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拉贝:“中国辛德勒”的人性拷问

来源 :淑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er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电影《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相继上映,尽管风格迥异,角度不同,这两部电影却都提醒国人不要忘记这样一个男人——他是德国人,却在中国生活了将近30年;他是纳粹党人,却在南京大屠杀中奔走呼号,在屠城中拯救了2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他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这个人就是约翰·拉贝(John Rabe)。
  
  尘封的英雄
  
  比起因电影《辛德勒名单》而为世人所熟知的辛德勒来说,约翰·拉贝似乎有点“籍籍无名”,尽管一直以来,在中国流传着他的故事,但是,直到拉贝去世46年后的1996年,因外孙女公布了他的日记才第一次在他的家乡德国引起人们的关注。日前,电影《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相继上映,借由电影媒介的影响力,约翰拉贝在身后59年,再一次获得了更多人的尊敬。
  说起南京大屠杀,拉贝是一个不能被绕过和遗忘的人。约翰·拉贝出生在德国汉堡,父亲是一位船长,在拉贝很小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从初中毕业时起,拉贝不得不负担起生活的重担。1908年,有过外驻非洲经验的拉贝被一家汉堡公司外派到北京,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恐怕当时只有28岁的拉贝不会想到他将会在这片土地上度过将近30年的人生岁月,与青梅竹马的女友朵拉建立家庭,孕育子女;更不会想到30年后他的荣辱命运就将与其连接在一起。
  来到中国3年后,约翰·拉贝进入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开设的洋行。在中国,拉贝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他不仅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和法语这让他在当地的欧洲人中左右逢源,而且拉贝深谙中国的人情世故,虽然不会中文,他却能操持一口流利的洋泾浜英语。中国对于拉贝来说,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以至于1919年拉贝迫于当时中国的动荡局势而短暂回国后,却因为不适应柏林的生活而天天祈祷希望上帝帮他回到中国,而上帝果然帮了他的忙。
  1934年,拉贝希望在南京建立一所德国学校,然而为了获得德国政府的批文,他必须加入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后世臭名昭著的纳粹党。但对于当时的德国人来说,许多人真心实意地相信纳粹党所宣传的代表人民利益以及复兴德国荣耀的说辞,且十几年都没回过国的拉贝并不真正了解国内所发生的一切,于是他最终选择加入纳粹党,并曾任该党南京地方组织的副组长。
  1937年,当日军逐步逼近南京时,拉贝已经在中国为西门子工作了27年,是西门子公司南京分部的负责人。面对日军日益频繁的轰炸,以及不时传来的沦陷区中平民艰难处境的消息,生活在南京的十几位欧美传教士、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医生、商人等,联合倡议组建一个中立的国际安全区以保护平民免受战争的蹂躏,并规定在安全区内双方军人不得有侵扰举动,也不允许携带武器。在他们的积极奔走下,英国、美国等政府终于同意安全区的建立,日本政府也不得不表示支持。
  此时,西门子公司加急电报催促约翰·拉贝随着溃退的国民政府撤离到汉口,但拉贝却并没有遵从命令,他担心自己走后,不仅会让公司的业务遭受损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迫近时,在中国员工们身上,他看到了一种闪光的忠诚——是对公司利益,更是对国家民族,而他也不敢想象自己离开后这些员工会遭受怎样的厄运。于是,拉贝决定留下。由于拉贝是个老中国通,再加上他纳粹党员的身份,人员们一致推举他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于是,在拉贝的领导下,在南京一片不足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国际安全区建立起来,并收容了20多万难民,甚至拉贝自己的家中就收容了600多人。
  
  一本日记 一段记忆
  
  约翰拉贝的存在,在那段历史阴霾灰暗的色调中,至少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人性的亮色。
  在1919年那次回国的日子里,当拉贝在柏林街头看到军队的机关枪对准罢工的西门子工人时,他开始记日记,这种习惯一直维持终身。也正是这种习惯,让拉贝在南京沦陷时期记下的日记成为控诉日军在南京暴行的有力证据。
  《南京!南京!》中关于拉贝的片段,以及电影《拉贝日记》就取材于他本人1937年11月~1938年2月的日记。只不过,在企图全景式展现南京浩劫的《南京!南京!》中,拉贝只是一个特别的“芸芸众生”,和入侵者、受害者们同样接受着人性的拷问,被面对暴行无能为力的痛苦所折磨。电影《拉贝日记》中,拉贝则成为真正的的主人公,影片详细描写了他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几个月里的经历,结尾带着一丝胜利的姿态,更接近“辛德勒”的定位。参照拉贝本人的日记,两部电影都多少有些许虚构成分,但拉贝身上体现的当灾难降临时人性中仿佛本能般的正直和对生命的关爱却没有丝毫出入。
  从现在公布的拉贝的日记里,人们可以看到,虽然他在文字记述中难以避免地带着一种拯救者的优越感和一丝非受害者的“冷漠”,但在从1937年11月到1938年2月在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日子里,这位大块头的德国男人过得却极其艰辛。他每天都目睹大量的平民和战俘被屠杀后弃尸街头,甚至孩子也难逃厄运,这种对人性良知的挑战是残酷的痛苦,“汽车每天都行驶在尸体上”,他在日记中这样痛心地记录着。他甚至满怀希望地写信给希特勒,希望这位元首能出面制止日本人在南京的残酷行为。他常常几天不能合眼,委员会不仅要筹集20多万人的口粮和取暖的燃料,还要收集安全区内的日军暴行,整理记录下来向日本的军队和使馆提出抗议。
  但他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他沮丧的事实——就如电影所展示的那样,安全区只是相对安全,实际上,这片区域脆如卵壳,大量的抢劫,随时随地的强奸、毫无理由的虐杀……无时无刻不在安全区里发生。这也是为什么拉贝把自己的日记视为珍宝,因为不仅日记里记录着他所经历的生活,且保存着委员会接到的对日军在南京各处暴行的报告书和对日军提起的抗议书,他甚至还小心而详细地记录着安全区委员会管理物资的收支账目——他期望这些资料能揭露日军的丑行。
  1938年2月,拉贝告别南京的日子到来。西门子公司决定关闭南京分部,拉贝不得不返回德国。在他离开的4天之前,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更名为“国际救济委员会”,拉贝等人的心血几乎付诸东流。而回到德国的拉贝也并没有成为受人尊敬的英雄,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在国际上存在争议,他希望通过德国政府揭露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结果却被盖世太保侦讯,并勒令禁止公开发表有关南京的一切。二战结束后,因为纳粹党员的身份,拉贝又一度入狱,直到友人们在法庭上力证他的无辜和救助行为,才被释放。
  在战后的萧条中,晚年的拉贝生活困窘,当年被他庇护过的人们得知后,奔走相告,为他募集了几千美元,还寄送食物给他。1950年,拉贝去世。1997年,拉贝的墓碑被安放进南京的大屠杀纪念馆,200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时,在德国的几位中国留学生为纪念拉贝的私人博物馆捐献了一尊拉贝塑像,在基座上刻着“南京好人”4个汉字。
  回想起《拉贝日记》影片结尾,在南京码头,为拉贝送行的人群用掌声和呼喊拉贝名字的方式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不知道历史上这一幕是否真的发生过,但那些掌声,无论时代进行到何时,约翰拉贝应该得到!
其他文献
横平竖直,方正规整,一定要用这些线条和形状来框住你的家吗?在不规则空间中,那些看似蜿蜓曲折的线条,一样能够圈出一个个温馨精致的角落。  为什么很多人会对复式空间着迷?因为它上下层的设计区分了公共和私密区域,让生活显得更加精致,而且在价格上也比跃层空间亲和许多,所以对于那些有一定经济能力,又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要求的人来说,它仿佛是一件量身定制的成衣。但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复式空间也有它不能忽视的小遗憾
期刊
短款小外套在本季可谓应景的单品。斗篷的样式更加保暖,高过膝盖的靴子和短款外套相配正是本季T台上大热的搭配。      编辑 邵京威
期刊
法国、俄国以及匈牙利的媒体近来都在围着一个叫让·安德烈的男人转,更确切地说,是围着安德烈的女儿艾莉斯·安德烈(EliseAndre)转。4月14日这天,这对父女再次被媒体团团围住,年仅3岁的艾莉斯无辜地靠在父亲的肩膀上,旁边站着父亲聘请来的律师,滔滔不绝地控诉着早前“绑架”艾莉斯的人——她的母亲贝伦卡娅。  艾莉斯并不是什么公众人物,此前她只是一个在法国罗纳河口省阿尔勒市读幼儿园的小女孩,但是在一
期刊
律政剧一直是美国电视台最爱的题材之一。不过,与昔日典型的律政剧相比,今年秋季档的新剧,《Good wife》(中文名暂译为《傲骨贤妻》)又有些与众不同。这部剧少了许多犯罪心理的重口味案件、律师置死地而后生的法庭辩论,更与被大众狂追的《波士顿法律》里无厘头荒诞的情节绝缘,却能自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高攀,让CBS早早预订了全季。    妻子的选择    面对丈夫的背叛,做妻子的恐怕只有两个选择,痛苦隐
期刊
张爱玲的《小团圆》完成于1976年,她的出版委托人宋淇和他的太太都不建议她出版,一方面因为当时那个“无赖人”胡兰成还在世,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不想让读者以为书中的女主角九莉就是张爱玲自己,他们想要保护她。尘封多年后,来淇的儿子终于在今年出版了这部作品。至此,书中的人物都已经不在了,胡兰成和张爱玲分别在1981年和1995年去世,使得这部作品更增加了无可比拟的神秘感。  当然,大家还是想看她的故事——
期刊
在第34届法国恺撒奖评奖中,法国文艺传记片《花落花开》获得7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这部电影将一位鲜为人知的朴素派法国画家萨贺芬·路易从清洁女仆成为画家的故事再现大银幕,用干净朴素的镜头,简洁流畅的故事,让这位湮没在公众视野中的艺术家重新展露身影。    清洁女工的秘密    如果说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变成公主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那么萨贺芬路易的一生让人们知道,当毫不起眼的清洁女仆拿起画
期刊
也许是应了古人的那句老话“秋收冬藏”,因此每年到了12月的时候,总是有些特别能吸引眼球的好电影陆续出炉,比如安排在圣诞节当天上映的《福尔摩斯》,且不说制片方请未了帅得离谱的小罗伯特唐尼和袭·德洛分别饰演福尔摩斯和华生,以及那位传说中才华横溢的麦当娜的前夫盖里奇来指导此片,单只“福尔摩斯”这四个字,就足以在世界范围内引领风骚——用最怀念的方式,随着影像去了解真相。  人们印象中的福尔摩斯总是保持着那
期刊
《眼泪和睫毛膏》是近两个月来出版的第二本关于达蒂的传记。书的作者杰奎琳雷米是一名“潜伏”在爱丽舍宫多年的女记者,她在书中披露了达蒂被解雇的原因是她曾抱着刚出生几天的女儿佐拉去见萨科齐,“逼迫”他答应担任佐拉的教父。  “(达蒂)事先没有预约,因为她不想冒着被拒绝的风险。她突然来到爱丽舍官,手上抱着孩子,这样萨科齐就很难拒绝她的要求。这是一次很棒的预谋。”雷米写道。根据雷米的描述,布吕尼一直不太喜欢
期刊
法国“第一夫人”布吕尼一直被公认为“第一夫人”群体中走在时尚潮流最前端的摩登女郎。不管是站在英国首相夫人还是美国总统夫人面前,她都似乎更胜一筹。然而,最近当她和高贵典雅的西班牙王妃莱蒂西娅站在一起时,却受到了威胁,这场时尚“对决”中,显然是36岁的莱蒂西娅占了上风。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班牙的女人总是头戴大丽花,身穿娇艳的大摆裙,脸上挂着午后阳光般的微笑,像蝴蝶一样飞来飞起,浓情却不专一,比如伍迪
期刊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后院起火的消息最近登上了意大利各大报纸的头版。据报道,贝卢斯科尼的妻子韦罗妮卡拉里奥在5月3日接受媒体专访时,称自己与贝卢斯科尼的婚姻已经走到尽头,目前正在通过法律程序离婚。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虽然算不上英俊潇洒,但他聪明、滑头、爱开玩笑,还有才华,会写词写曲。这样“星味”十足的总理自然避免不了受到花花草草的仰慕,因此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绯闻从未离开过他。每一次,当他传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