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隔四年,普京实现了俄罗斯版的“王者归来”,重回总统宝座。
莫斯科时间3月5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全国99.3%的计票结果显示,第六届俄联邦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统一俄罗斯”党(下称“统俄党”)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以63.75%得票率的压倒性优势,成为首位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总统。
自1999年12月31日出任俄罗斯代总统起,逾12年来普京一直是俄罗斯政坛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其民意支持度始终较高。大选前,普京连续发表七篇竞选文章详细阐述未来执政理念。许多选民表示,普京是值得信赖的领导人,相信他不会辜负国民的期待。
然而,与四年前载誉离任时相比,俄罗斯社会已发生了许多变化,摆在普京面前的是一系列棘手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对《财经》记者表示,俄罗斯社会的最大问题从政治上看主要表现为民众的政治参与度不够,参政热情和水平都不足,权力仍然垄断在官僚和执政党手中,其结果是政治权力缺乏监督,腐败严重;在经济上,俄罗斯主要依赖能源、资源出口,这虽然促成了普京前两届总统任期内的高增长率,但也已表现出潜力不足、竞争能力差、脆弱性强的“荷兰病”迹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庞大鹏则对《财经》记者表示,在当今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全球形势和国际格局不断演变的背景下,再任总统的普京能否顺利解决俄罗斯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构建与西方及整个国际社会新的关系构架,仍是其执政难题。
胜选之嫌
虽然由于候选人实力强弱悬殊,普京再次当选总统毫无悬念,但主要竞争对手日里诺夫斯基(自民党)、久加诺夫(共产党)也有一定支持率。在去年12月的俄罗斯杜马选举中,普京所属统俄党的支持率为49.54%,比上一届下降15%,所获席位从315席减至238席。作为大选风向标的杜马选举结果一度给普京竞选班子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杜马选举后,俄罗斯反对派组织了数次示威游行,抗议统俄党涉嫌选举舞弊,矛头直指普京,俄罗斯政局也随之进一步复杂化。对此,普京的反应比较温和。3月2日,大选投票前两天,普京强调说,如果当选总统,他将继续推动改革,不会借机打压反对派。
不过,反对派没有平静地接受大选结果,他们认为统俄党再次涉嫌舞弊。5日晚,在莫斯科市中心举行的抗议活动中,警察与示威者爆发了冲突。俄罗斯新闻机构报道,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部门前举行的未经批准的另一起游行中,有100多人遭到逮捕。抗议也没有局限在首都,据国际文传电讯报道,反对派至少在十个城市举行了集会抗议活动,警察共逮捕了600多名示威者。
尽管极少有人否认,无论是否舞弊,普京都肯定能够赢得选举,但外国和俄罗斯选举监督组织仍然批评克里姆林宫不公平地组织选举,并声称在4日的投票中发现了普遍的不规范行为。他们表示,一些政党候选人被取消竞选资格,而在由国家控制的电视上,普京得到了70%的出镜时间。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观察员称,普京为了赢得选举滥用政府资源。OSCE观察员托尼诺·皮库拉(Tonino Picula)表示:不存在真正的竞争,滥用政府资源意味着谁是选举赢家从来没有悬念。选举的意义就在于结果不确定:这不是俄罗斯的情况。
冯玉军认为,普京在前两届总统任期内,促进了俄罗斯的复兴和崛起,但也造就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社会出现了抗议普京体制的声音,对普京本人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然而,大选结果表明,虽然反对派声势浩大,但普京的民意基础未受严重影响,外界仍不可低估其个人魅力及执政能力。
在普京前两任总统任期内,俄罗斯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有明显改善,消费社会开始出现,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俄罗斯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法国、巴西和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七位。大多数选民对国家发展的稳定预期是该党始终保持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
不过,冯玉军也表示,普京已经意识到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要变化,今后会采取更平衡的政策。普京曾提出“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其振兴俄罗斯的意志很强,但当前国内环境和国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一届普京政府能否应对挑战还是问题。
经济现代化重任
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近四年作为总理执政的普京不轻松。尽管与梅德韦杰夫的“梅普组合”实力很强,但俄罗斯经济还是受到不小打击。2011年俄罗斯经济出现起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通货膨胀率降为6%。
日本拓殖大学客座教授名越健郎对《财经》记者指出,尽管俄罗斯经济这几年发展相对较快,但是还不算是一个经济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过了差不多十年的经济疲惫期,现阶段虽然有经济兴起的苗头,但俄罗斯经济结构不合理,行业比例失调,从军方装备和军人待遇就可以看得出俄罗斯经济还是比较困难的。
名越健郎认为,俄罗斯经济依赖能源出口,军工出口比重大,但近年来创新力度不够,从购买法国军舰、以色列无人机等事例都可以看得出其军事技术在逐步衰退。
另外,俄罗斯国内贪污腐败行为严重。从长期来看,俄罗斯内部政治势力的分化或整合走势取决于普京第三任期的改革构想。如何维持经济发展活力,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优化经济结构并加大打击腐败犯罪的力度,将是其今后一段时间内取得民众支持的先决条件。
名越健郎认为,未来俄罗斯经济中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国际经济、政治危机非常有可能成为俄罗斯经济崛起的机遇。如果2012年俄罗斯国内不发生重大的意外情形,未来六年内俄罗斯经济非常有可能快速崛起,GDP年均增长率可能会达到4%-5%。”
去年12月16日,俄罗斯结束了长达18年的马拉松式谈判,正式获准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分析人士指出,入世不仅有助于俄罗斯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助力,也将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和多边贸易机制建设创造契机。
普京过去执政期间,实现了年均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高涨的原油价格。目前,俄罗斯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加,这使得新政权不能只依靠资源来运作,培养制造业,实现经济现代化是普京执政的首要任务。
外交挑战
早在选举开始前,西方媒体就在“唱衰”普京的新一任总统任期,认为他重返克里姆林宫易,但未来执政之路却不会一帆风顺。
路透社发表分析文章称,普京上任后并不轻松,既要面对与西方国家的冲突,还要面对国内中产阶级要求自由、公正的压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文章则强调,作为对普京“帝王般回归”的“明智应对之举”,美国应该继续对俄施压,制裁普京体制的代表。《洛杉矶时报》称,这个国家在1918年后从未如此明显地分裂为对立的两大阵营。
俄罗斯外交政策杂志《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总编辑卢基扬诺夫在接受中方媒体的采访时表示,普京担任总统和总理的12年间对美国的负面印象逐渐累积。当普京刚开始担任俄罗斯总统时,他希望俄美两国能建立全新的关系,让双边关系改善并变得更加稳定和平等。但普京的所有尝试都失败了。在对美国失望后,普京坚信,俄美两国根本不可能建立正常的互信关系,只有当俄罗斯展示强硬立场时,两国才可能在某些问题上进行利益交换或者达成妥协。普京对美国的这种负面印象仍将在他重回克里姆林宫后对俄罗斯的美国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在俄美关系上,俄罗斯仍将坚持强硬立场,暂时还看不到有任何因素能够改善两国关系。
卢基扬诺夫认为,俄欧关系如何发展并不取决于俄罗斯,而取决于欧洲。欧洲—体化进程目前遭遇挫折,其前景如何还是未知数。尽管普京不喜欢欧洲,但他对欧洲感兴趣,而且对欧洲的了解远多于对亚洲的了解。普京更希望与欧洲接近,他与亚洲国家接触时比较谨慎。如果有机会靠近欧洲,普京会利用这些机会拉近与欧洲的关系。“俄罗斯外交历来向欧洲看,很少关注亚洲,所以至今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针对亚太地区的外交战略。”
卢基扬诺夫也表示,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外交不会发生根本变化。近年来,俄罗斯在外交上比较审慎。俄罗斯外交坚持的一条原则就是,不要让情况变得更糟糕。普京上台后仍将坚持这一原则。
体制内对立
今年5月7日,普京将正式宣誓就职总统,俄罗斯则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新普京时代”。这不仅是普京过去12年执掌俄罗斯的历史延续,更是普京能否把俄罗斯带入一个新发展阶段的艰难开始。
分析人士指出,普京若要重新赢取民心,一个可能办法是直面民众对于国内腐败和法治的担忧,并实行经济改革以促进投资和增长。未来六年,目前已是中等收入国家的俄罗斯有时间开启现代化改造,准备好到2018年实行真正自由的总统选举。但这些都颇具挑战,改革将威胁普京身边的既得利益集团。
今年2月,俄罗斯最大国有商业银行俄储蓄银行行长格列夫公开反对该行私有化。俄罗斯政府去年秋天曾计划将政府持股的7%的股份出售给市场,由于欧债危机,这一计划不得不延期。促进私有化是梅德韦杰夫提出的政策,计划至2016年政府投入6万亿卢布,引进外国资本来改革无效经营的国有企业。但这一计划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团和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日本分析人士金子夏树告诉《财经》记者,以俄罗斯副总理谢钦为代表的保守派反对进行私有化改革。俄罗斯政府内保守派和自由派的对立愈发严重,这将使新政权在经济政策的执行方面呈现出不透明状态。
俄罗斯投资银行的分析人士也分析认为,如果普京体制内保守派的势力增强的话,市场对经济改革的期望会减退。去年从俄罗斯流出的净资本是上一年度的2.5倍,达到842亿美元,今年这一势头也将持续。
因此,这个政权更可能的选择是想方设法通过撒钱来邀买人心。但鉴于只有国际油价维持在每桶120美元以上时俄罗斯才能实现国家预算平衡,扩大支出可能会威胁到来之不易的财政稳定。
冯玉军认为,从前苏联解体20年的进程来看,1993年的俄罗斯宪法符合民主原则,从中诞生的“超级总统制”也促进了俄罗斯的迅速复兴。但“超级总统制”的弊端是权力过于集中,很难制衡。普京通过竞选纲领表达了新的意愿,期待改革能够创造俄罗斯的未来。
自从普京上台以来,硬汉形象一直深入人心: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向石油寡头开战,平定车臣叛乱这一切都暗合了俄罗斯人呼唤强势领袖、渴望维持秩序和经济发展的诉求。一直想把俄罗斯变成超级大国的普京,执著于恢复军备,加大基础投入,这些都需要钱,而俄罗斯的钱主要依赖资源输出。一旦世界形势有变,油价波动,中东危机,普京式改革的诸多不足如失业率高涨、通胀率大增等,就会凸显出来,并可能引发社会不满,为其未来的政治生涯埋下种种变数。
莫斯科时间3月5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全国99.3%的计票结果显示,第六届俄联邦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统一俄罗斯”党(下称“统俄党”)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以63.75%得票率的压倒性优势,成为首位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总统。
自1999年12月31日出任俄罗斯代总统起,逾12年来普京一直是俄罗斯政坛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其民意支持度始终较高。大选前,普京连续发表七篇竞选文章详细阐述未来执政理念。许多选民表示,普京是值得信赖的领导人,相信他不会辜负国民的期待。
然而,与四年前载誉离任时相比,俄罗斯社会已发生了许多变化,摆在普京面前的是一系列棘手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对《财经》记者表示,俄罗斯社会的最大问题从政治上看主要表现为民众的政治参与度不够,参政热情和水平都不足,权力仍然垄断在官僚和执政党手中,其结果是政治权力缺乏监督,腐败严重;在经济上,俄罗斯主要依赖能源、资源出口,这虽然促成了普京前两届总统任期内的高增长率,但也已表现出潜力不足、竞争能力差、脆弱性强的“荷兰病”迹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庞大鹏则对《财经》记者表示,在当今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全球形势和国际格局不断演变的背景下,再任总统的普京能否顺利解决俄罗斯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构建与西方及整个国际社会新的关系构架,仍是其执政难题。
胜选之嫌
虽然由于候选人实力强弱悬殊,普京再次当选总统毫无悬念,但主要竞争对手日里诺夫斯基(自民党)、久加诺夫(共产党)也有一定支持率。在去年12月的俄罗斯杜马选举中,普京所属统俄党的支持率为49.54%,比上一届下降15%,所获席位从315席减至238席。作为大选风向标的杜马选举结果一度给普京竞选班子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杜马选举后,俄罗斯反对派组织了数次示威游行,抗议统俄党涉嫌选举舞弊,矛头直指普京,俄罗斯政局也随之进一步复杂化。对此,普京的反应比较温和。3月2日,大选投票前两天,普京强调说,如果当选总统,他将继续推动改革,不会借机打压反对派。
不过,反对派没有平静地接受大选结果,他们认为统俄党再次涉嫌舞弊。5日晚,在莫斯科市中心举行的抗议活动中,警察与示威者爆发了冲突。俄罗斯新闻机构报道,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部门前举行的未经批准的另一起游行中,有100多人遭到逮捕。抗议也没有局限在首都,据国际文传电讯报道,反对派至少在十个城市举行了集会抗议活动,警察共逮捕了600多名示威者。
尽管极少有人否认,无论是否舞弊,普京都肯定能够赢得选举,但外国和俄罗斯选举监督组织仍然批评克里姆林宫不公平地组织选举,并声称在4日的投票中发现了普遍的不规范行为。他们表示,一些政党候选人被取消竞选资格,而在由国家控制的电视上,普京得到了70%的出镜时间。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观察员称,普京为了赢得选举滥用政府资源。OSCE观察员托尼诺·皮库拉(Tonino Picula)表示:不存在真正的竞争,滥用政府资源意味着谁是选举赢家从来没有悬念。选举的意义就在于结果不确定:这不是俄罗斯的情况。
冯玉军认为,普京在前两届总统任期内,促进了俄罗斯的复兴和崛起,但也造就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社会出现了抗议普京体制的声音,对普京本人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然而,大选结果表明,虽然反对派声势浩大,但普京的民意基础未受严重影响,外界仍不可低估其个人魅力及执政能力。
在普京前两任总统任期内,俄罗斯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有明显改善,消费社会开始出现,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俄罗斯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法国、巴西和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七位。大多数选民对国家发展的稳定预期是该党始终保持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
不过,冯玉军也表示,普京已经意识到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要变化,今后会采取更平衡的政策。普京曾提出“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其振兴俄罗斯的意志很强,但当前国内环境和国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一届普京政府能否应对挑战还是问题。
经济现代化重任
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近四年作为总理执政的普京不轻松。尽管与梅德韦杰夫的“梅普组合”实力很强,但俄罗斯经济还是受到不小打击。2011年俄罗斯经济出现起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5%,通货膨胀率降为6%。
日本拓殖大学客座教授名越健郎对《财经》记者指出,尽管俄罗斯经济这几年发展相对较快,但是还不算是一个经济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过了差不多十年的经济疲惫期,现阶段虽然有经济兴起的苗头,但俄罗斯经济结构不合理,行业比例失调,从军方装备和军人待遇就可以看得出俄罗斯经济还是比较困难的。
名越健郎认为,俄罗斯经济依赖能源出口,军工出口比重大,但近年来创新力度不够,从购买法国军舰、以色列无人机等事例都可以看得出其军事技术在逐步衰退。
另外,俄罗斯国内贪污腐败行为严重。从长期来看,俄罗斯内部政治势力的分化或整合走势取决于普京第三任期的改革构想。如何维持经济发展活力,在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优化经济结构并加大打击腐败犯罪的力度,将是其今后一段时间内取得民众支持的先决条件。
名越健郎认为,未来俄罗斯经济中的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国际经济、政治危机非常有可能成为俄罗斯经济崛起的机遇。如果2012年俄罗斯国内不发生重大的意外情形,未来六年内俄罗斯经济非常有可能快速崛起,GDP年均增长率可能会达到4%-5%。”
去年12月16日,俄罗斯结束了长达18年的马拉松式谈判,正式获准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分析人士指出,入世不仅有助于俄罗斯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助力,也将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和多边贸易机制建设创造契机。
普京过去执政期间,实现了年均7%左右的经济增长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高涨的原油价格。目前,俄罗斯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加,这使得新政权不能只依靠资源来运作,培养制造业,实现经济现代化是普京执政的首要任务。
外交挑战
早在选举开始前,西方媒体就在“唱衰”普京的新一任总统任期,认为他重返克里姆林宫易,但未来执政之路却不会一帆风顺。
路透社发表分析文章称,普京上任后并不轻松,既要面对与西方国家的冲突,还要面对国内中产阶级要求自由、公正的压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文章则强调,作为对普京“帝王般回归”的“明智应对之举”,美国应该继续对俄施压,制裁普京体制的代表。《洛杉矶时报》称,这个国家在1918年后从未如此明显地分裂为对立的两大阵营。
俄罗斯外交政策杂志《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总编辑卢基扬诺夫在接受中方媒体的采访时表示,普京担任总统和总理的12年间对美国的负面印象逐渐累积。当普京刚开始担任俄罗斯总统时,他希望俄美两国能建立全新的关系,让双边关系改善并变得更加稳定和平等。但普京的所有尝试都失败了。在对美国失望后,普京坚信,俄美两国根本不可能建立正常的互信关系,只有当俄罗斯展示强硬立场时,两国才可能在某些问题上进行利益交换或者达成妥协。普京对美国的这种负面印象仍将在他重回克里姆林宫后对俄罗斯的美国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在俄美关系上,俄罗斯仍将坚持强硬立场,暂时还看不到有任何因素能够改善两国关系。
卢基扬诺夫认为,俄欧关系如何发展并不取决于俄罗斯,而取决于欧洲。欧洲—体化进程目前遭遇挫折,其前景如何还是未知数。尽管普京不喜欢欧洲,但他对欧洲感兴趣,而且对欧洲的了解远多于对亚洲的了解。普京更希望与欧洲接近,他与亚洲国家接触时比较谨慎。如果有机会靠近欧洲,普京会利用这些机会拉近与欧洲的关系。“俄罗斯外交历来向欧洲看,很少关注亚洲,所以至今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的针对亚太地区的外交战略。”
卢基扬诺夫也表示,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外交不会发生根本变化。近年来,俄罗斯在外交上比较审慎。俄罗斯外交坚持的一条原则就是,不要让情况变得更糟糕。普京上台后仍将坚持这一原则。
体制内对立
今年5月7日,普京将正式宣誓就职总统,俄罗斯则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新普京时代”。这不仅是普京过去12年执掌俄罗斯的历史延续,更是普京能否把俄罗斯带入一个新发展阶段的艰难开始。
分析人士指出,普京若要重新赢取民心,一个可能办法是直面民众对于国内腐败和法治的担忧,并实行经济改革以促进投资和增长。未来六年,目前已是中等收入国家的俄罗斯有时间开启现代化改造,准备好到2018年实行真正自由的总统选举。但这些都颇具挑战,改革将威胁普京身边的既得利益集团。
今年2月,俄罗斯最大国有商业银行俄储蓄银行行长格列夫公开反对该行私有化。俄罗斯政府去年秋天曾计划将政府持股的7%的股份出售给市场,由于欧债危机,这一计划不得不延期。促进私有化是梅德韦杰夫提出的政策,计划至2016年政府投入6万亿卢布,引进外国资本来改革无效经营的国有企业。但这一计划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团和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日本分析人士金子夏树告诉《财经》记者,以俄罗斯副总理谢钦为代表的保守派反对进行私有化改革。俄罗斯政府内保守派和自由派的对立愈发严重,这将使新政权在经济政策的执行方面呈现出不透明状态。
俄罗斯投资银行的分析人士也分析认为,如果普京体制内保守派的势力增强的话,市场对经济改革的期望会减退。去年从俄罗斯流出的净资本是上一年度的2.5倍,达到842亿美元,今年这一势头也将持续。
因此,这个政权更可能的选择是想方设法通过撒钱来邀买人心。但鉴于只有国际油价维持在每桶120美元以上时俄罗斯才能实现国家预算平衡,扩大支出可能会威胁到来之不易的财政稳定。
冯玉军认为,从前苏联解体20年的进程来看,1993年的俄罗斯宪法符合民主原则,从中诞生的“超级总统制”也促进了俄罗斯的迅速复兴。但“超级总统制”的弊端是权力过于集中,很难制衡。普京通过竞选纲领表达了新的意愿,期待改革能够创造俄罗斯的未来。
自从普京上台以来,硬汉形象一直深入人心: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向石油寡头开战,平定车臣叛乱这一切都暗合了俄罗斯人呼唤强势领袖、渴望维持秩序和经济发展的诉求。一直想把俄罗斯变成超级大国的普京,执著于恢复军备,加大基础投入,这些都需要钱,而俄罗斯的钱主要依赖资源输出。一旦世界形势有变,油价波动,中东危机,普京式改革的诸多不足如失业率高涨、通胀率大增等,就会凸显出来,并可能引发社会不满,为其未来的政治生涯埋下种种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