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记录了大量有声媒体发音失误事实的基础上,简要的分析了其产生失误的几种原因。这就是:对汉字不熟悉而读错,受方言影响而读错,受北京口语影响而读错,受多音字影响而读错,受名从主人影响而读错,在分析了原因之后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有声媒体 发音失误 原因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广普通话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广播、电视等有声媒体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无疑发挥着极其巨大的作用,公众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这些有声媒体的话语当作标准的普通话,因此媒体的每一个小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到千千万万的受众。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在推普工作中树立榜样,但是在听广播、看电视时,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播音员、主持人在念稿子或主持节目时出现发音失误现象,这严重的误导了广大听众。
我们试图将有声媒体中出现的这些发音失误情况罗列出来逐个分析,以便引起有声媒体工作人员的注音,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以便更好的发挥其在推普工作中应有的作用。根据我们的归纳,有声媒体中出现的发音失误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因对汉字的不熟悉而读错
中国在几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数量巨大的汉字,如《汉语大字典》就收字54679个,《中华字海》更是收录87019个,在这些字中有很多是异体字、繁体字,还有许多是历史上曾经使用过而现在书面语中已基本不用的“死”字。要想记住几万个汉字几乎不可能,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于是,为了适应语文教学、辞书编纂以及汉字机械化处理和信息化处理的要求,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通用汉字7000个。然而,即便是7000个汉字,我们的媒体工作人员也未必都能掌握,读错现象屡见不鲜。如:
(1)“蹴”。2004年7月17日上午10: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投资理财,假日版”的主持人说:“投资理财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财富积聚并非一蹴可即。”其中的两个“蹴”,主持人都读成了jiù,而实际应读cù。
(2)“铳”。2000年5月某日,武汉长江人民广播电台一女播音员在播音时将“土铳”念成了“土统”,而实际应该读chòng。
(3)“隘”。1997年11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连续剧《潘汉年》(第二集),剧中潘汉年说:“我们总以为文学只能写革命,鲁迅认为这样的主张是狭隘的……”剧中人物将“狭隘”念成“狭yì”,而普通话应念为“狭ài”。(来源《咬文嚼字》1999年第10期)
(4)“涎”。电视剧《女儿行》,演员把“馋涎欲滴”的“涎”读作yàn,而普通话应为“xián”。(来源《咬文嚼字》)
(5)“绮”。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热播的电视剧《金粉世家》有一集描写剧中人小怜和春江在朗诵苏东坡词:“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时,演员将“绮”念成了“yǐ”,而正确发音为“qǐ”。
上述情况往往是受过去那种“秀才识字认半边”观念的影响,因此,为避免类似错误发生,建议有声媒体工作人员最好在播音之前先弄清楚这些似是而非的汉字的正确发音。
二、受方言的影响而读错
普通话与方言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发生学上说,普通话来源于方言,是方言的高级形式。汉语普通话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而形成的,同时也受到了南方方言的影响。有声媒体工作人员来自不同的方言区,在发音中,时不时地因受方言影响而发出错误的读音。如:
(6)“符合”。2004年9月16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新闻早8:00》播音员:“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不符合联合国宪章。”将“符合”念成“fǔ合”,而普通话应念为“fú合”。
(7)“氛围”。2004年9月24日早7: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主持人在谈到上海关于公民道德建设情况时说:“让公约说话,让公约评比的氛围蔚然成风。”将“氛围”说成“fèn”围,而正确的发音应该为“fēn 围”。这个词发错的频率很高。
(8)“克扣”。2004年9月14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今日说法》,主持人撒贝宁说:“每个民工被克扣170美元,……再次提醒小心被对方克扣工资”,撒贝宁多次将“克扣”念成“克(kē)扣”,而普通话应念为“kè扣”。
(9)“阜阳”。2004年9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质量报道消费单元》在讨论关于柜台机取款出现假钞一事时,主持人说:“还有一个听众是阜阳的,他的手机尾数是……”。将“阜阳”念成“fǔ阳”,而普通话应为“fù阳”。
(10)“召集”。2004年9月19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今日说法》主持人说:“他们当时召集这次探险活动……”将“召集”说成了“zhāo集”,而实际上普通话应为“zhào集”。
(11)“挫折”。2004年6月2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上午9:00讲到大学生促销活动时,主持人多次将“挫折”说成“cuō折”,普通话应该为“cuò折”。这个词错误频率较高。
(12)“召唤”。2004年10月6日晚8:00,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现场直播《首届CCTV沃尔沃卡车杯朗诵艺术大赛》时,中国煤炭文工团一参赛演员朗诵道:“他不仅仅在召唤着我一个人……”。将“召唤”念成“zhāo唤”,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为“zhào”。这个词错误频率较高。
三、受多音字或文白异读影响而误读
多音字在普通话学习中既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尤其是文白异读导致很多播音员和主持人常常面对一字多音而不知如何选择,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好每个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下的正确发音。如:
(13)“处分”。2004年9月1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午间剧场《青春的童话》,杜总管说:“同时我还要宣布一个处分,这次考试有几个人公然作弊。”演员将“处分”说成“chù分”,而普通话应为“chǔ分”。
(14)“处方”。2004年6月29日上午9: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在讲到从2004年7月1日起购买抗菌素要凭借医生的处方时,多次将“处方”说成“chù方”,而普通话应为“chǔ 方”。
(15)“给予”。2004年9月5日上午9:5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娱乐新干线》主持人说:“那种美丽不是任何化妆品能给予的。”主持认将“给予”念成“gěi予”,而普通话应念“jǐ予”。
(16)“尽量”。2004年9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艺术人生·永不消逝的电波》,主持人采访资深播音员雅坤,雅坤说:“以后我尽量不数落儿子了。”雅坤将“尽量”说成“jìn量”,普通话应为“jǐn量”。
(17)“悄然”。2004年9月19日,陕西电视台午间节目《女性》,节目主持人说:“近来有一种新的美容形式悄然兴起——心理美容。”主持人将“悄然”说成“qiāo然”,而普通话念为“qiǎo然”。
(18)“中毒”。2004年11月9日晚8: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主持人在介绍湖北宜都硫中毒时说:“出现中毒症状者 18人,目前已得到妥善安置”,主持人将“中毒”说成“zhōng毒”,而普通话为“zhòng ”。
(19)“蛇”。2004年7月25日,北京电视台一套节目早7:00,《北京·您早》主持人念《了望》周刊上一篇文章:“审计风景后,问题部门虚与委蛇”,将“虚与委蛇”念成“虚与委shé”,而普通话念“yí”。
四、受北京口语的影响而发生的误读
普通话虽然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并不是以所有北京人的发音为标准音。北京语音中有很多方言语音我们不仅不能吸收进来,而且还要加以规范。但这些方言语音会时不时地在媒体上出现,如:
(20)“复杂”。2004年11月4日晚20: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最复杂的一位麻风病患者推出手术室……”将“复杂”念成“ fǔ杂”,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为“fù杂”。
(21)“卓越”。2004年9月19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电视剧《青春的童话》第17集,罗总说:“这辆车作为你在安特公司工作的卓越成绩的奖赏!”演员将“卓越”说成“zhuō越”,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为“zhuó”。
(22)“塑料”。2004年9月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富星空》在谈到超市塑料白色污染时,主持人多次将“塑料”说成“shuò 料”,而普通话应为“sù料”。
(23)“亚”。2005年1月6日晚23: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富星空》,主持人说:“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将“亚”发音为“yǎ”。这个字媒体上很多时候发上声,其实普通话应发去声“yà”。
(24)“乘”。2003年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上午9:00《天天快乐》主持人说:“有一个乘客在火车站号啕大哭。”主持人将“乘客”发音为“chèng客”,而普通话发音为“chéng客”。
(25)“更”。2005年1月15日晚22: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经夜读》,主持人刘静念到“这半夜三更谁来吃呢?”时将“更”念成“jīng”,而普通话读为“gēng”。《还珠格格》第二部27集有一句话,皇后说:“这半夜三更来探监的人还不少。”其中演员将“更”也念成“jīng”。
五、受“名从主人”影响而误读
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很多地名、人名都应该依据本人本地的读法而发音,这个原则导致播音员、主持人因不熟悉当地人的发音而出现发音的错误。如:
(26)“六”。2004年7月27日晚,山西电视台电视剧《半生缘》中有一段对话:
小姐:“请问您贵姓?”
顾曼贞:“我是安徽人。”
小姐:“安徽哪里?”
顾曼贞:“安徽六安。”
其中演员将“六安”说成“liù安”,而普通话为“lù安”。
(27)“监”。2004年9月8日晚23:00,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健康娱乐频道》主持人说:这是一个来自监利的男孩……将“监利”说成“jiān利”,而当地人均念为“jiàn 利”。
(28)“任”、“令狐”。央视版《笑傲江湖》从头至尾将“任盈盈”、“令狐冲”均发音为“rèn盈盈”“lìnghú冲”。2004年8月28日下午13:30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人物》栏目专访上海交大江晓原教授,主持人将江晓原教授写的科幻小说中的主人公“令狐冲”也一律说成“lìng狐冲”。2004年9月5日晚22: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主持人说:“合肥市XX乡乡党委书记任远龙……”其中将“任”念成“rèn”。其实作人物姓氏的“任”和“令狐”应分别念为“rén”和“líng”。
(29)“纪”。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影响之大几乎家喻户晓,因纪晓岚名声太大,屏幕上数百次重复出现,大人小孩都知道剧中纪晓岚的“纪”读jì,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定音为“jǐ”。
(30)“占”。奥运举重冠军占旭刚的名字在连续两届奥运会期间,在众多媒体上不停地重复着,国人几乎都将“占”念成“zhàn”,“占”作姓氏时应念为“zhān”。
(31)“宁”。2005年2月13日晚,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影视同期声》作了一个对《马大帅》里几个演员赵本山、范伟、宁静等的专访,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观众在谈到演员宁静时,都发音为“níng静”,而“宁”作姓氏时应读为“nìng”。
(32)“燕京”。1997年8月9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栏目在分析国产啤酒产销形势时,主持人将“燕京啤酒厂”的“燕”读成yàn,而普通话应为yān。
类似的还有:旋涡的“涡”作地名时读“guō”,如安徽的“涡阳”;疏浚的“浚”作为河南的县名就是xùn,如“浚县”;江西有个铅(yán)山,鲁南有个单(shàn)县。这些地名在媒体上也经常出错。
我们统计发现,有声媒体出现的发音失误现象不在少数,媒体工作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尽量避免;媒体工作者要勤奋学习,弄清每个字的发音。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尽快修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尽量减少多音字、文白异读字,尽快出台《地名人名用字表》等规范的文本文件,减少和规范不必要的字音、字形,以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普通话,同时也有利于外国朋友学习汉语,为汉语逐渐成为强势语言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M].1985.
2.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
3.曹先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J].中国语文.2002.(1)
4.王群生.异读词的整理也要体现改革精神[J].语文建设.1992.(2)
5.赵贤德.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亟待修订[J]香港语文建设通讯.2004.(6)
(赵贤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楚群,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有声媒体 发音失误 原因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广普通话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
广播、电视等有声媒体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无疑发挥着极其巨大的作用,公众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把这些有声媒体的话语当作标准的普通话,因此媒体的每一个小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到千千万万的受众。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在推普工作中树立榜样,但是在听广播、看电视时,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播音员、主持人在念稿子或主持节目时出现发音失误现象,这严重的误导了广大听众。
我们试图将有声媒体中出现的这些发音失误情况罗列出来逐个分析,以便引起有声媒体工作人员的注音,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以便更好的发挥其在推普工作中应有的作用。根据我们的归纳,有声媒体中出现的发音失误现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因对汉字的不熟悉而读错
中国在几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数量巨大的汉字,如《汉语大字典》就收字54679个,《中华字海》更是收录87019个,在这些字中有很多是异体字、繁体字,还有许多是历史上曾经使用过而现在书面语中已基本不用的“死”字。要想记住几万个汉字几乎不可能,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于是,为了适应语文教学、辞书编纂以及汉字机械化处理和信息化处理的要求,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通用汉字7000个。然而,即便是7000个汉字,我们的媒体工作人员也未必都能掌握,读错现象屡见不鲜。如:
(1)“蹴”。2004年7月17日上午10: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投资理财,假日版”的主持人说:“投资理财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财富积聚并非一蹴可即。”其中的两个“蹴”,主持人都读成了jiù,而实际应读cù。
(2)“铳”。2000年5月某日,武汉长江人民广播电台一女播音员在播音时将“土铳”念成了“土统”,而实际应该读chòng。
(3)“隘”。1997年11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连续剧《潘汉年》(第二集),剧中潘汉年说:“我们总以为文学只能写革命,鲁迅认为这样的主张是狭隘的……”剧中人物将“狭隘”念成“狭yì”,而普通话应念为“狭ài”。(来源《咬文嚼字》1999年第10期)
(4)“涎”。电视剧《女儿行》,演员把“馋涎欲滴”的“涎”读作yàn,而普通话应为“xián”。(来源《咬文嚼字》)
(5)“绮”。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热播的电视剧《金粉世家》有一集描写剧中人小怜和春江在朗诵苏东坡词:“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时,演员将“绮”念成了“yǐ”,而正确发音为“qǐ”。
上述情况往往是受过去那种“秀才识字认半边”观念的影响,因此,为避免类似错误发生,建议有声媒体工作人员最好在播音之前先弄清楚这些似是而非的汉字的正确发音。
二、受方言的影响而读错
普通话与方言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发生学上说,普通话来源于方言,是方言的高级形式。汉语普通话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而形成的,同时也受到了南方方言的影响。有声媒体工作人员来自不同的方言区,在发音中,时不时地因受方言影响而发出错误的读音。如:
(6)“符合”。2004年9月16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新闻早8:00》播音员:“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不符合联合国宪章。”将“符合”念成“fǔ合”,而普通话应念为“fú合”。
(7)“氛围”。2004年9月24日早7: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主持人在谈到上海关于公民道德建设情况时说:“让公约说话,让公约评比的氛围蔚然成风。”将“氛围”说成“fèn”围,而正确的发音应该为“fēn 围”。这个词发错的频率很高。
(8)“克扣”。2004年9月14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今日说法》,主持人撒贝宁说:“每个民工被克扣170美元,……再次提醒小心被对方克扣工资”,撒贝宁多次将“克扣”念成“克(kē)扣”,而普通话应念为“kè扣”。
(9)“阜阳”。2004年9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质量报道消费单元》在讨论关于柜台机取款出现假钞一事时,主持人说:“还有一个听众是阜阳的,他的手机尾数是……”。将“阜阳”念成“fǔ阳”,而普通话应为“fù阳”。
(10)“召集”。2004年9月19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今日说法》主持人说:“他们当时召集这次探险活动……”将“召集”说成了“zhāo集”,而实际上普通话应为“zhào集”。
(11)“挫折”。2004年6月2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上午9:00讲到大学生促销活动时,主持人多次将“挫折”说成“cuō折”,普通话应该为“cuò折”。这个词错误频率较高。
(12)“召唤”。2004年10月6日晚8:00,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现场直播《首届CCTV沃尔沃卡车杯朗诵艺术大赛》时,中国煤炭文工团一参赛演员朗诵道:“他不仅仅在召唤着我一个人……”。将“召唤”念成“zhāo唤”,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为“zhào”。这个词错误频率较高。
三、受多音字或文白异读影响而误读
多音字在普通话学习中既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尤其是文白异读导致很多播音员和主持人常常面对一字多音而不知如何选择,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好每个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下的正确发音。如:
(13)“处分”。2004年9月1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午间剧场《青春的童话》,杜总管说:“同时我还要宣布一个处分,这次考试有几个人公然作弊。”演员将“处分”说成“chù分”,而普通话应为“chǔ分”。
(14)“处方”。2004年6月29日上午9: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在讲到从2004年7月1日起购买抗菌素要凭借医生的处方时,多次将“处方”说成“chù方”,而普通话应为“chǔ 方”。
(15)“给予”。2004年9月5日上午9:5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娱乐新干线》主持人说:“那种美丽不是任何化妆品能给予的。”主持认将“给予”念成“gěi予”,而普通话应念“jǐ予”。
(16)“尽量”。2004年9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艺术人生·永不消逝的电波》,主持人采访资深播音员雅坤,雅坤说:“以后我尽量不数落儿子了。”雅坤将“尽量”说成“jìn量”,普通话应为“jǐn量”。
(17)“悄然”。2004年9月19日,陕西电视台午间节目《女性》,节目主持人说:“近来有一种新的美容形式悄然兴起——心理美容。”主持人将“悄然”说成“qiāo然”,而普通话念为“qiǎo然”。
(18)“中毒”。2004年11月9日晚8: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主持人在介绍湖北宜都硫中毒时说:“出现中毒症状者 18人,目前已得到妥善安置”,主持人将“中毒”说成“zhōng毒”,而普通话为“zhòng ”。
(19)“蛇”。2004年7月25日,北京电视台一套节目早7:00,《北京·您早》主持人念《了望》周刊上一篇文章:“审计风景后,问题部门虚与委蛇”,将“虚与委蛇”念成“虚与委shé”,而普通话念“yí”。
四、受北京口语的影响而发生的误读
普通话虽然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并不是以所有北京人的发音为标准音。北京语音中有很多方言语音我们不仅不能吸收进来,而且还要加以规范。但这些方言语音会时不时地在媒体上出现,如:
(20)“复杂”。2004年11月4日晚20: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最复杂的一位麻风病患者推出手术室……”将“复杂”念成“ fǔ杂”,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为“fù杂”。
(21)“卓越”。2004年9月19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电视剧《青春的童话》第17集,罗总说:“这辆车作为你在安特公司工作的卓越成绩的奖赏!”演员将“卓越”说成“zhuō越”,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为“zhuó”。
(22)“塑料”。2004年9月2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富星空》在谈到超市塑料白色污染时,主持人多次将“塑料”说成“shuò 料”,而普通话应为“sù料”。
(23)“亚”。2005年1月6日晚23: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富星空》,主持人说:“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将“亚”发音为“yǎ”。这个字媒体上很多时候发上声,其实普通话应发去声“yà”。
(24)“乘”。2003年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上午9:00《天天快乐》主持人说:“有一个乘客在火车站号啕大哭。”主持人将“乘客”发音为“chèng客”,而普通话发音为“chéng客”。
(25)“更”。2005年1月15日晚22: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财经夜读》,主持人刘静念到“这半夜三更谁来吃呢?”时将“更”念成“jīng”,而普通话读为“gēng”。《还珠格格》第二部27集有一句话,皇后说:“这半夜三更来探监的人还不少。”其中演员将“更”也念成“jīng”。
五、受“名从主人”影响而误读
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很多地名、人名都应该依据本人本地的读法而发音,这个原则导致播音员、主持人因不熟悉当地人的发音而出现发音的错误。如:
(26)“六”。2004年7月27日晚,山西电视台电视剧《半生缘》中有一段对话:
小姐:“请问您贵姓?”
顾曼贞:“我是安徽人。”
小姐:“安徽哪里?”
顾曼贞:“安徽六安。”
其中演员将“六安”说成“liù安”,而普通话为“lù安”。
(27)“监”。2004年9月8日晚23:00,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健康娱乐频道》主持人说:这是一个来自监利的男孩……将“监利”说成“jiān利”,而当地人均念为“jiàn 利”。
(28)“任”、“令狐”。央视版《笑傲江湖》从头至尾将“任盈盈”、“令狐冲”均发音为“rèn盈盈”“lìnghú冲”。2004年8月28日下午13:30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人物》栏目专访上海交大江晓原教授,主持人将江晓原教授写的科幻小说中的主人公“令狐冲”也一律说成“lìng狐冲”。2004年9月5日晚22:0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主持人说:“合肥市XX乡乡党委书记任远龙……”其中将“任”念成“rèn”。其实作人物姓氏的“任”和“令狐”应分别念为“rén”和“líng”。
(29)“纪”。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影响之大几乎家喻户晓,因纪晓岚名声太大,屏幕上数百次重复出现,大人小孩都知道剧中纪晓岚的“纪”读jì,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定音为“jǐ”。
(30)“占”。奥运举重冠军占旭刚的名字在连续两届奥运会期间,在众多媒体上不停地重复着,国人几乎都将“占”念成“zhàn”,“占”作姓氏时应念为“zhān”。
(31)“宁”。2005年2月13日晚,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影视同期声》作了一个对《马大帅》里几个演员赵本山、范伟、宁静等的专访,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观众在谈到演员宁静时,都发音为“níng静”,而“宁”作姓氏时应读为“nìng”。
(32)“燕京”。1997年8月9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栏目在分析国产啤酒产销形势时,主持人将“燕京啤酒厂”的“燕”读成yàn,而普通话应为yān。
类似的还有:旋涡的“涡”作地名时读“guō”,如安徽的“涡阳”;疏浚的“浚”作为河南的县名就是xùn,如“浚县”;江西有个铅(yán)山,鲁南有个单(shàn)县。这些地名在媒体上也经常出错。
我们统计发现,有声媒体出现的发音失误现象不在少数,媒体工作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尽量避免;媒体工作者要勤奋学习,弄清每个字的发音。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尽快修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尽量减少多音字、文白异读字,尽快出台《地名人名用字表》等规范的文本文件,减少和规范不必要的字音、字形,以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普通话,同时也有利于外国朋友学习汉语,为汉语逐渐成为强势语言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M].1985.
2.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
3.曹先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J].中国语文.2002.(1)
4.王群生.异读词的整理也要体现改革精神[J].语文建设.1992.(2)
5.赵贤德.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亟待修订[J]香港语文建设通讯.2004.(6)
(赵贤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楚群,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