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交通广播是老牌媒体的主流业务之一,新媒体行业依托互联网优势做得风生水起,而交通广播却痼疾缠身,迫切需要良药医治。准确分析市场需求,明确自身的差异,找到正确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交通广播才能谋求新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媒体;交通广播;挑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7-0084-02
交通广播受众群体减少的同时,自身营运也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其发展一度止步。人们实际需求是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支撑是另一方面,交通广播在新媒体视野下何去何从,笔者将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新媒体环境下交通广播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更迭速度快,受众阅读量大,及时高效传递信息是媒体最基本的生存原则。然而,交通广播是以广播的形式出现,用声音播送讯息,用电台传播和扩散,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不那么高效,人们在面对更方便简捷的新媒体产品时自然而然会多一些倾向。新媒体环境下,交通广播的受众减少,主体业务道路信息消费诉求也减弱,更多渠道的信息来源也对其产生巨大的冲击。
1.1 受众群体的缩减
交通广播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出租车司机、长途车司机、上下班时间段的私家车车主、老年人等。这些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老年人听广播是消遣打发时间,以开车为职业的人是为了及时掌握一手资讯便于自己调整工作,上下班群体是为了了解路况以及一些生活信息。这些都是不同群体的需求,一开始的交通广播也很好地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甚至说得上是声名远播。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这样一群收听交通广播的受众也受到了新兴事物的影响,在尝试比较之下,逐渐减少或不使用交通广播,因此,交通广播逐渐式微。
1.2 道路信息消费诉求减弱
道路信息包括路况、时间、距离。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经常听到交通广播电台播送堵车信息。现在,打开手机程序,大数据自动收集整理并标注堵车情况以及推送相关建议,人们对道路信息的消费诉求也随之减少。智能化、可视化大范围应用于各行各业,服务信息类的交通广播不能不式微。
1.3 海量信息的选择对广播信息传播的冲击
新媒体的衍生产品有很多,作为媒体行业,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提供信息方面的服务,谁的信息更新的快,谁的信息齐全,谁就赢了。同样一个新闻事件,传统媒体可能是通过群众爆料记者采访之后编辑再播送,而新媒体可以现场直播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记者,记录和报道新闻事件。海量信息向人们砸了过来,在这庞大的信息里面,交通广播占据的位置是极小极小的。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各种平台了解信息,不用收听电台占据大量时间。新媒体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音频视频形式,它的好处在于更新快,可重复观看(交通广播是在固定的时间段播送,不能看回放),为人们的生活切实提供了便利。
2 融合发展是交通广播的机遇
融合发展是交通广播要面对的必然趋势,时代潮流。交通广播要实现新发展,首先要整合技术、资本、信息等资源,高效合理使用资源推动自身的运营发展。营造开放、自由、包容的市场环境,欢迎新力量的注入与加盟。戒掉从前垄断时期留下的弊病,鼓励和允许市场良性竞争而不是固步自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出不来。努力建成区域行业联合体,抱团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一股力,联动发展。技术是发展的首要前提,及时更新换代相应的设备,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搭上互联网这一时代的列车,谋求新发展。
3 新媒体视野下交通广播的发展策略
新媒体视野之下,交通广播想要在市场上占据可观的份额,必须对自己的经营方式进行调整,如何高效和优质地服务受众,是信息服务类的服务技能之一,精准把握市场动向,及时感知受众群体的消费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站住脚跟。好的产品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打造特色品牌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专业、严谨、科学的服务才走得长远,才是大浪淘沙后的真金,因此分众化、专业化、精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创立一个品牌花费的时日不长,将品牌锻造成精品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品牌对受众有天生的号召力,发展品牌也是发展交通广播自身。
3.1 坚持内容为王,打造品牌栏目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来源众多,在庞大的数量之下,这些信息很大部分都没有经过筛查,直接呈现在公众眼前,一些无脑的营销和噱头占据着公众的视野,文艺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创造性的少之又少,在民众颇有微词之时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做媒体行业,你的内容就是你的商品,内容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商品的销量。受众是能够分辨好坏优劣的,做出什么样的节目是每一个媒体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主流媒体和三流媒体的区别在于内容的取材和使用,运用得当,节目大放异彩,运用不当纯属浪费时间。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文化传播类节目譬如《经典永流传》《开讲啦》等赢得多方好评,网络平台发行的《一封家书》也备受关注。只有产品内容上去了,受众才会持续关注和增加。品牌的力量是强大的,铸造一个口碑好、质量好的品牌可以带动同台其他节目的访问,无形之中加大品牌的曝光率和整体收听率。内容为王,打造品牌栏目是可实施策略之一。
3.2 树立分众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理念,发掘本土化特色
在西方国家对电影有严格的分级要求,既保证了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也为公众不同的文化消费需求提供了便利,对于青少年群体也进行了有效的保障。分众化,简而言之就是分门别类区分不同受众,由此制定对应群体的栏目,满足不同年龄段受众的真实需求,这样可以避免受众少、群体单一等问题。有效吸引受众收听节目。专业化指的是要在编排的栏目中有专业、严谨的思考,不出现常识性和知识性错误,提出的观点以及建议应该是经过论证的,而不是随手得来。媒体的传播力量是强大的,受众在获取相关信息之后会不自觉记忆和传播,那么信息的专业化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以讹传讹就偏离媒体传播事实的初衷了。精细化是指要进行精细加工,获取信息之后不是简单地播报,需要深层次去挖掘信息隐含的东西,考虑细节,细致而清晰。关于节目的点子及其可能出现撞车,在这种情况下挖掘本土特色就可以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比如本土的山川风貌、四时景致、人文历史等都可以作为特色的取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理,本土的才是特色。
3.3 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融媒体发展
互联网是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大网,众多资源和数据在这上面整合加工,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互联网+”、移动大数据平台等高速运转的互联网资源都可以运用到媒体的发展之中。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整合一切信息,集成化发展。融媒体就是整合各种媒介载体,將优点集中化和最大化,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利益共通。推动建设建成融媒体平台,形成联动效应,助力交通广播新发展。例如央视《等着我》寻人栏目,与新浪微博、腾讯微讯、抖音结成融媒体,快速推广信息,促进自身栏目的影响,从而实现共赢。
3.4 树立品牌形象,打造品牌文化
品牌形象的树立不在一朝一夕,要一砖一瓦才能建成,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是增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增加公众的信任度。品牌文化是树立品牌形象的基础,构建良性的品牌文化指导品牌形象,从文化层面为形象提供保障。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文化也是逐渐积累的,品牌形象与品牌文化共生。例如央视《等着我》目前已成为中国寻人类带头模范栏目,赞助的企业品牌曝光率也大幅上升。《等着我》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品牌,树立好了品牌形象,盈利方面自然是不存在问题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视野之下对交通广播而言,不仅是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运用正确的策略,交通广播的发展会走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谢满江.电视主力频道品牌建构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刘述评,赵雨冰.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发展的困惑与出路[J].中国广播,2014(4):20-23.
[4]方东晓.论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的创新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5(20):42.
[5]张淑娟.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发展的困惑与出路[J].科技传播,2015(20):185,152.
关键词 新媒体;交通广播;挑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7-0084-02
交通广播受众群体减少的同时,自身营运也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其发展一度止步。人们实际需求是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支撑是另一方面,交通广播在新媒体视野下何去何从,笔者将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新媒体环境下交通广播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更迭速度快,受众阅读量大,及时高效传递信息是媒体最基本的生存原则。然而,交通广播是以广播的形式出现,用声音播送讯息,用电台传播和扩散,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不那么高效,人们在面对更方便简捷的新媒体产品时自然而然会多一些倾向。新媒体环境下,交通广播的受众减少,主体业务道路信息消费诉求也减弱,更多渠道的信息来源也对其产生巨大的冲击。
1.1 受众群体的缩减
交通广播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出租车司机、长途车司机、上下班时间段的私家车车主、老年人等。这些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老年人听广播是消遣打发时间,以开车为职业的人是为了及时掌握一手资讯便于自己调整工作,上下班群体是为了了解路况以及一些生活信息。这些都是不同群体的需求,一开始的交通广播也很好地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甚至说得上是声名远播。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这样一群收听交通广播的受众也受到了新兴事物的影响,在尝试比较之下,逐渐减少或不使用交通广播,因此,交通广播逐渐式微。
1.2 道路信息消费诉求减弱
道路信息包括路况、时间、距离。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经常听到交通广播电台播送堵车信息。现在,打开手机程序,大数据自动收集整理并标注堵车情况以及推送相关建议,人们对道路信息的消费诉求也随之减少。智能化、可视化大范围应用于各行各业,服务信息类的交通广播不能不式微。
1.3 海量信息的选择对广播信息传播的冲击
新媒体的衍生产品有很多,作为媒体行业,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提供信息方面的服务,谁的信息更新的快,谁的信息齐全,谁就赢了。同样一个新闻事件,传统媒体可能是通过群众爆料记者采访之后编辑再播送,而新媒体可以现场直播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记者,记录和报道新闻事件。海量信息向人们砸了过来,在这庞大的信息里面,交通广播占据的位置是极小极小的。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各种平台了解信息,不用收听电台占据大量时间。新媒体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音频视频形式,它的好处在于更新快,可重复观看(交通广播是在固定的时间段播送,不能看回放),为人们的生活切实提供了便利。
2 融合发展是交通广播的机遇
融合发展是交通广播要面对的必然趋势,时代潮流。交通广播要实现新发展,首先要整合技术、资本、信息等资源,高效合理使用资源推动自身的运营发展。营造开放、自由、包容的市场环境,欢迎新力量的注入与加盟。戒掉从前垄断时期留下的弊病,鼓励和允许市场良性竞争而不是固步自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出不来。努力建成区域行业联合体,抱团参与市场竞争,形成一股力,联动发展。技术是发展的首要前提,及时更新换代相应的设备,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搭上互联网这一时代的列车,谋求新发展。
3 新媒体视野下交通广播的发展策略
新媒体视野之下,交通广播想要在市场上占据可观的份额,必须对自己的经营方式进行调整,如何高效和优质地服务受众,是信息服务类的服务技能之一,精准把握市场动向,及时感知受众群体的消费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站住脚跟。好的产品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打造特色品牌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专业、严谨、科学的服务才走得长远,才是大浪淘沙后的真金,因此分众化、专业化、精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创立一个品牌花费的时日不长,将品牌锻造成精品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品牌对受众有天生的号召力,发展品牌也是发展交通广播自身。
3.1 坚持内容为王,打造品牌栏目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来源众多,在庞大的数量之下,这些信息很大部分都没有经过筛查,直接呈现在公众眼前,一些无脑的营销和噱头占据着公众的视野,文艺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创造性的少之又少,在民众颇有微词之时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做媒体行业,你的内容就是你的商品,内容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商品的销量。受众是能够分辨好坏优劣的,做出什么样的节目是每一个媒体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主流媒体和三流媒体的区别在于内容的取材和使用,运用得当,节目大放异彩,运用不当纯属浪费时间。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文化传播类节目譬如《经典永流传》《开讲啦》等赢得多方好评,网络平台发行的《一封家书》也备受关注。只有产品内容上去了,受众才会持续关注和增加。品牌的力量是强大的,铸造一个口碑好、质量好的品牌可以带动同台其他节目的访问,无形之中加大品牌的曝光率和整体收听率。内容为王,打造品牌栏目是可实施策略之一。
3.2 树立分众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理念,发掘本土化特色
在西方国家对电影有严格的分级要求,既保证了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也为公众不同的文化消费需求提供了便利,对于青少年群体也进行了有效的保障。分众化,简而言之就是分门别类区分不同受众,由此制定对应群体的栏目,满足不同年龄段受众的真实需求,这样可以避免受众少、群体单一等问题。有效吸引受众收听节目。专业化指的是要在编排的栏目中有专业、严谨的思考,不出现常识性和知识性错误,提出的观点以及建议应该是经过论证的,而不是随手得来。媒体的传播力量是强大的,受众在获取相关信息之后会不自觉记忆和传播,那么信息的专业化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以讹传讹就偏离媒体传播事实的初衷了。精细化是指要进行精细加工,获取信息之后不是简单地播报,需要深层次去挖掘信息隐含的东西,考虑细节,细致而清晰。关于节目的点子及其可能出现撞车,在这种情况下挖掘本土特色就可以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比如本土的山川风貌、四时景致、人文历史等都可以作为特色的取材。“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理,本土的才是特色。
3.3 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融媒体发展
互联网是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大网,众多资源和数据在这上面整合加工,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互联网+”、移动大数据平台等高速运转的互联网资源都可以运用到媒体的发展之中。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整合一切信息,集成化发展。融媒体就是整合各种媒介载体,將优点集中化和最大化,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利益共通。推动建设建成融媒体平台,形成联动效应,助力交通广播新发展。例如央视《等着我》寻人栏目,与新浪微博、腾讯微讯、抖音结成融媒体,快速推广信息,促进自身栏目的影响,从而实现共赢。
3.4 树立品牌形象,打造品牌文化
品牌形象的树立不在一朝一夕,要一砖一瓦才能建成,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是增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增加公众的信任度。品牌文化是树立品牌形象的基础,构建良性的品牌文化指导品牌形象,从文化层面为形象提供保障。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文化也是逐渐积累的,品牌形象与品牌文化共生。例如央视《等着我》目前已成为中国寻人类带头模范栏目,赞助的企业品牌曝光率也大幅上升。《等着我》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品牌,树立好了品牌形象,盈利方面自然是不存在问题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视野之下对交通广播而言,不仅是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运用正确的策略,交通广播的发展会走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谢满江.电视主力频道品牌建构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3]刘述评,赵雨冰.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发展的困惑与出路[J].中国广播,2014(4):20-23.
[4]方东晓.论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的创新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5(20):42.
[5]张淑娟.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发展的困惑与出路[J].科技传播,2015(20):1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