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音乐教学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www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 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 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 施。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 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 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 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 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 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 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 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 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 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 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 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 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 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奉陪着流下同情的泪。大型音乐组曲《长征组歌 》,以优美壮阔的旋律,再现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的英雄性格和光辉形象,讴歌着伟大军队在 党中央的领导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操,官兵情、军民情、民族情、英雄情催人泪下,使人沉思, 使人奋发。所以,中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 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中学生遇到困难 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同时,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如演奏乐曲或表演节目,能表演 出色,必须一丝不苟,热情积极,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演出。音乐的集中性、精微性、表现性及形象性,要求 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 和责任心,使学生会思维、会求知、会生存,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三、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 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 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耳机,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 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 身于大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已消除疲劳的最佳状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各种 音乐医治好了许多病人。生活中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而学生在紧 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中学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 围,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跳健美舞,做健美操,随着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中学生身心都得到愉悦 和锻炼。另外,练习歌唱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优美的歌声,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不仅能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 锻炼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总之,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 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 。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 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强与提高层次。
其他文献
时下,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按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概括起来,即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用的劳动技能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传授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历来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相对来说,对学生劳动技能与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而随着时代的
期刊
摘 要:创业教育,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利于学生就业和全面发展。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专业教师缺乏、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简单等。本文提出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构建创业教育知识体系、尝试创业教育课程动态教学模式等方式以推动创业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  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
期刊
摘 要:学校发展以师为本,教师发展以德为先。我国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向年轻化发展,学生们进入校园之后,大量的时间都与老师呆在一起,会把老师当成是自己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力非常大。师德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学生们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老师的德育教育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社会中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每个人民教师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乐
期刊
摘 要: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对日本的社会近代化、对日本法治社会的建设起到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从移植法国法到移植德国法,从全盘移植到“和魂洋才”,日本的法律移植进程也充满波折。在其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明治宪法、各种部门法典得以顺利颁布。种种经验,对我国当代法治社会建设中的法律移植也产生了很多重要的启迪。  关键词:法律移植;和魂洋才;明治宪法;国民性;法的本土化  一、引言  日
期刊
摘 要:感恩,作为一种优良的传统,一旦缺失就会导致人情的冷漠,社会的倒退。而当代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于父母、老师,乃至整个社会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更甚的是,不少农村初中生在接受贫困资助之后,仍旧感恩意识淡漠,不思进取。作为当代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感恩不能被遗忘,必须要传承,因此,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初中生的感恩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关键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后,已经渐渐形成其一定的个性与思想,但其仍旧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发展阶段。家长和学校之间通过应用信息时代先进的媒体与技术,加强家校联系,更够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家校联系;网络平台  虽然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都渐渐增多,但是其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要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问题,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不断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和计算机网络应用平台广泛进入校园,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地位越来越突出,信息技术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农村学校教育教学也迅速的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端正了教师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因此,信息技术教学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已经对广大农村师生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对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对农村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现代农村远程教
期刊
摘 要:哈尼族总是处在分化、融合、再分化、再融合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迁徒、混同化最后到融合,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哈尼族。由于哈尼族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至今未形成全族统一的神崇拜。“昂马突”作为哈尼族隆重而传统庄严的祭祀节日。它对哈尼族传统宗教祭祀活动的历史轨迹与传播现状有一个完整而又细致的体现。本文的是通过对“昂玛突”节日现状,从而看到其促进哈尼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哈尼族;昂玛
期刊
摘 要:结合本人从事贫困地区教育工作及参加城市教师招聘的经历,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作了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思考,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乡村教师;留住教好;对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 我国乡村的贫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才匮乏造成的。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国家制定并发布的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把乡
期刊
一个孩子从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到走出学校服务社会,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一定的承受力、耐挫力,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那是不可能的。而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标准的核心中,心理健康教育更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解决他们的烦恼。基于此,教师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做学生的贴心人  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