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鸦片的背后》这本书,读后让人觉得心情非常的沉重,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我们应该做的是牢记历史。我们的学生年纪尚小,如何让孩子们既能清楚的了解这段历史,又不会太难以理解,着实需要花费一番的功夫。
关键词:历史;鸦片战争;教学
5月初刚刚接到上一节区级思品公开课的任务的时候,说实话,真的很茫然。这课该怎么上,怎么上好,我心里都没底。虽然平时也在上思品课,但教学活动、教学设计都相对简单。
翻开这册思品书,真切地发现《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内容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别是推进到五、六年级,我们不难发现在教材中涌进了大量的社会知识,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而这册书的后面一半全都是讲一些历史的,如鸦片战争、孙中山推翻清王朝、共产党的诞生史、奋斗史,抗日战争等等。经过反复研究和教学时间的限定,我把《鸦片的背后》这一课作为我的教学任务。
初次接触《鸦片的背后》,我不禁感到心头沉重。随着我的潜心阅读,那段屈辱的历史重现在我的眼前:英国用鸦片强行打开了中国的贸易之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任由鸦片在华夏大地上横流,至使鸦片进入中国后的几十年里,因吸食鸦片而死亡的中国人就达1700万,林则徐的禁烟大快人心……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不堪回首,它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痛。而我们小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较少,一般仅从电影电视上获得一些粗略的认识。学生不是记忆的机器,对他们进行历史教育,不能简单的借用那种索然无味的年代、事件、人物的记录。而本课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又很强,如果完全按本教材学科知识的逻辑讲述,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心理上很难接受,思维上也难于理解。我想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儿童的生活逻辑。所以,在教学中,怎样“通过具体的细节事例,展示真实的事件,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景,以情激情,加深理解。带领学生进行时空穿梭,和他们一起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反思历史,立志图强,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成为了我设计教案的指导思想。
本课内容丰富,我决定上第一课时,让学生深刻地了解这一段屈辱历史的起源。通过查阅资料,自己潜心研读教参等,我对这门课程的了解更深入了,我发现这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班会课、心理健康课等都很相似,不同之处是这门课程是有教材依托的,但仅仅把一些历史知识、民族情感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学生能力的培养的也很重要。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一) 情感与态度目标;(二) 能力目标;(三) 知识目标。
教学的过程我初定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对比看图片,谈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到灾难历史因鸦片而起。第二个环节是通过竞赛法、汇报交流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知道鸦片对个人、对整个国家的危害。第三个环节是了解英国试图用鸦片来征服中国的卑鄙野心。第四个环节是通过图片、文字、影片,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认识民族英雄林则徐。发自内心爱戴英雄先辈,体会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在这节课设计到这里,我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能否再贴近点学生的实际生活呢?随着备课的深入,我果断抓住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这一契机,增加了一个环节,把“回归现实、远离毒品”作为第五个环节。让学生回归到现实生活,了解几种普遍的毒品,知道它们的危害,增强远离毒品的意识。
一、 对比导入,激起情感冲击
课一开始,我以两组图片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冲击。第一组是中国的十大名胜古迹,和四大发明、郑和远航。第二组是南京大屠杀和火烧圆明园。在截然不同的两组图片和音乐声中,学生发表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我自然而然地会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一个泱泱大国最后怎么会沦落到被列强肆意欺压、掠夺的地步呢?由此引出罪魁祸首:鸦片。
二、 直面鸦片,了解危害
我先以一组抢答题来检查学生对鸦片是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一张关于鸦片的危害的调查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全面了解的鸦片的危害,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在学生充分交流了鸦片的危害后,我以关键词“贫穷、丧命”来总结鸦片对个人的危害,并让学生讨论,如果我们的“将士、官员、百姓”等各个阶层都在吸食鸦片,那中国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了解鸦片对整个国家的危害:衰敗、灭亡。
三、 特殊武器,叩开国门
在学生了解鸦片是祸国殃民的毒品后,我以“鸦片为什么会从英国而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以一段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英国想在中国牟取暴利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便使用了卑鄙的手段,把鸦片运来了中国。随着学生了解的深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也呈现在眼前,我以一张《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先让学生动笔动脑来算一算,比一比,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鸦片增长的速度将无法控制,当时吸食鸦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鸦片在中国市场上的数量越来越大,简直到了泛滥的地步。最后以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想想鸦片让中国人民不聊生、家破人亡,而那些鸦片贩子呢?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课上到这里,英国人想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跃然纸上。
四、 走进历史、缅怀英雄
在国破家亡的危机时刻,一个英雄站了出来,那就是林则徐。这一环节,我通过资料呈现,观看影视片段,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等,让学生全面地认识林则徐,知道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发自内心地崇敬这个伟大的英雄人物。
五、 回归现实、远离毒品
课上到这里,学生已经明白鸦片的危害,不会靠近!也会永远记住鸦片带给中国人的耻辱和教训!我想品社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是师生探讨人类生活问题的工具,是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学生通过学史、懂史来认识自我,认识历史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这节课生的感触较深,它的生成,让我知道了品社课老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意义生成与个人创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就得活化历史,让历史变得丰满生动、亲和易懂,赋予历史教材向现实生活转变的第二次生命,让历史以亲和、生动的姿态走近新世纪的少年儿童。
关键词:历史;鸦片战争;教学
5月初刚刚接到上一节区级思品公开课的任务的时候,说实话,真的很茫然。这课该怎么上,怎么上好,我心里都没底。虽然平时也在上思品课,但教学活动、教学设计都相对简单。
翻开这册思品书,真切地发现《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内容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别是推进到五、六年级,我们不难发现在教材中涌进了大量的社会知识,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而这册书的后面一半全都是讲一些历史的,如鸦片战争、孙中山推翻清王朝、共产党的诞生史、奋斗史,抗日战争等等。经过反复研究和教学时间的限定,我把《鸦片的背后》这一课作为我的教学任务。
初次接触《鸦片的背后》,我不禁感到心头沉重。随着我的潜心阅读,那段屈辱的历史重现在我的眼前:英国用鸦片强行打开了中国的贸易之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任由鸦片在华夏大地上横流,至使鸦片进入中国后的几十年里,因吸食鸦片而死亡的中国人就达1700万,林则徐的禁烟大快人心……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不堪回首,它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痛。而我们小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较少,一般仅从电影电视上获得一些粗略的认识。学生不是记忆的机器,对他们进行历史教育,不能简单的借用那种索然无味的年代、事件、人物的记录。而本课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又很强,如果完全按本教材学科知识的逻辑讲述,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心理上很难接受,思维上也难于理解。我想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儿童的生活逻辑。所以,在教学中,怎样“通过具体的细节事例,展示真实的事件,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景,以情激情,加深理解。带领学生进行时空穿梭,和他们一起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反思历史,立志图强,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成为了我设计教案的指导思想。
本课内容丰富,我决定上第一课时,让学生深刻地了解这一段屈辱历史的起源。通过查阅资料,自己潜心研读教参等,我对这门课程的了解更深入了,我发现这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班会课、心理健康课等都很相似,不同之处是这门课程是有教材依托的,但仅仅把一些历史知识、民族情感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学生能力的培养的也很重要。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一) 情感与态度目标;(二) 能力目标;(三) 知识目标。
教学的过程我初定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对比看图片,谈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到灾难历史因鸦片而起。第二个环节是通过竞赛法、汇报交流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知道鸦片对个人、对整个国家的危害。第三个环节是了解英国试图用鸦片来征服中国的卑鄙野心。第四个环节是通过图片、文字、影片,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认识民族英雄林则徐。发自内心爱戴英雄先辈,体会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在这节课设计到这里,我总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能否再贴近点学生的实际生活呢?随着备课的深入,我果断抓住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这一契机,增加了一个环节,把“回归现实、远离毒品”作为第五个环节。让学生回归到现实生活,了解几种普遍的毒品,知道它们的危害,增强远离毒品的意识。
一、 对比导入,激起情感冲击
课一开始,我以两组图片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冲击。第一组是中国的十大名胜古迹,和四大发明、郑和远航。第二组是南京大屠杀和火烧圆明园。在截然不同的两组图片和音乐声中,学生发表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我自然而然地会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一个泱泱大国最后怎么会沦落到被列强肆意欺压、掠夺的地步呢?由此引出罪魁祸首:鸦片。
二、 直面鸦片,了解危害
我先以一组抢答题来检查学生对鸦片是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一张关于鸦片的危害的调查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全面了解的鸦片的危害,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在学生充分交流了鸦片的危害后,我以关键词“贫穷、丧命”来总结鸦片对个人的危害,并让学生讨论,如果我们的“将士、官员、百姓”等各个阶层都在吸食鸦片,那中国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了解鸦片对整个国家的危害:衰敗、灭亡。
三、 特殊武器,叩开国门
在学生了解鸦片是祸国殃民的毒品后,我以“鸦片为什么会从英国而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以一段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英国想在中国牟取暴利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便使用了卑鄙的手段,把鸦片运来了中国。随着学生了解的深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也呈现在眼前,我以一张《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先让学生动笔动脑来算一算,比一比,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鸦片增长的速度将无法控制,当时吸食鸦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鸦片在中国市场上的数量越来越大,简直到了泛滥的地步。最后以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想想鸦片让中国人民不聊生、家破人亡,而那些鸦片贩子呢?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课上到这里,英国人想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跃然纸上。
四、 走进历史、缅怀英雄
在国破家亡的危机时刻,一个英雄站了出来,那就是林则徐。这一环节,我通过资料呈现,观看影视片段,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等,让学生全面地认识林则徐,知道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发自内心地崇敬这个伟大的英雄人物。
五、 回归现实、远离毒品
课上到这里,学生已经明白鸦片的危害,不会靠近!也会永远记住鸦片带给中国人的耻辱和教训!我想品社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是师生探讨人类生活问题的工具,是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学生通过学史、懂史来认识自我,认识历史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这节课生的感触较深,它的生成,让我知道了品社课老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意义生成与个人创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就得活化历史,让历史变得丰满生动、亲和易懂,赋予历史教材向现实生活转变的第二次生命,让历史以亲和、生动的姿态走近新世纪的少年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