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和两次为四姐张充和的一首诗谱曲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至2014年,受上海市文联文学院所托,我受命为音乐界泰斗钱仁康先生写传记,也由此有缘读到了张定和与钱仁康的通信,了解到张定和曾为四姐张充和的一首诗《趁着这黄昏》两次谱曲及这首诗究竟为谁而作的一些细节。
  1997年1月6日,81岁的张定和写信给他的老朋友钱仁康教授:四姐张充和曾写有纪念故去小友的《趁着这黄昏》诗一首,为了把四姐张充和对故去小友的深情表达于万一,我已经完成了《趁着这黄昏》重新改曲,可了宿愿……
  才女张充和是著名作曲家张定和的四姐。1926年,13歲的张充和写了一首诗《趁着这黄昏》。诗中流露出的是对一位故人的怀念。而这位故人是谁?众说纷纭,有说是张充和为母亲陆英而作,也有说是写给保姆“m妈”。从张定和这封信来看,他认为这位故人,是张充和的小友。
  张定和在给钱仁康的信中还说道:《趁着这黄昏》曲谱初成时,19岁的他尚在蒙昧状态,仅仅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张充和的诗。所以把这首诗谱得阴森恐怖。静下心来想一想后,认为曲与原词内涵相悖,故未发表传唱。
  为《趁着这黄昏》重新谱曲后,张定和还是心难放下。于是,在1998年的2月4日,又致信钱仁康,请钱先生为他把握一下。张定和寄给钱仁康的曲谱有两张:一张是简谱,一张是五线谱。手写的两张曲谱上标明:曲初稿于1935年8月,二稿于1997年1月6日。
  张定和与钱仁康的关系非同一般。1941年底,张定和为之配乐的话剧《棠棣之花》上演后,钱仁康曾写过评论文章。1995年,张允和决定复刊苏州九如巷的中国第一份家庭杂志《水》。1996年2月,复刊号第一期正式面世。《水》每期印25份,除了十姐弟与后代,只给最亲近的朋友。钱仁康每期都会收到一份。
  钱仁康在收到了张定和《趁着这黄昏》的曲谱后,及时回信。他在回信中还顺便问了张定和,张家为什么把张充和过继给二房的“亲奶奶”(二叔祖母)做孙女。
  张定和在信中透露:张家在连生了四姐妹后,怕断了香火。于是,便使出高招:在张充和11个月大时,过继给“亲奶奶”做孙女。这样,苏州这边就可以改变“方向”,控制“生女惯性”。此法果真灵验,以后,张家就毫无阻拦地一连串生下了六个男孩。1929 年,“亲奶奶”去世,16岁张充和回到了苏州的大家庭中。
  (作者为中国棋协大师、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我既是施先生的学生又有幸成为他的同事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很幸运地成为施蛰存先生亲自授业的唯一一届本科学生之一(他给我
期刊
前不久在《世纪》杂志新刊目录中看到有一篇陈忠人先生撰写的《外婆陈洁如口述史料问世始末》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承蒙主编沈飞德兄很快就将该文发给我,阅读之后,不禁勾起我近30年前的一段回忆。好在当年的信件还完整保存,因而就根据这几封信件说一下我所了解的有关这部英文回忆录出版前后的情形。  真伪莫辨的回忆录在台湾出现  1992年1月,台湾的《传纪文学》第16卷第1期突然开始连载陈洁如(1906-197
期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和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帮助,抗战之初中越(法)抗战国际军运就是其中一例。  据时任兵工署委员的陈修和(陈毅之堂兄)等在《抗日战争中的中越国际交通运输线》(收入《血肉筑成抗战路》,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文中回忆,在越方(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人员的协助下成功实施三件事项:  特许中国100辆卡车进入越境直接抢运,分别以
期刊
1979年,受安徽省文联之约,我与黎佳、白榕、孙玉春、曾石铃、崔思工五人组成“黄山编写组”,在黄山实地考察了半个月,我们走走、停停、看看、住住,很是輕松自如。特别是刚经过“天安门事件”平反,社会有了一个和平安静的环境,我们心情特别舒畅。  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后山的芙蓉居。这时芙蓉居已于1972年被拆除,只另建了五间平房和三间厨房,留一人看守。他年纪约50岁,我们问他姓名他也不肯告知。  他安排我们
期刊
“救火卫”三个字,是不是这样写,不清楚,只晓得,童年时每逢国庆,就随小朋友一起兴冲冲到“救火卫”去看灯。“救火卫”其实是过去浦东第一座消防瞭望塔,建于1954年。在我少儿时期,印象中这是浦东最高的建筑了。  “救火卫”在上海浦东南路庄家桥附近,门前有个公交车站名叫“庄家桥”,据说抗战胜利后就设有此站。当年,这里是个大站头,对面就是浦东大名鼎鼎的商业街东昌路。庄家桥往南一点,有条马路叫“沈家弄”,有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上海市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寻访党的革命活动遗址,其中一大会址、陈独秀寓所和一大代表住宿处的博文女校等,即是第一批被找到、复原和开放的红色遗址。  上世纪50年代,上海在成为人民的城市后,如何确认和复原第一批红色遗址,全力以赴守护好、建设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其间的一些做法,通过档案资料的梳理,仍可予以具体呈现,这对今日上海红色资源的
期刊
1976年10月以后,上海师范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鲁迅著作注释组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注释组成员分工南下北上,拜访许多刚刚获得“解放”的文坛前辈,整理了一批口述史料,后以《鲁迅研究资料》为书名编印了一册“内部资料”。其中,巴金、任白戈、艾芜、郑育之、段可情五位老作家的谈话整理稿,又以《访问五位同志的谈话记录》为题发表于1978年10月创刊的《新文学史料》第1辑。  当时赴成都访问艾
期刊
《世纪》编辑部:  感谢你们一直将贵刊寄给我。许多文章我都很爱读。  贵刊今年第3期《谭其骧日记中的“考教授”》一文中有一处小误:第65页“王福山[復旦大学生物系教授]”。王福山教授在1952年前是同济大学理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时改任复旦大学物理系主任(复旦本来只有数理系,院系调整后分为物理系和数学系),没有当过生物系教授。  此颂  撰安  金冲及  2020年5月26日  (作者为中央
期刊
在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医中药发挥了显著的效果。值此之际,读到2020年第3期《世纪》刊登的张晓平《父亲崔月犁:喊响“振兴中医”第一人》,由衷地对崔月犁这位老前辈产生深深的敬意。同时,笔者想介绍《胡乔木书信集》中1982年11月17日胡乔木致信崔月犁把脉振兴中医的一封信,作为对张晓平一文的补充。  1982年11月13日,《北京晚报》第一版刊出新闻“中药抗瘤粉昨晚通过鉴定,卫生部长崔
期刊
我和武老的交往  我知道武健华同志的名字是在1979年3月,当时我由中央党校借调到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知道办公室有三位同志来自中央警卫团,其中职务最高的是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武健华,另两位同志任办公室党委常委。  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是在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的当晚,在华国锋同志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定成立的。中央政治局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