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因机器碾压伤致"左手掌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左手第2~4掌骨开放性骨折"半小时后人院.检查:左手掌部皮肤与皮下组织从掌腱膜表面撕脱,遗留手掌部软组织缺损创面6cm×9cm,创口内可见掌腱膜及第1、2指总神经外露,屈指肌腱未裸露。
【机 构】
:
317500,浙江省温岭骨伤科医院,317500,浙江省温岭骨伤科医院,317500,浙江省温岭骨伤科医院,317500,浙江省温岭骨伤科医院,317500,浙江省温岭骨伤科医院,317500,浙江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因机器碾压伤致"左手掌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左手第2~4掌骨开放性骨折"半小时后人院.检查:左手掌部皮肤与皮下组织从掌腱膜表面撕脱,遗留手掌部软组织缺损创面6cm×9cm,创口内可见掌腱膜及第1、2指总神经外露,屈指肌腱未裸露。
其他文献
患者女,33岁,已婚.因双侧乳房先天性发育不良,胸部扁平,心理压力大,于1999年3月在广州市某整形美容中心经腋窝切口于胸大肌下双侧各置入200 g硅凝胶乳房假体,假体系广州市万河整形材料厂产品.术后第2年结婚,妊娠生育后未哺乳.隆乳术后5年两侧乳房开始发硬,失去弹性,乳房形态也逐渐发生挛缩畸形.2006年,双侧乳房严重变形,假体移位于乳房上半部,压之硬如石块(图1),曾就诊于多家美容整形机构,均
自1992年McCarthy等首次报道了4例经口外牵引延长下颌骨的病例,将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引入颌面外科领域以后,该项技术在颅颌面外科、整复外科、头颈外科等领域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面中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与长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使之在上颌骨及面中部骨骼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目的 通过对滑车上动脉分支的解剖研究,证实其存在恒定的皮支,经观察其供应皮肤的范围,设计以该皮支作为供血血管的额部超薄皮瓣和肌、皮双瓣,改良目前额部全厚皮瓣法的全鼻再造.方法 采用10具成人新鲜尸体进行解剖研究,分别记录滑车上动脉皮支发出的位置(以上眶缘和颜面中线为参考点)及其在皮下走行的深度、方向及与眶上动脉的交通情况.根据解剖结果在临床上设计超薄皮瓣5例,肌、皮双瓣11例.术后随访再造鼻的稳定
TGF-β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烈的纤维化促进因子,与创伤后瘢痕增生关系十分密切[1],TGF-β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产生信号,通过SMAD信号传导蛋白将信号由胞质传导到细胞核内,作用于相应的靶基因产生作用,刺激血管生成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等细胞外基质(ECM)成份,同时它还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减少ECM的降解,导致其过度沉积.此外,TGF-β还介导其他细胞因子的致纤维化作用[1
目的 探讨并总结腹壁整形手术后并发小腹腔综合征的防治方法,以提高腹壁整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2例腹壁整形术后并发小腹腔综合征患者行腹肌及其筋膜切开减压,所形成的腹壁缺损薄弱部分用人工网状材料(Mesh)修补.皮肤缺损用植皮术修补,1例症状轻微者,经指导增加腹式呼吸锻炼后缓解.结果 2例经过上述方法治疗,症状消失和减轻,随访2年效果良好.结论 腹壁整形手术可能并发小腹腔综合征.采用手术松解的方法可
目的 探讨3种修复全耳廓缺失术式的最佳适应证,观察并比较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960例全耳廓缺失者分别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法(786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结合Medpot耳支架法(355例)、置桩赝复体法(24例)修复,分析不同术式的适应证,并对其临床效果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3种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的耳廓外形,肋软骨耳支架法适用于乳突区皮肤完好的30岁以下患者;Medpor耳支架法适合
目的 比较严重小下颌畸形患者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前、后软组织面型及唇颏部变化,评价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治疗下颌发育不全的效果.方法 对16例患者行颞颌关节成形术+颞肌筋膜瓣转移修复术,并于术后5 d开始行骨牵引延长,每日2次,每次0.4 mm.颌骨测量每例患者手术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软组织面型、唇颏部结构各项指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变化.结果 患者下颌骨牵引成骨术前、后面突角、软组织下面高、面下份凸
上睑睑板上凹陷畸形是重睑成形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采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术方法进行矫治,共修复上睑睑板上凹陷畸形12例,手术效果较好。
自1993年至今我们共对7例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采用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结合阴股沟皮瓣修复创面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
1 发展简史 1973年McGregor发现轴型皮瓣远端有超灌注现象,提出轴型皮瓣可携带随意型皮瓣作为整体掀起应用.1974年陈宗基[1]报道经细小吻合支跨区供血的逆行轴型皮瓣.1983年王业江[2]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局部皮瓣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随后国内司徒朴等[3]于1986年首次报告了真皮下血管网的带蒂薄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