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宣布,已确定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将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它们囊括了国内众多知名的民营资本的参与,如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
至此,首批民营银行试点终于拿到了渴盼已久的“准生证”,此时距离中央提出引导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的改革还不到一年。
毫无疑问,目前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仅意味着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表明了中央启动的金融改革正朝着“啃骨头”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民营银行也被大众寄予了“鲶鱼效应”的厚望,希望其能够搅动当前银行业国有资本独大的金融格局。
龙头企业获选
国家逐步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迅速点燃民间资本涌入金融领域的热情。那么,此次公布参与民营银行试点的10家企业如何做到脱颖而出,成为首批获批企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认为,首先,这十家企业均是民营经济中的龙头企业。其中很多民营企业主在民营行业协会做负责人,本身就具有标杆性的作用。其次,十家企业实力雄厚,财务状况优良。同时,他们本人有非常强大的意愿要帮助国家解决民营金融融资服务的缺位和真空问题。“他们本身就是从民营企业中成长起来的,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疾苦和对银行标准化抵押贷款模式的不满,如何控制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他们也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据悉,此次获选企业都是各自行业中的“佼佼者”,并且大多都有金融背景。如1999年成立的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通过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余额宝让社会各界一时间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直线上升。而作为全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的腾讯公司,旗下除了第三方支付机构财付通外,还于2013年成立了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制定“生前遗嘱”做好风险管控
对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公布试点的同时明确了五方面要求,第一,要有自担剩余风险的制度安排。第二,要有办好银行的股东资质条件和抗风险能力。第三,有股东接受监管的具体条款。第四,有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特定的战略。第五,有合法可行的风险处置和恢复计划,用行话讲,叫做“生前遗嘱”。
“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要立刻进入到一个全新模式的改革中,靠存贷利差的业务就可以吃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问题是,以后其增长、盈利模式是什么?国家让民营金融先开路探索,是因为"生前遗嘱"的风险控制方法在国外也是刚刚尝试开来,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如果用国有银行的存量资源去尝试,风险太大。”孙立坚表示,国家从风险控制角度,顺应世界潮流选择“生前遗嘱”的管理风险新模式,对探索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出高要求,同时这十家企业非常积极地接受使命,供求双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动力来尝试深入推进与国际潮流接轨的现代化金融改革。
积累经验打破壁垒
社会各界期盼民营银行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可以打破现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可是此次获批的民营银行对于初期业务的进行有一定限制,规定只能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避免复杂金融交易。运行模式主要包括“小存小贷”、“大存小贷”、“特定区域存贷款”、“公存公贷”四种。
但不管怎样,我们相信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至少有两个作用。
一方面,民营银行的百花齐放,可能缓解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高、金融资源结构性短缺的局面。在实践中,国有银行偏向给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尽管这与国企的基础雄厚、有产可偿有关,但与它们同属国有体系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民营银行应该更能理解民营企业的苦衷,其服务可能相对更加人性化,发挥更多民间智慧。
另一方面,当前国有大型银行有倾向性的金融服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但对于民营银行而言,这也是一块可以占有的市场份额。如果处理得当,这可以获得一箭三雕的效果,即民营银行的业务大为拓展,中小企业也缓解了融资难,进而又让金融业形成更合理的竞争格局。
“民营金融刚起步,只发放有限牌照,而不是传统银行的全牌照,这是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孙立坚表示,民营企业起步先做安全性的业务,可能会带给这十家企业“不过瘾”的感觉,甚至感觉到资金成本增加。但正是因为,这十家企业毕竟没有任何做银行的经验,所以他们必须在有限牌照中摸索如何管理风险。
不走重复路
当然,目前开放的第一批民营银行,甚至今后再陆续开放的多批民营银行,它们在短期内无论是规模、业务都不太可能与当前的国有银行系统相提并论。所以,摆在民营银行面前的首要问题其实是如何立足,怎样生存下来。而未来的这些银行的发展应该是以特色业务为主,主打与国有银行既有业务形成差异化的牌。
“民营银行一定要区别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形成不同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孙立坚表示,“国家曾做过一系列尝试,希望走出一条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的运营模式之路,但均未成功。此次民营银行试点获批,希望能够真正走出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业务之路,不走重复路。”
尚福林也表示:“这次尝试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是一个突破。以往,民资是通过兼并重组或改造进入银行业的,这次要尝试由民资在银行的治理机制、业务发展,甚至风险处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对于民营银行今后的定位,尚福林认为应该“突出特色化业务、差异化经营,重点是服务小微、服务社区等,以完善多层次的银行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强调差异化定位,既是允许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也是民营银行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自然选择。
“我看好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申请银行。”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民营银行未来发展的前景就是错位竞争。如果不是错位竞争而是同质竞争,又不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民营银行失败的概率比较大。
吴晓灵表示,相比传统企业,更看好能够结合新技术的银行,特别是互联网相关企业申请银行的前景。错位竞争需要有全新的思维模式,设立与现有银行截然不同的银行。
“民营银行一定要和传统的商业银行走出不同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孙立坚表示,国家曾做出过一些尝试与努力,比如成立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地方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都走了大银行的重复路。
“这次真的希望我们的民营金融能够走出差异化、特色化的业务,不要做同样的事情,抢同样的客户。而是为大批拿不到金融服务的客户服务。”孙立坚强调,一定不能在牌照发放后,还是把手上的资源流向大企业,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首先,民营银行宜从“小”处切入,缝隙中求生存。这里的“小”包括了小额和小众。据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目前获批的民营银行主要分为4种模式:阿里发起的银行定位“小存小贷”;腾讯定位“大存小贷”;天津定位“公存公贷”;其他两家则体现特定区域,服务当地的小微企业、金融消费者。这里面要么体现小额,要么体现小众,它们正在从目前的国有银行掌控的行业格局的小缝隙中寻找立足之地。
其次,民营银行宜从“新”处拓展,借互联网突围。在从事银行的民营资本中,阿里、腾讯都是凭借互联网络起家,并且成为行业的巨无霸,它们的成功之道在于抓住了新兴行业的机遇。从事银行业,它们起步较晚,能够借力的其实是互联网经验,而这也正是其他国有银行有所欠缺的部分,如果这一批民营银行里能有几家充分发挥和调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移动金融)力量,则很有可能收获惊喜。
再次,民营企业宜从“稳”处着力,维护金融安全。银行业长期没有向民营资本开放,并不单纯是国有垄断的因素,也还有金融安全的考虑。毕竟银行业很可能涉及众多普通民众,如果经营不善就可能形成群体性事件、激发连锁的金融风险,而这时候政府是否需要兜底风险就是大难题。首批获选企业是“优中选优”的结果,它们的一大特色也在于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尤其是通过“生前遗嘱”的方式预备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既取信于民,也有助于国。
总之,我们乐于看到民营资本参与银行业,但是整个金融行业改革并不能局限于开放准入门槛,今后还需要包括利率市场化方面的更多举措。当然,对于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坚持一视同仁的监管准备,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方面尤其需要注意,毕竟中国公众金融风险的承受力还是较弱。金融改革需要创新和开放,但永远不能忽视安全的底线。
至此,首批民营银行试点终于拿到了渴盼已久的“准生证”,此时距离中央提出引导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的改革还不到一年。
毫无疑问,目前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仅意味着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表明了中央启动的金融改革正朝着“啃骨头”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民营银行也被大众寄予了“鲶鱼效应”的厚望,希望其能够搅动当前银行业国有资本独大的金融格局。
龙头企业获选
国家逐步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迅速点燃民间资本涌入金融领域的热情。那么,此次公布参与民营银行试点的10家企业如何做到脱颖而出,成为首批获批企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认为,首先,这十家企业均是民营经济中的龙头企业。其中很多民营企业主在民营行业协会做负责人,本身就具有标杆性的作用。其次,十家企业实力雄厚,财务状况优良。同时,他们本人有非常强大的意愿要帮助国家解决民营金融融资服务的缺位和真空问题。“他们本身就是从民营企业中成长起来的,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疾苦和对银行标准化抵押贷款模式的不满,如何控制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他们也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据悉,此次获选企业都是各自行业中的“佼佼者”,并且大多都有金融背景。如1999年成立的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通过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余额宝让社会各界一时间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直线上升。而作为全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的腾讯公司,旗下除了第三方支付机构财付通外,还于2013年成立了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制定“生前遗嘱”做好风险管控
对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公布试点的同时明确了五方面要求,第一,要有自担剩余风险的制度安排。第二,要有办好银行的股东资质条件和抗风险能力。第三,有股东接受监管的具体条款。第四,有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特定的战略。第五,有合法可行的风险处置和恢复计划,用行话讲,叫做“生前遗嘱”。
“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要立刻进入到一个全新模式的改革中,靠存贷利差的业务就可以吃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问题是,以后其增长、盈利模式是什么?国家让民营金融先开路探索,是因为"生前遗嘱"的风险控制方法在国外也是刚刚尝试开来,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如果用国有银行的存量资源去尝试,风险太大。”孙立坚表示,国家从风险控制角度,顺应世界潮流选择“生前遗嘱”的管理风险新模式,对探索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出高要求,同时这十家企业非常积极地接受使命,供求双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动力来尝试深入推进与国际潮流接轨的现代化金融改革。
积累经验打破壁垒
社会各界期盼民营银行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可以打破现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可是此次获批的民营银行对于初期业务的进行有一定限制,规定只能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避免复杂金融交易。运行模式主要包括“小存小贷”、“大存小贷”、“特定区域存贷款”、“公存公贷”四种。
但不管怎样,我们相信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至少有两个作用。
一方面,民营银行的百花齐放,可能缓解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高、金融资源结构性短缺的局面。在实践中,国有银行偏向给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尽管这与国企的基础雄厚、有产可偿有关,但与它们同属国有体系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民营银行应该更能理解民营企业的苦衷,其服务可能相对更加人性化,发挥更多民间智慧。
另一方面,当前国有大型银行有倾向性的金融服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但对于民营银行而言,这也是一块可以占有的市场份额。如果处理得当,这可以获得一箭三雕的效果,即民营银行的业务大为拓展,中小企业也缓解了融资难,进而又让金融业形成更合理的竞争格局。
“民营金融刚起步,只发放有限牌照,而不是传统银行的全牌照,这是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孙立坚表示,民营企业起步先做安全性的业务,可能会带给这十家企业“不过瘾”的感觉,甚至感觉到资金成本增加。但正是因为,这十家企业毕竟没有任何做银行的经验,所以他们必须在有限牌照中摸索如何管理风险。
不走重复路
当然,目前开放的第一批民营银行,甚至今后再陆续开放的多批民营银行,它们在短期内无论是规模、业务都不太可能与当前的国有银行系统相提并论。所以,摆在民营银行面前的首要问题其实是如何立足,怎样生存下来。而未来的这些银行的发展应该是以特色业务为主,主打与国有银行既有业务形成差异化的牌。
“民营银行一定要区别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形成不同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孙立坚表示,“国家曾做过一系列尝试,希望走出一条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的运营模式之路,但均未成功。此次民营银行试点获批,希望能够真正走出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业务之路,不走重复路。”
尚福林也表示:“这次尝试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是一个突破。以往,民资是通过兼并重组或改造进入银行业的,这次要尝试由民资在银行的治理机制、业务发展,甚至风险处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对于民营银行今后的定位,尚福林认为应该“突出特色化业务、差异化经营,重点是服务小微、服务社区等,以完善多层次的银行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强调差异化定位,既是允许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也是民营银行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自然选择。
“我看好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申请银行。”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民营银行未来发展的前景就是错位竞争。如果不是错位竞争而是同质竞争,又不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民营银行失败的概率比较大。
吴晓灵表示,相比传统企业,更看好能够结合新技术的银行,特别是互联网相关企业申请银行的前景。错位竞争需要有全新的思维模式,设立与现有银行截然不同的银行。
“民营银行一定要和传统的商业银行走出不同的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孙立坚表示,国家曾做出过一些尝试与努力,比如成立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地方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都走了大银行的重复路。
“这次真的希望我们的民营金融能够走出差异化、特色化的业务,不要做同样的事情,抢同样的客户。而是为大批拿不到金融服务的客户服务。”孙立坚强调,一定不能在牌照发放后,还是把手上的资源流向大企业,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首先,民营银行宜从“小”处切入,缝隙中求生存。这里的“小”包括了小额和小众。据银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目前获批的民营银行主要分为4种模式:阿里发起的银行定位“小存小贷”;腾讯定位“大存小贷”;天津定位“公存公贷”;其他两家则体现特定区域,服务当地的小微企业、金融消费者。这里面要么体现小额,要么体现小众,它们正在从目前的国有银行掌控的行业格局的小缝隙中寻找立足之地。
其次,民营银行宜从“新”处拓展,借互联网突围。在从事银行的民营资本中,阿里、腾讯都是凭借互联网络起家,并且成为行业的巨无霸,它们的成功之道在于抓住了新兴行业的机遇。从事银行业,它们起步较晚,能够借力的其实是互联网经验,而这也正是其他国有银行有所欠缺的部分,如果这一批民营银行里能有几家充分发挥和调动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移动金融)力量,则很有可能收获惊喜。
再次,民营企业宜从“稳”处着力,维护金融安全。银行业长期没有向民营资本开放,并不单纯是国有垄断的因素,也还有金融安全的考虑。毕竟银行业很可能涉及众多普通民众,如果经营不善就可能形成群体性事件、激发连锁的金融风险,而这时候政府是否需要兜底风险就是大难题。首批获选企业是“优中选优”的结果,它们的一大特色也在于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尤其是通过“生前遗嘱”的方式预备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既取信于民,也有助于国。
总之,我们乐于看到民营资本参与银行业,但是整个金融行业改革并不能局限于开放准入门槛,今后还需要包括利率市场化方面的更多举措。当然,对于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坚持一视同仁的监管准备,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方面尤其需要注意,毕竟中国公众金融风险的承受力还是较弱。金融改革需要创新和开放,但永远不能忽视安全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