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岁那年,一个极好的朋友突然搬家了,全家搬到南洋去了,说是那边的亲戚有好门路,南洋多远,远在我的想象之外,对我们来说相当于虚无飘缈之地,我再没见过那个朋友,她似乎凭空消失了,她家老木门就那么锁着,再没有打开。那时候,我才懂得家是可以搬的,而且可以搬得那么远,在那之前,我以为家在某个地方就会永远在的。一个学期之后,我们家也搬了,搬至我从未去过的小县城,父亲母亲相信我们在县城会有更好的日子和前景。我立在自家竹篱笆围成的小院前,久久看着两间瓦房,瓦房中间没有盖顶的客厅,院里那棵高过屋子的木兰,篱笆边的花草,院右侧那片竹林,我们的日子变成某种气息,沾附在这一切东西上面,我们要走了,要把某些日子丢掉了,我有某种说不清的恐慌感。但对县城的向往很快掩盖了恐慌,我们相信会有更美的新家,有更好的日子。在县城里的日子一直有某种飘浮感,似乎被抽掉了重点,回乡乡已破败,寨里寨外一遍遍绕走,老屋里长时间地静坐,捕捉不到原先日子的半点气息。不知什么时候起,在故乡也找不到故乡了。
二十岁那年一个晚上,我和妹妹躺在大城市一个狭小的租房内,听她讲她曾怎样渴望一张床一场深沉的睡眠。失掉工作的她怎样在路边摊被骗去最后几百块钱,拉着箱子在城市的大街上无目的地走,在某个24小时超市找一张可以混过夜的桌子,在公园、绿化带找一个可以隐藏的角落,靠着箱子想象床的安宁。后来,妹妹自己开店,开了一家又一家,因为各种原因,不停地换店面,也不停地换住处,每换一家店面都想着怎样经营成属于自己事业,每换一个住处都用了心思去布置,似乎家终于扎下来了,但搬仍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如海的大城市中,妹妹有很多像她一样的朋友,或打工或开店或上班,顶着蓝领、白领、员工、主管、老板等各种身份,但似乎都走着同一条路,在不停地搬动中寻找稳定,在寻找中不停地失望着与希望着。
这样的寻找永远无法到达彼岸,便开始寻找某种落实点,房子是落实点最直接的物化形式,房子不是家,但安稳的家需要房子,我们追逐房子像夸父追逐太阳,可以用生活去交换,可以牺牲日子。“有能力”者将这种追逐发挥到极致,真正的房子仍要留在故乡的,在我们的认知里,故乡的房子最有资格担负起“家”这个称呼。老家偏僻的山区里有片别墅,修建得洋气甚至是豪华,配套齐全,错落在穷贫的山区中,显眼得有些怪异。山区赤贫,逼得人往外寻路求生,跑向遥远的城市甚至是国家,出息了,俗世里取得“成功”了,回乡建下这些豪华的房子,房子建了是不住的,俗世的东西还得在外面争取,只逢年过节回来,平日请个人做些清扫工作,偌大的房子由请来的工人享受着,似乎荒谬,但这房子很重要,证明与炫耀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对家的确认,那房子成为某种力量,遥遥支撑着远方的游子,或许在赶路极累时,在梦中回到这故乡房中绕一绕,再醒来又有了往前的力气。
我们离开了乡村,因为很多乡村安不住我们的身也安不住我们的心,我们进入了城市,或许是逃离或许是期待,城带着我们跑,将我们带进更深的迷茫。这里的乡村与城市不单是客观意义上的,更是心灵意义上的,我们心灵属于乡村或属于城市,成为某种个人气息,不管走到何方,这种气息如影随形,这种气息或让我们自卑或让我们狂妄,自卑和狂妄都不是日子该有的面目,都让人失去安宁。
这是一个自由时代,无数的交通工具,对速度的追求没有止境,时间空间似乎被压缩了,我们可以用越来越少的时间穿越过越来越辽远的空间,但时间空间也越来越碎片化,我们没法真切地感受它们、把握它们,越行走越迷惑,行动的自由换来的似乎是心灵的禁锢。
我们走了那么多地方,看到碰到感受到那么多,但我们似乎在某种模板中行走,大同小异的城市样貌,相似的灯火辉煌,相似的拥挤匆忙,相似的生活方式,甚至有着相似的欲望与追求,那么多地方都有种熟悉感,可以那么迅速地走进去消失掉,但所有的熟悉都是陌生的,走进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这是一个寄居时代,我们拥有更多的去处,但兜兜转转找不到心安处,我们很多人失去了邮票大的故乡,虽然出生地、成长地就在那个地方,但不是故乡。以往那种舒缓的、安然的自在消失了,我们很难再相信永恒,我们坐拥从未有过的丰厚物质供给,莫名地焦虑着。我经常立在城市的喧嚣中心发呆,想象穿越至远古时代,人类那段孩童时期,我們的祖先在大地上奔跑,无所安居但处处是安处,他们将自己放得那么低,低至尘埃,对万物皆敬畏,他们将自己抬到那么高,高到成为万物之一。
或许是我过分悲观了,或许这是人类的进步,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没有故乡,或是说我们对故乡的感受与定义正在改变,人类将更为强大,有更为安然的支撑点与心灵依归处,如今这种寄居的迷茫只是前进中的不适应与阵痛,悲观的我愿意抱着这样的乐观。
二十岁那年一个晚上,我和妹妹躺在大城市一个狭小的租房内,听她讲她曾怎样渴望一张床一场深沉的睡眠。失掉工作的她怎样在路边摊被骗去最后几百块钱,拉着箱子在城市的大街上无目的地走,在某个24小时超市找一张可以混过夜的桌子,在公园、绿化带找一个可以隐藏的角落,靠着箱子想象床的安宁。后来,妹妹自己开店,开了一家又一家,因为各种原因,不停地换店面,也不停地换住处,每换一家店面都想着怎样经营成属于自己事业,每换一个住处都用了心思去布置,似乎家终于扎下来了,但搬仍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如海的大城市中,妹妹有很多像她一样的朋友,或打工或开店或上班,顶着蓝领、白领、员工、主管、老板等各种身份,但似乎都走着同一条路,在不停地搬动中寻找稳定,在寻找中不停地失望着与希望着。
这样的寻找永远无法到达彼岸,便开始寻找某种落实点,房子是落实点最直接的物化形式,房子不是家,但安稳的家需要房子,我们追逐房子像夸父追逐太阳,可以用生活去交换,可以牺牲日子。“有能力”者将这种追逐发挥到极致,真正的房子仍要留在故乡的,在我们的认知里,故乡的房子最有资格担负起“家”这个称呼。老家偏僻的山区里有片别墅,修建得洋气甚至是豪华,配套齐全,错落在穷贫的山区中,显眼得有些怪异。山区赤贫,逼得人往外寻路求生,跑向遥远的城市甚至是国家,出息了,俗世里取得“成功”了,回乡建下这些豪华的房子,房子建了是不住的,俗世的东西还得在外面争取,只逢年过节回来,平日请个人做些清扫工作,偌大的房子由请来的工人享受着,似乎荒谬,但这房子很重要,证明与炫耀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对家的确认,那房子成为某种力量,遥遥支撑着远方的游子,或许在赶路极累时,在梦中回到这故乡房中绕一绕,再醒来又有了往前的力气。
我们离开了乡村,因为很多乡村安不住我们的身也安不住我们的心,我们进入了城市,或许是逃离或许是期待,城带着我们跑,将我们带进更深的迷茫。这里的乡村与城市不单是客观意义上的,更是心灵意义上的,我们心灵属于乡村或属于城市,成为某种个人气息,不管走到何方,这种气息如影随形,这种气息或让我们自卑或让我们狂妄,自卑和狂妄都不是日子该有的面目,都让人失去安宁。
这是一个自由时代,无数的交通工具,对速度的追求没有止境,时间空间似乎被压缩了,我们可以用越来越少的时间穿越过越来越辽远的空间,但时间空间也越来越碎片化,我们没法真切地感受它们、把握它们,越行走越迷惑,行动的自由换来的似乎是心灵的禁锢。
我们走了那么多地方,看到碰到感受到那么多,但我们似乎在某种模板中行走,大同小异的城市样貌,相似的灯火辉煌,相似的拥挤匆忙,相似的生活方式,甚至有着相似的欲望与追求,那么多地方都有种熟悉感,可以那么迅速地走进去消失掉,但所有的熟悉都是陌生的,走进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这是一个寄居时代,我们拥有更多的去处,但兜兜转转找不到心安处,我们很多人失去了邮票大的故乡,虽然出生地、成长地就在那个地方,但不是故乡。以往那种舒缓的、安然的自在消失了,我们很难再相信永恒,我们坐拥从未有过的丰厚物质供给,莫名地焦虑着。我经常立在城市的喧嚣中心发呆,想象穿越至远古时代,人类那段孩童时期,我們的祖先在大地上奔跑,无所安居但处处是安处,他们将自己放得那么低,低至尘埃,对万物皆敬畏,他们将自己抬到那么高,高到成为万物之一。
或许是我过分悲观了,或许这是人类的进步,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没有故乡,或是说我们对故乡的感受与定义正在改变,人类将更为强大,有更为安然的支撑点与心灵依归处,如今这种寄居的迷茫只是前进中的不适应与阵痛,悲观的我愿意抱着这样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