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多样化发展,不仅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某种程度上使得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本文基于某建筑工程实例的分析、基于该工程案例所发生的施工事故来分析建筑施工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于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分析;问题
1工程案例
某市一物资回收轧钢厂,其建筑面积为1163m2,该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所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层面板为1.5×6.0,所用跨钢筋混凝土薄腹梁为12米,其中预应力屋面板为该市某建筑构件公司所生产并安装。而在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边跨南端开间屋面上的这四块大型的预应力屋面板突然发生断裂塌落事故。在发生事故以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造成该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所用屋面板质量未达到要求与标准。同时,该工程在施工之前未通过建设相关部门的立项以及批准,在还未正式出图时就仓促施工。此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与相应操作要求来实施建设,缺乏较为全面的管理,对于所用材料在质量把关上不够严格,而最终造成事故的发生。
2导致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这一案例和大量的实践发现,导致建筑施工事故发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质量的管控力度较差,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这也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專业且合理的技术来予以施工,但若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对这些新技术不可有效掌控,或者对于技术细节上的一些内容不够重视,则很容易造成施工事故的发生。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情况来看,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所强调的就是其个性化特征,而要想凸显出这一特征,就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技术保证,若缺乏娴熟的施工技术,则很容易造成各种施工事故的发生。
第二,施工机械设备、材料以及自然方面等各种因素所引发的施工事故。在本文所阐述的这一案例中,导致该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料质量的不合格。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一个构成内容,其自身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所用设备的机械化程度相对不是很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仍旧需要人工来实施作业,而这也在无形之中,使得施工精度受到了影响。除此之外,大部分建筑工程建设均为露天作业与高空作业,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易使建筑工程施工受到自然条件方面的影响或者限制,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三,施工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高低。导致建筑施工事故发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即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不是很高,尤其在技术操作方面,很多施工人员在上岗之前,都未接受过专业且系统的操作技能培训。
3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所反映出来的建筑施工问题
3.1缺乏系统且全面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管理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上,常用的一种方式为分包,这种分包方式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缺陷,在施工工作范围的明确上不够清晰,一旦发生问题,各单位就会将责任互相推脱。比如个别大型建设公司为节约成本,就将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分包给一些缺乏相应施工条件的单位,由于这些单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设备,且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缺乏专业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来对施工过程实施管控。因此,造成建筑施工事故时常发生,最终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安全以及质量。
3.2缺乏合理且操作性强的各项安全责任制度,且政府监督力度较差
根据我国就建筑施工所明确的各项法律法规,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构建相应的安全责任生产制度,但事实上,在实践建筑施工中,很多单位都忽略了这方面的内容。尽管某些单位已构建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但是却未真正将其落到实处,未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措施,导致所构建的这一制度如同摆设,发挥不出其所具备的功能。此外,政府在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上,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对于各种施工事故的处理不够严格,未尽到自身的义务以及责任。
3.3在施工中忽略了施工环境、工程特点等对于施工质量、安全的影响
在施工之前,未综合考虑工程项目所处位置的地质环境,忽视了天气变化对于建筑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尤其在夏季施工时,由于天气的炎热,使得部分施工人员不得不在一个封闭的环境施工,处于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出现呼吸困难或者煤气中毒等现象。或者在夜间施工时,为准备好施工中所需的各种照明设施,使得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继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千篇一律按照某一种施工流程来施工,未结合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这些都易为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留下严重的隐患。
4建筑施工事故的预防以及处理
第一,构建并完善相应监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能够落实到位。防止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监控,在监控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构建一个较为独立且合理的监察制度,安排专业监理人员来全方位监控建筑施工整个过程,以此将施工所潜在各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在建筑工程项目分包后,应及时明确各项目施工范围与责任,并制定详尽且合理的施工细则,待各工程结束后,统一由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来签字确认。其中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特别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控,把好质量这一关,杜绝采用不合格的材料。
第二,加大施工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有效改善施工作业的环境。在建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加大施工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其自我防范意识以及保护意识。同时还应为施工人员创设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还应合理且科学地采用新设备以及新技术,基于新设备与新技术性能与功能的了解,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具有针对性地来选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避免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文章结合某实例,通过该工程施工事故的的阐述,就建筑施工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内容的阐述,可为今后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从而在确保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继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新军.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事故问题及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5).
[2] 冯建维.建筑施工事故反映出的建筑施工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3,(8):150.
[3] 张西林,孔岩,孙琦等.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事故问题及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4] 邢树刚,林鸿.浅析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102.
[5] 王军,郑荣虎,吕保和等.某市辖区建筑施工死亡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3):128-132.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分析;问题
1工程案例
某市一物资回收轧钢厂,其建筑面积为1163m2,该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所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层面板为1.5×6.0,所用跨钢筋混凝土薄腹梁为12米,其中预应力屋面板为该市某建筑构件公司所生产并安装。而在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边跨南端开间屋面上的这四块大型的预应力屋面板突然发生断裂塌落事故。在发生事故以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造成该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所用屋面板质量未达到要求与标准。同时,该工程在施工之前未通过建设相关部门的立项以及批准,在还未正式出图时就仓促施工。此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与相应操作要求来实施建设,缺乏较为全面的管理,对于所用材料在质量把关上不够严格,而最终造成事故的发生。
2导致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这一案例和大量的实践发现,导致建筑施工事故发生,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质量的管控力度较差,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这也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專业且合理的技术来予以施工,但若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对这些新技术不可有效掌控,或者对于技术细节上的一些内容不够重视,则很容易造成施工事故的发生。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情况来看,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所强调的就是其个性化特征,而要想凸显出这一特征,就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技术保证,若缺乏娴熟的施工技术,则很容易造成各种施工事故的发生。
第二,施工机械设备、材料以及自然方面等各种因素所引发的施工事故。在本文所阐述的这一案例中,导致该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料质量的不合格。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一个构成内容,其自身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所用设备的机械化程度相对不是很高,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仍旧需要人工来实施作业,而这也在无形之中,使得施工精度受到了影响。除此之外,大部分建筑工程建设均为露天作业与高空作业,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易使建筑工程施工受到自然条件方面的影响或者限制,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三,施工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高低。导致建筑施工事故发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队伍自身的综合素质,即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施工人员自身素质不是很高,尤其在技术操作方面,很多施工人员在上岗之前,都未接受过专业且系统的操作技能培训。
3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所反映出来的建筑施工问题
3.1缺乏系统且全面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管理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上,常用的一种方式为分包,这种分包方式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缺陷,在施工工作范围的明确上不够清晰,一旦发生问题,各单位就会将责任互相推脱。比如个别大型建设公司为节约成本,就将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分包给一些缺乏相应施工条件的单位,由于这些单位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设备,且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缺乏专业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来对施工过程实施管控。因此,造成建筑施工事故时常发生,最终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安全以及质量。
3.2缺乏合理且操作性强的各项安全责任制度,且政府监督力度较差
根据我国就建筑施工所明确的各项法律法规,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构建相应的安全责任生产制度,但事实上,在实践建筑施工中,很多单位都忽略了这方面的内容。尽管某些单位已构建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但是却未真正将其落到实处,未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措施,导致所构建的这一制度如同摆设,发挥不出其所具备的功能。此外,政府在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上,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对于各种施工事故的处理不够严格,未尽到自身的义务以及责任。
3.3在施工中忽略了施工环境、工程特点等对于施工质量、安全的影响
在施工之前,未综合考虑工程项目所处位置的地质环境,忽视了天气变化对于建筑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尤其在夏季施工时,由于天气的炎热,使得部分施工人员不得不在一个封闭的环境施工,处于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出现呼吸困难或者煤气中毒等现象。或者在夜间施工时,为准备好施工中所需的各种照明设施,使得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继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千篇一律按照某一种施工流程来施工,未结合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这些都易为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留下严重的隐患。
4建筑施工事故的预防以及处理
第一,构建并完善相应监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能够落实到位。防止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监控,在监控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构建一个较为独立且合理的监察制度,安排专业监理人员来全方位监控建筑施工整个过程,以此将施工所潜在各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在建筑工程项目分包后,应及时明确各项目施工范围与责任,并制定详尽且合理的施工细则,待各工程结束后,统一由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来签字确认。其中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特别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管控,把好质量这一关,杜绝采用不合格的材料。
第二,加大施工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有效改善施工作业的环境。在建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加大施工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其自我防范意识以及保护意识。同时还应为施工人员创设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还应合理且科学地采用新设备以及新技术,基于新设备与新技术性能与功能的了解,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具有针对性地来选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避免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文章结合某实例,通过该工程施工事故的的阐述,就建筑施工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内容的阐述,可为今后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从而在确保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继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新军.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事故问题及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5).
[2] 冯建维.建筑施工事故反映出的建筑施工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3,(8):150.
[3] 张西林,孔岩,孙琦等.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事故问题及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4] 邢树刚,林鸿.浅析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102.
[5] 王军,郑荣虎,吕保和等.某市辖区建筑施工死亡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7(3):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