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到了冬天,庄子上的大人孩子都喜欢找个阳光充足的墙拐角或草堆垛前聚在一起打发清闲的时光。
无论天气多么寒冷,只要太阳爬过我家土房前那棵老榆树的树稍,母亲和邻居婶子、奶奶们就拿着捻线陀,在打满补丁的灰黑色的粗布围裙口袋里塞上一大把雪白松软的棉花,聚到我们家前屋南墙跟那个稻草堆旁的空地上,围坐在一起有的捻线有的缝补家人旧衣服上的破洞,边做针线活边聊些家长里短的话题,身旁趴着各家喂养的猫和狗,它们或嬉戏或打斗着。一群十来岁的女孩子在大人的不远处选择一块平整的空地玩起蹦格子或是跳绳的游戏。蹦格子就是先在地面上划一个长约三米宽约一米二左右的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平分成两排共十个小方格子,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把十个小方格从一排到十,开始蹦跳时人站在方格线外把一块半个手掌大的陶片丢在第一个小方格子里,再用单腿蹦跳进入小方格内单脚蹦跳着把小陶片向着蹦入的反方向踢出小方格,要求脚和陶片都不能压着方格的边线,违者立即被淘汰出局,这样蹦完了第一个小方格再蹦第二个一直连续蹦完十个小方格,一般的女孩很难连续蹦完十个。用不了多久她们个个都蹦跳得满头大汗,为了取胜多数人选择脱下棉袄,穿着单薄的衬衣比赛,凡是被淘汰出局的只好披上棉袄坐在方格外围的地上当观众,那些被冻破手脚的女孩会在阳光下轻轻地摩擦着发痒的手背或是撅起小嘴巴对着红肿而又痛痒的冻疮位置吹几口凉风来缓解一下痛痒。跳绳的玩法除了单人跳和双人跳之外,难度最大的则是多人齐跳,先挑出两个个子稍高的拉开一根四五丈的长绳,待绳子上下左右摆动的节奏平稳后,推选一个技巧出众的人从侧面跑步跳上作为起头的领跳人,接着第二个第三人掂着细碎的步子找准位置干净利落地加入上下跳动的队伍中,大约五六分钟长绳子下面就会挤上七八个女孩,她们的动作协调一致随着长绳两端摇绳人的节奏或快或慢,嘴里不约而同地大声数着一、二、三、四、五……一直数到几十几百,高潮时则再做些精彩的花样跳,就是从绳子一端跳下一个人转身后立即轻快敏捷地从绳子的另一端再跑着跳入队伍的尾部,如此循环往复团队成员之间动作连贯配合得如同一个人独跳一样娴熟而优美,这样在绳子下前出后入始终保持着七八个人在齐跳,真可谓是乡村冬日阳光下一道浅浅的风景,此时连做针线活的大人也会歇下手里的活为她们喝彩,女孩们银铃般天真烂漫的笑声在冬天的阳光下越过农家的茅草屋顶传得很远很远。
我和几个同龄的男孩常跑到阳光下被寒冷的冬天冻酥的空旷的社场上去“打老堆”。参与者首先要按照约定每人掏出一枚硬币摞在一起堆成“老堆”,然后在“老堆”四周划上一个正方形的方格叫“城”,参与者站在“城”外用铁瓦片砸向“老堆”,凡被砸出“城”的硬币就归自己所有。胜者除了要有瞄准的沉稳和巧劲,关键还要有制胜的利器——一块好使的铁瓦片。为了能弄到一块光滑锋利轻重适度的铁瓦片,我们这些男孩子想尽了办法。我至今记得,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村庄背阴处的残雪还未化尽,天气特别寒冷,我和几个男孩子跑到社场上去“打老堆”,因为没有好使的铁瓦片,玩了一上午我连偷了七八局,结束后我没好气地把手里的那块烂铁瓦使劲地扔向社场边那群正在觅食的灰咕咕,回家连中饭都没有吃几口,草草地放下饭碗便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能弄到一块好使的铁瓦片?午后太阳快平西时,我独自朝生产队的牛屋走去,远远地我看见看牛的水二爹穿着那件灰黑色的老棉袄靠在院心刚铡碎的准备喂牛的碎草堆上睡着了,火一样的太阳暖暖地洒在他爬满皱纹的脸上把乱稻草一样花白的胡须抹上一层淡淡的金色,碎草堆上落满了黑黑压压的麻雀,他身后牛屋的墙角堆放着几张半旧的木犁铧,我眼前一亮,急忙跑回家拿来父亲那把早已被磨得黑亮光滑的老虎钳,躲到社场上我们为捉迷藏掏出的那个草堆洞里等着水二爹回家吃晚饭。透过洞口的缝隙我望着西天的太阳心里多么希望它早点儿落下山去呀!终于望见水二爹站起身拍打着粘在老棉袄上的碎草准备回家吃饭了,我像电影的“小八路”一样机敏地钻进牛屋,扒开压在木犁铧上的杂物,使出全身力气用老虎钳把一块长方形的犁底铁撬了下来,赶紧将它塞进怀里,匆匆地把犁铧恢复原位再盖上杂物,头也不回地逃出了牛屋,听着自己急促的脚步声总以为是水二爹发现了在后面追了上来,心虚的我把自己吓得满头大汗。幸运的是好几天过去了我也没有听到水二爹挨家挨户查找孩子们手里的铁瓦片,第一次偷偷弄来的这块铁瓦片在那个满是阳光的冬天里,为我在接下来的“打老堆”中成为赢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一直把这块铁瓦片当宝贝收藏了好多年。
像我一样十来岁大的男孩子除了“打老堆”还偏爱拿着弹弓去射鸟。到了冬天,农家孩子是没钱去买一把爱不释手的弹弓的,只能自己动手来制作,弹弓架一般采用木制的,即选择韧性好的手指粗的桑树枝丫,从邻居家借来锯子锯出七八寸长短的手柄和三四寸长的丫叉,扒去树皮再用镰刀刮平上面的疤结,用家里废旧物品从货郎挑子上换取二十多根弹性好的牛皮筋,将几股合并后打成四五个环环相扣的小结再分成两大股做成弹弓的弹力拉绳。有些孩子还会设法找来直径四五毫米的板车轮子上换下来的强度和韧性都好的车条弯成“丫”形的弹弓架子,这样一把既结实又漂亮的弹弓在那个年代的男孩子眼中就是件梦寐以求的奢侈品,谁拥有一把弹弓他的身后肯定会整天跟着一群羡慕不已的小跟屁虫,他们个个都会十分卖力地四处寻找手指头大小表面光滑又圆润的小石子或小砂礓送给弹弓的主人当“弹子”用,对这些表现好的“随从”和“助手”,弹弓的小主人也会适时地奖励他们自己亲手射击一次过把瘾,被奖励的孩子都会抓住机会斜着眼睛屏住呼吸努力想做到一发就命中立在枯树枝上晒着太阳佯装睡觉的鸟雀,然而多数人还是事与愿违地将子弹射在小鸟身旁的树枝上,吓飞了满树的鸟儿。在晴好的冬天充足的阳光下,我们经常拿着一把弹弓跑遍前后几个庄子,那些聪明的白头翁和啄木鸟站在高大的刺槐树稍上一望见我们的影子便迅速地飞走了,我们只好把目标放在那些体形笨重且名声不好的黑乌鸦和数量颇多的麻雀身上,运气好的话半天时间我们几个人凭一把弹弓可以打下好几只鸟雀,对于我们这些平时根本吃不上肉的农家孩子来说,这些无辜的鸟雀则成了我们“解馋”的美味佳肴!我们提着这些被射杀的鸟雀在太阳平西的午后找个远离村庄的干涸的小河沟躲进避风的沟底,拾些干枯的野草和小树枝,拔下鸟雀的羽毛,手忙脚乱地点燃柴火烤起鸟肉,闻着香喷喷的味道一个个都垂涎欲滴,性子急的主意多的不等熟透了就以品尝为借口抢先吃下一条鸟腿,动作慢的文雅些的往往只能吃那些剩下的没有肉的鸟翅……无论怎样嘴馋我们都会牢牢记住大人说的“不许伤害花喜鹊”的话。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生命的背囊里满满地装着:那清贫漫长的乡村冬季,晴朗的天空蓝得逼眼,不论气温多么低,明媚的阳光下,孩子们总是无忧无虑地玩耍着;成群的鸡鸭和猫狗晒足了太阳之后在低矮的茅草屋四周蹿来跑去;鸟雀站立在裸露的褐色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梳理身上的羽毛……还有,那冬日的傍晚,金盘子一样的太阳滑落到村庄西侧高高的河堤上那片绵延了七八里的刺槐树林上,挺拔而又倔强的满是针刺的褐色树枝扎进火红的太阳体内流淌出漫天血色的晚霞,把沧桑的树影投射在冰冷僵硬的黄土地上时,我会默默地用一个孩子的幼稚去担心眼前被戳破的落日会点燃这片滋养我快乐童年的树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无论天气多么寒冷,只要太阳爬过我家土房前那棵老榆树的树稍,母亲和邻居婶子、奶奶们就拿着捻线陀,在打满补丁的灰黑色的粗布围裙口袋里塞上一大把雪白松软的棉花,聚到我们家前屋南墙跟那个稻草堆旁的空地上,围坐在一起有的捻线有的缝补家人旧衣服上的破洞,边做针线活边聊些家长里短的话题,身旁趴着各家喂养的猫和狗,它们或嬉戏或打斗着。一群十来岁的女孩子在大人的不远处选择一块平整的空地玩起蹦格子或是跳绳的游戏。蹦格子就是先在地面上划一个长约三米宽约一米二左右的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平分成两排共十个小方格子,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把十个小方格从一排到十,开始蹦跳时人站在方格线外把一块半个手掌大的陶片丢在第一个小方格子里,再用单腿蹦跳进入小方格内单脚蹦跳着把小陶片向着蹦入的反方向踢出小方格,要求脚和陶片都不能压着方格的边线,违者立即被淘汰出局,这样蹦完了第一个小方格再蹦第二个一直连续蹦完十个小方格,一般的女孩很难连续蹦完十个。用不了多久她们个个都蹦跳得满头大汗,为了取胜多数人选择脱下棉袄,穿着单薄的衬衣比赛,凡是被淘汰出局的只好披上棉袄坐在方格外围的地上当观众,那些被冻破手脚的女孩会在阳光下轻轻地摩擦着发痒的手背或是撅起小嘴巴对着红肿而又痛痒的冻疮位置吹几口凉风来缓解一下痛痒。跳绳的玩法除了单人跳和双人跳之外,难度最大的则是多人齐跳,先挑出两个个子稍高的拉开一根四五丈的长绳,待绳子上下左右摆动的节奏平稳后,推选一个技巧出众的人从侧面跑步跳上作为起头的领跳人,接着第二个第三人掂着细碎的步子找准位置干净利落地加入上下跳动的队伍中,大约五六分钟长绳子下面就会挤上七八个女孩,她们的动作协调一致随着长绳两端摇绳人的节奏或快或慢,嘴里不约而同地大声数着一、二、三、四、五……一直数到几十几百,高潮时则再做些精彩的花样跳,就是从绳子一端跳下一个人转身后立即轻快敏捷地从绳子的另一端再跑着跳入队伍的尾部,如此循环往复团队成员之间动作连贯配合得如同一个人独跳一样娴熟而优美,这样在绳子下前出后入始终保持着七八个人在齐跳,真可谓是乡村冬日阳光下一道浅浅的风景,此时连做针线活的大人也会歇下手里的活为她们喝彩,女孩们银铃般天真烂漫的笑声在冬天的阳光下越过农家的茅草屋顶传得很远很远。
我和几个同龄的男孩常跑到阳光下被寒冷的冬天冻酥的空旷的社场上去“打老堆”。参与者首先要按照约定每人掏出一枚硬币摞在一起堆成“老堆”,然后在“老堆”四周划上一个正方形的方格叫“城”,参与者站在“城”外用铁瓦片砸向“老堆”,凡被砸出“城”的硬币就归自己所有。胜者除了要有瞄准的沉稳和巧劲,关键还要有制胜的利器——一块好使的铁瓦片。为了能弄到一块光滑锋利轻重适度的铁瓦片,我们这些男孩子想尽了办法。我至今记得,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村庄背阴处的残雪还未化尽,天气特别寒冷,我和几个男孩子跑到社场上去“打老堆”,因为没有好使的铁瓦片,玩了一上午我连偷了七八局,结束后我没好气地把手里的那块烂铁瓦使劲地扔向社场边那群正在觅食的灰咕咕,回家连中饭都没有吃几口,草草地放下饭碗便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能弄到一块好使的铁瓦片?午后太阳快平西时,我独自朝生产队的牛屋走去,远远地我看见看牛的水二爹穿着那件灰黑色的老棉袄靠在院心刚铡碎的准备喂牛的碎草堆上睡着了,火一样的太阳暖暖地洒在他爬满皱纹的脸上把乱稻草一样花白的胡须抹上一层淡淡的金色,碎草堆上落满了黑黑压压的麻雀,他身后牛屋的墙角堆放着几张半旧的木犁铧,我眼前一亮,急忙跑回家拿来父亲那把早已被磨得黑亮光滑的老虎钳,躲到社场上我们为捉迷藏掏出的那个草堆洞里等着水二爹回家吃晚饭。透过洞口的缝隙我望着西天的太阳心里多么希望它早点儿落下山去呀!终于望见水二爹站起身拍打着粘在老棉袄上的碎草准备回家吃饭了,我像电影的“小八路”一样机敏地钻进牛屋,扒开压在木犁铧上的杂物,使出全身力气用老虎钳把一块长方形的犁底铁撬了下来,赶紧将它塞进怀里,匆匆地把犁铧恢复原位再盖上杂物,头也不回地逃出了牛屋,听着自己急促的脚步声总以为是水二爹发现了在后面追了上来,心虚的我把自己吓得满头大汗。幸运的是好几天过去了我也没有听到水二爹挨家挨户查找孩子们手里的铁瓦片,第一次偷偷弄来的这块铁瓦片在那个满是阳光的冬天里,为我在接下来的“打老堆”中成为赢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一直把这块铁瓦片当宝贝收藏了好多年。
像我一样十来岁大的男孩子除了“打老堆”还偏爱拿着弹弓去射鸟。到了冬天,农家孩子是没钱去买一把爱不释手的弹弓的,只能自己动手来制作,弹弓架一般采用木制的,即选择韧性好的手指粗的桑树枝丫,从邻居家借来锯子锯出七八寸长短的手柄和三四寸长的丫叉,扒去树皮再用镰刀刮平上面的疤结,用家里废旧物品从货郎挑子上换取二十多根弹性好的牛皮筋,将几股合并后打成四五个环环相扣的小结再分成两大股做成弹弓的弹力拉绳。有些孩子还会设法找来直径四五毫米的板车轮子上换下来的强度和韧性都好的车条弯成“丫”形的弹弓架子,这样一把既结实又漂亮的弹弓在那个年代的男孩子眼中就是件梦寐以求的奢侈品,谁拥有一把弹弓他的身后肯定会整天跟着一群羡慕不已的小跟屁虫,他们个个都会十分卖力地四处寻找手指头大小表面光滑又圆润的小石子或小砂礓送给弹弓的主人当“弹子”用,对这些表现好的“随从”和“助手”,弹弓的小主人也会适时地奖励他们自己亲手射击一次过把瘾,被奖励的孩子都会抓住机会斜着眼睛屏住呼吸努力想做到一发就命中立在枯树枝上晒着太阳佯装睡觉的鸟雀,然而多数人还是事与愿违地将子弹射在小鸟身旁的树枝上,吓飞了满树的鸟儿。在晴好的冬天充足的阳光下,我们经常拿着一把弹弓跑遍前后几个庄子,那些聪明的白头翁和啄木鸟站在高大的刺槐树稍上一望见我们的影子便迅速地飞走了,我们只好把目标放在那些体形笨重且名声不好的黑乌鸦和数量颇多的麻雀身上,运气好的话半天时间我们几个人凭一把弹弓可以打下好几只鸟雀,对于我们这些平时根本吃不上肉的农家孩子来说,这些无辜的鸟雀则成了我们“解馋”的美味佳肴!我们提着这些被射杀的鸟雀在太阳平西的午后找个远离村庄的干涸的小河沟躲进避风的沟底,拾些干枯的野草和小树枝,拔下鸟雀的羽毛,手忙脚乱地点燃柴火烤起鸟肉,闻着香喷喷的味道一个个都垂涎欲滴,性子急的主意多的不等熟透了就以品尝为借口抢先吃下一条鸟腿,动作慢的文雅些的往往只能吃那些剩下的没有肉的鸟翅……无论怎样嘴馋我们都会牢牢记住大人说的“不许伤害花喜鹊”的话。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生命的背囊里满满地装着:那清贫漫长的乡村冬季,晴朗的天空蓝得逼眼,不论气温多么低,明媚的阳光下,孩子们总是无忧无虑地玩耍着;成群的鸡鸭和猫狗晒足了太阳之后在低矮的茅草屋四周蹿来跑去;鸟雀站立在裸露的褐色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梳理身上的羽毛……还有,那冬日的傍晚,金盘子一样的太阳滑落到村庄西侧高高的河堤上那片绵延了七八里的刺槐树林上,挺拔而又倔强的满是针刺的褐色树枝扎进火红的太阳体内流淌出漫天血色的晚霞,把沧桑的树影投射在冰冷僵硬的黄土地上时,我会默默地用一个孩子的幼稚去担心眼前被戳破的落日会点燃这片滋养我快乐童年的树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