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而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以下结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怎样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呢?在此,谈谈我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尝试。
一、充分利用趣味性元素,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兴趣是进行所有智力方面工作的依据。”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其思维意识也变得非常活跃,学习成效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各种趣味性元素,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拼拼搭搭”活动课时,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复习教材中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用已经准备好的材料搭建出各种自己喜欢的形状,然后在小组间进行比较。此时,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要以引导者、欣赏者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品。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在拼搭过程中掌握了不同立体图形的不同特征,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现行教材中类似的课题活动有很多,都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趣味性元素,并融入自己的创意,让学生逐渐爱上数学。
二、合理设置障碍和疑问,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当全体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和“变式题”的时候,为了让优等生吃得更饱,让中等生吃得更好,让后进生吃得了,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增设“发展”环节,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对比、类比、推导,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并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完“7”的乘法口诀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发展”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索8×1,8×2,8×3,8×4,8×5,8×6,8×7,8×8等几道题,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对比、类比以及推理过程,最终得出了8的乘法口诀,这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制订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促使学生充满兴趣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点击鼠标在屏幕上分别出现数字娃娃“0”“1”“2”“3”“4”“5”“6”“7”“8”“9”,然后数字“9”跳出来说:“我最大,我是你们的老大”,这时,“0”和“1”都纷纷表示不平,它们说:“如果我们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趁机进行引导:“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字是几吗?”这种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为发展学生思维奠定基础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在经历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因此,他们的思维大都与形象、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运用各种学具和教具,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从而概括出正确的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这一节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动手拼摆学具,从“没有剩余”到“有剩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手脑并用,初步建立了对“余数”的认知概念,而且为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通过实践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多想多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商秋燕.略谈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1(08).
[2]王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
[3]洪阿丽.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海峡科学,2011(03).
[4]何素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1(06).
[5]宋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新升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那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怎样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呢?在此,谈谈我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尝试。
一、充分利用趣味性元素,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兴趣是进行所有智力方面工作的依据。”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其思维意识也变得非常活跃,学习成效也会有较大的提高。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各种趣味性元素,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拼拼搭搭”活动课时,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复习教材中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用已经准备好的材料搭建出各种自己喜欢的形状,然后在小组间进行比较。此时,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要以引导者、欣赏者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作品。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在拼搭过程中掌握了不同立体图形的不同特征,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现行教材中类似的课题活动有很多,都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趣味性元素,并融入自己的创意,让学生逐渐爱上数学。
二、合理设置障碍和疑问,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当全体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和“变式题”的时候,为了让优等生吃得更饱,让中等生吃得更好,让后进生吃得了,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增设“发展”环节,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对比、类比、推导,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并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方法,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完“7”的乘法口诀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发展”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索8×1,8×2,8×3,8×4,8×5,8×6,8×7,8×8等几道题,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对比、类比以及推理过程,最终得出了8的乘法口诀,这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制订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促使学生充满兴趣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点击鼠标在屏幕上分别出现数字娃娃“0”“1”“2”“3”“4”“5”“6”“7”“8”“9”,然后数字“9”跳出来说:“我最大,我是你们的老大”,这时,“0”和“1”都纷纷表示不平,它们说:“如果我们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趁机进行引导:“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字是几吗?”这种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为发展学生思维奠定基础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在经历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因此,他们的思维大都与形象、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运用各种学具和教具,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从而概括出正确的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这一节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动手拼摆学具,从“没有剩余”到“有剩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但手脑并用,初步建立了对“余数”的认知概念,而且为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通过实践方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多想多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商秋燕.略谈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1(08).
[2]王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
[3]洪阿丽.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海峡科学,2011(03).
[4]何素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1(06).
[5]宋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新升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