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山峻岭环抱下的湘西地区,在沈从文的笔下显露出幽深从容、淡泊宁静的文化原貌,俨然成为当今城里人趋之若骛的旅游胜地。明朝以降,这一穷乡僻壤由于苗、土家、汉杂居,加之偏隅湘鄂川黔边境,成为历代统治的盲区,更是兵匪藏匿孽生的乐土,既危及政权统治,更对当地居民带来无穷灾难。湘西匪患,是历朝统治阶级在该区布政施治的最大障碍。清末民初,由于社会政治的剧烈动荡,湘西的土匪之祸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官民共同的心腹大患。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当局逐步放弃东南和中原大片国土,退守西南,凭借湘鄂川黔边区屏障,开展艰苦卓绝的民族抵抗斗争。与此同时,在重庆最高军事当局统一指挥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宜昌行辕在各有关省政府的配合下具体组织了对湘鄂川黔边区的绥靖工作,开展对湘西土匪的大规模进剿,基本上达到了抗战时期这一地区安定的政治军事需要的目的。1940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谋、派驻鄂湘川黔边区绥靖主任公署督察成光耀奉命对湘西第三清剿区的清剿和清查工作进行了视察,事后编著了《鄂湘川黔边区绥靖工作视察报告书》,详细介绍了第三清剿区清剿经过,并对该地区清剿清查(所谓清查主要包括清查户口、办理保甲、登记民枪、举办联保连坐和建立地方自卫组织)结束后,提出了按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思想指导下加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组织建设等十一条政策建议。现将成光耀原始报告中涉及剿匪部分的内容予以介绍披露。应该说这是1939年国民党组织湘西剿匪活动的第一手文献,对于了解该次剿匪实际进程和订正湘西有关各县史志谬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考虑到史料的真实性,本文采取原文节录的方式,除重新标点并对个别文字作订正外,基本保持原貌,将这一事实介绍给关心湘西匪患的读者和有关方面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