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恰当地运用于中职化学教学中,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助力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帮助教师快速准确地分析学情,使教学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从建立试题库、资源的积累、开展案例教学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提高中职化学教学的信息化程度的策略进行探究,旨在通过有效提高信息化程度,切实不断提高中职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职;化学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50-02
中职化学教学中常涉及微观粒子、化学实验现象及化学变化的实质等内容时,往往很难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清楚,这些内容就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此时,可以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甚至VR、AR等信息化的手段较好地解决这些难点。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适时调整教学的侧重点,使教学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化学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从而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教学实践经验。
一、提高中职化学教学信息化程度的首要任务——建立试题库
要建立试题库,先要做习题集。当然这与通常习题集还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通常形成习题集时是把问题和参考答案分开录入的,而在建立试题库时问题和参考答案则是同时录入。例如:(填空题)0.5mol 的质量是 1 g。(注:有的题库管理软件填空题要求不能用横线,而是与选择题一样用括号,答案填在括号内)这样在把试题导入题库平台时就能形成完整的内容。而相较于其他学科,我认为化学习题的录入工作量尤为巨大。因为存在大量原子、分子、离子等符号,还有化学、离子、热化学等各类方程式,所以在录入时需要经常进行中英文输入法的切换、上下标的变换,还要插入各类特殊符号或者是运用3.0公式进行符号、方程式的编辑等操作。因此,这一步骤是需要时间的。我的做法是先把教材中的所有题目录入完成,然后是配套练习册中的习题录入,一方面对于目前中职生能够完成这些习题就已经达标了,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习题往往都有配套的参考答案,这样在录入时能够减轻一些工作量。当然,由同教研组的老师分担完成习题录入是必要的。习题录入完成后就要选择题库管理软件了,比如考试宝、超星学习通等。我个人选择用超星学习通,因为在使用“智能导入”时,化学中的各种符号、上下标、方程式等基本都能够识别并保持原有格式。在导入习题之前应该将全书包含教学知识点录入题库管理平台,这样在习题导入平台后就可以进行“关联知识点”和“试题难度”的设定了,之后有时间还可以给每题添加“答案解析”。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试题库只要建立起来之后,对信息化教学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在课前、课中、课后测试,教师都可以根据题型、知识点和难度等方式组卷对学生测评。更重要的是学生如果通过个人终端进行答题,教师可以瞬间得到学生完成情况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这样使得教与学的互动更为紧密,也可以使教师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提高中职化学教学信息化程度的必要基础——资源的积累
在化学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特别是图片和视频资源。这需要教师不断积累,首先是要获取资源。获取资源主要有这几种方式。一种是教材附带的光盘或者去教材出版社的官网去下载。例如,我目前使用的《化学(通用类)》和《化学(农林牧渔类)》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随书赠送的光盘或者去高等教育出版社官网下载都能找到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动画、教学图片和教学视频等大量已分类好的资源;其次,就是通过互联网利用各类搜索引擎按照所需的文件类型进行查找下载,对于视频资源还可以直接通过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内的搜索功能进行查找,例如对于学校难以开展的一些化学实验就可以查找相应的视频进行教学。查找到的视频若是不方便下载就可以选择录屏软件进行录制。再者,在收集资源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出版社还是互聯网中获取的资源,特别是化学实验视频资源,往往时间比较久远。因此绝大部分存在图像像素比较低的情况,很多细微的实验现象不能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而目前中职学校能够配备一个相对完善、适合的中职化学课程的实验室是比较少的,而中职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并直接进行实验观察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的,而如果缺少了这些实验教学会使大多数中职学生直接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呢?我的办法是自己动手录制。首先录制设备是现成的——手机,现在很多手机都可以录制超高清视频,只要买个简易三脚架或者手持稳定器就可以了。有了设备去哪儿拍呢?中职学校没有开展化学实验的条件,但是作为一级达标校的高中是明确要求配备能够开展基本化学实验的化学实验室的,因此只要和一级达标校的高中化学老师说明具体情况,掌握他们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时间,到时带上设备去拍摄就行了,而且我发现高中为了开展实验教学的便利和效率,时常将一个单元甚至数个单元的实验集中开展,这也给拍摄和收集资源带来便利。
对于收集到的各式各类信息资源,为了使其能够真正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发挥作用,就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首要的任务是对收集到的所有类别的资源进行安全备份,从而避免出现因本地存储器损坏而造成资源丢失的情况。“百度网盘”是很好的选择,2T的免费容量足够装下所有的资源,如果觉得不够还可通过充值扩容到5T。而且不管电脑、平板还是智能手机,利用App都可以及时将自己的所需资源保存至网盘,并可任意选择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地查看和分享。如果开启自动备份(有手机自动备份和电脑文件夹自动备份)功能,它还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帮助用户自动完成备份,极大地降低了资源丢失的风险。其次是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而信息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这需要管理者结合自身的需要、习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便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当然对于个人而言,资源的本地管理和网盘管理应采取统一的分类方法,避免复杂化。例如笔者资源分类是这样的,首先一级文件夹的名称就是该课程名称(如《化学(农林牧渔类)》),可以加上出版社、主编等信息;二级文件夹就是单元(章),文件夹名称就是单元名称,例如《化学(农林牧渔类)》教材中共有六章内容那么就建立6个二级文件夹;三级文件夹就按每章当中含有的“节数”,在对应的二级文件夹下建立相同数目的三级文件夹;之后再在每个三级文件夹下分别按照文件类型(如视频、图片、课件、动画等)分别建立相应的四级文件夹,最后就可以将资源按照内容和类型归入这些个四级文件夹中了。资源整理归类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需要,而选择采用自身喜爱和合适的归类方式,达到便于管理、便于搜索的最终目的。 三、中职化学信息化教学案例——《苯》
本节课教学我主要做了如下信息化处理。首先,课前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发布一个测验:碳碳单键(烷烃)和碳碳双键(烯烃)的化学性质;另一个是讨论:要求说出所知道的室内装修的污染物。设计意图是了解学生之前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学习平台拥有对数据进行即时处理、分析的功能优势,以便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其次, “导入新课”部分利用互联网搜索时事热点,制作了视频。设计意图是利用视频的高度直观性,通过触目惊心的真实事件场景警示学生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可以结合对象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是非观、社会责任感等教育。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视频中涉及苯的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毒性和可燃性)观看视频,这样可以自然过渡到“苯的性质”的学习上。再者,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也同样适合使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动画展示了苯的空间结构及动画演示苯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类型,为学生分组合作自己搭建分子模型奠定基础。鉴于有机反应中存在反应时间较长、时常伴随副反应、药品存在易燃易爆等情况,教学中还利用了化学实验仿真软件完成了对苯的硝化反应装置的设计和安装,保证教学安全性的同时使学生对物质性质与反应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课后,一方面同样利用学习平台发布作业,利用平台数据分析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了解石油和煤,完成调查报告,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
关于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二者的关系通常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作为微观世界的内容在传统教学中较难向学生展示。此時借助信息技术三维动画就可以形象地展示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及有机物反应过程中的旧键断裂部位和新键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从微观的层次认识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化学反应的实质。而利用热点时事的视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就是信息化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总之,面对教育信息化2.0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勇于迎接挑战,不断认真学习,用新教学知识和新科学技术工具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方法论使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实现一些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操作、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体现出信息技术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李芒.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指导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关键词] 中职;化学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50-02
中职化学教学中常涉及微观粒子、化学实验现象及化学变化的实质等内容时,往往很难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清楚,这些内容就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此时,可以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甚至VR、AR等信息化的手段较好地解决这些难点。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适时调整教学的侧重点,使教学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化学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从而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教学实践经验。
一、提高中职化学教学信息化程度的首要任务——建立试题库
要建立试题库,先要做习题集。当然这与通常习题集还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通常形成习题集时是把问题和参考答案分开录入的,而在建立试题库时问题和参考答案则是同时录入。例如:(填空题)0.5mol 的质量是 1 g。(注:有的题库管理软件填空题要求不能用横线,而是与选择题一样用括号,答案填在括号内)这样在把试题导入题库平台时就能形成完整的内容。而相较于其他学科,我认为化学习题的录入工作量尤为巨大。因为存在大量原子、分子、离子等符号,还有化学、离子、热化学等各类方程式,所以在录入时需要经常进行中英文输入法的切换、上下标的变换,还要插入各类特殊符号或者是运用3.0公式进行符号、方程式的编辑等操作。因此,这一步骤是需要时间的。我的做法是先把教材中的所有题目录入完成,然后是配套练习册中的习题录入,一方面对于目前中职生能够完成这些习题就已经达标了,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习题往往都有配套的参考答案,这样在录入时能够减轻一些工作量。当然,由同教研组的老师分担完成习题录入是必要的。习题录入完成后就要选择题库管理软件了,比如考试宝、超星学习通等。我个人选择用超星学习通,因为在使用“智能导入”时,化学中的各种符号、上下标、方程式等基本都能够识别并保持原有格式。在导入习题之前应该将全书包含教学知识点录入题库管理平台,这样在习题导入平台后就可以进行“关联知识点”和“试题难度”的设定了,之后有时间还可以给每题添加“答案解析”。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试题库只要建立起来之后,对信息化教学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在课前、课中、课后测试,教师都可以根据题型、知识点和难度等方式组卷对学生测评。更重要的是学生如果通过个人终端进行答题,教师可以瞬间得到学生完成情况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这样使得教与学的互动更为紧密,也可以使教师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提高中职化学教学信息化程度的必要基础——资源的积累
在化学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特别是图片和视频资源。这需要教师不断积累,首先是要获取资源。获取资源主要有这几种方式。一种是教材附带的光盘或者去教材出版社的官网去下载。例如,我目前使用的《化学(通用类)》和《化学(农林牧渔类)》都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随书赠送的光盘或者去高等教育出版社官网下载都能找到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动画、教学图片和教学视频等大量已分类好的资源;其次,就是通过互联网利用各类搜索引擎按照所需的文件类型进行查找下载,对于视频资源还可以直接通过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内的搜索功能进行查找,例如对于学校难以开展的一些化学实验就可以查找相应的视频进行教学。查找到的视频若是不方便下载就可以选择录屏软件进行录制。再者,在收集资源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出版社还是互聯网中获取的资源,特别是化学实验视频资源,往往时间比较久远。因此绝大部分存在图像像素比较低的情况,很多细微的实验现象不能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而目前中职学校能够配备一个相对完善、适合的中职化学课程的实验室是比较少的,而中职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并直接进行实验观察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的,而如果缺少了这些实验教学会使大多数中职学生直接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呢?我的办法是自己动手录制。首先录制设备是现成的——手机,现在很多手机都可以录制超高清视频,只要买个简易三脚架或者手持稳定器就可以了。有了设备去哪儿拍呢?中职学校没有开展化学实验的条件,但是作为一级达标校的高中是明确要求配备能够开展基本化学实验的化学实验室的,因此只要和一级达标校的高中化学老师说明具体情况,掌握他们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时间,到时带上设备去拍摄就行了,而且我发现高中为了开展实验教学的便利和效率,时常将一个单元甚至数个单元的实验集中开展,这也给拍摄和收集资源带来便利。
对于收集到的各式各类信息资源,为了使其能够真正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发挥作用,就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首要的任务是对收集到的所有类别的资源进行安全备份,从而避免出现因本地存储器损坏而造成资源丢失的情况。“百度网盘”是很好的选择,2T的免费容量足够装下所有的资源,如果觉得不够还可通过充值扩容到5T。而且不管电脑、平板还是智能手机,利用App都可以及时将自己的所需资源保存至网盘,并可任意选择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地查看和分享。如果开启自动备份(有手机自动备份和电脑文件夹自动备份)功能,它还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帮助用户自动完成备份,极大地降低了资源丢失的风险。其次是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而信息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这需要管理者结合自身的需要、习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便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当然对于个人而言,资源的本地管理和网盘管理应采取统一的分类方法,避免复杂化。例如笔者资源分类是这样的,首先一级文件夹的名称就是该课程名称(如《化学(农林牧渔类)》),可以加上出版社、主编等信息;二级文件夹就是单元(章),文件夹名称就是单元名称,例如《化学(农林牧渔类)》教材中共有六章内容那么就建立6个二级文件夹;三级文件夹就按每章当中含有的“节数”,在对应的二级文件夹下建立相同数目的三级文件夹;之后再在每个三级文件夹下分别按照文件类型(如视频、图片、课件、动画等)分别建立相应的四级文件夹,最后就可以将资源按照内容和类型归入这些个四级文件夹中了。资源整理归类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需要,而选择采用自身喜爱和合适的归类方式,达到便于管理、便于搜索的最终目的。 三、中职化学信息化教学案例——《苯》
本节课教学我主要做了如下信息化处理。首先,课前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发布一个测验:碳碳单键(烷烃)和碳碳双键(烯烃)的化学性质;另一个是讨论:要求说出所知道的室内装修的污染物。设计意图是了解学生之前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学习平台拥有对数据进行即时处理、分析的功能优势,以便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其次, “导入新课”部分利用互联网搜索时事热点,制作了视频。设计意图是利用视频的高度直观性,通过触目惊心的真实事件场景警示学生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可以结合对象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是非观、社会责任感等教育。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视频中涉及苯的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毒性和可燃性)观看视频,这样可以自然过渡到“苯的性质”的学习上。再者,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也同样适合使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动画展示了苯的空间结构及动画演示苯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类型,为学生分组合作自己搭建分子模型奠定基础。鉴于有机反应中存在反应时间较长、时常伴随副反应、药品存在易燃易爆等情况,教学中还利用了化学实验仿真软件完成了对苯的硝化反应装置的设计和安装,保证教学安全性的同时使学生对物质性质与反应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课后,一方面同样利用学习平台发布作业,利用平台数据分析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了解石油和煤,完成调查报告,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
关于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二者的关系通常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作为微观世界的内容在传统教学中较难向学生展示。此時借助信息技术三维动画就可以形象地展示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及有机物反应过程中的旧键断裂部位和新键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从微观的层次认识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化学反应的实质。而利用热点时事的视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就是信息化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总之,面对教育信息化2.0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勇于迎接挑战,不断认真学习,用新教学知识和新科学技术工具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方法论使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用信息技术手段去实现一些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操作、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体现出信息技术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李芒.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指导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