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复兴路40号院,有一位久病成医的健康老人,三十多年来,学医有成,不仅自主康复了多种疾病,而且还一直坚持在本单位和一家健康研究院做健康讲座,撰写了上百篇讲稿,同时每年还编写一部养生著作,现已出版了13部,文字近300万,被同事们誉为“草根养生家”“治未病大夫”。他叫孙孝凡,今年81岁。
孙孝凡是原铁道兵的一位老新闻工作者。1980年,在新疆天山下的铁路工地上,他不幸发生一次脑摔伤,头部摔破3处,经几家医院久治不愈。留下了四大后遗症:头痛失眠;颈椎发僵发直、喳喳响、怕凉;脚底发软,走路摇晃,有时向一边拐;耳鸣眼花。治疗病休整年后,他坚持一边带病工作,一边自学医学知识,自调自养。三十多年来,专心于养生保健知识学习,苦读了医学和养生学有关著作,如《道德经》《黄帝内经》,以及研读多种医学养生杂志,还注意向老中医学习,向老病号请教。写了大量学习日记和积累了几百万字的医学和养生学资料。不仅学以致用,而且还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编写成书。例如,学习心理调养,他就编写了一本《情绪波动与健康》,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学习饮食调养,他就编写了一本《菜蓝子与健康》,由金盾出版社出版,并两次再版,印数近三万册;学习运动健身,他就编写了一本《运动防治百病》,由金盾出版社出版。如今,他已出版了13部养生著作,都是结合自己养病治病有感而编,社会反响较好,如《寿山探秘》一书,有的老年大学还将其作为教材。2013年,他撰写的6部养生著作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重视,给予很好评價,被吸收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8月,他应邀参加了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医学分会成立大会,并被吸收为会员。
近年来,他在学习中医“治未病”学说上,也颇有新体会新感悟,并在一家健康研究院作了系列讲座。2016年8月国际医学论坛还邀请他作了“中医治未病是预防疾病之本”的学术报告,反响较好,被收入会议论文集。前年他还出版了《健康重在治未病》一书,据了解这是古今第一本论述治未病的书,有开拓创新意义,值得研讨。
在学习中医养生理念和养生术上,他也有新创意,除久练养生功外,还自创了练“树功”养生,近年来,有几家养生杂志也刊登了他练“树功”的做法及经验,如《养生大世界》《中国老年》《益寿文摘》等杂志。2014年,互联网百度还开设了“抱树功”专页,其中有一篇短文《天人合一“练树功”》就是介绍他练树功治好脑震荡后遗症的做法和体会。由于勤奋学医和养生所获,如今他已经36年没有去过医院,没有吃过药,没有报销过医药费,被同志们誉为“节省医保费养生家”。他有一首养生诗写道:“病后调养三十年,没进医院没求仙。不是练丹自有术,只因学医增智慧。”
孙孝凡老人这条学医祛病之路,虽然需要毅力,需要智慧,但也是可以做到的,值得效法。
孙孝凡是原铁道兵的一位老新闻工作者。1980年,在新疆天山下的铁路工地上,他不幸发生一次脑摔伤,头部摔破3处,经几家医院久治不愈。留下了四大后遗症:头痛失眠;颈椎发僵发直、喳喳响、怕凉;脚底发软,走路摇晃,有时向一边拐;耳鸣眼花。治疗病休整年后,他坚持一边带病工作,一边自学医学知识,自调自养。三十多年来,专心于养生保健知识学习,苦读了医学和养生学有关著作,如《道德经》《黄帝内经》,以及研读多种医学养生杂志,还注意向老中医学习,向老病号请教。写了大量学习日记和积累了几百万字的医学和养生学资料。不仅学以致用,而且还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编写成书。例如,学习心理调养,他就编写了一本《情绪波动与健康》,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学习饮食调养,他就编写了一本《菜蓝子与健康》,由金盾出版社出版,并两次再版,印数近三万册;学习运动健身,他就编写了一本《运动防治百病》,由金盾出版社出版。如今,他已出版了13部养生著作,都是结合自己养病治病有感而编,社会反响较好,如《寿山探秘》一书,有的老年大学还将其作为教材。2013年,他撰写的6部养生著作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重视,给予很好评價,被吸收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8月,他应邀参加了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中医药预防医学分会成立大会,并被吸收为会员。
近年来,他在学习中医“治未病”学说上,也颇有新体会新感悟,并在一家健康研究院作了系列讲座。2016年8月国际医学论坛还邀请他作了“中医治未病是预防疾病之本”的学术报告,反响较好,被收入会议论文集。前年他还出版了《健康重在治未病》一书,据了解这是古今第一本论述治未病的书,有开拓创新意义,值得研讨。
在学习中医养生理念和养生术上,他也有新创意,除久练养生功外,还自创了练“树功”养生,近年来,有几家养生杂志也刊登了他练“树功”的做法及经验,如《养生大世界》《中国老年》《益寿文摘》等杂志。2014年,互联网百度还开设了“抱树功”专页,其中有一篇短文《天人合一“练树功”》就是介绍他练树功治好脑震荡后遗症的做法和体会。由于勤奋学医和养生所获,如今他已经36年没有去过医院,没有吃过药,没有报销过医药费,被同志们誉为“节省医保费养生家”。他有一首养生诗写道:“病后调养三十年,没进医院没求仙。不是练丹自有术,只因学医增智慧。”
孙孝凡老人这条学医祛病之路,虽然需要毅力,需要智慧,但也是可以做到的,值得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