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那一天在梦里,见到一个情景。在旧日南方家乡大宅时光,一起去海上玩,坐的是木船,去彼岸的一座岛屿,五个人,父母,我,他的侄子,以及他。我们欢天喜地,在舱内呼喊,热闹得如同集会。船到海中,天空突然变暗,接着风雨大作,小船不堪重负,重心全无,船腹被礁石撞破,海水汩汩淌进,离岛屿还有一段距离。他用力驾住船的手把,回头说,要活命,只能减重。大人们彼此相视无言,父亲先跳海,接着是母亲,我们缩在舱角,胆颤心惊。水漫过膝盖,他一言不发,眉头紧蹙,使劲抓住方向盘,目视对岸,离岸边还有一小段距离,但船已渐渐沉入。他停下手,闭着眼,然后抱起儿子,往海里抛去,接着加大马力,似乎用尽了最后的气力,他把船开向对岸,最后只剩下我和他。
就这样醒来,在深夜昏暗的床头。不知道自己为何回到那个记忆,那个时光有许多情景留在记忆里,十分深刻,无法忘却。梦里的那种透彻到骨头里的印记,如此清晰,然后起床,默默站在无人窗口。
二
他说,有时候必须要做出选择。人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一个人在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阻,它们在暗处与我们捉迷藏。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需要勇气,胆量,坚韧的内在,静默不语,这是一种精神。那是后来上中学前的时候,他说的。说这些话时,他已近古稀。我离开大宅后不久,他就走了,走的时候据说没人知道,孤零零一个人。
在生命的疆域里,我们是幼小的顽童,懵懂无知,他是大人,手心里经常捏着糖果或小礼物,与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与他嬉戏在幽暗的大宅里,他的家。在空旷幽深的走廊上追逐他的脚步,想抓住他,得到他手心里的秘密,身旁是一扇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会不经意推开,黑暗里有时窜出一只黑猫,令你魂飞魄散。有时他突然从另一扇门内闪出,完全不得要领,我们查遍所有房间角落,发现有些门可以随手推开,有些则不行。那个与你捉迷藏的人,与你周旋其中,令你捉摸不定,你被困其中。
这样的时间总是很短,他会突然出现在那块陈旧的四方桌前,用荨麻鞭敲打桌面,使唤我们回到桌前,坐定,然后闭目休息片刻。这是他的规矩,一如既往,然后他会领读一些句子,譬如,委委佗佗,如山如河……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诸如此类。他几乎不看课本,信口而出。我们摇头晃脑,跟着念,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下午不必去,父母都在家里。
三
那时长辈偶尔会将我们寄放在他家,由他照看,给他少许的费用。许多人家的孩子都一样,并没有要求教授知识,这些皆是他自添的。我们也不曾乏味,常是只要念上几句,接着又可做游戏,得到糖果或礼品,喜不自禁。那些漫长的没有结果的游戏和奔跑,以及无疾而终的跟读,最终使你明白与他之间的关系和规则。知道何时回到桌前,何时开玩,知道有些门是黑暗的,紧闭着的。有些地方无法抵达,有些期望无法占有,有些规则不可改变,有些门即便打开,也未必能找到你的目标,有些门如果无法开启,它就不是你的方向。曾经那样一扇扇地去寻找、试探,用尽全力,如今也终于知晓,并知道所要的选择,该是采取怎样的姿态与方式。
四
在梦里觉得心已经渐老了,觉得自己与那些时光的距离如此的远。如同过去了几十年,有从乡村到城市的远,只能偶尔在触及记忆时候,才能一点一滴地想起。也许这最终只能是一种个人的细微感受,旁人无法分担,但又如此真实,在偶然的梦醒后,那一个瞬间里,看到了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的愈加分明的孤独与脆弱。是在觉得这个世界里极为珍视而郑重的,又随时担心会与它失去关联的时候,开始一点一滴变老的吗。心在一次一次的梦醒后变老的,那些记忆如同滔天海浪里的扁舟一叶,在生命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身体中的某一个部分,被剧烈的震荡警醒。
在那一刻,我是彼时的那个孩子。初春宅院内,一起越过高高门槛,在墙根下翻开石头,观察蟋蟀,暗红的蚯蚓,小蜗牛,白色根须的小草。采摘门口山茶花,吮吸花内的甘甜露水,一朵一朵摆放在他的四方桌前,等候他从房间拿糖果走出。春光明亮景象,映衬门内空间格外幽深。心里总有一种期待,却又坦然自若,有一种格外冷清的心境。继而坐到位置上,等候他来到桌前领读诗文。
有一次他给我们讲述那个出海游玩的故事,他的侄子听后嗷嗷大哭,质问为什么也把他扔下大海。他极目天井之外的湛蓝,目光深邃,迷离。然后他说,那只是一个假设,这里没有海,也无船只。但那个故事却在幼小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记,那里头有他对我一份特殊的爱与情感。这是在离开那栋大宅后,并经过时间的浸礼,才能够感受到的一切,才体会得到的。要真正去体会和感知那种特别的情感,一样需要时间,需要成长,获得能力,因为这些感知并非与生俱来。
记忆中,他从未走出那片山坳,那座大宅,那是他的岛。也许海是他的向往和梦,他的内心是一片热闹开阔的海域,有陌生的岛屿,红花绿树,以及野兽,洞穴,有自相矛盾,逐渐产生了一种淡然和清冷的内在。知道山外的世界,有些嘈杂与热闹永无法抵达,无法参与,是一种永无彼岸的追索。
五
他藏有许多书,皆是放在一间从未开启的房内。那些是他的父母留下的,他的父母皆是早期的私塾出身,父亲是民国时期村里的私塾先生。他一生无婚无子,孤独一人,直至老死。白天偶尔在得空时候,他一个人进去那个房间,好久才出来,然后拿着一本书,照着上面念给我们听。考上中学那年,知道从此即将离开那座大宅,内心惶恐不安,因为将要面对一条从此离家的孤独的路。他与我讲到选择,离开,勇气与坚韧,每个人的脚下都是孤独的一条路,然后送给我一本《大学》,线装的,作为纪念。
从窗口抬头,看到南方的夜空明朗,有月色笼罩。刚下过雨的树木葱郁旺盛,万物显出自然焕发的本能,穿过夜色似乎看见那座大宅,白墙高高垒起,月光淡淡洒在天井下的水缸里盛开的荷花上,娇嫩花朵在微风中招摇,幽幽荷香飘逸。鲜嫩青苔铺满石板,未经修缮的坑洼积蓄着雨水,双脚猛力踩进,水花溅射。他踱出房门喊住,我们赶忙回到厅堂桌边,高高屋檐上头,但见天心月圆,令人惊心。那一刻间,世间的清朗风月,如同海上的岛屿,在内心成为一种静默的昭示。
世间空旷,而它却在远方,永无法回去的远方。一座消逝的大宅,只有无限的想象与眷念,这是一种郑重的记忆。
我看到自己带着这样一种郑重的心绪,然后转过身,离开那扇窗。身后如同一座无人的孤岛,永无彼岸。
那一天在梦里,见到一个情景。在旧日南方家乡大宅时光,一起去海上玩,坐的是木船,去彼岸的一座岛屿,五个人,父母,我,他的侄子,以及他。我们欢天喜地,在舱内呼喊,热闹得如同集会。船到海中,天空突然变暗,接着风雨大作,小船不堪重负,重心全无,船腹被礁石撞破,海水汩汩淌进,离岛屿还有一段距离。他用力驾住船的手把,回头说,要活命,只能减重。大人们彼此相视无言,父亲先跳海,接着是母亲,我们缩在舱角,胆颤心惊。水漫过膝盖,他一言不发,眉头紧蹙,使劲抓住方向盘,目视对岸,离岸边还有一小段距离,但船已渐渐沉入。他停下手,闭着眼,然后抱起儿子,往海里抛去,接着加大马力,似乎用尽了最后的气力,他把船开向对岸,最后只剩下我和他。
就这样醒来,在深夜昏暗的床头。不知道自己为何回到那个记忆,那个时光有许多情景留在记忆里,十分深刻,无法忘却。梦里的那种透彻到骨头里的印记,如此清晰,然后起床,默默站在无人窗口。
二
他说,有时候必须要做出选择。人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一个人在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阻,它们在暗处与我们捉迷藏。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需要勇气,胆量,坚韧的内在,静默不语,这是一种精神。那是后来上中学前的时候,他说的。说这些话时,他已近古稀。我离开大宅后不久,他就走了,走的时候据说没人知道,孤零零一个人。
在生命的疆域里,我们是幼小的顽童,懵懂无知,他是大人,手心里经常捏着糖果或小礼物,与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与他嬉戏在幽暗的大宅里,他的家。在空旷幽深的走廊上追逐他的脚步,想抓住他,得到他手心里的秘密,身旁是一扇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会不经意推开,黑暗里有时窜出一只黑猫,令你魂飞魄散。有时他突然从另一扇门内闪出,完全不得要领,我们查遍所有房间角落,发现有些门可以随手推开,有些则不行。那个与你捉迷藏的人,与你周旋其中,令你捉摸不定,你被困其中。
这样的时间总是很短,他会突然出现在那块陈旧的四方桌前,用荨麻鞭敲打桌面,使唤我们回到桌前,坐定,然后闭目休息片刻。这是他的规矩,一如既往,然后他会领读一些句子,譬如,委委佗佗,如山如河……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诸如此类。他几乎不看课本,信口而出。我们摇头晃脑,跟着念,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下午不必去,父母都在家里。
三
那时长辈偶尔会将我们寄放在他家,由他照看,给他少许的费用。许多人家的孩子都一样,并没有要求教授知识,这些皆是他自添的。我们也不曾乏味,常是只要念上几句,接着又可做游戏,得到糖果或礼品,喜不自禁。那些漫长的没有结果的游戏和奔跑,以及无疾而终的跟读,最终使你明白与他之间的关系和规则。知道何时回到桌前,何时开玩,知道有些门是黑暗的,紧闭着的。有些地方无法抵达,有些期望无法占有,有些规则不可改变,有些门即便打开,也未必能找到你的目标,有些门如果无法开启,它就不是你的方向。曾经那样一扇扇地去寻找、试探,用尽全力,如今也终于知晓,并知道所要的选择,该是采取怎样的姿态与方式。
四
在梦里觉得心已经渐老了,觉得自己与那些时光的距离如此的远。如同过去了几十年,有从乡村到城市的远,只能偶尔在触及记忆时候,才能一点一滴地想起。也许这最终只能是一种个人的细微感受,旁人无法分担,但又如此真实,在偶然的梦醒后,那一个瞬间里,看到了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的愈加分明的孤独与脆弱。是在觉得这个世界里极为珍视而郑重的,又随时担心会与它失去关联的时候,开始一点一滴变老的吗。心在一次一次的梦醒后变老的,那些记忆如同滔天海浪里的扁舟一叶,在生命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身体中的某一个部分,被剧烈的震荡警醒。
在那一刻,我是彼时的那个孩子。初春宅院内,一起越过高高门槛,在墙根下翻开石头,观察蟋蟀,暗红的蚯蚓,小蜗牛,白色根须的小草。采摘门口山茶花,吮吸花内的甘甜露水,一朵一朵摆放在他的四方桌前,等候他从房间拿糖果走出。春光明亮景象,映衬门内空间格外幽深。心里总有一种期待,却又坦然自若,有一种格外冷清的心境。继而坐到位置上,等候他来到桌前领读诗文。
有一次他给我们讲述那个出海游玩的故事,他的侄子听后嗷嗷大哭,质问为什么也把他扔下大海。他极目天井之外的湛蓝,目光深邃,迷离。然后他说,那只是一个假设,这里没有海,也无船只。但那个故事却在幼小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记,那里头有他对我一份特殊的爱与情感。这是在离开那栋大宅后,并经过时间的浸礼,才能够感受到的一切,才体会得到的。要真正去体会和感知那种特别的情感,一样需要时间,需要成长,获得能力,因为这些感知并非与生俱来。
记忆中,他从未走出那片山坳,那座大宅,那是他的岛。也许海是他的向往和梦,他的内心是一片热闹开阔的海域,有陌生的岛屿,红花绿树,以及野兽,洞穴,有自相矛盾,逐渐产生了一种淡然和清冷的内在。知道山外的世界,有些嘈杂与热闹永无法抵达,无法参与,是一种永无彼岸的追索。
五
他藏有许多书,皆是放在一间从未开启的房内。那些是他的父母留下的,他的父母皆是早期的私塾出身,父亲是民国时期村里的私塾先生。他一生无婚无子,孤独一人,直至老死。白天偶尔在得空时候,他一个人进去那个房间,好久才出来,然后拿着一本书,照着上面念给我们听。考上中学那年,知道从此即将离开那座大宅,内心惶恐不安,因为将要面对一条从此离家的孤独的路。他与我讲到选择,离开,勇气与坚韧,每个人的脚下都是孤独的一条路,然后送给我一本《大学》,线装的,作为纪念。
从窗口抬头,看到南方的夜空明朗,有月色笼罩。刚下过雨的树木葱郁旺盛,万物显出自然焕发的本能,穿过夜色似乎看见那座大宅,白墙高高垒起,月光淡淡洒在天井下的水缸里盛开的荷花上,娇嫩花朵在微风中招摇,幽幽荷香飘逸。鲜嫩青苔铺满石板,未经修缮的坑洼积蓄着雨水,双脚猛力踩进,水花溅射。他踱出房门喊住,我们赶忙回到厅堂桌边,高高屋檐上头,但见天心月圆,令人惊心。那一刻间,世间的清朗风月,如同海上的岛屿,在内心成为一种静默的昭示。
世间空旷,而它却在远方,永无法回去的远方。一座消逝的大宅,只有无限的想象与眷念,这是一种郑重的记忆。
我看到自己带着这样一种郑重的心绪,然后转过身,离开那扇窗。身后如同一座无人的孤岛,永无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