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的微电影浅谈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35306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视频业务的壮大,在生活更加快节奏的今天,人们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方式日渐丰富,譬如微博、微信。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电影也蓬勃兴起。本文对微电影现状及发展作一简要探讨。
  【关键词】微时代 电影 微电影
  一、微电影时代的到来
  1、背景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除了工作外,多数人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在一件事上,这是快餐文化到来的象征,并且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现象,而微电影的火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点燃的。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在影院看电影和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已经不再成为人们观看电影的唯一渠道。在对互联网高度依赖的“80后”看来,一天不看电视可以,但一天不上网却难以接受,网络已经成为这代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休闲、社交甚至是工作生活的工具。借助网络,近年来微电影的成长犹如如雨后春笋般蔓延开来,为了在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优势,一些视频网站已经与专业影视机构合作,微电影的质量也随之攀升,各种各样的好作品不断问世。譬如专业团队操刀的《一触即发》,虽然只有一分多钟,但因为用专业电影形式记录并且找来明星加盟,造就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效果让人惊叹。
  2、特色
  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对于现在的年轻观众而言,要的是情节跌宕起伏富有趣味,并且希望视频时间可以缩短,达到短小精悍的效果。而微电影正好具备这些个性鲜明的特征,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相对于传统电影90分钟以上的时间,微电影具有完整的电影叙事结构,却只有少则一分钟多则十余分钟的片长。这种精短的特征,让它有了挤进观众生活的可能。如今在地铁、公交以及拥有公共wifi的场所,你可以经常看到许多手持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观看视频的受众——他们多数都是年轻人。这种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每天的必修课。
  许多人或许对2005年上映的电影《无极》印象已经模糊,但网络草根恶搞剧鼻祖胡戈上传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可能直到现在依然还有许多网民能够津津乐道。虽然是二次创作,但大量无厘头式蒙太奇的使用让这部短片完全成为了一部新的影片,充满了恶搞和讽刺,这部片子被多数网民认为是当今微电影的原始形态。与起初的个人恶搞不同,现在的微电影已有大量的影视制作团队加入进来。2010年末的《老男孩》不仅赢得了年度微电影收视冠军,同时也使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电影创作模式赢得了社会的关注。这部短片以浓郁怀旧为题材击中了“80后”观众的心弦,带领观众重回中学生活。让现实生活中面临着结婚、买房、就业等压力的“80后”在片中集体追忆了一遍美好的校园时代。
  3、优势
  以《老男孩》为例,这部低成本的微电影因“怀旧”的主题引发了以“80后”为主的网民共鸣,一周内就有了高达几百万次访问量和共计上千万次的点击率。这部微电影曾红极一时,各大门户网站报道和论坛上的火热转载与交流帖子多如牛毛,著名艺人姚晨、网络作家宁财神等微博也多次转发。爱屋及乌,很快这部微电影的导演和主角以及同名主题音乐也自然成为网络潮流引发关注,甚至掀起了一阵“70后”“80后”的怀旧风。这部电影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导演,更没有动辄百万的专业设备,仅现场几台DV和一些简单的道具,却赢得了众多网民的亲睐。笔者总结这几年热门的微电影,归纳出这一形式的影片拍摄所具备的优势主要有:
  (1)娱乐和商业性共存,拍摄成本低。目前网络微电影从创作和传播形式来看:第一是草根网民自编自演的微电影,自己上传,自娱自乐同时希望和别人分享,面广受众多,优势明显。第二是经过包装带有情节的广告,以营销为根本目的,甚至请来明星和知名导演助阵,商业价值明显。第三是由大型网站策划的配合品牌战略制作的短剧题材的影片,以增加广告点击率为目的,从专业性上讲要低于第二类,但目的性强,起到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相对传统电影动辄上亿的投资,微电影的投入如九牛一毛。以拍摄器材为例,一部佳能5D2中端单反相机搭配各类镜头便能拍出媲美百万高清摄影机的效果,这既是摄影技术的革命,也让微电影的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大幅提升,让许多摄影摄像爱好者加入到微电影拍摄队伍中。
  (2)作为新生事物,朝气十足。微电影作为新生事物,走在时代前列,由于这项产业目前尚未成熟,文化和广电部门也暂时没有设立严格的审查机制,这就给微电影创作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同时这样的环境也利于有志于从事这一行业的导演和演员们成长,让“拍电影”变得不再遥不可及,降低的门槛让微电影业能人辈出,百花齐放。同时微电影未来的迅速发展也可能会加大中国电影业的竞争,推动中国电影业的进步。
  二、微电影的特性
  既然是电影,微电影自然具备传统电影的骨骼框架,但从策划制作来看却与传统电影相异。
  1、选题广泛
  由于微电影观众以年轻人居多,所以题材各式各样。第一种就是爱情题材,微电影中的爱情主题清新,旨在感动年轻观众。如华影盛视推出“疗伤系爱情微电影”系列。第二种就是励志题材,有分就有合,“失恋”即使脆弱也令人难以忘怀,也有“怀旧”风。以《老男孩》为代表的怀旧作品一直振动着观众最原始的天性。在历经各种各样生活的挫折和过去的美好对比后,释放出了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愿望,这就是怀旧的题材;其余还有目前各类社会热点话题,这些都能成为拍摄者灵感的源泉,艺术本就来源生活,从其中的方方面面,以小见大,反映时代。
  2、形式丰富
  由于微电影创作者的创作自由,只要不触犯道德和法律,任何题材、任何表现形式都可以尝试,这个圈子里人人都有机会成为“艺术家”。而节奏同时是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微电影由于长则二十分钟,短则若干秒,要在短时间内交代清楚故事,这就要在节奏上做文章。冲突是故事戏剧性表现的艺术特征,《起死回生的爱》很好地利用了这个特点,这部反映现代社会的爱情故事,用多种手法表现了一个女人细腻的内心世界,直奔主题,引人入胜。   3、参与自由
  由于发行基本依托互联网,网络的“自由”特征被微电影很好的继承下来。在操作中,微电影创作中体现出的自由,不单单是指作者创作本身,甚至观众们也可以参与剧情设计和讨论,这是传统电影难以做到的。在创作者看来,奔放和独特的思想正是他们创作本身的原始动力,由于出身草根,微电影本身就存在题材纷繁、情节精短、表现自由等先天优势。正是由于自由的空间,才使微电影有光辉的市场和前景,才成就了如今微电影网络战国的局面,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分食这块蛋糕,优胜劣汰会让微电影走向更加成熟。
  三、微电影的发展前景
  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上,微电影作为新兴事物,有着它的潜力与优势。对待它的发展,笔者认为提高网络电影的自身素质是摆在眼前的重要问题。由于现在社会较为浮躁,不少带着“趁乱捞一笔”心态的人也进入了微电影的圈子,这就势必会影响作品的质量。所以对于任何一门艺术,制作者们必须多用心在艺术本身,少受不良风气影响,尊重电影,尊重艺术。
  1、竞争激烈,创意制胜
  目前正规的影视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明显提高,微电影要发展,必须要借鉴经验,少走弯路,比如制作模式和后期的宣传,都可以借鉴。这是一个极易审美疲劳的年代,受众一直处于媒体的包围和狂轰滥炸之中,大浪淘沙,很多新生事物都来去匆匆,如果影片本身没有亮点,难以抓住观众眼球,最终只能被踢出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想在激烈的影视市场继续分一杯羹,微电影最大的资本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最“新”的创意。
  2、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任何事物想要长期发展,“文化内涵”是其核心竞争力。目前的微电影,也是良莠不齐,“粗糙”是微电影发展受阻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影片可以说纯粹是网民的一种自娱自乐,艺术和内涵价值较低,这样低质量的作品将成为微电影发展的硬伤。
  3、政府部门的扶持
  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加大对微电影产业的投入,提高扶植力度并放宽政策。其实培育这个新生的产业,更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和带动就业,同时也能为政府提供税收,一举多赢。所以出台相关法律文件来规范网络电影的传播,让微电影尽可能规范,尽可能健康,对整个产业蓬勃有序发展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微电影》,http://baike.baidu.com/view/4342291.htm
  (作者单位:六安市广播电视台)
  实习编辑:韩沂瑾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经济新闻报道公式化、概念化、数字化、浅表化,内容呆板乏味而缺乏可读性,不能迎合读者对通俗、易懂、有用的需求。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经济新闻报道应积极转变视角,采用故事化手法,增强报道的可读性,让经济新闻可亲可感。  【关键词】经济新闻 转变视角 故事化 可读性  经济生活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新闻的发展,但经济新闻绝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经济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经济新闻如何有血有
【摘 要】以视频的形式走上网络的教学和学术讲座,将专业的知识网络化,为受众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获取知识的方式,让名校、名师的教育更加大众化,跨地区、跨学校和跨专业。学术视频将学术内容以形象的方式和更容易接近的传播方法提供给受众,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便利。同时作为商业网站,如何将教育事业与商业网站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学术视频 产品开发 经营模式
【摘 要】当传谣和辟谣两种力量在微博空间博弈时,网络发言人应当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网络发言人需要扮演好信息发布者、谣言监控者、危机公关者、舆论引导者等多种角色。与此同时,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构建有效的网络发言人制度,使其发挥积极的力量。  【关键词】网络发言人 微博 谣言 辟谣  微博自2009年在我国推出以来,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了5亿。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代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