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论证了接受理论指导、评价旅游景点英译的可行性;从接受理论视角对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现有英译文本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探讨、例证接受理论指导下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的策略。
关键词: 旅游景点介绍 接受理论 英译策略
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翻译的研究也成了一个热门课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接受理论视角对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现有英译文本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探讨、例证接受理论指导下旅游景点英译的策略。
一、接受理论与旅游景点翻译
接受美学,或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为代表的康斯坦次学派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只具有未定性,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使其意义的实现具体化。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审美情趣等因素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受美学这样解释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的作用:“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不断变化的经验视野。”(H.R.姚斯,R.C.霍拉勃,1987)由此可见,接受理论的出现实际上打破了先前文本中心理论的束缚,真正将读者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上。
旅游景点介绍的最终目的是要旅游景点文本所瞄准的潜在的游客就是旅游文本的读者,旅游机构当然希望通过景点介绍在消费者心理上造成的一定影响,这种驱动力决定了景点介绍文本一开始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旅游景点英文版的读者主要是说英语或懂英语的人群。他们的语言、文化、政治等因素与中国的存在着差异,如果这时还拘泥于对原文内容和语言结构的绝对忠实,就可能无法激发起西方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更不要谈引发他们旅游的欲望了。由此可见,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目的决定了景点翻译所采用的标准与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统一的。
二、宜春旅游景点英译中现存的问题
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旨在传播旅游信息及文化、吸引国外游客。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具有同样的目的。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宜春景点的现有英译文本(Splendid Yichun(《锦绣宜春》)——中英文对照的宜春旅游册子,以及宜春旅游景点的网站——明月山网站上的英文页面)却是错误连连,在本文中,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两类:语言错误和文化误译。
1.语言错误
该类错误包括单词拼写错误、意义遗漏问题、语法错误、表达错误、中式英语现象、用词不当问题、语言累赘、标点错误等。
例:宜春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
原译文:Yichun’s Zoology environment is very superiority.It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trial cities in China.The water of Yichun’s seven rivers meet drinkable requirement.
原文是《宜春简介》中的一个句子,在其译文中我们可以赫然看到各类语言错误。语法错误:译文中“meet”应改为“meets”,“drinkable requirement”应改为“drinking standard”;在这个英译中,硬译的痕迹十分明显,如,“生态试点城市”“10个县市区”的翻译生硬、笼统、不准确,不利于外国读者理解接受。在接受理论指导下,我们试译如下:Yichu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superior.It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ecological pilot cities in China.The water of Yichun’s seven rivers meets drinking standard.
2.文化误译
旅游资料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诗词歌赋、民情习俗等,这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惠南、包昂,2004:148-158)。如果译者没有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忽视译文读者的文化结构,往往容易造成专有名词翻译的不可接受性。
※《锦绣宜春》宜春市旅游局和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编印。
例:唐朝著名诗人王渤的诗《藤王阁序》中提到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
译文:During tang dynasty famous poet Wangbo’s poem 《TengWangGe Xu》,there are “thingbravenesssky preciousness”“People famous and earth bier”.All the persons,things,contents come from Yichun.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该译文出现的诸多格式错误,死译现象,光是《滕王阁序》的英译“《TengWangGe Xu》”就会让英语读者莫名其妙。我们试译为:The famous poet Wang Bo of Tang dynasty has written a poem titled Tengwangge Forword,where Yichun was mentioned as blessed place full of brilliant people,which is the real portrayal of Yichun.
以上所提的这些问题在宜春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很普遍,这就会导致外国游客对译文接受的障碍,造成信息沟通的失败,也就无从吸引他们了。
三、接受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旅游景点的英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在传播旅游信息及文化、吸引国外游客、诱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兴趣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目前翻译效果不佳的事实,我们要以接受理论为指导,采取有效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译文的质量。
1.音译加注法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中蕴涵很多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源语读者即操汉语的人对旅游资料中的少量的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十分了解,但对外国人来说却非常陌生。译者的任务是将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完整地传达给外国游客,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须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和文化常识,采取音译加注的办法,从而使其理解、接受。如:
胡耀邦祖籍地:Hu Yaobang’s Ancestral Home;朱轼陵园:Cemetery of Zhushi,因外国游客对胡耀邦、朱轼缺乏相应的了解,这样的景点名称的翻译就很难能吸引他们了。故而,我们试翻译如下:胡耀邦祖籍地:Ancestral Home of Hu Yaobang (a Chairman of China);朱轼陵园:Cemetery of Zhu Shi (a well-known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包圆:Baoyuan(meat and bamboo shoots dumpling),这是宜春的一道特色菜,从其菜名上根本看不出它的用料、做法。因而,译者在音译的同时,可通过加注的方式将详细信息告诉译文读者。
2.增减改译法
英汉旅游文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文文本多引经据典、词藻华丽,英文文本多直扣主题、描述客观;在谋篇布局上,前者的写作一般呈直线型,后者则呈隐伏型(Connor,2001)。因此,一字一词地将源语文本翻译成英语文本很多时候反而不是英文读者所乐意接受的,而应该根据英语语言习惯、表达方式、格式、措辞等对源语文本进行必要的增删改写,删除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华丽词藻和过度修饰。
原文:距云谷飞瀑260米,为老山脚下又一奇特景观,由高山冲沟水系形成。四周峰峦隽秀,竹海掩映,松涛阵阵,瀑泉流经石壁,飞珠溅玉,颇为壮观。游者夜临此处,可亲身感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意境。
译文:Located at the foot of Laoshan Mountain 260 meters away from Yungu waterfall,the spring,composed of the water system of high mountains and swift currents,has become another unique scenery.It’s really a grand sight with pretty hills surrounding,the bamboos setting each other off,the wind soughing in the pines riffles,the sprays splashing out while the spring flows along the cliff.At night,the visitors may sense the dreamlike quietness expressed by the poem“The bright moon shines in the pines,the clear spring flows on the stones”.
中文介绍宜春景点“石壁流泉”的文本中运用了诸多的四字成语“峰峦隽秀、竹海掩映、松涛阵阵、飞珠溅玉”,并引用两句诗来描叙、渲染它的景色,这符合汉语语言文化习惯,而英文行文讲究简洁明快,通俗质朴。因此,在进行英译时译者充分考虑英译文本的读者的接受视野、译文的美感,删掉了一些华丽的词藻,用几个通俗的并列短语“with pretty hills surrounding,the bamboos setting each other off,the wind soughing in the pines riffles,the sprays splashing out”来传达景色的秀美。此外,译者将原文第一句的句子结构进行了调整,以使译文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同时也使篇章的连贯性更好。总之,译者采取删减改写的策略,缩短了外国游客对译文的审美距离,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被其接受。
四、结语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在推动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英译不能只注重对原文文本意义的传达。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待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能使我们关注到译文接受者,即潜在游客的“期待视界”,也就是他们的审美情趣、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考虑到消费者对于旅游的能动的影响力,从而适时作出调整,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最终达到吸引外国游客、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当然,考虑外国游客的“期待视界”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译文要完完全全地归化,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诗歌形式、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采取异化的方法,以此来拓宽外国游客的视野,使其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产生来中国旅游的欲望。
参考文献:
[1]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3]http://www.myswq.com/en/.
关键词: 旅游景点介绍 接受理论 英译策略
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翻译的研究也成了一个热门课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接受理论视角对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现有英译文本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探讨、例证接受理论指导下旅游景点英译的策略。
一、接受理论与旅游景点翻译
接受美学,或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为代表的康斯坦次学派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只具有未定性,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使其意义的实现具体化。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审美情趣等因素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受美学这样解释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的作用:“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不断变化的经验视野。”(H.R.姚斯,R.C.霍拉勃,1987)由此可见,接受理论的出现实际上打破了先前文本中心理论的束缚,真正将读者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上。
旅游景点介绍的最终目的是要旅游景点文本所瞄准的潜在的游客就是旅游文本的读者,旅游机构当然希望通过景点介绍在消费者心理上造成的一定影响,这种驱动力决定了景点介绍文本一开始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旅游景点英文版的读者主要是说英语或懂英语的人群。他们的语言、文化、政治等因素与中国的存在着差异,如果这时还拘泥于对原文内容和语言结构的绝对忠实,就可能无法激发起西方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更不要谈引发他们旅游的欲望了。由此可见,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目的决定了景点翻译所采用的标准与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统一的。
二、宜春旅游景点英译中现存的问题
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旨在传播旅游信息及文化、吸引国外游客。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具有同样的目的。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宜春景点的现有英译文本(Splendid Yichun(《锦绣宜春》)——中英文对照的宜春旅游册子,以及宜春旅游景点的网站——明月山网站上的英文页面)却是错误连连,在本文中,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两类:语言错误和文化误译。
1.语言错误
该类错误包括单词拼写错误、意义遗漏问题、语法错误、表达错误、中式英语现象、用词不当问题、语言累赘、标点错误等。
例:宜春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
原译文:Yichun’s Zoology environment is very superiority.It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trial cities in China.The water of Yichun’s seven rivers meet drinkable requirement.
原文是《宜春简介》中的一个句子,在其译文中我们可以赫然看到各类语言错误。语法错误:译文中“meet”应改为“meets”,“drinkable requirement”应改为“drinking standard”;在这个英译中,硬译的痕迹十分明显,如,“生态试点城市”“10个县市区”的翻译生硬、笼统、不准确,不利于外国读者理解接受。在接受理论指导下,我们试译如下:Yichu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superior.It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ecological pilot cities in China.The water of Yichun’s seven rivers meets drinking standard.
2.文化误译
旅游资料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诗词歌赋、民情习俗等,这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惠南、包昂,2004:148-158)。如果译者没有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忽视译文读者的文化结构,往往容易造成专有名词翻译的不可接受性。
※《锦绣宜春》宜春市旅游局和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编印。
例:唐朝著名诗人王渤的诗《藤王阁序》中提到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
译文:During tang dynasty famous poet Wangbo’s poem 《TengWangGe Xu》,there are “thingbravenesssky preciousness”“People famous and earth bier”.All the persons,things,contents come from Yichun.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该译文出现的诸多格式错误,死译现象,光是《滕王阁序》的英译“《TengWangGe Xu》”就会让英语读者莫名其妙。我们试译为:The famous poet Wang Bo of Tang dynasty has written a poem titled Tengwangge Forword,where Yichun was mentioned as blessed place full of brilliant people,which is the real portrayal of Yichun.
以上所提的这些问题在宜春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很普遍,这就会导致外国游客对译文接受的障碍,造成信息沟通的失败,也就无从吸引他们了。
三、接受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旅游景点的英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在传播旅游信息及文化、吸引国外游客、诱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兴趣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目前翻译效果不佳的事实,我们要以接受理论为指导,采取有效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译文的质量。
1.音译加注法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中蕴涵很多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源语读者即操汉语的人对旅游资料中的少量的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十分了解,但对外国人来说却非常陌生。译者的任务是将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完整地传达给外国游客,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须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和文化常识,采取音译加注的办法,从而使其理解、接受。如:
胡耀邦祖籍地:Hu Yaobang’s Ancestral Home;朱轼陵园:Cemetery of Zhushi,因外国游客对胡耀邦、朱轼缺乏相应的了解,这样的景点名称的翻译就很难能吸引他们了。故而,我们试翻译如下:胡耀邦祖籍地:Ancestral Home of Hu Yaobang (a Chairman of China);朱轼陵园:Cemetery of Zhu Shi (a well-known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包圆:Baoyuan(meat and bamboo shoots dumpling),这是宜春的一道特色菜,从其菜名上根本看不出它的用料、做法。因而,译者在音译的同时,可通过加注的方式将详细信息告诉译文读者。
2.增减改译法
英汉旅游文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文文本多引经据典、词藻华丽,英文文本多直扣主题、描述客观;在谋篇布局上,前者的写作一般呈直线型,后者则呈隐伏型(Connor,2001)。因此,一字一词地将源语文本翻译成英语文本很多时候反而不是英文读者所乐意接受的,而应该根据英语语言习惯、表达方式、格式、措辞等对源语文本进行必要的增删改写,删除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华丽词藻和过度修饰。
原文:距云谷飞瀑260米,为老山脚下又一奇特景观,由高山冲沟水系形成。四周峰峦隽秀,竹海掩映,松涛阵阵,瀑泉流经石壁,飞珠溅玉,颇为壮观。游者夜临此处,可亲身感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意境。
译文:Located at the foot of Laoshan Mountain 260 meters away from Yungu waterfall,the spring,composed of the water system of high mountains and swift currents,has become another unique scenery.It’s really a grand sight with pretty hills surrounding,the bamboos setting each other off,the wind soughing in the pines riffles,the sprays splashing out while the spring flows along the cliff.At night,the visitors may sense the dreamlike quietness expressed by the poem“The bright moon shines in the pines,the clear spring flows on the stones”.
中文介绍宜春景点“石壁流泉”的文本中运用了诸多的四字成语“峰峦隽秀、竹海掩映、松涛阵阵、飞珠溅玉”,并引用两句诗来描叙、渲染它的景色,这符合汉语语言文化习惯,而英文行文讲究简洁明快,通俗质朴。因此,在进行英译时译者充分考虑英译文本的读者的接受视野、译文的美感,删掉了一些华丽的词藻,用几个通俗的并列短语“with pretty hills surrounding,the bamboos setting each other off,the wind soughing in the pines riffles,the sprays splashing out”来传达景色的秀美。此外,译者将原文第一句的句子结构进行了调整,以使译文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同时也使篇章的连贯性更好。总之,译者采取删减改写的策略,缩短了外国游客对译文的审美距离,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被其接受。
四、结语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在推动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英译不能只注重对原文文本意义的传达。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待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能使我们关注到译文接受者,即潜在游客的“期待视界”,也就是他们的审美情趣、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考虑到消费者对于旅游的能动的影响力,从而适时作出调整,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最终达到吸引外国游客、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当然,考虑外国游客的“期待视界”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译文要完完全全地归化,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诗歌形式、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采取异化的方法,以此来拓宽外国游客的视野,使其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产生来中国旅游的欲望。
参考文献:
[1]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3]http://www.myswq.c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