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居住的这栋楼刚建成的时候,北向别无建筑,窗外十分豁亮,可以远望西山的气象云烟。陶渊明诗云“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此凭轩远眺,可以满足我这个山里来的人对山那边世界的想望,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此楼的五层入住。可是入住不久,北边开建了高档的褐石小区,它的高档豪华,我并不反感,只是高楼不免影响视野,让我有点气闷。幸好在我的小区和褐石小区之间还留下了一片空地,多少缓冲了高楼对我的眼界的阻碍。
就在这个缓冲地带,园林工人先后种上了各种树木和花卉,而以树为多,虽然不外槐、柳、梅、桃、榆以及落地松之类寻常树木,但眼看着它们一天天、一年年长大,一派繁茂景象,仿佛自来就有的景物,也着实让人高兴。当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这个街区的花树小公园还在建设中,杂草与花树并生,我和妻子有时会带女儿到这个小园里踏青,看到野生的牵牛花和蒲公英点缀其间,也不无野趣,女儿更是欢喜得流连忘返。记得有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又来到这里玩,突然在一个小洼地里发现了一窝正在茁壮生长的西葫芦和白菜,洼底下一个老人正在锄草,抬头向女儿微笑。聊起来,知道他也是住在我们那个小区里的一位老教授,业已退休的他闲来无事,目睹这片地有些荒落,不免觉得可惜和手痒,于是收拾了一块、种了一些菜蔬,算是老来学稼吧。看到我的女儿抓住一个葫芦舍不得丢手,老人立刻摘下来送给她,孩子高兴地抱回家中,全家齐动手,做了一顿新鲜可口的西葫芦馅饺子。
在我们的小区里面,校工们也种植了不少树木和花木。绕着楼房的是成排成圈的小槐树、小椿树,无不挺拔向上,像小孩子一样煞是可爱,而逐渐长成了英姿飒爽的青年,现在都是直径七八寸,高达三四丈的大树了;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则种植了各种花木——石榴、丁香、月季、海棠、山梨等等。花木成熟得快,不过三两年,就枝叶扶疏,出落得仿佛一个个漂亮的少女,而春去秋来,春华秋实,更格外招人喜欢。居民们晨练于花木间,晚谈于花木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长大了的花木,也给居民们贡献了自己的果实。记得有一年石榴结得特别多而且长得也特别好,小拳头一样的果实吊在枝头,一天天变大变红,让下班归来的大人们和放学归来的孩子们看了,都会欣然忘倦、喜在心头,所以大家都很爱护它们,没有一个人顺手牵羊地摘取它们。到了秋后,物业的工作人员把成熟的大石榴统一摘下、统一分配,虽然每家分到的不过两三个,但小区的居民们无不感到一份意外的收获的喜悦。
我最喜欢的乃是屋后的白杨树。十五年前刚搬进此间的时候,屋后的一排白杨刚栽下,那时不过两米高吧,细细的树干戳在那里,很稚嫩的样子。好在白杨是最能生长的树木,加上作为“海淀子”的此地積水较多、土地肥沃,墙外又空阔无遮蔽物,树木可以充分吸收光照,所以这些小小的白杨树很快蹿起个儿,真个是“天天向上”啊,如今已超越楼房的第六层,堪称高木大树了。我住在第五层,坐在北边的阳台上,远望西山、近看白杨,乃是最为赏心悦目的事。春夏的八九点钟,旭日临轩,清风徐来,窗外的白杨树离阳台不过丈余,仿佛伸手可掬。近而且静地观看,白杨树修长的树枝上挂满了片片绿叶,在朝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诚然青翠可鉴,而当微风吹来,绿叶摇曳,又像无声的小铃铛一样,格外玲珑可爱。到了秋冬季节又别是一番景致了。此时树叶虽然日渐变黄变干,可是并不卷曲也不容易凋落,每当北方秋冬惯有的疾风袭来,白杨总是倔强地迎风而立,无数的树叶抖擞做声、划然共鸣,绝不肯轻易凋落,即使叶子最终落尽,枝干仍不屈地抗立着,让人不能不赞叹它的敢于担当。
白杨是北方的常见树木。我的家乡在西北的陇东山区,自幼最常见的农家树种,不外杨、柳、榆、椿。少年的时候就知道,榆木坚韧、椿木坚硬,确是好木材,但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榆树与椿树都生长缓慢,长了多年还是瘦骨嶙峋的;杨树与柳树则不太挑剔生长环境,能随遇而安、随处快长,只是柳木懦软,不堪农家的粗支重用,杨木则软硬适度,盖房顶梁、造作农具以至打造家具,都无不实用,所以杨木最受欢迎,过日子的农家都会多种些杨树。
我的祖、父、兄三代,都是特好植树的农民。20世纪30年代初,我的祖父挈妇将雏,从川道里移居得到山后的解家掌,一边开挖新庄子,一边在庄子附近种下了一些杨树和柳树,后来我的父亲和我的哥哥,也都继承了祖父好植树的传统,所以庄前屋后,到处是杨树柳树,夏日里绿树掩映,成了贫瘠的黄土高原上的一小片绿洲。而最挺拔俊美的树当然是白杨。祖父早年在上掌里种下的那棵白杨树,是全村的树王,高达三四十米,树围也有两尺多,小时候我们一帮孩子总喜欢掏摸树上的鸟窝,唯一只可仰望而不可攀爬的,只有这棵树王上的鸟巢。庄院里的土很硬实,一般的树扎不下根也就难以兴旺,唯一兴旺的树也是一棵白杨,那是父亲年轻时栽下的。我幼年的时候,那棵白杨树已长得很大,树冠笼罩了半个院子,父亲在树底下为祖父和二祖父支垫了两个木座,二老午饭后常常聚坐在树下抽着旱烟、闲话桑麻,我们一大帮小孙子则围绕在二老周围玩耍,诚所谓荫浓昼永、老子长孙,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到一九七五年,哥哥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年轻气盛的他不惜体力,把老旧的庄院刷新一遍、扩展了一半,于是伐去院子里的那棵老白杨,新栽了两棵小白杨。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哥哥栽种的两棵白杨已长成大树,并且两树的树冠已然合拢,像两把大大的保护伞护卫着家院。逢年过节,远方的亲戚来探望我的父母,都无不赞赏我家有这样两棵难得一见的看家树。
说来,树木不仅是人间的美好风景,而且深深植根于人类的生活之中,甚至可以救人于危难。对此,我是有些切身体验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的时候,我的农村大家庭的生活遇到了很大困难。那时是农业社,我家因为人口多而且多是老幼病残、缺乏壮劳力挣工分,每年秋后分配的时候,就分不来多少粮食,倒常常超支欠账,救命的口粮有很大的缺口,国家返回的一点救济粮,自然也没钱去买。幸亏那时祖父和父亲多年前栽种的杨树柳树都已长大,于是每当无奈之时只能忍痛割爱,砍伐一些树木换来钱给家里买回救命粮。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和三个姐妹都在外读书,哥哥在家独支家计,养老抚幼,日子过得也很艰难。恰在这时,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了,许多农户生产需要架子车,一些富裕起来的农家也想换修门窗。于是哥哥自学木匠,利用自家的木材做了好多架子车和门窗,因为用的都是自产的真材实料,加上做工扎实、样子漂亮,所以农户竞相购买、很受欢迎,帮助家庭渡过了危机。
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别有所爱。周濂溪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苏东坡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些趣味都雅得高大上,而力避人间的烟火俗气。窃以为,高人雅士们如此高自标置、严守雅俗的分野,既不必要也颇造作。其实,名花幽竹固然美而不俗,普通树木又何尝俗而不美?倘就人类的生存而言,没有名花幽竹,并没有什么不可以,可是缺了普通树木,则人类恐怕就难以为生了。事实上,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是在乡里还是在城里,人与树都是不可分离的共在。我们得承认,人居最不可缺的是树。我的老父亲常说:“连棵树没有,那还是人住的地方吗?”的确,树木不是人类生活里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人类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就在这个缓冲地带,园林工人先后种上了各种树木和花卉,而以树为多,虽然不外槐、柳、梅、桃、榆以及落地松之类寻常树木,但眼看着它们一天天、一年年长大,一派繁茂景象,仿佛自来就有的景物,也着实让人高兴。当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这个街区的花树小公园还在建设中,杂草与花树并生,我和妻子有时会带女儿到这个小园里踏青,看到野生的牵牛花和蒲公英点缀其间,也不无野趣,女儿更是欢喜得流连忘返。记得有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又来到这里玩,突然在一个小洼地里发现了一窝正在茁壮生长的西葫芦和白菜,洼底下一个老人正在锄草,抬头向女儿微笑。聊起来,知道他也是住在我们那个小区里的一位老教授,业已退休的他闲来无事,目睹这片地有些荒落,不免觉得可惜和手痒,于是收拾了一块、种了一些菜蔬,算是老来学稼吧。看到我的女儿抓住一个葫芦舍不得丢手,老人立刻摘下来送给她,孩子高兴地抱回家中,全家齐动手,做了一顿新鲜可口的西葫芦馅饺子。
在我们的小区里面,校工们也种植了不少树木和花木。绕着楼房的是成排成圈的小槐树、小椿树,无不挺拔向上,像小孩子一样煞是可爱,而逐渐长成了英姿飒爽的青年,现在都是直径七八寸,高达三四丈的大树了;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则种植了各种花木——石榴、丁香、月季、海棠、山梨等等。花木成熟得快,不过三两年,就枝叶扶疏,出落得仿佛一个个漂亮的少女,而春去秋来,春华秋实,更格外招人喜欢。居民们晨练于花木间,晚谈于花木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长大了的花木,也给居民们贡献了自己的果实。记得有一年石榴结得特别多而且长得也特别好,小拳头一样的果实吊在枝头,一天天变大变红,让下班归来的大人们和放学归来的孩子们看了,都会欣然忘倦、喜在心头,所以大家都很爱护它们,没有一个人顺手牵羊地摘取它们。到了秋后,物业的工作人员把成熟的大石榴统一摘下、统一分配,虽然每家分到的不过两三个,但小区的居民们无不感到一份意外的收获的喜悦。
我最喜欢的乃是屋后的白杨树。十五年前刚搬进此间的时候,屋后的一排白杨刚栽下,那时不过两米高吧,细细的树干戳在那里,很稚嫩的样子。好在白杨是最能生长的树木,加上作为“海淀子”的此地積水较多、土地肥沃,墙外又空阔无遮蔽物,树木可以充分吸收光照,所以这些小小的白杨树很快蹿起个儿,真个是“天天向上”啊,如今已超越楼房的第六层,堪称高木大树了。我住在第五层,坐在北边的阳台上,远望西山、近看白杨,乃是最为赏心悦目的事。春夏的八九点钟,旭日临轩,清风徐来,窗外的白杨树离阳台不过丈余,仿佛伸手可掬。近而且静地观看,白杨树修长的树枝上挂满了片片绿叶,在朝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诚然青翠可鉴,而当微风吹来,绿叶摇曳,又像无声的小铃铛一样,格外玲珑可爱。到了秋冬季节又别是一番景致了。此时树叶虽然日渐变黄变干,可是并不卷曲也不容易凋落,每当北方秋冬惯有的疾风袭来,白杨总是倔强地迎风而立,无数的树叶抖擞做声、划然共鸣,绝不肯轻易凋落,即使叶子最终落尽,枝干仍不屈地抗立着,让人不能不赞叹它的敢于担当。
白杨是北方的常见树木。我的家乡在西北的陇东山区,自幼最常见的农家树种,不外杨、柳、榆、椿。少年的时候就知道,榆木坚韧、椿木坚硬,确是好木材,但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榆树与椿树都生长缓慢,长了多年还是瘦骨嶙峋的;杨树与柳树则不太挑剔生长环境,能随遇而安、随处快长,只是柳木懦软,不堪农家的粗支重用,杨木则软硬适度,盖房顶梁、造作农具以至打造家具,都无不实用,所以杨木最受欢迎,过日子的农家都会多种些杨树。
我的祖、父、兄三代,都是特好植树的农民。20世纪30年代初,我的祖父挈妇将雏,从川道里移居得到山后的解家掌,一边开挖新庄子,一边在庄子附近种下了一些杨树和柳树,后来我的父亲和我的哥哥,也都继承了祖父好植树的传统,所以庄前屋后,到处是杨树柳树,夏日里绿树掩映,成了贫瘠的黄土高原上的一小片绿洲。而最挺拔俊美的树当然是白杨。祖父早年在上掌里种下的那棵白杨树,是全村的树王,高达三四十米,树围也有两尺多,小时候我们一帮孩子总喜欢掏摸树上的鸟窝,唯一只可仰望而不可攀爬的,只有这棵树王上的鸟巢。庄院里的土很硬实,一般的树扎不下根也就难以兴旺,唯一兴旺的树也是一棵白杨,那是父亲年轻时栽下的。我幼年的时候,那棵白杨树已长得很大,树冠笼罩了半个院子,父亲在树底下为祖父和二祖父支垫了两个木座,二老午饭后常常聚坐在树下抽着旱烟、闲话桑麻,我们一大帮小孙子则围绕在二老周围玩耍,诚所谓荫浓昼永、老子长孙,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到一九七五年,哥哥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年轻气盛的他不惜体力,把老旧的庄院刷新一遍、扩展了一半,于是伐去院子里的那棵老白杨,新栽了两棵小白杨。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哥哥栽种的两棵白杨已长成大树,并且两树的树冠已然合拢,像两把大大的保护伞护卫着家院。逢年过节,远方的亲戚来探望我的父母,都无不赞赏我家有这样两棵难得一见的看家树。
说来,树木不仅是人间的美好风景,而且深深植根于人类的生活之中,甚至可以救人于危难。对此,我是有些切身体验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的时候,我的农村大家庭的生活遇到了很大困难。那时是农业社,我家因为人口多而且多是老幼病残、缺乏壮劳力挣工分,每年秋后分配的时候,就分不来多少粮食,倒常常超支欠账,救命的口粮有很大的缺口,国家返回的一点救济粮,自然也没钱去买。幸亏那时祖父和父亲多年前栽种的杨树柳树都已长大,于是每当无奈之时只能忍痛割爱,砍伐一些树木换来钱给家里买回救命粮。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和三个姐妹都在外读书,哥哥在家独支家计,养老抚幼,日子过得也很艰难。恰在这时,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了,许多农户生产需要架子车,一些富裕起来的农家也想换修门窗。于是哥哥自学木匠,利用自家的木材做了好多架子车和门窗,因为用的都是自产的真材实料,加上做工扎实、样子漂亮,所以农户竞相购买、很受欢迎,帮助家庭渡过了危机。
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别有所爱。周濂溪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苏东坡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些趣味都雅得高大上,而力避人间的烟火俗气。窃以为,高人雅士们如此高自标置、严守雅俗的分野,既不必要也颇造作。其实,名花幽竹固然美而不俗,普通树木又何尝俗而不美?倘就人类的生存而言,没有名花幽竹,并没有什么不可以,可是缺了普通树木,则人类恐怕就难以为生了。事实上,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是在乡里还是在城里,人与树都是不可分离的共在。我们得承认,人居最不可缺的是树。我的老父亲常说:“连棵树没有,那还是人住的地方吗?”的确,树木不是人类生活里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人类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