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帕金森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归脾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0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帕金森失眠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2月-12月,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组展开实验。接受归脾汤加减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组内成员共30例。其余患者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上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另外增加针灸治疗。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失眠情况改善效果更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归脾汤加减治疗相比,将其与针灸治疗相结合使用,帕金森失眠患者的症状改善更加显著,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帕金森失眠;归脾汤;针灸;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321-01
前言: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通过对该疾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与脑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引发的炎症、坏死症状有关。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上来看,该疾病的存在,不仅会对患者的机体运动方面造成损害,还会对帕金森患者的睡眠等其他非运动性功能的发挥产生限制,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均会带来不利影响。在以往西医治疗方式下,通常以多巴胺复合制剂作为主要治疗药物。虽然,该药物能够改善帕金森患者的震颤麻痹症状,但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伴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剂末现象的发生概率便会增大,对临床用药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限制。中医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治病方法,在中医辨证下,“颤证”、“不寐”是帕金森失眠患者所归属的范畴。为尽快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可采用归脾汤加减联合针灸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失眠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根据针灸治疗方式的有无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2,最小年龄为62岁,年龄上的平均值为(68.57±7.53)岁。对照组患者共男性17例,其余13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9.52±6.57)岁。在临床诊断方式下,所以患者均已经确诊。患者无脑血管疾病或肾脏功能不全、器官衰竭等病症,本次研究在所有患者知情下开展,从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感染预防性治疗等,观察患者的血压、血糖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此外,给予患者左旋多巴药物,每次使用剂量为0.25g,3次/[1]。
除以上治疗措施外,将归脾汤加减治疗用于对照组。汤剂中包含多种中药成分,如:茯神、当归、白术等,用水煎服使用,2次/
在对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包含以上所有的治疗内容,另外增加采用针灸治疗。选取患者相关穴位,包括四神聪穴、头维穴等,在捻转补法的应用下,完成针刺,1次/日。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共15天。
1.3观察指标
应用匹弦堡睡眠质量指数来完成患者治疗前后睡眠障碍程度的评估,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整理依靠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x±s)为计量单位,使用t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为15.24±1.34分,对照组为15.62±1.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4.21±0.42分,对照组为8.69+0.3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3.讨论
在帕金森综合征引起的非运动症状中,失眠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症状表现。在帕金森患者中,有着60%以上的发生概率,严重损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通过对帕金森失眠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可能与三方面内容有关。①伴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继而引发睡眠上的障碍问题。②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退行性病变症状,大脑功能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继而影响到患者的睡眠功能。③西药的长期服用,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下,也有可能会导致帕金森患者出现睡眠功能障碍。中医认为,失眠症的出现与患者气血亏虚、心脉瘀阻、气血不足等不良症状有关。给予患者归脾汤加减治疗,该药剂中配置了多种中药成分,如:黄芪、龙眼肉、党参等,具有补气固表、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等功效。與此同时,联合使用针灸治疗,可条畅全身气机,安神定志,继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2]。
在本次研究当中,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匹弦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对帕金森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归脾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普莹,崔立谦,吴卓华,余金龙,陈美珠.帕金森病伴发失眠患者睡眠认知状况调查及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07);928-929.
[2]王翌.补疏通定汤治疗肾虚肝郁型老年帕金森病失眠[J].中医学报,2019,34(02):379-383
[关键词]:帕金森失眠;归脾汤;针灸;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4-321-01
前言: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中,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通过对该疾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与脑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引发的炎症、坏死症状有关。从患者的临床表现上来看,该疾病的存在,不仅会对患者的机体运动方面造成损害,还会对帕金森患者的睡眠等其他非运动性功能的发挥产生限制,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均会带来不利影响。在以往西医治疗方式下,通常以多巴胺复合制剂作为主要治疗药物。虽然,该药物能够改善帕金森患者的震颤麻痹症状,但从长远的角度上来看,伴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剂末现象的发生概率便会增大,对临床用药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限制。中医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治病方法,在中医辨证下,“颤证”、“不寐”是帕金森失眠患者所归属的范畴。为尽快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可采用归脾汤加减联合针灸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失眠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根据针灸治疗方式的有无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2,最小年龄为62岁,年龄上的平均值为(68.57±7.53)岁。对照组患者共男性17例,其余13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9.52±6.57)岁。在临床诊断方式下,所以患者均已经确诊。患者无脑血管疾病或肾脏功能不全、器官衰竭等病症,本次研究在所有患者知情下开展,从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感染预防性治疗等,观察患者的血压、血糖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此外,给予患者左旋多巴药物,每次使用剂量为0.25g,3次/[1]。
除以上治疗措施外,将归脾汤加减治疗用于对照组。汤剂中包含多种中药成分,如:茯神、当归、白术等,用水煎服使用,2次/
在对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包含以上所有的治疗内容,另外增加采用针灸治疗。选取患者相关穴位,包括四神聪穴、头维穴等,在捻转补法的应用下,完成针刺,1次/日。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每个疗程共15天。
1.3观察指标
应用匹弦堡睡眠质量指数来完成患者治疗前后睡眠障碍程度的评估,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整理依靠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x±s)为计量单位,使用t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为15.24±1.34分,对照组为15.62±1.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4.21±0.42分,对照组为8.69+0.3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3.讨论
在帕金森综合征引起的非运动症状中,失眠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症状表现。在帕金森患者中,有着60%以上的发生概率,严重损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通过对帕金森失眠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可能与三方面内容有关。①伴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继而引发睡眠上的障碍问题。②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退行性病变症状,大脑功能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继而影响到患者的睡眠功能。③西药的长期服用,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下,也有可能会导致帕金森患者出现睡眠功能障碍。中医认为,失眠症的出现与患者气血亏虚、心脉瘀阻、气血不足等不良症状有关。给予患者归脾汤加减治疗,该药剂中配置了多种中药成分,如:黄芪、龙眼肉、党参等,具有补气固表、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等功效。與此同时,联合使用针灸治疗,可条畅全身气机,安神定志,继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2]。
在本次研究当中,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匹弦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对帕金森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归脾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普莹,崔立谦,吴卓华,余金龙,陈美珠.帕金森病伴发失眠患者睡眠认知状况调查及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07);928-929.
[2]王翌.补疏通定汤治疗肾虚肝郁型老年帕金森病失眠[J].中医学报,2019,34(02):37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