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强调传统文化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决不能忽视时代发展的影响,毕竟我们的城市在进步,一味的再现或者机械的复原古代的优秀景观建筑不是当今中国的景观建筑设计应该走的道路。顺应时代步伐的同时,紧紧地抓住具有本土特色的景观建筑设计精髓,才是我们这一代的景观建筑设计者们应当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时代发展;景观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9-113
新时期的科技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一系列的变化对于城市建设和景观建筑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得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木材逐渐被工业化大生产的钢筋棍凝土取代,破旧的景观建筑被淘汰,新的景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在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传承遭到了破坏,甚至连具象的文化符号、形式象征等也丢失了。这种景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大面积破坏,不禁令我们担忧。
1建筑与景观中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
1.1中国本土审美观的塑造
中国传统的景观建筑设计在设计本质上区别于世界各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把对宇宙、自然界的理解映射到环境营造中,采取的设计手法也多是“师法自然”的类型。寄情于山水自古就是中国文人的重要自然情怀,故而中国传统的园林多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优美景象,借景、造景、对景等重要的景观营造手段,使得中国传统景观设计趋向于一个人工的小自然。而在建筑形式中,中国人多偏向于台基、木构架、大屋顶的三级布局,虽然在今天复杂的大屋顶和古老的木构架未必会适合当今大部分的建筑需求,但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审美观对于新时期的本土设计一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种本土特有的审美观,是我们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重要之处。
1.2新时期的文化认同
一个国家认同何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也会体现在对于人居环境的营造上;而历史上每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时期,往往伴随着景观建筑设计的高潮时期,而且景观建筑设计多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倾向。
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大繁荣时期当属魏晋南北朝时期,而这时的造园成就也颇为突出,此时的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佛教园林。这个时期是皇家园林的重要转折期,虽然不如秦汉皇家园林宏伟壮丽,但此时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而且在内容上继承和发展了秦汉的造园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国吴建的华林园,在园区内全面映射了当时的大自然山水,景色秀丽,令人神往。虽然大多数实物己经无法见到,但其造园手法和意境的营造成为后代模仿的典范。
纵观中外文化和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国家的景观建筑设计都受到了当时当地文化的制约,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文化特征;而文化大繁荣的时期往往伴随着卓越的景观建筑设计成就。故而在今天中国景观建筑设计的大发展时期,我们若想有所成就,建立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景观建筑设计策略,除了注重物质技术层面的研究与实验之外,还应当对文化领域的建设提起足够的重视。而我们国家在过去的几千年文化中其建筑成就已经相当卓越,所以我们当今要做的就是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恰当的应用到当今的景观建筑设计中去,即当今时代的文化认同。只有基于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中国的景观建筑设计,建造出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场所,从而使得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不同于其他,再现五千年文化中我们曾经取得的巨大成就。
102当代技术进步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新时期的科技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变革,一系列的变化对子城市建设和景观建筑设计也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老的木构架建筑由于不符合新的生产方式逐渐出于次要地位,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由于顺应了工业化大生产的趋势逐渐成为主流,木材渐渐的处于这种工业化大生产的建筑中的辅助使用材料。从有效解决城市建设技术问题的层面上,这种建造手段固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同样的由于整个生产方式翻天复地的转变,造成了当今的景观建筑设计开始与传统断裂。加之当代社会中,交通、通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节奏速度极为迅猛,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必将带来传统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矛盾。
无论是新技术的进步,还是新材料的研发,都将给景观建筑设计造成很大的影响,面对迅猛发展的科技,在景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如何定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113中国传统文化在景观建筑中的流失
技术进步是社会进步的主要物质力量,而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必然影响景观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之后,来势汹汹的西方国家的高技术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新材料的推广对我们影响很大,外来高技术的便捷性取代了本土低技术,外来新材料的耐久性取代了本土耐久性不足的原始木材,中国傳统的木构建筑被外来的钢筋混凝土方盒子取代了。不仅如此,景观建筑中优美的细部设计也被外来的简洁立面所代替了,城市中木板门、纸糊窗,甚至传统门窗精细的雕刻由于不能满足安全性的需求,或者在建设费用上不够节省等其他原因,都被防盗门、玻璃窗和铝合金窗框所取代。
这种大范围的取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提高了中国本土的生产力、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化;但是从另一方面上来说,正是由于建设初期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使得外来的技术、材料、生产方式掩盖了中国本土建造方式的优势,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甚至连具象的文化符号、形式象征等也丢失了。传统文化遗失的初期往往是以新技术代替旧技术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其危害性不易察觉。但是长久下去,一个国家若是缺少了传统文化层面的支撑,会由于没有文化沉淀而变得缺少文化底蕴;反映在这个国家的城市设计上就是缺少地方特色,建筑没有本土特点。在快速发展的年代就容易随着外界潮流的变化而变化,使之缺少自己地方性的特征。
若是景观建筑设计师缺少了这种传统文化的意识,会使得设计师本人的分析变得主观、不理性,反映在具体的项目中就是在和开发商沟通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库哈斯曾经在评论中国当代的很多城市时说,中国大部分城市对于摩天大楼异常喜爱,这种疯狂追求使得城市场景遭到了破坏;而且大多数的摩天大楼只是一个空壳,没有深层的内涵。诚然,中国当代的景观建筑设计要以我们中国的本土设计师为主导,但是也应当认真听取来自世界各地的评价,有助于我们客观的把握中国当代的景观建筑设计。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文化最早是在中国唐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与日本传统的文化生活融合之后,时至今日很多当代建筑和景观中始终蕴含着来自骨子里所蔓延出来的古典特色,从而发展成了独特的、只属于日本的景观建筑设计思想。
结束语
中国在传统的人类环境营造中素来很注重对于外部景观的设计,我们可以从《园冶》等论著和古代的景观建筑实例中找到可供借鉴的参考。中国古人擅长以“师法自然”的方式,人工创造一个小自然,从而体现中国人对于宇宙和自然的理解。我们的古典园林园林以“迷人、喜人、乐人”著称,体现了中国园林以人为本,注重使用者感受的特征。同时擅长对于自然景观的因借,以谦卑的姿态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属于内秀型的景观。这种“内秀型”的传统思想深入整个民族的各个领域,琴棋书画甚至处世方式中都有其深刻烙印。
作者简介:姓名:刘昱晴,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99.11.16,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景观建筑设计,籍贯:河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00
关键词:时代发展;景观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9-113
新时期的科技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一系列的变化对于城市建设和景观建筑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得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木材逐渐被工业化大生产的钢筋棍凝土取代,破旧的景观建筑被淘汰,新的景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在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传承遭到了破坏,甚至连具象的文化符号、形式象征等也丢失了。这种景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大面积破坏,不禁令我们担忧。
1建筑与景观中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性
1.1中国本土审美观的塑造
中国传统的景观建筑设计在设计本质上区别于世界各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把对宇宙、自然界的理解映射到环境营造中,采取的设计手法也多是“师法自然”的类型。寄情于山水自古就是中国文人的重要自然情怀,故而中国传统的园林多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优美景象,借景、造景、对景等重要的景观营造手段,使得中国传统景观设计趋向于一个人工的小自然。而在建筑形式中,中国人多偏向于台基、木构架、大屋顶的三级布局,虽然在今天复杂的大屋顶和古老的木构架未必会适合当今大部分的建筑需求,但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审美观对于新时期的本土设计一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种本土特有的审美观,是我们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重要之处。
1.2新时期的文化认同
一个国家认同何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方向,也会体现在对于人居环境的营造上;而历史上每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时期,往往伴随着景观建筑设计的高潮时期,而且景观建筑设计多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倾向。
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大繁荣时期当属魏晋南北朝时期,而这时的造园成就也颇为突出,此时的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佛教园林。这个时期是皇家园林的重要转折期,虽然不如秦汉皇家园林宏伟壮丽,但此时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而且在内容上继承和发展了秦汉的造园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国吴建的华林园,在园区内全面映射了当时的大自然山水,景色秀丽,令人神往。虽然大多数实物己经无法见到,但其造园手法和意境的营造成为后代模仿的典范。
纵观中外文化和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国家的景观建筑设计都受到了当时当地文化的制约,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文化特征;而文化大繁荣的时期往往伴随着卓越的景观建筑设计成就。故而在今天中国景观建筑设计的大发展时期,我们若想有所成就,建立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景观建筑设计策略,除了注重物质技术层面的研究与实验之外,还应当对文化领域的建设提起足够的重视。而我们国家在过去的几千年文化中其建筑成就已经相当卓越,所以我们当今要做的就是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恰当的应用到当今的景观建筑设计中去,即当今时代的文化认同。只有基于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中国的景观建筑设计,建造出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场所,从而使得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不同于其他,再现五千年文化中我们曾经取得的巨大成就。
102当代技术进步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新时期的科技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变革,一系列的变化对子城市建设和景观建筑设计也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老的木构架建筑由于不符合新的生产方式逐渐出于次要地位,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由于顺应了工业化大生产的趋势逐渐成为主流,木材渐渐的处于这种工业化大生产的建筑中的辅助使用材料。从有效解决城市建设技术问题的层面上,这种建造手段固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同样的由于整个生产方式翻天复地的转变,造成了当今的景观建筑设计开始与传统断裂。加之当代社会中,交通、通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节奏速度极为迅猛,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必将带来传统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矛盾。
无论是新技术的进步,还是新材料的研发,都将给景观建筑设计造成很大的影响,面对迅猛发展的科技,在景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如何定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113中国传统文化在景观建筑中的流失
技术进步是社会进步的主要物质力量,而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必然影响景观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之后,来势汹汹的西方国家的高技术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新材料的推广对我们影响很大,外来高技术的便捷性取代了本土低技术,外来新材料的耐久性取代了本土耐久性不足的原始木材,中国傳统的木构建筑被外来的钢筋混凝土方盒子取代了。不仅如此,景观建筑中优美的细部设计也被外来的简洁立面所代替了,城市中木板门、纸糊窗,甚至传统门窗精细的雕刻由于不能满足安全性的需求,或者在建设费用上不够节省等其他原因,都被防盗门、玻璃窗和铝合金窗框所取代。
这种大范围的取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提高了中国本土的生产力、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化;但是从另一方面上来说,正是由于建设初期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使得外来的技术、材料、生产方式掩盖了中国本土建造方式的优势,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甚至连具象的文化符号、形式象征等也丢失了。传统文化遗失的初期往往是以新技术代替旧技术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其危害性不易察觉。但是长久下去,一个国家若是缺少了传统文化层面的支撑,会由于没有文化沉淀而变得缺少文化底蕴;反映在这个国家的城市设计上就是缺少地方特色,建筑没有本土特点。在快速发展的年代就容易随着外界潮流的变化而变化,使之缺少自己地方性的特征。
若是景观建筑设计师缺少了这种传统文化的意识,会使得设计师本人的分析变得主观、不理性,反映在具体的项目中就是在和开发商沟通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库哈斯曾经在评论中国当代的很多城市时说,中国大部分城市对于摩天大楼异常喜爱,这种疯狂追求使得城市场景遭到了破坏;而且大多数的摩天大楼只是一个空壳,没有深层的内涵。诚然,中国当代的景观建筑设计要以我们中国的本土设计师为主导,但是也应当认真听取来自世界各地的评价,有助于我们客观的把握中国当代的景观建筑设计。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文化最早是在中国唐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与日本传统的文化生活融合之后,时至今日很多当代建筑和景观中始终蕴含着来自骨子里所蔓延出来的古典特色,从而发展成了独特的、只属于日本的景观建筑设计思想。
结束语
中国在传统的人类环境营造中素来很注重对于外部景观的设计,我们可以从《园冶》等论著和古代的景观建筑实例中找到可供借鉴的参考。中国古人擅长以“师法自然”的方式,人工创造一个小自然,从而体现中国人对于宇宙和自然的理解。我们的古典园林园林以“迷人、喜人、乐人”著称,体现了中国园林以人为本,注重使用者感受的特征。同时擅长对于自然景观的因借,以谦卑的姿态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属于内秀型的景观。这种“内秀型”的传统思想深入整个民族的各个领域,琴棋书画甚至处世方式中都有其深刻烙印。
作者简介:姓名:刘昱晴,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99.11.16,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景观建筑设计,籍贯:河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