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程的文化解读
1、课程是一种文化
课程是一个高度象征性的概念。它是老一代人选择性地告诉年轻一代的内容,它也是一代人努力界定自我与世界的场所和成果。所以,课程过程的本质体现为一种文化代码,一种价值赋予,体现为一种文化主体的自觉。从文化哲学角度看,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一种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这意味着课程有其文化主体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趣对文化进行选择、内化,更重要的是建构自己特有的课程文化。这种选择、内化和建构蕴含着主体的需要、目的及对一定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而要真正实现课程文化主体地位的还原,必须回归到生活世界,对学生完整人生、完整心理世界进行全面关注。作为一种文化的课程,其宗旨不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学术科目的专家、不在于考试中得高分,而在于促使我们通过树木看见森林,促进我们成长和成功所必需的能力、技能、认识和价值观的发展。
2、课程的文化特征
(1)为学习提供意义支撑。众所周知,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社会和知识,而“学习”一词联系了这三者而实现了课程价值和意义。课程的文化主体性使得学生不是盲目地根据他人的要求学习,而是为了自己的转变、自己的旅程、自己的灵性的斗争、自我的超越而学习。学生的学习因而有了自我实现的意义,因为这时的课程是学生自己的课程,是学生主动选择、内化和重新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此外,在这个变化飞速、知识急增的时代,课程文化作为一种强烈的价值涉入文化,能提供学生内在的、强而稳的意义支持:让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使得学习不只是事实的简单积累和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拥有理念、概念和精练的感受力去感知那些存在于事实之外,每天包围他们、影响他们的本能和理解的东西。文化化课程不仅使学生能够传递社会和世界文化的精华。还赋予学生转变自己和自身文化的能力_2]。
(2)继承性和超越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抛开与以往的联系,或多或少总是继承了过去的一些传统。课程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课程文化无疑是由知识、经验构成的。作为老一代人选择性地告诉年轻一代的内容,课程仍需要学生接收式地学习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学习别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大量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因此,仍需要“存储”“贮存”以备将来所用。
另外,课程文化是一种培育意义上的文化,它以开导、启迪、升华、解放为根本性旨趣与逻辑。因而它必然、必须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表现或实现它那独特而崇高的文化旨趣与使命。具有文化主体性的课程不再仅仅是从既有的文化中“拿来”的文化,而是具有了独特性、内在性、创生性等属性的特殊文化。可以说,课程来源于现实文化,又超越并重构着现实文化。
(3)理解性与批判反思性。课程作为一种选择性的文化,它特别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与受教育者的理解。受教育者通过理解以主体的身分投入到课程的运行过程中,与课程文化展开“我一你”对话,进而对自身、生活、社会和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作出解释,自主地生成、建构一种内在的文化世界。这也是一个课程理解的过程。理解课程意味着对经验及其推论性表征予以重新编制,以便我们能更清晰地考察过去与现在,以及探讨这一考察将我们引向何处。“课程是我们对古老意图的纪念。对与世界的从前关系予以回忆、再信号化和考察……课程理论所试图回归的是存在与创造之间的反思性时刻。”文化化课程不仅要使我们能理解一些重要的、有用的、美好的和强有力的思想,而且要让我们有兴趣并有能力去分析性地和批判性地思考、推测、想象并能看到思想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的文化作出贡献。课程文化是丰富多彩中的理性选择,更应该是寂寞中的自省和完善。
二、作为文化的课程对新课改的一些启示
1、课程设置不仅要为未来打基础做准备。也要为当下的生活提供意义支持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是不太愉快的事情。为了提高个体的社会生存竞争力,小学的课程在不断地拓展。因为对未来来说,重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小学现在的学习内容也越来越多。而面对此情此景,教师能给学生的劝慰是:现在的“辛苦”是为了将来长远的幸福。所以,学生当下生活所需要的幸福感被合理地忽略了。而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是面向人生的教育,教育不应只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学生不仅应该拥有将来的幸福,也应该拥有现在的幸福,因为他们现在的经验对将来的作为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学习知识的价值就在于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面对现在。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理想的课程也应为现在提供意义支持。现在是神圣的境界,它包含一切,它包含过去,又孕育着未来。
2、课程实施中不要盲目抛弃“传统”,也不要迷信“现代” 不满现实是一种历史心理。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传统学校生活赖以建立的基础正在不满中崩溃,如为分数而奋斗、“好学生”的道德规范等,而新的基础还没建立。这是一种危险的状态。现在学生们很多时候并不觉得自己在学校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我们批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但一定程度上,这些还是需要的。学生将来的生活中必定会有很多信仰以供选择,在学习早期进行某些思想方面的灌输以提供意义支撑是有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教授这些早期信仰时不应做的太过分,以免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时却从心理上失去了对这些信仰进行质疑的能力。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里的“过于强调”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认清这一点很重要。
另外,我们也不要过于迷信现代教学形式。如以现在流行的“发现学习”为例,其实它在实施中通常有一定的虚伪性。教师认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是什么,但是却让学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自己发现答案”。这样做有时是很浪费时间的:教师既然已知道答案,就该告诉学生,好让他们继续探究尚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此外,教师过分不情愿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开放的对话式的学习环境的形成。学生们在的确不知道答案而接受教师帮助时,答案就以微妙的方式被大量强加到学生身上。当然,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时间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至于压制讨论或打乱探究的自然规律。但为了更快地掌握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发现已知的东西,这样做是必要的。
3、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不要过分花哨,培养对单调生活的忍受力是必需的
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入他(她)所关注的东西所形成的思想或意识中去,通常需要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但学生不能永远在教师所创设的“虚拟情境”中学习和生活。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件单调和令人“厌烦”的事情,特别是相对于现代精彩的网络和娱乐世界来说。对或多或少有些单调的生活的忍受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我们的课程中体现出来。现在很多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课堂教学,确实改变了上课过于沉闷的状况,场面好不热闹。但由于其缺乏与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只给学生增加了许多一方面令人兴奋,一方面又不需要付出体力代价的快乐活动而已,学习目标是否达到那就不得而知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太多形形色色的感觉印象,对青少年学生并没有好处,会使得他们无法忍受单调的书本学习。长此以往还会使他们缺乏忍受寂寞生活的能力,而我们知道,唯有寂寞才能使人有所创造。所以课堂中的教与学要“返璞归真”、脚踏实地。学生们需要的快乐,主要应该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取得。
总之,把课程作为文化而不是文化的传承工具,能更好地指导当前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有效发展。一直以来的“课程传承文化”的命题下的工具化课程让我们徘徊在凝固而僵化的过去,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这种缺失了自主性与文化性的课程,虽然传承文化,然而却不是文化。而作为文化的课程使人不断地开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未来,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1、课程是一种文化
课程是一个高度象征性的概念。它是老一代人选择性地告诉年轻一代的内容,它也是一代人努力界定自我与世界的场所和成果。所以,课程过程的本质体现为一种文化代码,一种价值赋予,体现为一种文化主体的自觉。从文化哲学角度看,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一种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这意味着课程有其文化主体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趣对文化进行选择、内化,更重要的是建构自己特有的课程文化。这种选择、内化和建构蕴含着主体的需要、目的及对一定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而要真正实现课程文化主体地位的还原,必须回归到生活世界,对学生完整人生、完整心理世界进行全面关注。作为一种文化的课程,其宗旨不在于促使我们成为学术科目的专家、不在于考试中得高分,而在于促使我们通过树木看见森林,促进我们成长和成功所必需的能力、技能、认识和价值观的发展。
2、课程的文化特征
(1)为学习提供意义支撑。众所周知,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社会和知识,而“学习”一词联系了这三者而实现了课程价值和意义。课程的文化主体性使得学生不是盲目地根据他人的要求学习,而是为了自己的转变、自己的旅程、自己的灵性的斗争、自我的超越而学习。学生的学习因而有了自我实现的意义,因为这时的课程是学生自己的课程,是学生主动选择、内化和重新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此外,在这个变化飞速、知识急增的时代,课程文化作为一种强烈的价值涉入文化,能提供学生内在的、强而稳的意义支持:让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使得学习不只是事实的简单积累和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拥有理念、概念和精练的感受力去感知那些存在于事实之外,每天包围他们、影响他们的本能和理解的东西。文化化课程不仅使学生能够传递社会和世界文化的精华。还赋予学生转变自己和自身文化的能力_2]。
(2)继承性和超越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抛开与以往的联系,或多或少总是继承了过去的一些传统。课程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课程文化无疑是由知识、经验构成的。作为老一代人选择性地告诉年轻一代的内容,课程仍需要学生接收式地学习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学习别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大量知识和技能是必要的。因此,仍需要“存储”“贮存”以备将来所用。
另外,课程文化是一种培育意义上的文化,它以开导、启迪、升华、解放为根本性旨趣与逻辑。因而它必然、必须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表现或实现它那独特而崇高的文化旨趣与使命。具有文化主体性的课程不再仅仅是从既有的文化中“拿来”的文化,而是具有了独特性、内在性、创生性等属性的特殊文化。可以说,课程来源于现实文化,又超越并重构着现实文化。
(3)理解性与批判反思性。课程作为一种选择性的文化,它特别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与受教育者的理解。受教育者通过理解以主体的身分投入到课程的运行过程中,与课程文化展开“我一你”对话,进而对自身、生活、社会和历史的价值与意义作出解释,自主地生成、建构一种内在的文化世界。这也是一个课程理解的过程。理解课程意味着对经验及其推论性表征予以重新编制,以便我们能更清晰地考察过去与现在,以及探讨这一考察将我们引向何处。“课程是我们对古老意图的纪念。对与世界的从前关系予以回忆、再信号化和考察……课程理论所试图回归的是存在与创造之间的反思性时刻。”文化化课程不仅要使我们能理解一些重要的、有用的、美好的和强有力的思想,而且要让我们有兴趣并有能力去分析性地和批判性地思考、推测、想象并能看到思想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的文化作出贡献。课程文化是丰富多彩中的理性选择,更应该是寂寞中的自省和完善。
二、作为文化的课程对新课改的一些启示
1、课程设置不仅要为未来打基础做准备。也要为当下的生活提供意义支持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是不太愉快的事情。为了提高个体的社会生存竞争力,小学的课程在不断地拓展。因为对未来来说,重要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小学现在的学习内容也越来越多。而面对此情此景,教师能给学生的劝慰是:现在的“辛苦”是为了将来长远的幸福。所以,学生当下生活所需要的幸福感被合理地忽略了。而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是面向人生的教育,教育不应只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学生不仅应该拥有将来的幸福,也应该拥有现在的幸福,因为他们现在的经验对将来的作为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学习知识的价值就在于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面对现在。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理想的课程也应为现在提供意义支持。现在是神圣的境界,它包含一切,它包含过去,又孕育着未来。
2、课程实施中不要盲目抛弃“传统”,也不要迷信“现代” 不满现实是一种历史心理。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传统学校生活赖以建立的基础正在不满中崩溃,如为分数而奋斗、“好学生”的道德规范等,而新的基础还没建立。这是一种危险的状态。现在学生们很多时候并不觉得自己在学校的所作所为是重要的。我们批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但一定程度上,这些还是需要的。学生将来的生活中必定会有很多信仰以供选择,在学习早期进行某些思想方面的灌输以提供意义支撑是有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教授这些早期信仰时不应做的太过分,以免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时却从心理上失去了对这些信仰进行质疑的能力。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里的“过于强调”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认清这一点很重要。
另外,我们也不要过于迷信现代教学形式。如以现在流行的“发现学习”为例,其实它在实施中通常有一定的虚伪性。教师认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是什么,但是却让学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自己发现答案”。这样做有时是很浪费时间的:教师既然已知道答案,就该告诉学生,好让他们继续探究尚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此外,教师过分不情愿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开放的对话式的学习环境的形成。学生们在的确不知道答案而接受教师帮助时,答案就以微妙的方式被大量强加到学生身上。当然,教师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时间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至于压制讨论或打乱探究的自然规律。但为了更快地掌握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发现已知的东西,这样做是必要的。
3、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不要过分花哨,培养对单调生活的忍受力是必需的
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入他(她)所关注的东西所形成的思想或意识中去,通常需要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但学生不能永远在教师所创设的“虚拟情境”中学习和生活。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件单调和令人“厌烦”的事情,特别是相对于现代精彩的网络和娱乐世界来说。对或多或少有些单调的生活的忍受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我们的课程中体现出来。现在很多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的课堂教学,确实改变了上课过于沉闷的状况,场面好不热闹。但由于其缺乏与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只给学生增加了许多一方面令人兴奋,一方面又不需要付出体力代价的快乐活动而已,学习目标是否达到那就不得而知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太多形形色色的感觉印象,对青少年学生并没有好处,会使得他们无法忍受单调的书本学习。长此以往还会使他们缺乏忍受寂寞生活的能力,而我们知道,唯有寂寞才能使人有所创造。所以课堂中的教与学要“返璞归真”、脚踏实地。学生们需要的快乐,主要应该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取得。
总之,把课程作为文化而不是文化的传承工具,能更好地指导当前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有效发展。一直以来的“课程传承文化”的命题下的工具化课程让我们徘徊在凝固而僵化的过去,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这种缺失了自主性与文化性的课程,虽然传承文化,然而却不是文化。而作为文化的课程使人不断地开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未来,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