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防报警是公共场所重要的消防对策之一 ,可以有效帮助人们通报火情 ,减少火灾所带来的经济以及人身安全方面的损失。作者根据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公共场所的消防报警设施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消防报警 ;公共场合 ;措施建设 ;火灾防范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wFsC)2000统计资料”,全球每年约发生火灾600万至700万次,死于火灾的人数约为65000人至75000人。世界各大洲火灾情况统计表明,欧洲和北美发生的火灾较多,死亡人数却相对较少,因为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较高并且消防设施完善;亚洲居住人数最多,发生火灾次数较少,但死亡人数较多,这与亚洲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消防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使得火灾出现了新的特点:起火诱因多样化,火灾蔓延速度快,着火面积大,扑救不及时在短时间内将酿成无法估计的损失,火灾发生的数量及其造成的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较之发达国家,我国每年的起火次数较少,但死亡人数却较高,这与我国的建筑结构、人口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也说明我国的消防保护体系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十分必要提高全民的防火安全观念,提高我国消防设施水平。
公共场合是指一些能够提供公共性服务的场所 ,通常情况下 ,具有人员较为密集的特点。我们平时经常出入的饭店、娱乐场所以及商场等都属于公共场合的范畴。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以及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 ,相当一部分的公共场所的设施都采用了可燃或者易燃的材质 ,潜藏着诸多的火灾隐患。消防报警设施是公共场所重要的消防对策之一 ,可以有效帮助人们通报火情 ,减少火灾所带来的经济以及人身安全方面的损失。本文在明确公共场合消防报警重要性的基础上 ,剖析了公共场合消防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措施,涉及到:注重宣传,提升人们的消防报警意识;规范化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流程;建立合适的防火分隔式报警措施;建立有效的消防报警排烟设施以及健全消防报警的监管机制等。本文的研究希望对公共场合消防防范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2公共场合消防存在的问题剖析
通过分析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区公共场合火灾的特点以及损失统计 ,可以发现这些发生火灾的公共场合都存在以下一个或者几个问题 :
1)一些公共场合建筑设施材料的耐火等级不高 ,可在火灾萌发时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恶劣情况 ;
2)一部分公共场合对一些可燃或者易燃杂物管理不周,比如 :乱堆、乱放 ,不注重通风。甚至有些公共场合将这些可燃或者易燃杂物直接堆放在楼道以及一些逃生通道,极易造成火灾,而且当火灾发生了,降低了人们的逃生机率,从而造成最大的损失 ;
3)相当一部分公共场合的电线存在私拉乱接的现象,有些电线明显老化或者负载超支时,公共场合相当部门管理人员也不进行更新或者对应的处理 ;
4)公共场合的人们消防意识不强 ,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措施不了解,浪费了好多本可以逃生的机会。
3 提高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措施
3.1 注重宣传 ,提升人们的消防报警意识
要注重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将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可以借助于公共场合外景 LED 屏、广播、杂志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也可以采用入户宣传以及标语发放等形式进行拓展宣传。通过广泛宣传消防知识以及对应法规,可以提升人们的消防报警意识,明确及时发现周边火灾安全隐患的作用性,并有效掌握逃生技能。此外,可以加强公共场合消防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保证消防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均能很好地懂消防报警的技能,从而尽可能减少火灾的发生。
3.2 规范化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流程
根据公共场合所在地的特点 ,主要涉及到 :人员密集度、场合主要建筑材质、场合布局等 ,认真制订并规范化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流程 ,定期派遣消防技术人员检查所有电气线路以及设施存放情况 ,要保证公共场合对应位置的自救灭火器材的配备到位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并上报相关领导层 ,切不可拖延。
3.3 建立合适的防火分隔式报警措施
公共场合是一个集中式的场所 ,涉及到了较多的人与物。建立合适的防火分隔措施 ,可以有效阻止大火向周边其他建筑物曼延 ,可以将火灾控制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 ,也会很好地减少水灾损失。首先 ,在公共场合的各个建筑物之间 ,在建设的时候就应该分隔出一定的防火地带 ,电线等井道也应该设置成独立的防火分隔区,严禁业主对建筑物进行私搭乱建。其次 ,公共场合的消防通道也可以一定的防火保护 ,防止公共场合建筑物下层发生火灾时 ,上层却因火灾产生的烟雾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另外 ,公共场合各个建筑物都应该配备防火墙或者防火卷帘之类的防火分隔设施 ,严禁改变各个功能区的作用,如有必要改变时,也应当有针对性的改变报警设施,这样当发出消防报警时 ,可以保证防火墙或者防火帘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定时间内保证火势不会有大范围的曼延。总之 ,消防报警的有效实施必定要求对公共场合建筑物的功能区域进行区别划分。
3.4 建立有效的消防報警排烟设施
分析曾经发生过的各大火灾现象 ,很多人员的伤亡并不是因为大火 ,而是因为大火所产生的烟雾。这些烟雾了包括了很多的有毒成份 ,也降低了人们的能见度 ,也极易引发人们的窒息。因此为了提高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能力 ,必须建立有效的排烟设施 ,不能只借助于自然排烟模式 ,必须采用一些机械排烟设施 ,从而缓解高温烟雾对于人们的直接侵害。比如 :可以规定公共场合建筑物的一些楼道安装机械防烟设施。这些机械防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排烟指标要求 ,并配备有自行关闭的阀门。当然 ,排烟设施一般是在消防报警触发时就处于工作状态 ,如果时机掌握不准 ,大量新鲜空气的进入 ,有时反而会加大可燃物的燃烧以及曼延速度 ,这一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3.5构建防火设施的空间方位体系
(1)防火间距:火在建筑物间蔓延的主要途径是热辐射和飞火。辐射热的大小,取决于被照射物与火源的距离,距离愈近则辐射强度就愈大,反之则小。因为飞火波及范围太大,尤其是在借助风力的情况下,所以在设置间距时,不作为主要因素考虑。
(2)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离不开水源,消防水可由市政给水管网、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供给。直接使用市政供水管网的水灭火系统是城区设计的重要方面,按平面布置型式,管网可分为环状和枝状两类,而且向环状管网输水的干管不少于两条。室外消火栓有地上和地下两种。两个相邻消火栓的距离不超过120米,室外消火栓的位置应利于取水和安全,通常在道路两旁设置。
(3)消防车道:在建筑物的周围应当留出一定宽度的消防车道,以便消防车能够接近起火建筑物,而且市政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对横跨主通道的建筑还应规定通道的净高度,避免发生消防车无法通过的情况。建筑物前后的空间需考虑到消防车回转半径,例如普通解放牌消防车的回转半径为9米,CQ23型曲臂登高车的回转半径为10米。
3.6 健全消防报警的监管机制
将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机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这对于提升公共场合消防报警能力至关重要。这里所提及的消防报警的监管机制 ,在公共场合的建设之初就应该实施,并一直持续到后续的整个使用过程中。建筑时,要对公共场合的各种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对公共场合的布局进行合理设计 ,对于后续使用过程的消防监管进行严格执行 ,要将火灾隐患尽可能地杜绝 ,同时将消防报警的监管情况及时通知到相关责任人,并加以公布。只有这样 ,才能减少威胁人身以及经济安全的隐患,才能保证提高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能力。
4 结束语
总之,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消防行业也随之有了迅速的发展。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并降低损失。我们应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更正消防报警措施,从而推动我国的消防安全水平向更加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少华.浅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消防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郑铁科技通讯,2009(3).
[2]蔺宁.谈建筑消防设施施工的若干通病[J].陕西建筑,2007(9).
[3]高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
[4]陈倬.浅析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发展[J].科技资讯,2009(21).
[5]张树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早期预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
[6]徐晓虎,许开立,赵海荣,陈宝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失效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关键词:消防报警 ;公共场合 ;措施建设 ;火灾防范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wFsC)2000统计资料”,全球每年约发生火灾600万至700万次,死于火灾的人数约为65000人至75000人。世界各大洲火灾情况统计表明,欧洲和北美发生的火灾较多,死亡人数却相对较少,因为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较高并且消防设施完善;亚洲居住人数最多,发生火灾次数较少,但死亡人数较多,这与亚洲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消防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使得火灾出现了新的特点:起火诱因多样化,火灾蔓延速度快,着火面积大,扑救不及时在短时间内将酿成无法估计的损失,火灾发生的数量及其造成的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亿元。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年均死亡2000多人。较之发达国家,我国每年的起火次数较少,但死亡人数却较高,这与我国的建筑结构、人口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也说明我国的消防保护体系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十分必要提高全民的防火安全观念,提高我国消防设施水平。
公共场合是指一些能够提供公共性服务的场所 ,通常情况下 ,具有人员较为密集的特点。我们平时经常出入的饭店、娱乐场所以及商场等都属于公共场合的范畴。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以及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 ,相当一部分的公共场所的设施都采用了可燃或者易燃的材质 ,潜藏着诸多的火灾隐患。消防报警设施是公共场所重要的消防对策之一 ,可以有效帮助人们通报火情 ,减少火灾所带来的经济以及人身安全方面的损失。本文在明确公共场合消防报警重要性的基础上 ,剖析了公共场合消防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措施,涉及到:注重宣传,提升人们的消防报警意识;规范化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流程;建立合适的防火分隔式报警措施;建立有效的消防报警排烟设施以及健全消防报警的监管机制等。本文的研究希望对公共场合消防防范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2公共场合消防存在的问题剖析
通过分析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区公共场合火灾的特点以及损失统计 ,可以发现这些发生火灾的公共场合都存在以下一个或者几个问题 :
1)一些公共场合建筑设施材料的耐火等级不高 ,可在火灾萌发时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恶劣情况 ;
2)一部分公共场合对一些可燃或者易燃杂物管理不周,比如 :乱堆、乱放 ,不注重通风。甚至有些公共场合将这些可燃或者易燃杂物直接堆放在楼道以及一些逃生通道,极易造成火灾,而且当火灾发生了,降低了人们的逃生机率,从而造成最大的损失 ;
3)相当一部分公共场合的电线存在私拉乱接的现象,有些电线明显老化或者负载超支时,公共场合相当部门管理人员也不进行更新或者对应的处理 ;
4)公共场合的人们消防意识不强 ,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措施不了解,浪费了好多本可以逃生的机会。
3 提高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措施
3.1 注重宣传 ,提升人们的消防报警意识
要注重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将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可以借助于公共场合外景 LED 屏、广播、杂志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也可以采用入户宣传以及标语发放等形式进行拓展宣传。通过广泛宣传消防知识以及对应法规,可以提升人们的消防报警意识,明确及时发现周边火灾安全隐患的作用性,并有效掌握逃生技能。此外,可以加强公共场合消防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保证消防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均能很好地懂消防报警的技能,从而尽可能减少火灾的发生。
3.2 规范化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流程
根据公共场合所在地的特点 ,主要涉及到 :人员密集度、场合主要建筑材质、场合布局等 ,认真制订并规范化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流程 ,定期派遣消防技术人员检查所有电气线路以及设施存放情况 ,要保证公共场合对应位置的自救灭火器材的配备到位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并上报相关领导层 ,切不可拖延。
3.3 建立合适的防火分隔式报警措施
公共场合是一个集中式的场所 ,涉及到了较多的人与物。建立合适的防火分隔措施 ,可以有效阻止大火向周边其他建筑物曼延 ,可以将火灾控制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 ,也会很好地减少水灾损失。首先 ,在公共场合的各个建筑物之间 ,在建设的时候就应该分隔出一定的防火地带 ,电线等井道也应该设置成独立的防火分隔区,严禁业主对建筑物进行私搭乱建。其次 ,公共场合的消防通道也可以一定的防火保护 ,防止公共场合建筑物下层发生火灾时 ,上层却因火灾产生的烟雾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另外 ,公共场合各个建筑物都应该配备防火墙或者防火卷帘之类的防火分隔设施 ,严禁改变各个功能区的作用,如有必要改变时,也应当有针对性的改变报警设施,这样当发出消防报警时 ,可以保证防火墙或者防火帘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定时间内保证火势不会有大范围的曼延。总之 ,消防报警的有效实施必定要求对公共场合建筑物的功能区域进行区别划分。
3.4 建立有效的消防報警排烟设施
分析曾经发生过的各大火灾现象 ,很多人员的伤亡并不是因为大火 ,而是因为大火所产生的烟雾。这些烟雾了包括了很多的有毒成份 ,也降低了人们的能见度 ,也极易引发人们的窒息。因此为了提高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能力 ,必须建立有效的排烟设施 ,不能只借助于自然排烟模式 ,必须采用一些机械排烟设施 ,从而缓解高温烟雾对于人们的直接侵害。比如 :可以规定公共场合建筑物的一些楼道安装机械防烟设施。这些机械防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排烟指标要求 ,并配备有自行关闭的阀门。当然 ,排烟设施一般是在消防报警触发时就处于工作状态 ,如果时机掌握不准 ,大量新鲜空气的进入 ,有时反而会加大可燃物的燃烧以及曼延速度 ,这一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3.5构建防火设施的空间方位体系
(1)防火间距:火在建筑物间蔓延的主要途径是热辐射和飞火。辐射热的大小,取决于被照射物与火源的距离,距离愈近则辐射强度就愈大,反之则小。因为飞火波及范围太大,尤其是在借助风力的情况下,所以在设置间距时,不作为主要因素考虑。
(2)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离不开水源,消防水可由市政给水管网、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供给。直接使用市政供水管网的水灭火系统是城区设计的重要方面,按平面布置型式,管网可分为环状和枝状两类,而且向环状管网输水的干管不少于两条。室外消火栓有地上和地下两种。两个相邻消火栓的距离不超过120米,室外消火栓的位置应利于取水和安全,通常在道路两旁设置。
(3)消防车道:在建筑物的周围应当留出一定宽度的消防车道,以便消防车能够接近起火建筑物,而且市政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对横跨主通道的建筑还应规定通道的净高度,避免发生消防车无法通过的情况。建筑物前后的空间需考虑到消防车回转半径,例如普通解放牌消防车的回转半径为9米,CQ23型曲臂登高车的回转半径为10米。
3.6 健全消防报警的监管机制
将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机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这对于提升公共场合消防报警能力至关重要。这里所提及的消防报警的监管机制 ,在公共场合的建设之初就应该实施,并一直持续到后续的整个使用过程中。建筑时,要对公共场合的各种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对公共场合的布局进行合理设计 ,对于后续使用过程的消防监管进行严格执行 ,要将火灾隐患尽可能地杜绝 ,同时将消防报警的监管情况及时通知到相关责任人,并加以公布。只有这样 ,才能减少威胁人身以及经济安全的隐患,才能保证提高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能力。
4 结束语
总之,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消防行业也随之有了迅速的发展。公共场合的消防报警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并降低损失。我们应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更正消防报警措施,从而推动我国的消防安全水平向更加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少华.浅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消防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郑铁科技通讯,2009(3).
[2]蔺宁.谈建筑消防设施施工的若干通病[J].陕西建筑,2007(9).
[3]高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
[4]陈倬.浅析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发展[J].科技资讯,2009(21).
[5]张树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早期预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
[6]徐晓虎,许开立,赵海荣,陈宝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失效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