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技术为学校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等特点,它改变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至教学方式。最终带来教学效益的提高及学生的成长。以数学课堂中运用的实例来论述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兴趣,思维,方法方面的增强,实现自主探索,合组交流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兴趣; 思维; 方法; 学习方式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兴趣还给孩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若想成功地教好一节课,必须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优化的教学氛围,使他们从萌发兴趣到兴趣盎然,逐步形成旺盛的学习动机,直至有坚毅的学习意志。
例如: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是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的。
1428312
猴甲:我要吃蛋糕。
教师:猴妈妈给小猴分蛋糕。(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猴妈妈把一块蛋糕的14分给甲)
猴乙:一块太少,我要两块。(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猴妈妈把一块蛋糕的28分给它。)
猴丙:两块少了,我要3块。(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猴妈妈把一块蛋糕的312分给它。)
教师提问:哪只猴子吃得多些?
如此导入新课,生动,有趣,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迫切地希望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们的世界是多彩的,他们好奇心强,他们对新事物感兴趣,当我们苦思冥想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奏效时,我们为何不让多媒体计算机这先进的技术,在主体教学中发挥它强大的作用呢?它跨越时空的自由交互形式,可以让学生乐而忘返。
我们可以把问题引入创设成一个卡通片,应用题的内容用具体的情境或卡通漫画人物来虚拟,我们还可以把练习题编制成音、形,字并茂的软件,让孩子身临其境。
例如:低年级练习题的设计,把练习题的对错情况和画面旁边的智慧爷爷图像结合起来,答对了,智慧爷爷点头称赞“你真棒!你真棒!”或伴有雷鸣般的鼓掌声,这样孩子的情感完全融于喜悦与成功之中,培养了他们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思维还给孩子。
《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当前数学课堂最需要做的事之一是“引发数学思考”,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题型模仿,类型强化,技能操练固然在教学中需要去做,但如果这些措施离开了数学思考,也只能是无效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数学的本质的价值。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更不能为了让孩子达到这个标准而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孩子的思维。学生不是复制粘贴的机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自己永远找不到路,事实证明,只有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规律和结论,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过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韧性及创造力。主体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思维因素,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要给足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他们发现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疑惑不解时,在问题的关键点,教师真正要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教师抽象的讲解和多媒体技术那声,形,色彩融为一体的生动演示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例如:在五年级的“圆的面积”教学中,圆从分割到拼接,学生很难体会到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难于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时教师只要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演示一下,从左到右的渐变过程(如下图如示),并在拼成的长方形长,与宽的线段处,用多媒体特写,用声音或色彩闪烁几次。通过观察,化抽象为直观具体。学生会恍然大悟,找出了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理解了分割的圆与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相等的,从而推导出圆形面积的计算S=∏R2。迸出思维的火花。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方法还给孩子。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难有易,帮助学生在学习上突破难点对理解问题至关重要,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计算机课件不仅增强孩子的兴趣,更能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方法。如:“相遇问题”的教学,相遇问题的难点是如何理解:同时出发到相遇两运行者的时间相同;及两者行的路程和就是总路程。为了突破难点,可利用计算机课件,边讲边演示:(如下图)
演示过程形声同步,生动具体,演示之后,这个问题形象化了,学生学得主动,观察得认真,轻松理解,并且很快找到了方法:甲乙两地总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或甲乙两地总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通过精心设计,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学生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充分调动自我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上可以这样去展开教学:
师: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让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具操作材料,利用手中的工具,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操作,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汇报讨论,课件出示:
①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图形,
②拼出的图形的(长)和原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拼出的图形的(宽)和原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求?
接下来,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演示(如下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发现。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正确的结论。多媒体计算机能在知识的关键点,在学生的疑惑处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不仅仅获得了知识与方法,还获取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得到了全面和谐、持续性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主编《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2] 解月光,王晶等编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3] 唐瑞芬,朱成杰主编《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4] Belf biehler等主编,《数学教学理论是一门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6-17
【关键词】兴趣; 思维; 方法; 学习方式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兴趣还给孩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若想成功地教好一节课,必须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优化的教学氛围,使他们从萌发兴趣到兴趣盎然,逐步形成旺盛的学习动机,直至有坚毅的学习意志。
例如: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是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的。
1428312
猴甲:我要吃蛋糕。
教师:猴妈妈给小猴分蛋糕。(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猴妈妈把一块蛋糕的14分给甲)
猴乙:一块太少,我要两块。(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猴妈妈把一块蛋糕的28分给它。)
猴丙:两块少了,我要3块。(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猴妈妈把一块蛋糕的312分给它。)
教师提问:哪只猴子吃得多些?
如此导入新课,生动,有趣,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迫切地希望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们的世界是多彩的,他们好奇心强,他们对新事物感兴趣,当我们苦思冥想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奏效时,我们为何不让多媒体计算机这先进的技术,在主体教学中发挥它强大的作用呢?它跨越时空的自由交互形式,可以让学生乐而忘返。
我们可以把问题引入创设成一个卡通片,应用题的内容用具体的情境或卡通漫画人物来虚拟,我们还可以把练习题编制成音、形,字并茂的软件,让孩子身临其境。
例如:低年级练习题的设计,把练习题的对错情况和画面旁边的智慧爷爷图像结合起来,答对了,智慧爷爷点头称赞“你真棒!你真棒!”或伴有雷鸣般的鼓掌声,这样孩子的情感完全融于喜悦与成功之中,培养了他们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思维还给孩子。
《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当前数学课堂最需要做的事之一是“引发数学思考”,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题型模仿,类型强化,技能操练固然在教学中需要去做,但如果这些措施离开了数学思考,也只能是无效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数学的本质的价值。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更不能为了让孩子达到这个标准而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孩子的思维。学生不是复制粘贴的机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自己永远找不到路,事实证明,只有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规律和结论,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过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韧性及创造力。主体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思维因素,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要给足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他们发现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疑惑不解时,在问题的关键点,教师真正要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教师抽象的讲解和多媒体技术那声,形,色彩融为一体的生动演示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例如:在五年级的“圆的面积”教学中,圆从分割到拼接,学生很难体会到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难于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时教师只要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演示一下,从左到右的渐变过程(如下图如示),并在拼成的长方形长,与宽的线段处,用多媒体特写,用声音或色彩闪烁几次。通过观察,化抽象为直观具体。学生会恍然大悟,找出了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理解了分割的圆与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相等的,从而推导出圆形面积的计算S=∏R2。迸出思维的火花。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方法还给孩子。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难有易,帮助学生在学习上突破难点对理解问题至关重要,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计算机课件不仅增强孩子的兴趣,更能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方法。如:“相遇问题”的教学,相遇问题的难点是如何理解:同时出发到相遇两运行者的时间相同;及两者行的路程和就是总路程。为了突破难点,可利用计算机课件,边讲边演示:(如下图)
演示过程形声同步,生动具体,演示之后,这个问题形象化了,学生学得主动,观察得认真,轻松理解,并且很快找到了方法:甲乙两地总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或甲乙两地总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通过精心设计,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学生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充分调动自我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上可以这样去展开教学:
师: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让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学具操作材料,利用手中的工具,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操作,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汇报讨论,课件出示:
①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图形,
②拼出的图形的(长)和原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拼出的图形的(宽)和原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③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求?
接下来,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演示(如下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发现。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正确的结论。多媒体计算机能在知识的关键点,在学生的疑惑处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不仅仅获得了知识与方法,还获取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得到了全面和谐、持续性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主编《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2] 解月光,王晶等编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
[3] 唐瑞芬,朱成杰主编《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4] Belf biehler等主编,《数学教学理论是一门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