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某县一小学生年仅8岁,因被邻居怀疑偷钱而服毒自杀。
我校一男生,因父吸毒,家庭环境恶劣,心情极度郁闷,拼命用双拳捶墙,致使双手鲜血淋漓。
某大学的“骄子”马加爵,因与寝室同学相处不好,歹心渐起,于是杀害同学。
以上事例,让人触目惊心。悲剧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主人公”的心理原因。
当一个个校园悲剧发生后,眼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们眼前枯萎,我们心里除了震惊就是痛惜。这些悲剧发生后,我们总觉得猝不及防,然而,我们仔细研究以后就会发现,其实许多悲剧我们是有办法防止的。像前面所述的三个案例,如果我们对当事人的心理有足够的重视,进行了及时有效地疏导,情况肯定要好得多。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未来,重视、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我认为给学生合适的心理出口意义非凡,因为它可能就意味着给学生打开了一道通向平安的门。在不少人的眼里,学校就是一方安宁祥和的净土,老师像仙人,学生像天使,成天唱着赞美诗。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凡是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那只是我们幻想中的理想状况。调查表明,我们中小学生中,不少人存在着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灵不像天使,他们眼中的学校也不是天堂。这些存在着种种心理问题的学生,无疑是校园内的“安全隐患”,随时都有可能打破校园的安宁,甚至可能酿成大祸。媒体报道的一些校园悲剧,正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一线教师经常反映:现在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冷漠、逆反心理强,厌学情绪严重……这些,跟现实的社会相关,跟教育体制相关,跟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也相关。实际上,自卑心理、抑郁心理、闭锁心理、焦虑异常心理等在中小学生中并不鲜见。其种种表现让老师们头痛,德育处对突发事故也是防不胜防。我觉得给学生找一个合适的心理出口,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把德育工作细化的一个方面。
下面,我就这方面的心得,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平等对话,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
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大有小,许多的问题还没有成为我们眼中的“问题”时,它也许没有显露的表象。问题一旦暴露,老师往往惊呼:“想不到他竟然会这样!”事实充分显示:我们的预防经验十分欠缺。有人说天天面对学生的老师缺乏一双慧眼,看不到心理疾患的征兆,按理说现代的教师都学过教育心理学,不至于那么粗枝大叶,问题往往在于:许多教师很少和学生平等对话,没有“蹲下去”和学生沟通,居高临下的态度,堵塞了沟通的渠道。我们习惯上的做法是把谈话变成训话,结果我们自以为认真地做思想工作,实际上效果很差。不能平等对话,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沟通,没有良好的沟通,普通的问题尚且不容易发现,更何况隐蔽的心理问题呢?要实现有效的对话,平等是个前提。首先要学会倾听,再发表自己的高见。有“慧眼”的老师通常是拥有良好沟通渠道的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双“慧眼”!
二、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
孙云晓专家说“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这话说得有道理,倘若没有发自内心的情感,许多教育技巧就会变味。拥有和享受老师的爱,相信这也是每个学生内心的渴望。老师的爱,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更是医治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已经成为众多老师的共识。我也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是爱孩子的。但我们的爱并不一定让学生感受的到,其间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们没有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爱他,在他看来,你的爱不可理喻,甚至十分厌恶;二是我们普洒了爱的阳光,学生的心里却竖起了一堵厚厚的墙,他对你的爱既不反感也绝无欣喜。前一类学生,我们往往恨恨地骂他们“恩将仇报”,后一类学生,我们往往觉得是“冷血动物”。所以,我这里强调的不仅仅是要爱学生,而且是“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我们的爱得想方设法到达其心坎上去,让他感受到温暖和甜美,才算是有效的。只要你爱的方式对头,坚持不懈地去关怀他,效果一定会有的。这样的学生如果开始期待你的爱、享受你的爱时,他的心理问题实际上也在化解。
三、树立信心,教学生认同自我
自卑的心理,往往是导致很多其他心理问题的根源。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每个人都各有优点缺点,我们一向强调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缺点能改掉固然是好事,如果是难以更改的生理缺陷呢?如果缺点太多太顽固呢?生活中,多少人眼睛盯着缺陷或缺点,让一个立起来的“人”趴下了。教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知道缺点一样重要。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多赞扬学生的优点,而且是恰如其分地具体赞美;也要教会学生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彼此,互相欣赏;还要教学生自我赞扬,激励自己。开始时,也许有人觉得是形式,但坚持下去,这些形式往往内化成一种优良品格,学生的自信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了。认同自己的人,心理更健康,自然也很少出问题。
四、引导学生发展自我,融入集体
学生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自我,融入社会集体的过程。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学习中,要充分注意到机会均等,尽可能地不留下被遗忘的角落。管理中,也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到班级的各项事务中来。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班级管理的主人,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心理自然舒畅多了。这不但有利于他们自身的能力发展,也有利于他们心理成长。“多余人”的心理是最痛苦的,只有参与到学习及其他活动中,不再是多余的人,才能化解他们的烦恼和痛苦。说到这儿,还有一点是要特别注意的。我们很多的老师及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他们多项兴趣爱好没有进行正确引导,反而采取分全面封杀的做法,实际上等于把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缩小了,当然不可能充分地体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其实谁规定学生只能关心成绩呢?那些被迫只盯上分数的孩子,心里能不郁闷吗?
五、允许学生宣泄自己的情绪,必要时要及时督促其进行心理治疗
这里说的允许,当然是指不伤及他人或自己的情况下。写日记、找人倾诉甚至发脾气等,都是宣泄情绪的方式。如果说写日记、找人倾诉需要知道方法,大家可能还理解,如果说发脾气等还需要指导,肯定像是笑话了。其实,哪个人又能做到从不发脾气呢?教学生发脾气不伤害别人,还能起到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说实话,还真的不能没有正确指导。至于别的无伤大雅的宣泄方式,做教师的不妨给学生介绍介绍。当然,如果能把自己负面的情绪化成进步的力量,甚至通过关爱他人服务大众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那肯定是更高的理想境界。
最后要补充的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做教师的一定要提醒其家长,及时给于专业的心理治疗,以免延误时机使病情恶化。
总之,给学生一个心理出口,就可能意味着打开了又一条安全通道。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因为只有深入人心才能得人心。
(浙江省乐清市城东二小)
我校一男生,因父吸毒,家庭环境恶劣,心情极度郁闷,拼命用双拳捶墙,致使双手鲜血淋漓。
某大学的“骄子”马加爵,因与寝室同学相处不好,歹心渐起,于是杀害同学。
以上事例,让人触目惊心。悲剧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主人公”的心理原因。
当一个个校园悲剧发生后,眼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们眼前枯萎,我们心里除了震惊就是痛惜。这些悲剧发生后,我们总觉得猝不及防,然而,我们仔细研究以后就会发现,其实许多悲剧我们是有办法防止的。像前面所述的三个案例,如果我们对当事人的心理有足够的重视,进行了及时有效地疏导,情况肯定要好得多。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未来,重视、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我认为给学生合适的心理出口意义非凡,因为它可能就意味着给学生打开了一道通向平安的门。在不少人的眼里,学校就是一方安宁祥和的净土,老师像仙人,学生像天使,成天唱着赞美诗。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凡是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那只是我们幻想中的理想状况。调查表明,我们中小学生中,不少人存在着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灵不像天使,他们眼中的学校也不是天堂。这些存在着种种心理问题的学生,无疑是校园内的“安全隐患”,随时都有可能打破校园的安宁,甚至可能酿成大祸。媒体报道的一些校园悲剧,正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一线教师经常反映:现在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冷漠、逆反心理强,厌学情绪严重……这些,跟现实的社会相关,跟教育体制相关,跟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也相关。实际上,自卑心理、抑郁心理、闭锁心理、焦虑异常心理等在中小学生中并不鲜见。其种种表现让老师们头痛,德育处对突发事故也是防不胜防。我觉得给学生找一个合适的心理出口,是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把德育工作细化的一个方面。
下面,我就这方面的心得,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平等对话,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
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大有小,许多的问题还没有成为我们眼中的“问题”时,它也许没有显露的表象。问题一旦暴露,老师往往惊呼:“想不到他竟然会这样!”事实充分显示:我们的预防经验十分欠缺。有人说天天面对学生的老师缺乏一双慧眼,看不到心理疾患的征兆,按理说现代的教师都学过教育心理学,不至于那么粗枝大叶,问题往往在于:许多教师很少和学生平等对话,没有“蹲下去”和学生沟通,居高临下的态度,堵塞了沟通的渠道。我们习惯上的做法是把谈话变成训话,结果我们自以为认真地做思想工作,实际上效果很差。不能平等对话,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沟通,没有良好的沟通,普通的问题尚且不容易发现,更何况隐蔽的心理问题呢?要实现有效的对话,平等是个前提。首先要学会倾听,再发表自己的高见。有“慧眼”的老师通常是拥有良好沟通渠道的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双“慧眼”!
二、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
孙云晓专家说“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这话说得有道理,倘若没有发自内心的情感,许多教育技巧就会变味。拥有和享受老师的爱,相信这也是每个学生内心的渴望。老师的爱,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更是医治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已经成为众多老师的共识。我也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是爱孩子的。但我们的爱并不一定让学生感受的到,其间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我们没有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爱他,在他看来,你的爱不可理喻,甚至十分厌恶;二是我们普洒了爱的阳光,学生的心里却竖起了一堵厚厚的墙,他对你的爱既不反感也绝无欣喜。前一类学生,我们往往恨恨地骂他们“恩将仇报”,后一类学生,我们往往觉得是“冷血动物”。所以,我这里强调的不仅仅是要爱学生,而且是“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我们的爱得想方设法到达其心坎上去,让他感受到温暖和甜美,才算是有效的。只要你爱的方式对头,坚持不懈地去关怀他,效果一定会有的。这样的学生如果开始期待你的爱、享受你的爱时,他的心理问题实际上也在化解。
三、树立信心,教学生认同自我
自卑的心理,往往是导致很多其他心理问题的根源。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每个人都各有优点缺点,我们一向强调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缺点能改掉固然是好事,如果是难以更改的生理缺陷呢?如果缺点太多太顽固呢?生活中,多少人眼睛盯着缺陷或缺点,让一个立起来的“人”趴下了。教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知道缺点一样重要。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多赞扬学生的优点,而且是恰如其分地具体赞美;也要教会学生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彼此,互相欣赏;还要教学生自我赞扬,激励自己。开始时,也许有人觉得是形式,但坚持下去,这些形式往往内化成一种优良品格,学生的自信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了。认同自己的人,心理更健康,自然也很少出问题。
四、引导学生发展自我,融入集体
学生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自我,融入社会集体的过程。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学习中,要充分注意到机会均等,尽可能地不留下被遗忘的角落。管理中,也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到班级的各项事务中来。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班级管理的主人,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心理自然舒畅多了。这不但有利于他们自身的能力发展,也有利于他们心理成长。“多余人”的心理是最痛苦的,只有参与到学习及其他活动中,不再是多余的人,才能化解他们的烦恼和痛苦。说到这儿,还有一点是要特别注意的。我们很多的老师及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他们多项兴趣爱好没有进行正确引导,反而采取分全面封杀的做法,实际上等于把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缩小了,当然不可能充分地体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其实谁规定学生只能关心成绩呢?那些被迫只盯上分数的孩子,心里能不郁闷吗?
五、允许学生宣泄自己的情绪,必要时要及时督促其进行心理治疗
这里说的允许,当然是指不伤及他人或自己的情况下。写日记、找人倾诉甚至发脾气等,都是宣泄情绪的方式。如果说写日记、找人倾诉需要知道方法,大家可能还理解,如果说发脾气等还需要指导,肯定像是笑话了。其实,哪个人又能做到从不发脾气呢?教学生发脾气不伤害别人,还能起到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说实话,还真的不能没有正确指导。至于别的无伤大雅的宣泄方式,做教师的不妨给学生介绍介绍。当然,如果能把自己负面的情绪化成进步的力量,甚至通过关爱他人服务大众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那肯定是更高的理想境界。
最后要补充的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做教师的一定要提醒其家长,及时给于专业的心理治疗,以免延误时机使病情恶化。
总之,给学生一个心理出口,就可能意味着打开了又一条安全通道。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因为只有深入人心才能得人心。
(浙江省乐清市城东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