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行信贷政策的市场效应的真正体现,恐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不仅如此,我们恐怕还得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多种准备。处在转型升级关口的商业银行也正在新环境下摸索新的生存规则。但无论如何,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已有了实质性进展。资本约束机制正在不断强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央行今年的新信贷政策下,银行业正朝着合规管理,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踏步迈进。我们有充分理由对之寄予厚望与信心。
因部分城市楼价急跌、银行限贷以及人民币贬值利空的袭击,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以及期指1403跌幅一度都在2%以上。金融、地产股成了重灾区。央行推出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今年将切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更好地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形下,市场如此的过激反应不能不促人深思。
当前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央行今年的信贷政策纲领恰为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促使经济健康稳定奠定了政策基础。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央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科学合理,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换言之,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而信贷政策作为实现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主要着眼于解决信贷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信贷政策成效如何,主要体现在信贷结构的科学优化与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上,而信贷结构是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判断标准就是信贷资金的投量和投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虽然,这个信贷政策的市场效应的真正体现,恐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不仅如此,我们恐怕还得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多种准备。但无论如何,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去年,央行继续发挥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在引导信贷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在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继续支持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共有21家商业银行发行1100亿元金融债券,专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入,服务现代农业。尤其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对就业、助学等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在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方面,发挥央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扎实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通过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在扎实推进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方面,尽力发挥信贷资产证券化对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作用,积极改进完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
此外,信贷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更好地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比如,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保持了较强力度。2013年末,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0.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万亿元,同比多增3576亿元。全年新增涉农贷款3.39万亿元,同比多增3806亿元。又如,服务业贷款增长显著加快。2013年末,服务业(剔除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末上升11.5个百分点。再如,部分“两高一剩”限制行业贷款增速放缓。钢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10.7%,建材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3.3%。
随着管理层推出诸如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和加强监管影子银行、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行为、发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加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时间让商业银行倍感压力,特别是娴熟的能够快速赚钱的业务受到管理层制度约束,一时有找不准未来自身发展方向之感。然而,利率市场化这个大趋势只能向前,不可逆转,商业银行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互联网金融机构来势汹汹,商业银行非得在新环境下摸索新的生存规则不可。
央行新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从六个方面勾勒出了实现马年银行业务的“万马奔腾”的基本轮廓。一是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二是做好新型城镇化各项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要抓好科技文化金融政策措施的落实,开发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特点的融资产品,支持信息消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公路、流通、能源及煤层气抽采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在信贷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做好铁路、船舶等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振兴的配套金融服务;五是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信贷支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不断提升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防治大气污染领域金融服务水平;六是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首套自住购房的贷款需求,切实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金融服务水平。
总之,处在转型升级关口的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机制正在不断强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央行今年的新信贷政策下,正朝着合规管理,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踏步迈进。我们有充分理由对之寄予厚望与信心。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
因部分城市楼价急跌、银行限贷以及人民币贬值利空的袭击,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以及期指1403跌幅一度都在2%以上。金融、地产股成了重灾区。央行推出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今年将切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更好地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形下,市场如此的过激反应不能不促人深思。
当前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央行今年的信贷政策纲领恰为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促使经济健康稳定奠定了政策基础。信贷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央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科学合理,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换言之,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而信贷政策作为实现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主要着眼于解决信贷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信贷政策成效如何,主要体现在信贷结构的科学优化与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上,而信贷结构是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判断标准就是信贷资金的投量和投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虽然,这个信贷政策的市场效应的真正体现,恐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不仅如此,我们恐怕还得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多种准备。但无论如何,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去年,央行继续发挥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在引导信贷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在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继续支持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共有21家商业银行发行1100亿元金融债券,专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入,服务现代农业。尤其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大对就业、助学等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在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方面,发挥央行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扎实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通过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在扎实推进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方面,尽力发挥信贷资产证券化对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作用,积极改进完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
此外,信贷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更好地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比如,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保持了较强力度。2013年末,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0.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万亿元,同比多增3576亿元。全年新增涉农贷款3.39万亿元,同比多增3806亿元。又如,服务业贷款增长显著加快。2013年末,服务业(剔除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末上升11.5个百分点。再如,部分“两高一剩”限制行业贷款增速放缓。钢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10.7%,建材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下降3.3%。
随着管理层推出诸如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和加强监管影子银行、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行为、发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加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时间让商业银行倍感压力,特别是娴熟的能够快速赚钱的业务受到管理层制度约束,一时有找不准未来自身发展方向之感。然而,利率市场化这个大趋势只能向前,不可逆转,商业银行暴利时代一去不复返,互联网金融机构来势汹汹,商业银行非得在新环境下摸索新的生存规则不可。
央行新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从六个方面勾勒出了实现马年银行业务的“万马奔腾”的基本轮廓。一是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二是做好新型城镇化各项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三是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要抓好科技文化金融政策措施的落实,开发适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特点的融资产品,支持信息消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公路、流通、能源及煤层气抽采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在信贷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做好铁路、船舶等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振兴的配套金融服务;五是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信贷支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不断提升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防治大气污染领域金融服务水平;六是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首套自住购房的贷款需求,切实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金融服务水平。
总之,处在转型升级关口的我国银行业,资本约束机制正在不断强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央行今年的新信贷政策下,正朝着合规管理,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踏步迈进。我们有充分理由对之寄予厚望与信心。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