是经济形势、任务、活动的宣传,而要顺应受众需求的改变,在思维方式、内容生产、表现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以民生视角和服务意识,独到的思想和鲜活的事例,来提升经济报道吸引力、感染力,提升传播实效。
经济报道处理得不好很容易陷入宏大叙事的误区,这就是一个新闻角度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地域、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点。按照“三贴近”的原则,经济报道也要尽可能贴近生活,从贴近受众的角度入手报道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
首先,尽量在地域上贴近受众。淮北虽然是一座煤炭城市,城镇化率在全省领先,但全市仍有百万农业人口,两百多万亩耕地。近年来,《淮北日报》推出了很多市委、市政府如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闻报道,其中2010年9月17日刊发的《实施“六个一”工程 做活产业化文章:濉溪县现代农业释放经济活力》一文,在报道农业产业化时,没有一味追求经济数据的呈现,而是从普通村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尝到的甜头入手,让读者读来之后非常亲切。“一根经过加工的黑玉米棒可以在超市卖到3元钱。一个占地5亩的温室大棚一季可以实现纯收入7万多元。这些在以往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数据,却在濉溪这片沃土上变成了现实。”在稿件的导语部分,这样的文字表述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
其次,从影响受众生活的角度出发报道经济新闻。多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才能真正贴近生活。在全国刚刚推行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一段时间里,淮北日报社组织精干力量不断跟踪报道,先后采写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聚焦淮北社会保障性住房》、《我市大力破解百姓住房难题》、《我市放宽保障房申请条件》等数十篇报道,不仅满足了群众对住房信息的需求,也有力地推动了淮北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
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还应当注意选择有人情味的角度。一方面,要关注普通百姓的日常经济生活;另一方面,要关心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学生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下岗工人再就业,是经济生活中的难题,最牵动人心。党报在报道就业问题时,不光要报道政策、信息、成功案例等,还要主动联系有关部门,牵线搭桥,或是开展提供就业岗位的活动,为就业、再就业人群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将可读性寓于服务性之中,真诚服务读者,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是拓展经济报道的另一着力点。
新闻“三贴近”,给报纸新闻宣传指明了正确方向,也对党报如何进一步改进经济报道提出了新思路,只要能较好地将“三贴近”与经济报道结合起来,想群众所想,使经济报道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党报经济报道就一定能成为争夺读者“眼球”的亮点。
二、注重选材和视角,增强党报经济报道可读性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综观新时期的经济报道,在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转型、干预经济生活,特别是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出现了许多新的报道领域和方式,取得了很多的优秀成果。但也有一些经济报道枯燥乏味,可读性差。经济报道如何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既有深度又引人入胜?如何激发读者的阅读渴望,增强经济新闻的震撼力和穿透力?笔者认为,应从根源处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提高素质。记者要认真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广泛的涉猎经济著作,认真学习经济学理论,汲取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加强政策性理论知识。要基本了解和认识现代市场经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要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广泛开拓新闻源。在传统的经济新闻报道中,许多记者沿袭着计划经济的思路,主要从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寻找新闻源,这些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新闻的枯燥、呆板、抽象。近几年来,淮北日报在经济报道方面广开新闻源,关注民生民态,如《经济视角》在关注政府政策、人民生活,引导新生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要善于选材。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采写经济报道,是做好经济新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社会新闻一般是关于社会风气、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以及各种奇闻趣事的报道。这类新闻通常具有趣味性、接近性、人情味、新奇性等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受众乐于接受。社会新闻的写作一般要有情节、有细节、有场面。如果以此入题来写新闻就可改变经济报道容易给人干巴巴、硬梆梆的感觉。与此同时,要用社会生活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在生活的领域选取报道题材,增加人们的阅读欲,增强报道的贴近性。
最后,要见解独到。见解独到是新闻报道出彩的关键,也是经济新闻具有可读性的因素。无论是报道新主题还是老主题,都应该在独到的见解上下功夫,吸引受众的注目,让人喜欢去读。记者应该经常关注新闻传播媒介对同类新闻信息的报道,为自己的报道提供参考。在做经济新闻报道的时候,要避免重复别人的报道角度,选择独到的、有新意的报道角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出好的经济新闻来,在满足受众求知欲上迈出一大步。受眾都是喜欢新鲜事物的人,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他们都会倾向于欲知而又未知的事物。创新报道手法,寻求别人未涉猎的角度会提高受众的好奇心,因此,在主观上也就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了。
三、注重服务与效果,增强党报新闻报道的实用性
办报应讲究实效,多刊登一些实用性新闻,既能给读者提供信息、告示、启迪,又能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何乐而不为呢?
经济报道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着手,运用经济规律分析问题,还要学会用政治的、文化的、科技的、生活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透视经济现象。用政治眼光看待经济现象,就是从经济活动、经济现象中挖掘其政治内涵和影响,从其政治意义的角度立意、选材、入笔。这种写法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写成提倡式的报道,也可以写成批评报道。从生活的角度入手,可以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如从农家的摆设、农村对家电产品的特殊要求写新产品的开发,从农民吃、穿、住、行的变化写农村市场的启动等等。有一些经济活动、经济现象,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本身就是对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拓展,还有一些经济活动本身就很难分清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单纯的文化活动。对这一类事件的报道,可以从经济领域的文化现象入手,也可以从文化现象与经济活动的渗透与融合入手来报道。
经济报道要提升服务性,必须贴近新闻现场。这个现场,是企业的生产现场、百姓的生活现场、企业家的调研现场,把最前沿的东西写出来,把最有趣的东西传达给读者,让他们对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有所感,进而有所悟、有所知,比空泛地讲道理实用多了。要从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角度去写新闻,把商品价格的变化、品种的换代、市场的预测等实用信息告诉读者。当然,强化经济报道的实用性,并不是削弱它的理性特征,而是要求记者从社会角度写经济报道,方便读者接受。
(作者单位:淮北日报社)
责编:周蕾
【关键词】地方党报 经济报道 贴近性 可读性 实用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经济生活及遇到的经济现象也日趋多样化,各级党报对经济报道都作出了许多成功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但总体来说,党报经济报道受计划经济观念影响仍十分明显,面对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报道内容仍显单一,表现手法仍很僵硬。提高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贴近性与可读性,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公正性、服务性的必然要求。
一、注重宏观与微观,增强党报经济报道贴近性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报道内涵在丰富,外延在扩大,经济与民生紧密融合。党报经济报道已非过去仅仅是经济形势、任务、活动的宣传,而要顺应受众需求的改变,在思维方式、内容生产、表现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以民生视角和服务意识,独到的思想和鲜活的事例,来提升经济报道吸引力、感染力,提升传播实效。
经济报道处理得不好很容易陷入宏大叙事的误区,这就是一个新闻角度的问题。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地域、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点。按照“三贴近”的原则,经济报道也要尽可能贴近生活,从贴近受众的角度入手报道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
首先,尽量在地域上贴近受众。淮北虽然是一座煤炭城市,城镇化率在全省领先,但全市仍有百万农业人口,两百多万亩耕地。近年来,《淮北日报》推出了很多市委、市政府如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闻报道,其中2010年9月17日刊发的《实施“六个一”工程 做活产业化文章:濉溪县现代农业释放经济活力》一文,在报道农业产业化时,没有一味追求经济数据的呈现,而是从普通村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尝到的甜头入手,让读者读来之后非常亲切。“一根经过加工的黑玉米棒可以在超市卖到3元钱。一个占地5亩的温室大棚一季可以实现纯收入7万多元。这些在以往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数据,却在濉溪这片沃土上变成了现实。”在稿件的导语部分,这样的文字表述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
其次,从影响受众生活的角度出发报道经济新闻。多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才能真正贴近生活。在全国刚刚推行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一段时间里,淮北日报社组织精干力量不断跟踪报道,先后采写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聚焦淮北社会保障性住房》、《我市大力破解百姓住房难题》、《我市放宽保障房申请条件》等数十篇报道,不仅满足了群众对住房信息的需求,也有力地推动了淮北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
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还应当注意选择有人情味的角度。一方面,要关注普通百姓的日常经济生活;另一方面,要关心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大学生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下岗工人再就业,是经济生活中的难题,最牵动人心。党报在报道就业问题时,不光要报道政策、信息、成功案例等,还要主动联系有关部门,牵线搭桥,或是开展提供就业岗位的活动,为就业、再就业人群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将可读性寓于服务性之中,真诚服务读者,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是拓展经济报道的另一着力点。
新闻“三贴近”,给报纸新闻宣传指明了正确方向,也对党报如何进一步改进经济报道提出了新思路,只要能较好地将“三贴近”与经济报道结合起来,想群众所想,使经济报道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党报经济报道就一定能成为争夺读者“眼球”的亮点。
二、注重选材和视角,增强党报经济报道可读性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综观新时期的经济报道,在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社会转型、干预经济生活,特别是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出现了许多新的报道领域和方式,取得了很多的优秀成果。但也有一些经济报道枯燥乏味,可读性差。经济报道如何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既有深度又引人入胜?如何激发读者的阅读渴望,增强经济新闻的震撼力和穿透力?笔者认为,应从根源处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提高素质。记者要认真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广泛的涉猎经济著作,认真学习经济学理论,汲取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加强政策性理论知识。要基本了解和认识现代市场经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要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广泛开拓新闻源。在传统的经济新闻报道中,许多记者沿袭着计划经济的思路,主要从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寻找新闻源,这些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新闻的枯燥、呆板、抽象。近几年来,淮北日报在经济报道方面广开新闻源,关注民生民态,如《经济视角》在关注政府政策、人民生活,引导新生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要善于选材。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采写经济报道,是做好经济新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社会新闻一般是关于社会风气、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以及各种奇闻趣事的报道。这类新闻通常具有趣味性、接近性、人情味、新奇性等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受众乐于接受。社会新闻的写作一般要有情节、有细节、有场面。如果以此入题来写新闻就可改变经济报道容易给人干巴巴、硬梆梆的感觉。与此同时,要用社会生活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在生活的领域选取报道题材,增加人们的阅读欲,增强报道的贴近性。
最后,要见解独到。见解独到是新闻报道出彩的关键,也是经济新闻具有可读性的因素。无论是报道新主题还是老主题,都应该在独到的见解上下功夫,吸引受众的注目,让人喜欢去读。记者应该经常关注新闻传播媒介对同类新闻信息的报道,为自己的报道提供参考。在做经济新闻报道的时候,要避免重复别人的报道角度,选择独到的、有新意的报道角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出好的经济新闻来,在满足受众求知欲上迈出一大步。受眾都是喜欢新鲜事物的人,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他们都会倾向于欲知而又未知的事物。创新报道手法,寻求别人未涉猎的角度会提高受众的好奇心,因此,在主观上也就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了。
三、注重服务与效果,增强党报新闻报道的实用性
办报应讲究实效,多刊登一些实用性新闻,既能给读者提供信息、告示、启迪,又能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何乐而不为呢?
经济报道不能仅仅从经济角度着手,运用经济规律分析问题,还要学会用政治的、文化的、科技的、生活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透视经济现象。用政治眼光看待经济现象,就是从经济活动、经济现象中挖掘其政治内涵和影响,从其政治意义的角度立意、选材、入笔。这种写法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以写成提倡式的报道,也可以写成批评报道。从生活的角度入手,可以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如从农家的摆设、农村对家电产品的特殊要求写新产品的开发,从农民吃、穿、住、行的变化写农村市场的启动等等。有一些经济活动、经济现象,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本身就是对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拓展,还有一些经济活动本身就很难分清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单纯的文化活动。对这一类事件的报道,可以从经济领域的文化现象入手,也可以从文化现象与经济活动的渗透与融合入手来报道。
经济报道要提升服务性,必须贴近新闻现场。这个现场,是企业的生产现场、百姓的生活现场、企业家的调研现场,把最前沿的东西写出来,把最有趣的东西传达给读者,让他们对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有所感,进而有所悟、有所知,比空泛地讲道理实用多了。要从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角度去写新闻,把商品价格的变化、品种的换代、市场的预测等实用信息告诉读者。当然,强化经济报道的实用性,并不是削弱它的理性特征,而是要求记者从社会角度写经济报道,方便读者接受。
(作者单位:淮北日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