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之后,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观点相互冲突、学派对立、方法和研究对象上的争论不断等等,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西方心理学的发展。由于上述问题对心理学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又加之心理学这门学科缺乏统合这些问题的共同基础,“心理学似乎成为一门永远都存在危机的科学。”
一、西方心理学研究中两种科学观的对立
心理学从哲学母体独立出来之后,就一直受科学主义科学观的支配,发展为主流心理学。它追求的所谓科学,就是努力把心理学建成一门精确、客观、实证的自然科学。而在主流心理学之外的非主流心理学,则以一套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在科学之外另辟蹊径,与主流心理学相抗衡。他强调人的主体性,关心人的价值、存在与尊严等。
两种科学观的对立,使主流与非主流心理学的众多学派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对立。
(一)研究对象的对立
科学只对能被观察、实验证实的经验感兴趣,主张进行元素分析,研究外在的行为;而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强调要抓住统摄经验的有意义结构,要以整体的人及其心理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的对立
科学心理学以实证科学方法为达到真理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主张方法中心;而人文取向的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提倡人文方法,主张问题中心。
(三)两种文化的分裂
不同的科学观同样导致了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主要表现在:(1)以自然科学模式对人文科学模式(2)以方法中心对问题中心(3)价值中立说对价值负荷说
(四)两种价值取向的对立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取向贯穿整个西方心理学史。科学主义价值取向主张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来规范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心理现象的自然特征方面,采用自然科学的经验归纳和描述性方法,重视实验数据以及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精确性;而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主张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模式来塑造心理学,突出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性和主观特征,强调采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解、解释等方法,重视人的主观体验。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不统一的危机。国内外很多学者撰文指出,要结束心理学目前混乱的不统一的局面,要重新建立一种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大心理学观。从上文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西方心理学的分裂现状好像都可以统概为科学与人文两大科学观的不同,由之引出的分裂、对立与分化都是源于两大价值取向的差异,两大学派的心理学家很难实现沟通与交流,继而在很多问题方面都难以达成统一的局面。
而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两大科学观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导致离心力居支配地位的局面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只要解决了科学与人文两大科学观的冲突,调整了两大价值取向的对立,像许多学者倡导的那样建立一种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大心理学观,心理学的统一就可以实现了呢?实际上,从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分析即可得出,以上对于西方心理学分裂现状原因的分析是片面的,并未触及到导致分裂现状的本质。我们可以以两大科学观产生的背景作为分析此问题的立足点。
二、科学与人文科学观产生的背景
(一)科学主义取向产生的背景
从西方哲学中孕育分离出来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近代科学唯科学主义的科学的支配。以后的心理学家,为了追求心理学向“科学”的靠近,并使之最终成为一门科学,就将目光瞄准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试图将心理学建成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能够精确测量、研究对象具有可观察性、具有严密的方法论体系和具有普适性的一门科学。
实际上,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是“一大批学者,采取自然科学的实证态度,并试图利用自然科学的经验方法来研究或‘治疗’哲学,以图将哲学建构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的知识体系”后的产物,它是由冯特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为依托、以他的“科学”形式为理想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以近代哲学精神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它是对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的直接继承,并因而以近代哲学“第一原理”,亦即笛卡尔的“我思主体”或心灵实体为理论前提。但这一理论,是笛卡尔对人类意识实在的一种思辨的把握,并非人类意识实在本身。也就是说,从哲学母体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继承的却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前提,进而他们所认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选用的科学观、方法论、形成的思想体系等等,都是从一个错误的出发点上开始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西方心理学并未真正产生。由于出发点的失误导致的种种失误,使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无法对其真正的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因而也就无法与研究所谓“心理学”的其他方面的心理学家进行交流与沟通,矛盾与冲突自然会出现。“当被普遍证明是正确的关于生命的科学理论的生物进化论及其思维方式向以追求科学为目的的心理学渗透时,心理学既不能准确地把握生物进化论对他的理论意蕴,也不能抵挡被曲解了的生物进化论试图要将作为他的研究对象的人这一主体自然化的趋势,从而陷入了理论危机,”为以后的危机局面埋下了隐患。
(二)人文主义科学观产生的背景
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给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促进了心理学的独立,并使心理学朝客观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以追求科学为目的的心理学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之后,弊端日益显露。如其造成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不断遭受质疑,人性观问题简单片面,以及心理学中唯实证方法的倾向等等。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它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基础,在心理学的研究上开创了一套与科学心理学研究迥异的体系。主张研究整体的人,强调人的主体性,关心人的价值、存在与尊严,这恰恰是科学心理学所忽视的问题。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反对将人视作物,反对用研究自然物质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主张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用非自然科学的人文方法研究心理学。
以上分析可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也不是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本质出发的,而只是作为已有流派以及研究取向的不足、弊端出发的,也就难以统摄心理学的研究。
三、西方心理学分裂局面的必然性的分析
从科学与人文两大科学观产生的背景来看,科学与人文两大研究取向的出现,并不是针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本真性特点,它们只是当时时代及其他条件的产物。也即说,它们所研究的并不能算完全的或本真的心理学,只是研究者们自己的主观认定。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该怎样去研究,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科学观、价值取向、所属派别、生活背景等等的不同,自然有不同的主观认定,很难相同,而他们却又都主观认定自己研究的是“心理学”,并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他人的研究。实际上,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研究的只是表面名称相同但实质不同的“心理学”。所以,不同的研究假定出现了矛盾与争议,甚至分裂与危机。(其实,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心理学一直处于不统一的危机状态,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一直未统一。当然,这只是出发点失误的一表现而已。)于是各派开始相互攻击,标榜自己研究的正确。故心理学从独立至今,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各学派所作的研究莫衷一是,无法达成统一的局面。所以,科学与人文两大科学观的不同所引发的争议,对心理学学科来说,其并不是造成目前分裂的根本原因,因而建立一种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大心理学观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心理学研究的立足点
各派都在争论各派主观臆想的研究对象的合理性,方法的正确性,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识,它的本真是什么,怎样进行研究才是适当的这个根本性问题(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问题),这是这门学科统一与发展的基础与立足点,是心理学这棵大树的根。心理学的成长与壮大,都是以此为基点。同时只有站在这个基点上,才能保证心理学这棵大树主干的粗壮与挺拔,枝干的纷繁茂盛却脉经分明。枝、干、茎浑然一体,才会形成心理学各分支、流派茁壮成长而不脱离主体,它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为心理学这棵大树的茁壮成长提供养分,而不至于发展中出现迷失与分裂,甚至危机。对这根本性问题的忽视,是心理学目前分裂出现的必然性原因。对这根本性问题的重视,也是心理学研究达成一致局面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参考文献:
[1] T·H·黎黑著.刘恩久等译.心理学史——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趋势[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高申春.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从西方心理学历史逻辑透视社会学习理论[D].长春:吉林大学.2000.
(作者简介:尹训红(1981-),女,山东泰安人,硕士,陕西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一、西方心理学研究中两种科学观的对立
心理学从哲学母体独立出来之后,就一直受科学主义科学观的支配,发展为主流心理学。它追求的所谓科学,就是努力把心理学建成一门精确、客观、实证的自然科学。而在主流心理学之外的非主流心理学,则以一套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在科学之外另辟蹊径,与主流心理学相抗衡。他强调人的主体性,关心人的价值、存在与尊严等。
两种科学观的对立,使主流与非主流心理学的众多学派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对立。
(一)研究对象的对立
科学只对能被观察、实验证实的经验感兴趣,主张进行元素分析,研究外在的行为;而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强调要抓住统摄经验的有意义结构,要以整体的人及其心理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的对立
科学心理学以实证科学方法为达到真理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主张方法中心;而人文取向的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提倡人文方法,主张问题中心。
(三)两种文化的分裂
不同的科学观同样导致了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主要表现在:(1)以自然科学模式对人文科学模式(2)以方法中心对问题中心(3)价值中立说对价值负荷说
(四)两种价值取向的对立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取向贯穿整个西方心理学史。科学主义价值取向主张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来规范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心理现象的自然特征方面,采用自然科学的经验归纳和描述性方法,重视实验数据以及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精确性;而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主张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模式来塑造心理学,突出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性和主观特征,强调采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解、解释等方法,重视人的主观体验。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不统一的危机。国内外很多学者撰文指出,要结束心理学目前混乱的不统一的局面,要重新建立一种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大心理学观。从上文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西方心理学的分裂现状好像都可以统概为科学与人文两大科学观的不同,由之引出的分裂、对立与分化都是源于两大价值取向的差异,两大学派的心理学家很难实现沟通与交流,继而在很多问题方面都难以达成统一的局面。
而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两大科学观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导致离心力居支配地位的局面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只要解决了科学与人文两大科学观的冲突,调整了两大价值取向的对立,像许多学者倡导的那样建立一种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大心理学观,心理学的统一就可以实现了呢?实际上,从对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分析即可得出,以上对于西方心理学分裂现状原因的分析是片面的,并未触及到导致分裂现状的本质。我们可以以两大科学观产生的背景作为分析此问题的立足点。
二、科学与人文科学观产生的背景
(一)科学主义取向产生的背景
从西方哲学中孕育分离出来的心理学,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近代科学唯科学主义的科学的支配。以后的心理学家,为了追求心理学向“科学”的靠近,并使之最终成为一门科学,就将目光瞄准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试图将心理学建成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能够精确测量、研究对象具有可观察性、具有严密的方法论体系和具有普适性的一门科学。
实际上,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是“一大批学者,采取自然科学的实证态度,并试图利用自然科学的经验方法来研究或‘治疗’哲学,以图将哲学建构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的知识体系”后的产物,它是由冯特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为依托、以他的“科学”形式为理想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以近代哲学精神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它是对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的直接继承,并因而以近代哲学“第一原理”,亦即笛卡尔的“我思主体”或心灵实体为理论前提。但这一理论,是笛卡尔对人类意识实在的一种思辨的把握,并非人类意识实在本身。也就是说,从哲学母体中独立出来的心理学,继承的却是一种错误的理论前提,进而他们所认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选用的科学观、方法论、形成的思想体系等等,都是从一个错误的出发点上开始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西方心理学并未真正产生。由于出发点的失误导致的种种失误,使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无法对其真正的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因而也就无法与研究所谓“心理学”的其他方面的心理学家进行交流与沟通,矛盾与冲突自然会出现。“当被普遍证明是正确的关于生命的科学理论的生物进化论及其思维方式向以追求科学为目的的心理学渗透时,心理学既不能准确地把握生物进化论对他的理论意蕴,也不能抵挡被曲解了的生物进化论试图要将作为他的研究对象的人这一主体自然化的趋势,从而陷入了理论危机,”为以后的危机局面埋下了隐患。
(二)人文主义科学观产生的背景
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给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促进了心理学的独立,并使心理学朝客观化、精确化的方向发展。以追求科学为目的的心理学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之后,弊端日益显露。如其造成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不断遭受质疑,人性观问题简单片面,以及心理学中唯实证方法的倾向等等。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不足。它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基础,在心理学的研究上开创了一套与科学心理学研究迥异的体系。主张研究整体的人,强调人的主体性,关心人的价值、存在与尊严,这恰恰是科学心理学所忽视的问题。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反对将人视作物,反对用研究自然物质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主张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用非自然科学的人文方法研究心理学。
以上分析可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也不是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本质出发的,而只是作为已有流派以及研究取向的不足、弊端出发的,也就难以统摄心理学的研究。
三、西方心理学分裂局面的必然性的分析
从科学与人文两大科学观产生的背景来看,科学与人文两大研究取向的出现,并不是针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本真性特点,它们只是当时时代及其他条件的产物。也即说,它们所研究的并不能算完全的或本真的心理学,只是研究者们自己的主观认定。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该怎样去研究,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科学观、价值取向、所属派别、生活背景等等的不同,自然有不同的主观认定,很难相同,而他们却又都主观认定自己研究的是“心理学”,并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他人的研究。实际上,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研究的只是表面名称相同但实质不同的“心理学”。所以,不同的研究假定出现了矛盾与争议,甚至分裂与危机。(其实,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心理学一直处于不统一的危机状态,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一直未统一。当然,这只是出发点失误的一表现而已。)于是各派开始相互攻击,标榜自己研究的正确。故心理学从独立至今,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各学派所作的研究莫衷一是,无法达成统一的局面。所以,科学与人文两大科学观的不同所引发的争议,对心理学学科来说,其并不是造成目前分裂的根本原因,因而建立一种兼具科学与人文的大心理学观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心理学研究的立足点
各派都在争论各派主观臆想的研究对象的合理性,方法的正确性,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识,它的本真是什么,怎样进行研究才是适当的这个根本性问题(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问题),这是这门学科统一与发展的基础与立足点,是心理学这棵大树的根。心理学的成长与壮大,都是以此为基点。同时只有站在这个基点上,才能保证心理学这棵大树主干的粗壮与挺拔,枝干的纷繁茂盛却脉经分明。枝、干、茎浑然一体,才会形成心理学各分支、流派茁壮成长而不脱离主体,它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为心理学这棵大树的茁壮成长提供养分,而不至于发展中出现迷失与分裂,甚至危机。对这根本性问题的忽视,是心理学目前分裂出现的必然性原因。对这根本性问题的重视,也是心理学研究达成一致局面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参考文献:
[1] T·H·黎黑著.刘恩久等译.心理学史——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趋势[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高申春.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从西方心理学历史逻辑透视社会学习理论[D].长春:吉林大学.2000.
(作者简介:尹训红(1981-),女,山东泰安人,硕士,陕西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