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18日,我从苏北归来后第一天上班,老友文龙兄亲临致候并急急询问:“朱寅全老师走了,你知道吗?今日上午举行告别仪式。”一声相问似惊雷,万句语噎起心潮。茶叙的欢乐瞬时烟消云散,代之以伤痛忆念。文龙兄之所以告诉我,是因为知道我与寅全师极为亲热,虽无拜师之礼,却有私淑之情。自20世纪70年代初我有幸结识朱寅全起,就一直尊其为“老师”,他与我都是不善言辭之人,但心有你我,萦怀不忘。当时他住常熟小山台7号大院,我经常登门请益,香茶暖语,促膝相谈,南窗一张黑色的简陋书桌,桌上放一帧寅全师年轻时的肖像照,显得英姿勃发,一张略微泛红的藤圈椅,这十多平方米的空间,是卧室,又是书房与会客室。谁能想到如此逼仄之所却盈溢着他和夫人蔡蕙华老师无穷无尽的创作热情,许多作品就诞生在这里,走向书台,走向江南,走向北京……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朱寅全是一个热爱生活之人。20世纪50年代初,他才20岁,从太仓初级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常熟当老师。先是在梅李区塘坔小学任教,他好学上进,踏实认真,领导喜其才学,一个学期后就调他到古苏区兴隆中心小学任校长,不久又调到梅李文化站任站长,在“大跃进”的风风火火中,他与农民交朋友,通过唱词、快板等短小作品抒发广大农民投身生产的激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他是一个有才识的人,他既歌颂热火朝天的现实生活,又留心征访流传于当地及周边乡镇的革命歌谣,在1958年就出版了由他采集整理的《常熟革命民歌集》,这本64开的小书见证了朱寅全的心血,更见证了常熟人民的革命斗争,用当下的流行语来说,这是红色文化。要不是收集得早,现在再作采风只怕是怀希望而去带失望而归的了。
朱寅全不怕辛苦,喜爱写作,时常有作品在《常熟县报》《常熟文艺》上发表,1961年,他被县委宣传部选中,调到报社工作,这为他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提供了方便,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素材。可惜,时间不长,《常熟县报》停办。1962年9月,朱寅全被宣传部派往常熟评弹团当了专职创作员。常熟评弹团成立于1955年10月,虽说成立时间不长,却名家众多、响档云集。不少传统书目在这些说书名家的肚里滚瓜烂熟,但与倡导说新唱新的社会需求相比尚有差距。将朱寅全派往评弹团就是希望他能熟悉评弹知识,学习老艺人的创作经验,继而担负起创作新书目的重要使命。事实证明,朱寅全没有辜负组织嘱托和老艺人的希望,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创作了中篇《梅塘姑娘》、短篇《探女》《一只生蛋鸡》,在1963年秋天的苏州专区评弹现代书目会演中一炮打红,并被全国曲协调往北京演出,受到中宣部副部长周扬等领导和文化演艺界众多名人的交口赞誉。与此同时,团内的老艺人也不甘落后,对《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母亲》等多部革命题材的长篇小说作了精心改编。高莉蓉老师回忆,团里人都称朱寅全是“秀才”,他为人谦虚,文采好,出笔快,薛惠萍和她拼档说《江姐》,其中一些重要唱篇就是请“秀才”写的。常熟评弹团的说新创新成果饮誉江南,成为业内翘楚。可惜,好时光如白驹过隙。“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朱寅全先是被打为“资产阶级文艺尖子”横遭批判,继之评弹团解散,他和夫人蔡蕙华一起下放到偏远的任阳公社当了农民。在喜爱整人的人看来,一个热爱文化与评弹创作的青年当了农民应该是莫大悲哀,足可让他斯文尽失、羞辱难堪。朱寅全虽然也有怀才不遇的想法,但那是短暂的,放眼望去,到处是批判和斗争,可谓乱象丛生。他认为,“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下放劳动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整整四个春夏秋冬,朱寅全夫妻俩摒弃受苦受罪的怨念,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朝夕相处间,农家人也知道朱寅全并不是什么面目可憎的牛鬼蛇神,有的是书生的才气和农家的善良,因此在生产生活上也给予他适当照顾,还时不时有人与他闲聊些乡间的趣闻野史。再说,一个对写作充满热情的人又怎么会厌倦生活,掷笔三叹呢?朱寅全铭记着著名作家赵树理对他的鼓励:“无论写什么,都离不开生活,要熟悉生活,就要深入生活,积累生活。”
一个钟情评弹的人
从1962年至2017年,朱寅全从评弹创作的门外汉,通过潜心研琢,不但成长为从事评弹创作的专业作家,且声名卓著,成果丰硕。正因为有了对农村生活素材的丰厚积累,朱寅全创作了不少农村题材的评弹作品:《梅塘姑娘》《探女》《小闹钟与气象台》《绿水湾》《阳澄飞舟》《千浪桥下》《报到》《老夫妻上工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书台上站立起来,演绎了一出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喜怒哀乐的活剧,与时代主旋律呼应契合。朱寅全有过当乡镇文化站长和报社记者的经历,了解党的宣传纪律和文艺创作的方向,又深知广大听众的欣赏习惯与精神追求,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以崇尚先进,弘扬新风,扬正挞邪为主。尤其在他创作的大量弹词开篇中更能清晰感受到他对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题材的重视和对时代新貌的赞美,如在1965年出版的《弹词新开篇》中就选用了由他创作的开篇《宝中宝》《春到贫农家》《桃花春讯热浪滚》《谁家姑娘这样好》《“小上进”和“老热心”》。这五支开篇切口小,题材大,视角新,挖掘深,赞美了农村生活景象新,农民精神面貌新,农业生产成果新。朱寅全热爱生活,热爱农民,在他眼中,田野风光、农民生活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春雨淅沥下不休,红了桃花绿了柳,人民公社春潮涨,社员们披风浴雨奔田头。”(《桃花春讯热浪滚》)“晓星闪闪月偏西,鸟未出窝鸡未啼。有一户人家起身早,门闩落地山歌起。”(《春到贫农家》)“三春牙笋节节高,春耕战鼓四处敲,桃花柳丛燕子穿,姑娘们运肥逞英豪。”(《谁家姑娘这样好》)无论是读还是听,这些开篇都有一个特点:借景抒情,写景叙事,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无疑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也彰显出作者的文学素养。
朱寅全在“文化大革命”前创作的作品以“三农”题材为主,那么“文化大革命”后,他的视野、胸襟也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而豁然开朗,很快迎来了评弹创作的第二春。如果说在常熟从事评弹创作的十几年是他从初出茅庐到走向成熟,那么他在苏州工作的20年则是从成熟到走向辉煌。朱寅全于1977年秋奉命调到苏州,在地区文化局剧目工作室从事评弹创作,兼任地区评弹团副团长,1983年地市合并后历任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兼编剧、苏州市文化局艺术科科长兼剧目工作室副主任,1992年任苏州市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这些年里,他既任行政领导,又是专职编剧,发挥其专长的平台更大、资源更足,他也一发不可收,很快进入了评弹创作的丰收期,有多个作品荣获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一等奖和文华新节目奖,先是创作成弹词作品《七品书王》,又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乾隆与书王》。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创作长篇弹词2部、中篇弹词18部、开篇300多支,其中在苏州创作的占了绝大部分。同时他还忙里偷闲,通过对老艺人的访问和许多年的创作积累,出版了《姑苏情》《评弹逸趣》《似茶人生》《朱寅全评弹作品集》等多部著作。值得一提的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几年里,朱寅全除繁重紧张的书目创作外,还忙里偷闲,创作出版了以评弹艺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痛苦遭遇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琴州三姐妹》(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个人怨恨可以淡忘,历史教训不容忘却,人物命运从来都是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无论浮沉跌宕、悲欢离合,似乎都不是个人力量能任意转变的。“文化大革命”是个荒唐的岁月,香臭莫辨、黑白混淆,评弹被批判为“靡靡之音”,评弹团被遣散,昔日弹词名家、书台新秀被东赶西逐,或工厂、或下乡、或蹲“牛棚”,甚至惨遭批斗,绝望者不惜以死抗争。朱寅全经历了评弹说新唱新的繁盛期,也亲历了“文化大革命”对评弹这一曲苑奇葩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摧残,于是他花一年半时间写出了32万字的长篇小说。作者在创作手记中写道“不妨唱一支歌—— 抒发时代的悲愤;用歌中之泪水—— 洗濯人们的眼睛,温热朋友的心!”作品再次证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即便是在“文化大革命”这一人生的困厄期,朱寅全依然十分注重生活的积累,无奈中掺和了他的思辨与感悟,这更证明朱寅全是一位有正义感的文化人。这与他以后一度痴迷于收藏各种袖珍小鞋有着异曲同工之好。好些人认为收藏小鞋反映了朱寅全的童心童趣,而我认为,收藏小鞋与创作《琴州三姐妹》一样,体现了朱寅全对“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年代及对他所经历的稳步与坎坷并存的个人生涯的思考,他是以旁人不经意的“爱好”,述说心中愿望,那就是“收尽天下小鞋,迈开人生大步”。 工作年限一到,公职人员总要退休的,朱寅全也不例外。退休后的朱寅全成了“抢手货”,不少评弹团队都争着热情相邀,请他帮助创作书目,写一个题材新、唱得响、能抢座的中篇,不,哪怕是短篇,再不,开篇也行。我知道寅全师是个不善寻找托辞之人,他理解,一个好的书目,对评弹团的经营业绩、社会贡献乃至演员的职称评定都有重要作用。每每听到他对我娓娓而叙,或电话中款款而谈都能感到他有一種成就感的喜悦和事业感的责任要与我分享。我一边听他轻言柔语,一边想:你呀,就像踩着一辆刹不住车的“老坦克”,一个劲地往前赶,每一条车辙都渗透了他对评弹的涓涓挚爱。
一个尊老念旧的人
朱寅全是个尊老念旧的人。在常熟评弹团十多年,他与各位演员结下深厚感情,其中对薛惠萍、钟月樵这两位老团长更是敬重有加。早先,薛惠萍与钟月樵是有名的薛钟档,“文化大革命”中两位老艺术家都遭受冲击,下放到工厂劳动,数年后评弹团复建,但钟月樵因患有较严重的胃病,且“文化大革命”中因劳累过度肺部受伤而不得已痛别书台,以教授学生为主。钟老是弹词名家,与一代宗师蒋月泉为师兄弟,他素无架子,待人亲和。由于钟老夫妇膝下并无儿女,故对年青人格外亲切,对朱寅全、蔡蕙华更是关爱倍加,“小朱”“小蔡”总挂在嘴边。朱、蔡贤伉俪也“钟老师、钟老师”叫得亲热之极,蔡蕙华见到钟月樵夫人则一口一个“姆妈”,温馨甜蜜的情景令许多人欣羡,不知者还以为真的是亲生女儿呢!钟老师胃疾严重,体质羸弱,计划经济时代,市场供应匮乏,他们就想方设法从上海买来苏打饼干,给老人放在身边随时备用。朱寅全夫妇调苏州工作后,也总惦念着钟老夫妇,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如来常熟必当面请安。
1995年11月15日,“钟月樵演艺60周年演唱会”在常熟颜港剧院演出,由钟月樵带出来的学生们共献一曲评弹小组唱《书坛不老松》,弦索铮铮、莺声呖呖,“春来秋去春又来,花开花落花又开,奉献青春奉献爱,似水流年六十载。”岁登耄耋的钟月樵沉浸在这“人间能得几回闻”的喜悦之中,他在听,他在看,他知道这支开篇是“小朱”送给他的礼物,满满真情,字字心声,“你是书坛不老松,古稀之年志不改……愿您健康又长寿,愿您生活更多彩,艺术生涯春常在!”钟老不禁泪眼朦胧,任泪珠滴落在掌心里,“小朱,谢谢你!”
2003年11月的一天,我当时在市政协上班。朱寅全给我打来电话,以急切的话语告知“钟老师病危了,他是多届政协常委,我一时脱不出身来,你去看看他,也代我问候他。”我知道朱寅全是个性格温和儒雅之人,从不见他高声亮嗓,也不见他急吼吼地耐不住气,那次电话却是那么急切,甚至有点心焦火燎,要不是有那么深的感情能至于如此吗?
朱寅全夫妇是在1977年奉调到苏州的,但对常熟评弹团的情感却依旧魂牵梦绕,虽然既往岁月中有些不顺心的事留在脑际中一时难以排解,但对常熟评弹团的关心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毕竟这里是他倾注了许多心血,也是收获成果、收获爱情的地方。朱寅全去苏州后,我刚学评弹创作,竟不知天高地厚,和文龙兄一起接受了创作中篇评弹《谁之罪》的任务,而且组织上已将此书目定为常熟评弹团在“文化大革命”后重返上海书台献艺的现代题材作品。尽管此前朱寅全已推荐我创作的弹词开篇参加了“文化大革命”后江苏省首次专业评弹团会演。但创作中篇弹词毕竟是第一次,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初稿出来后,朱寅全应邀来常对剧本作了梳理润色,薛惠萍、钟月樵和他都面对面地给了我许多珍贵指导。以后,他还多次为常熟评弹团提供新作,如短篇《请你吃糖》等,这些书目在省市会演中均获奖而归,为常熟评弹团增添了荣誉。
当常熟评弹团建团50周年、60周年时,朱寅全都以回娘家的激动之心参加座谈会,为编写团史提供资料,为团庆定制开篇。“长江后浪推前浪,曲艺新花锦苑开,新人一代又一代,青出于蓝胜于蓝……”这就是他为团庆60周年创作的开篇。有首歌唱得好“这是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历史见证了朱寅全对常熟评弹团的深情之爱并没因岁月流逝而削减褪色,每一分爱都源于对那段特定记忆的思恋。
人老爱忆旧,岁迈重友情。朱寅全退休之后,除以大量精力伏案创作外,还忙里偷闲,为金声伯、蒋云仙、侯莉君、薛惠萍、邢晏芝、盛小云等众多评弹名家立传、评说,记录他们的艺术人生,书台感悟,颂扬他们的艺术风采、艺德人品。在他看来每个老艺人都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妙理奇趣,鉴赏两宜。读他写的《评弹艺术家侯莉君》,就可知写一个名人传记是何等不易,但他却乐此不疲,一次次往返于苏沪两地。既要体惜传主身体,采访时间不宜过长,又要关注传主情绪,讲究采访艺术;既要记录传主口述,又要细察神情举止;既要了解传主一生经历,又要熟悉涉及的其他资料,才能得心应手,落笔有神。
朱寅全的念旧不只是对评弹而言。我就听曾与朱寅全共事过的苏禹老先生告诉我:2012年12月8日是兴隆中心小学百年校庆,学校特向老校长朱寅全发出邀请。尽管朱在这所学校工作时间不长,但他欣然前往,还与其他4位老校长一起登台献诗,以倾吐对执教生涯的忆念和对学校兴盛发展的祝福。
朱寅全很忙很累,一门心思为评弹事业多做点奉献,他只要一旦投入,就忘了年龄、忘了健康,家人和朋友的好言相劝在他执着的精神面前都显得软弱无力。因此,“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句话对朱寅全来说并不是诗意的描写,而是实实在在的真实写照,毫无夸张之意,凡熟悉他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怎么见一次瘦一次?答案令人痛惜,他得了糖尿病,且时间已久,病情日笃。
记得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壮烈就义前说过,“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如今,太忙太累的朱寅全也去大休息了。说实在的,人生自古谁无死,但我从来没想到寅全师会走得这么快、这么急,总想着,有机会再好好地听你谈谈,再与你合个影,再细细端详你的音容笑貌,同时也向你说说我的笔耕收获,说说对你的思念与祝福。可现在一切都成遗憾!你走时,我又未能趋前拜别,这份遗憾一直压抑在我心头。你走了一百天了,就让我以此短文祭与灵前,絮絮心语诉你听,诉你听呀,我的寅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