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生计而远走他乡,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家中,由此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以来家庭温暖的缺失,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他们的情况创设适宜留守儿童的教学方式,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结对互助教学,希望能转变农村数学教学情况。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结对互助
农村留守儿童,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留守在农村,由委托监护人进行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我们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贫困、落后农村地区的人选择了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进行照料,形成农民工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两地分割的现象。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结对互助教学就是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适宜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方式,鉴于此,我们就应将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数学的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农村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组织构建结对互助,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结对互助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意义重大,既符合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也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根据特定标准来组织和构建结对互助人选,并对每个队的学生都进行合理地分工,以确保学生有自我表现和参与的机会;其次,教师需要向学生发布任务,以调动起学生的结对互助学习的动机,从而引导学生展开充分地沟通、讨论与交流,实现相互之间的思维互补与观点碰撞,营造出主动学习的氛围。
例如,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时,计算“2400÷(13+35)×(43-28)”笔者会先互助的学生共同探讨说出运算顺序,先算什么、然后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都要明确指出来,然后进行计算,在草稿纸上抄写数据时,数字要一个一个看,不能急躁,抄完之后再回过头来检查一遍。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够保证计算的正确,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结对互助作为依托,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催生了众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而结对互助学习正是基于新教学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合作学习为依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加深对数学知识技能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探索该模式的有效应用方法策略,促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后,教师可以引导结对互助的学生对不同题目类型的分数乘法计算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在计算一道道具有针对性的题目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计算素养。当然,在开展强化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做到有针对性,如学生哪里存在短板或者薄弱环节,教师在训练中就应当对学生这方面的进行强化,不断的补足学生的短板,提升训练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也就是说要逐渐的提升结对学生双方的计算能力,每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的训练目标,而不能急于求成,从而在一定量的强化训练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素养。
三、进行结对互助实践,发散学生逻辑思维
教师可以在必要时开展结对互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发散思维。小学数学的教学讲求“眼看,心想,手动”,合理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也会更加牢固,通过数学模型、教具或者实物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概念理解的难度,增强小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实物,如正方体的魔方,长方体的铅笔盒,笔者一边拿着铅笔盒,一边向同学们指出,“同学们大家看,这就是一个长方体,这是长,这是宽,这是高,我们知道了长宽高就可以算出它的表面积了,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它好不好?”然后笔者互助的同学共同量出铅笔盒的长宽高,并进行演算,之后笔者讲解点评。“这个铅笔盒一共有六个面,其中可以分为三对,因为相对的两面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先算出每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11×5=55,11×3=33,3×5=15然后我们可以算出这三对面的相加之和,55×2=110,33×2=66,15×2=30,最后我们得出110+66+30=206,进一步整合公式,即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是S=2(ab+ah+bh)。”笔者在教学中运用铅笔盒这一生活化的道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课本上抽象的图形变成学生每天用到的事物,由繁化简,由复杂便直观,较好地达到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想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明确自身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工作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带着真诚投入到留守儿童教育中,关爱留守儿童,切实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并将结对互助教学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友水.小学数学课堂“互助共生”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19(03):14-15.
[2]许运力.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85.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结对互助
农村留守儿童,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留守在农村,由委托监护人进行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我们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贫困、落后农村地区的人选择了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进行照料,形成农民工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两地分割的现象。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结对互助教学就是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适宜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方式,鉴于此,我们就应将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数学的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农村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组织构建结对互助,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结对互助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意义重大,既符合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也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根据特定标准来组织和构建结对互助人选,并对每个队的学生都进行合理地分工,以确保学生有自我表现和参与的机会;其次,教师需要向学生发布任务,以调动起学生的结对互助学习的动机,从而引导学生展开充分地沟通、讨论与交流,实现相互之间的思维互补与观点碰撞,营造出主动学习的氛围。
例如,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时,计算“2400÷(13+35)×(43-28)”笔者会先互助的学生共同探讨说出运算顺序,先算什么、然后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都要明确指出来,然后进行计算,在草稿纸上抄写数据时,数字要一个一个看,不能急躁,抄完之后再回过头来检查一遍。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够保证计算的正确,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结对互助作为依托,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催生了众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而结对互助学习正是基于新教学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合作学习为依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加深对数学知识技能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教师要探索该模式的有效应用方法策略,促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后,教师可以引导结对互助的学生对不同题目类型的分数乘法计算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在计算一道道具有针对性的题目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计算素养。当然,在开展强化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做到有针对性,如学生哪里存在短板或者薄弱环节,教师在训练中就应当对学生这方面的进行强化,不断的补足学生的短板,提升训练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循序渐进,也就是说要逐渐的提升结对学生双方的计算能力,每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的训练目标,而不能急于求成,从而在一定量的强化训练中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素养。
三、进行结对互助实践,发散学生逻辑思维
教师可以在必要时开展结对互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发散思维。小学数学的教学讲求“眼看,心想,手动”,合理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也会更加牢固,通过数学模型、教具或者实物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概念理解的难度,增强小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实物,如正方体的魔方,长方体的铅笔盒,笔者一边拿着铅笔盒,一边向同学们指出,“同学们大家看,这就是一个长方体,这是长,这是宽,这是高,我们知道了长宽高就可以算出它的表面积了,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它好不好?”然后笔者互助的同学共同量出铅笔盒的长宽高,并进行演算,之后笔者讲解点评。“这个铅笔盒一共有六个面,其中可以分为三对,因为相对的两面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先算出每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11×5=55,11×3=33,3×5=15然后我们可以算出这三对面的相加之和,55×2=110,33×2=66,15×2=30,最后我们得出110+66+30=206,进一步整合公式,即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是S=2(ab+ah+bh)。”笔者在教学中运用铅笔盒这一生活化的道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课本上抽象的图形变成学生每天用到的事物,由繁化简,由复杂便直观,较好地达到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想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对计算的熟练程度。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明确自身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工作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带着真诚投入到留守儿童教育中,关爱留守儿童,切实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并将结对互助教学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友水.小学数学课堂“互助共生”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19(03):14-15.
[2]许运力.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