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150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及ETCM数据库筛选健脾益肾化浊方的活性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运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PSCI相关疾病靶点;运用RStudio软件对健脾益肾化浊方及PSCI共同靶点绘制韦恩图;将二者共同靶点通过STRING及Metascape数据库分别进行PPI分析,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6.0绘制“健脾益肾化浊方-靶点-PSCI-通路”网络图;采用AutoDock对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健脾益肾化浊方39种活性成分和553个靶点,筛选出PSCI潜在靶点2305个,二者共同靶点为254个.通过GO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健脾益肾化浊方可能通过突触可塑性、抗细胞凋亡、抗炎等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PSCI的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活性成分Stigmasterol与核心靶点(MAPK1、SRC、MAPK3、TP53、HSP90AA1),Palmatine与核心靶点(AKT1)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健脾益肾化浊方治疗PSCI可能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抗细胞凋亡、抗炎等生物学过程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面对高分辨率的海量脑片染色信号数据,建立一种统一的方法来便捷的实现多场景下的准确识别.方法:选择5套不同分子标记的小鼠鼠脑荧光图像数据,对比分析了ImageJ和Imaris两种识别方法与人工识别的差异.结果:对于清晰无重叠的荧光信号,Imaris和ImageJ均能进行快速准确地识别.而当图像内信号强度差异较大时,Imaris参数调整的识别结果是实时可见的,且鲁棒性较好,同一参数即可对全部信号进行较准确的量化,但在ImageJ中需要根据信号强度设置不同的参数进行多次识别.结论:Imaris是一种理想的
目的:大多数中药材在加工前需要进行软化处理,然而软化终点一般由人主观确定.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压传感器用于中药材软化情况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将各种中药材按直径分为大、中、小3组分别浸润.设计并自制了一种用于测定中药材硬度的针刺压传感器,利用压力传感器和微波测水仪分别对中药材的硬度和水分含量进行检测.通过人工判断,验证浸润软化终点时间的准确性.结果:丹参、大黄、苍术等药材水分含量与硬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一般情况下,药材直径较大时,软化终点所需时间较长.用水分含量值计算软化终点处药材的硬度,利用针刺压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