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卖笑”是封建社会对风尘女子商品化的形象的表达。
其实,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所有的笑容,不光是女子的笑容都是有价的,这在我们的就业和商业活动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现行的招牌是形形色色,但招聘的程序都差不多。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递交个人材料、笔试和面试。递交个人材料也就是填写个人简历的延展,即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等,再加上一些学历学位的复印件和说明等等。这些对用人单位而言都是初步的和大概的,笔试也只是对个人材料真实性的一种补充和某种验证,还是停留在抽象的阶段。
而面试就具体了,对应聘者来说是最后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关,它决定应聘的成败。如果面对面试官,人家一句很平常的话语,你就觉得或有意觉得对方很风趣很幽默,你就笑得前磕后仰,甚至龇牙咧嘴,笑得人家莫名其妙。這样,人家就会认为你是个马屁精和媚俗之人;或面对面试官的热情,你总板着面孔有意扮酷或玩深沉,一本正经,严肃得象生来就不会笑似的,那人家会确定你故作清高和亲和力差。那么,笑与不笑,笑得是否得体就决定你应聘的成败。
同时,笑容不但是直观的,也是可感的,那就是笑声。外国大一点的公司经常会通过电话测试你的外语口语水平。因为陌生,对方常会用一些小小的幽默来做开场白。那是人家一种交流的艺术或说方法,你就不加思索的大笑,虽然人家看不到你的笑容,但你如果分贝太高,就会让对方感到不适和难堪,那人家就会判断你是一个悟性不好的人。反之,如果对方听不到你的笑声,人家就会认为你理解能力偏差或缺乏EQ。
在商业活动中“笑”也是举足轻重的。
大家都知道客户是一种资源,无论对于供和求彼此间都是资源。既然是资源那就是有限的,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的丰富和缺乏有时是一个公司生存和发展关键。所以常有“抢客户”之说,这个“抢”字很形象也很贴切。
那么怎么个“抢法”呢?总不能死缠硬拖,就得讲究技巧。除一些纯商业的手段外,其实,面对面的沟通和拜访在商业中是必须和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
就有这样一件事:有个公司的女业务主管去参加一次客户间的应酬,宴请方的主角是一个男性,据说还是个什么“总”。酒会上闹来闹去就不说了。酒会后,那个“总”抓住人家女主管的手不放,在人家手上拍来拍去。并借酒的冲击力大笑、傻笑和狂笑,还有很浓烈的烟酒味时不时随笑一浪一浪的拍面而来。让那位女主管极为难受,虽然当时很艰难的给了那个“总”面子,但却由此对那个“总”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感,也对他的公司的整体素质产生了怀疑。
那个女主管回公司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接那个“总”的电话,一接就想到那可怕的笑和随笑飘出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实在憋不住了,就把对这个“总”的看法和素质向自己的头做个汇报,头当即表态由她们部门自己决定,可以重新考虑选择一家素质好点客户。可想而知,那个“总”和他所领导的公司以后命运了……
古人云:“和气生财”,这不仅是对服务态度和结果的概括,某种程度讲也是对大方得体的笑容在商业活动中的诠释。
成语“笑容可掬”,“掬”就是捧的意思。那么可掬的笑容一定是收放自如的,即自然的。笑太猛了,让人觉得意外不敢捧;笑太含蓄了,捕捉不了,也就掬不到。
再回到本文的开头,“卖笑”这个词虽然是腐朽的没落的,是对旧时代风尘女子的不尊敬和贬低,应该批判和抛弃。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笑”确实是并且能成为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是有价码的。那么这个价码怎么个认定,就只能靠各人自己认知了。
当然,笑虽是自然的流露,但也不排除更不排斥表演的成分。这就需要现实中的人们正确的把握和发挥,使这个人类最本能的并不昂贵的表情——“笑”,实行其最大的价值。
由《江河水》想起的
二胡这个两根弦的东西,一拉起来总免不了悲伤的味道,尽管我们的音乐家谱写了一曲曲欢快的《赛马》、《奔驰在千里草原》、《战马奔腾》等,但总觉得从二胡里出来的欢快很别扭,象苦恼人的笑。对于二胡还是《江河水》、《二泉映月》、《病中吟》这些曲子入味入骨,苦就苦它个泪流满面,悲就悲它个呼天抢地。
记得我学琴的时候,拉完了所有的练习曲开始拉正规的演奏曲,第一支就是《江河水》。拉是不难的,因为有扎实的基本功,音准和技巧都没问题。可老师说我拉的没感情色彩,听起来还是象练习曲的味道。于是老师就同我讲曲子,讲曲子的表现内容,讲旧社会的劳苦人民。可我对旧社会没什么感觉,拉起来还是硬棒棒的。老师又启发我,让我拉曲子的时候想我经历过的最痛苦的事情。
那时我才十三四岁吧,也没什么痛苦的事情可以回忆。我就记得调皮后被母亲打屁股时的情形,那时最痛苦的,想着想着泪还就真的掉下来了。可老师还说不够,说还要包含恨和仇。这就难了,孩子被母亲打哭是自然的,一方面用哭来表示疼痛,另外也用哭来获得母亲的同情并住手。但却恨不起来,更谈不上仇。因为母亲毕竟不是地主,也没有拿皮鞭抽过我,每次我犯错也只是用手在我屁股上拍拍而已。
记得第一次在我们市大会堂演出,我独奏的曲目就是《江河水》。灯光一打,下面黑压压的一片,说实话我很紧张。可扬琴伴奏一弹出前奏,我就自然进入了角色。拉着拉着似乎“阶级仇民族恨”就一起涌上了心头,痛苦、悲伤和仇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曲完了,掌声还很多,连教我的老师都感动得落泪,说我是个好苗子……
时间一晃几十年了,现在想想很可笑,我至今对《江河水》这首曲子都没什么理解。只觉得那曲子是一个混沌的悲伤而已,不一定特指某个场景。另外情感这个东西是说不准的,也是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参照的,是可以伪装的,也是可以用技巧来表现的。虚伪也不一定要掩饰,完全可以渲染得不露声色,而且可以感动别人。
作者简介:
姓名:冷燃,出生年月(1962年),性别:男,江苏省南京市,职业:自由撰稿人
其实,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所有的笑容,不光是女子的笑容都是有价的,这在我们的就业和商业活动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现行的招牌是形形色色,但招聘的程序都差不多。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递交个人材料、笔试和面试。递交个人材料也就是填写个人简历的延展,即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等,再加上一些学历学位的复印件和说明等等。这些对用人单位而言都是初步的和大概的,笔试也只是对个人材料真实性的一种补充和某种验证,还是停留在抽象的阶段。
而面试就具体了,对应聘者来说是最后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关,它决定应聘的成败。如果面对面试官,人家一句很平常的话语,你就觉得或有意觉得对方很风趣很幽默,你就笑得前磕后仰,甚至龇牙咧嘴,笑得人家莫名其妙。這样,人家就会认为你是个马屁精和媚俗之人;或面对面试官的热情,你总板着面孔有意扮酷或玩深沉,一本正经,严肃得象生来就不会笑似的,那人家会确定你故作清高和亲和力差。那么,笑与不笑,笑得是否得体就决定你应聘的成败。
同时,笑容不但是直观的,也是可感的,那就是笑声。外国大一点的公司经常会通过电话测试你的外语口语水平。因为陌生,对方常会用一些小小的幽默来做开场白。那是人家一种交流的艺术或说方法,你就不加思索的大笑,虽然人家看不到你的笑容,但你如果分贝太高,就会让对方感到不适和难堪,那人家就会判断你是一个悟性不好的人。反之,如果对方听不到你的笑声,人家就会认为你理解能力偏差或缺乏EQ。
在商业活动中“笑”也是举足轻重的。
大家都知道客户是一种资源,无论对于供和求彼此间都是资源。既然是资源那就是有限的,是可以利用的,资源的丰富和缺乏有时是一个公司生存和发展关键。所以常有“抢客户”之说,这个“抢”字很形象也很贴切。
那么怎么个“抢法”呢?总不能死缠硬拖,就得讲究技巧。除一些纯商业的手段外,其实,面对面的沟通和拜访在商业中是必须和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
就有这样一件事:有个公司的女业务主管去参加一次客户间的应酬,宴请方的主角是一个男性,据说还是个什么“总”。酒会上闹来闹去就不说了。酒会后,那个“总”抓住人家女主管的手不放,在人家手上拍来拍去。并借酒的冲击力大笑、傻笑和狂笑,还有很浓烈的烟酒味时不时随笑一浪一浪的拍面而来。让那位女主管极为难受,虽然当时很艰难的给了那个“总”面子,但却由此对那个“总”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感,也对他的公司的整体素质产生了怀疑。
那个女主管回公司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接那个“总”的电话,一接就想到那可怕的笑和随笑飘出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实在憋不住了,就把对这个“总”的看法和素质向自己的头做个汇报,头当即表态由她们部门自己决定,可以重新考虑选择一家素质好点客户。可想而知,那个“总”和他所领导的公司以后命运了……
古人云:“和气生财”,这不仅是对服务态度和结果的概括,某种程度讲也是对大方得体的笑容在商业活动中的诠释。
成语“笑容可掬”,“掬”就是捧的意思。那么可掬的笑容一定是收放自如的,即自然的。笑太猛了,让人觉得意外不敢捧;笑太含蓄了,捕捉不了,也就掬不到。
再回到本文的开头,“卖笑”这个词虽然是腐朽的没落的,是对旧时代风尘女子的不尊敬和贬低,应该批判和抛弃。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笑”确实是并且能成为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是有价码的。那么这个价码怎么个认定,就只能靠各人自己认知了。
当然,笑虽是自然的流露,但也不排除更不排斥表演的成分。这就需要现实中的人们正确的把握和发挥,使这个人类最本能的并不昂贵的表情——“笑”,实行其最大的价值。
由《江河水》想起的
二胡这个两根弦的东西,一拉起来总免不了悲伤的味道,尽管我们的音乐家谱写了一曲曲欢快的《赛马》、《奔驰在千里草原》、《战马奔腾》等,但总觉得从二胡里出来的欢快很别扭,象苦恼人的笑。对于二胡还是《江河水》、《二泉映月》、《病中吟》这些曲子入味入骨,苦就苦它个泪流满面,悲就悲它个呼天抢地。
记得我学琴的时候,拉完了所有的练习曲开始拉正规的演奏曲,第一支就是《江河水》。拉是不难的,因为有扎实的基本功,音准和技巧都没问题。可老师说我拉的没感情色彩,听起来还是象练习曲的味道。于是老师就同我讲曲子,讲曲子的表现内容,讲旧社会的劳苦人民。可我对旧社会没什么感觉,拉起来还是硬棒棒的。老师又启发我,让我拉曲子的时候想我经历过的最痛苦的事情。
那时我才十三四岁吧,也没什么痛苦的事情可以回忆。我就记得调皮后被母亲打屁股时的情形,那时最痛苦的,想着想着泪还就真的掉下来了。可老师还说不够,说还要包含恨和仇。这就难了,孩子被母亲打哭是自然的,一方面用哭来表示疼痛,另外也用哭来获得母亲的同情并住手。但却恨不起来,更谈不上仇。因为母亲毕竟不是地主,也没有拿皮鞭抽过我,每次我犯错也只是用手在我屁股上拍拍而已。
记得第一次在我们市大会堂演出,我独奏的曲目就是《江河水》。灯光一打,下面黑压压的一片,说实话我很紧张。可扬琴伴奏一弹出前奏,我就自然进入了角色。拉着拉着似乎“阶级仇民族恨”就一起涌上了心头,痛苦、悲伤和仇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曲完了,掌声还很多,连教我的老师都感动得落泪,说我是个好苗子……
时间一晃几十年了,现在想想很可笑,我至今对《江河水》这首曲子都没什么理解。只觉得那曲子是一个混沌的悲伤而已,不一定特指某个场景。另外情感这个东西是说不准的,也是没有固定的形态可以参照的,是可以伪装的,也是可以用技巧来表现的。虚伪也不一定要掩饰,完全可以渲染得不露声色,而且可以感动别人。
作者简介:
姓名:冷燃,出生年月(1962年),性别:男,江苏省南京市,职业: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