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场(外四篇)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et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 场
  一九七九年的早春,还是那么冷。太阳出来后,姚桂娟还坐在被窝里,不敢出来。她喘得紧。身子已瘦得没有一点肉,只有一层皮松塌塌地贴着骨头。
  这些年来,三天两头盗汗。不盗汗的时候,失眠,两眼鳏鳏,直到天亮。若是睡着了,就做梦。梦里,是无数穿着绿军装、红袖罩的小将,把她押送到车上,游街。太阳炙烤着,蝉声响到让人失聪。有时,是站在台上,下面是一操场的人头,愤怒地呐喊着,声讨自己。她垂着头,脖子上挂着牌子。裤管湿漉漉的,不知是汗还是尿。“我有罪,我有罪啊!”她一遍又一遍地忏悔……一睁眼,是漆黑的长夜,心狂跳着,下身已经失禁……
  虽然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但她似乎像一株枯萎的老树,已经抽不出嫩芽。直到日上三竿,她才摸摸索索起来,裹着老棉袄,坐到门口。太阳明晃晃的,闪得人睁不开眼。隔壁人家在唱半导体,她就有听没听地呆坐着。
  官(啊)人你好比天(啊)上(啊)月,
  为妻可比月(啊)边(啊)星。
  月若亮来星也明(啊),
  月若暗来星(啊)也(啊)昏。
  ……
  突然,一种久违的旋律重又响起,如此陌生,又如此熟悉。这唱腔,不就是四十年前《前盘夫》的录音吗?声音沙沙的,夹杂着老唱片的噪音。
  难道解禁了?姚桂娟一个激灵。这唱腔分明是自己的剡剧老调,衬着那么多的“啊”字;后来的新腔,就没那么土气了。但是,当年自己凭着《盘夫》一剧,那可真是红过半爿天呢。
  “各位观众,刚才大家听到的是姚桂娟的《前盘夫》。这是解放前的老唱片,唱腔质朴,带着泥土的气息。下面,我们来听听张月娥的《后盘夫》……”
  播音员的声音糯糯的,用的是本地方言,与这些年慷慨激昂的播报大不一样。姚桂娟不由得有点瑟瑟发抖,她捋了一把脸,两眼湿润。难道春天真的要来了?那院外叽叽喳喳叫的,当真是喜鹊?她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有种恍惚的感觉。
  四十年前的自己,那可真是“谁与匹敌”啊。剡劇就是姚桂娟,姚桂娟就是剡剧。姚桂娟穿什么时装,戴什么首饰,小报都报道得不亦乐乎;姚桂娟舞台上出点新花样,不出半年,就风靡剡剧界。那时,她日进斗金,也挥金如土。身边,时时刻刻都围着人,不是张家姆妈“乖囡囡啊,姆妈给你买了一件真丝衣裳啦”,就是李家伯伯让她去唱堂会,还没起身,一只老凤祥的金镯子已套在她如玉的手腕上。她撒一个娇,跟她一起演戏的小姐妹们都能得到好处。“伊拉真苦啦,侬看,只有一碗霉干菜!”“囡宝啊,姆妈明朝让她们都吃鱼吃肉!”早有过房娘应承下来。
  她的周边,有一个太太团。她们互相争宠,众星捧月一般捧着她,岂有不红之理?
  《前盘夫》就是那时录的。《后盘夫》她让给了表妹张月娥。当初,张月娥只是个二肩旦,“表姐,你后半场让我演嘛!”因为肉子戏都在《前盘夫》中,她也就答应了。
  那时,帷幕后面,她总能看见一双眼睛。她讨厌有人偷艺,“小红啊,你安安心心演你 的小丫头!”她提醒过她。祖师爷赏的饭,谁都能吃吗?有一次,她在前台演戏,又瞧见小红在上场门口偷看自己。当时,她正跪着。于是,站起来时,她顺势将跪垫踢向小红,给了她点颜色。
  这时,她看见院门口走进一个人来。她感觉这人慢慢走近,仿佛是认得的,却愣是没动弹。她似乎沉浸在四十年前,眼睛却又看着四十年后。显然,那个人是走向自己这边来的。她耸了耸身,却又迟疑着。
  “大姐,你好吗?我是小月红啊!”
  “是小月红啊?!”姚桂娟擦了擦昏花的老眼,又看了看,想站起来,小月红按住了她,自己掇过一把凳子坐在了她对面。
  “小月红,你还好吧?”
  “我好,我好,我落实政策了。我听说你身体不好,特来看看你——我们有十多年没见面了吧?”
  “是啊,十多年了——难怪我今天在电台听见了《盘夫》,你们一帮姐妹都好吧,又能演戏了?”姚桂娟挣扎着站起来,想去倒一杯茶。
  “大姐,你吃苦了……”小月红把她扶起来。
  两人又坐下后,小月红从怀里摸出一叠钱来:“大姐,我听说你那病要动手术,还是早点动吧。这些钱你收下,我落实政策了,补发了不少钱!”
  姚桂娟得的是子宫癌。
  “这怎么好意思呢,我过意不去啊!”姚桂娟把钱推了过去。两个人又推来推去了一番,姚桂娟还是收下了。
  “大姐,我要向你负荆请罪,我要向你坦白——这钱就算我还你的!”
  姚桂娟疑惑地看着小月红,她想不起有什么事要让小月红向她告罪。
  小月红说,这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有一回,姚桂娟化妆时,发现一支玉簪不见了,就向人喊道:“谁看见我的簪子了,谁把簪子放哪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承认。“不是小红最后一个离开后台的吗?小红,小红……”张月娥喊起来。小红从外面进来,她怯生生地说:“我没有啊,我没有啊!”边说边流下了眼泪。姚桂娟使着性子,说没有玉簪,我今天不演了。“乖囡,该你上台了,姆妈赔你!”张家姆妈摘下自己的一只钻戒,就戴在了姚桂娟的手上。姚桂娟故意嘟着嘴,走过张家姆妈身边时,拿起她的手指,忽地嘬了一下,“谢谢姆妈!”才算破涕为笑,“小红,没你事了!”她上台前,喊了一声。
  “大姐,要不是你不追究了,我怕是要出洋相了。你知道,我胆子小……我心都在发抖!”原来小红的父亲病得气息奄奄,小红当了这支玉簪去救命的。“这桩事,我在心中搁了四十年了,不说出来,我心里不安……”
  “啊呀,都这么多年了,我都忘了有这回事啦!”
  “大姐,我忘不了你教我学戏,还给我取艺名‘小月红’!”
  “你别这么说,当初我待你不够尽心啊,可你却还记着……”
  这时,她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张月娥还好吧?”
  小月红摇摇头,叹了声:“她太要强了,得罪的人也多,这些年,可吃了不少苦,腿脚也不灵便了,眼睛模糊得厉害,怕是再难上舞台了!”   姚桂娟长叹了一声。当年,解放军的枪一响,张家姆妈去了香港,李家伯伯被枪毙了,树倒猢狲散,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她,不知时世。可是,张月娥转得比谁都快,她检举了不少人,包括她这个表姐,而且很快加入了国营剧团,成了头牌,把《前盘夫》也窃为己有了。而姚桂娟,最后被分流到一个三流剧团,唱老旦。就这样,她的时代永远过去了。
  “看来,人这一辈子,都只能唱半场啊!”
  两人相对唏嘘。太阳被树遮住了,姚桂娟感到有些冷。
  补 裘
  小月红崭露头角时,还只有二十岁。她长得干干净净的,人也文气,说话柔柔和和的。她显山露水只在舞台上。
  那会,她演《晴雯补裘》。散戏后,剧场里接生意的老胡进来说,有位王先生和太太们想来看看她,他们很爱看她的戏。小月红看了看狭窄的后台,有点犹豫,但她还是说,那就让他们进来吧。
  “月红小姐,我们打扰你了!”进来的是一位五十开外的男人,穿着长衫,身后跟着两位穿旗袍的女眷,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
  “月红小姐,你的戏演得真好,我们的手绢都湿了。”一位太太说。另一位只笑着,一直看着她。
  事后才知,一位是王先生的四姨太,一位是六姨太。六姨太是去年刚娶的。王先生是纱厂大老板,是此间数一数二的有钱人。
  王先生说:“月红小姐一天两场,很是辛苦,我们不便多打扰,只是有个不情之请,想请月红小姐明天中午吃顿便饭,不知肯赏光否?”小月红刚想婉拒,王老板补充道:“我的两位太太都是你的戏迷,她们差不多天天来看你的戏。”然后转向六姨太,“她学过一点京昆,也算是懂戏的。”
  站在一旁的老胡连声答应,小月红就不好拒绝了。
  那天快近中午时,他们派车来接她。大太太做东,几位太太都陪着,四姨太就坐在她身边,六姨太对面。王先生不在,小月红感觉自在多了。她微微笑着,听她们说东道西。原来这样的宴席,并非第一次。去年梅兰芳来的时候,王先生就在锦江大饭店请的客,六姨太拜了梅兰芳为师。四姨太更喜欢剡剧,因为她是剡县人。饭后,他们就在四姨太房间说话,六姨太陪着。
  六姨太說:“月红小姐的晴雯演得真好,就是那件给宝玉补的孔雀裘太素色了,不够华美,我和阿姐说过,阿姐也是这个意思。”她转向四姨太,“侬说是伐?”
  四姨太连说“是啊”,两人就给她想办法。小月红也知道行头简陋,只是须自己添置,到底手重。六姨太就说可以给她的那件衣服添上闪光的缀片,她有自己的行头,这样的“珠宝”很多。她们当即说定,等她夜戏散场,派人来取那件戏装,也来个“晴雯补裘”,连夜补好,不耽搁她明天的日场。小月红一连声道谢,她们说,谢什么,我们喜欢,不碍着你就好!
  第二天开戏前,四姨太和六姨太早早地来到了剧场。六姨太补了一个通宵,四姨太一起帮忙的。六姨太一边“补裘”一边哼京剧《晴雯》,四姨太也让她唱了几句剡剧。“我听着蛮好,可以跟月红小姐相比了!”她们一边说趣,一边拿出戏装。小月红一看,果然不同凡响,珠光闪闪,平添几分富贵。等到上台后,灯光一照,更是流光溢彩。她偷觑了一下台下,两位太太正指点着说话,好像很满意的样子。到夜场时,她们又来了。她约她们散戏后一起吃夜宵,谁知她们竟又抢着买单,很是让她过意不去。
  有一回,梅兰芳来南方演出,她们让小月红也一起作陪。梅兰芳在两位太太的提议下,还给小月红题词道:一枝独秀。有了梅兰芳的加持,小月红更红了。
  小月红演戏忙,两位太太从不添乱。她们总是坐在台下,很投入地看戏。即使要聚会,也是趁小月红歇夏时或者没戏时。凡是小月红的戏,她们都看了。小月红在哪个剧场演,她们就跟到哪个剧场。有时给她打电话,闲聊闲聊,有时给她出点主意。小月红总觉得,她们 比起那些黏着她围在后台的,更让她觉得像是自家人。只是,一旦成了红伶,有时也难以自主。围的人一多,难免冷落她们,她心里有点隐隐的歉疚。
  后来,她们看戏渐渐少了。“公私合营”后,王先生已不再是纱厂的老板。
  有一年过年,没戏,小月红打算去看看她们。一打电话,才知她们早已搬离花园洋房,做了寓公,靠吃利息过日子。王先生已经过世了。“等你演新戏了,我们再来看。”四姨太说。 六姨太说:“你的戏越演越好了!”自从王先生殁后,六姨太已难得唱戏。梅兰芳南下巡演,她都没好意思去见他。没想到,不久,梅先生竟也作古了。
  小月红的好日子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结束的。她下放“干校”劳动,比起那些死去活来的,她算是没吃大苦头,起码没有伤筋动骨。她就演戏出彩,在台下随缘随份,不抢风头,不瞎参与。人说,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运动来时,她就陪着,不是主斗,自然,“吃风”就小。那日,她从干校回来,正好起风,经过公园时,远远看见白杨树晃呀晃的。谁让它长得高呢,吃风厉害啊。她穿过这片林子,抄近路回去。已是秋天,树丛里发出爽爽的声响,群鸟乱噪,不见身影,声音里带着几分动荡和不安。她抬头看看天色,暮云飞渡,仿佛要来台风的样子。
  出了这片林子,她看见旁边废弃的客车车厢,竟然也住着人。她以为是捡破烂的,回头看见一个女人在起炉子,有点眼熟,不由停下了脚步。这时,从另一间车厢里走出一个女人,穿着一件旧的毛线背心,端了一脸盆的水放在凳上,衣服的领子都塞进脖子里,大概是想洗头。呀,这不是四姨太和六姨太吗?她们怎么——哦,论她们的身份,肯定是被扫地出门了。那件毛线背心有好几个洞,不知是穿破的还是扯破的。她看看四下无人,就走近了,她们也发现了她。小月红看着她们憔悴的脸色,轻轻问了句:“你们还好吧?”两人苦笑了一下,想请她坐,却没位置。小月红安慰道:“难是难一点,挨一挨,风头总归会过去……”“我听说你也被斗了——你也要好好的!”六姨太说道。她也老多了。
  她们住的车厢,冬冷夏热,一下雨就进水。
  小月红很是牵挂。她们的样子,总在眼前,挥之不去。当日锦衣玉食,如今衣衫褴褛,真是恍然如戏啊。想起那时进府,楼阁相连,花团锦簇,没想到她们竟会是这样的下场。如今,自己不能唱戏了,房子也被占去了一半,也帮不了她们什么。一日,整理箱子时,翻到几件旧毛衣,本来打算拆了之后,翻新一下,自己穿的,可最后还是决定送给两位太太,各人一件。她是在天暗了之后,偷偷送过去的。   “旧毛衣,你们不要嫌弃才好……”
  “哪会呢,你现在也难啊……”
  车厢里,她们说了好一会儿话。里面很狭小,转个身都难。堆着的破家什,透着难闻的气味。出来后,她有点后怕,但随即又安慰自己道:“划清界限是应该的,但现在她们已经没钱了,我稍微帮助她们一点,应该不要紧吧。”
  八十年代初,有人也曾提议重演《晴雯补裘》,小月红总觉得没心情。
  那时,四姨太已过世了,只留下六姨太孤苦伶仃。唯一让她安慰的是,她托人帮忙,为六姨太争取养老院的名额,申请了好几次,总算成功了。
  击 鼓
  这是罗卫东第二次面对面看见王素琴,离第一次看见她已经有八年了。
  与第一次见面不同的是,如今王素琴已经成了隔离审查的对象。这是一个瘦削的女人,颧骨高耸,带着病态的苍白,脸上已经掩饰不住隐隐的皱纹。那时,她穿着军装,脸色红润,比现在好看多了。
  罗卫东是军宣队的审查员,自告奋勇来剡剧团的。
  一夜之间,剡剧团贴满了王素琴的大字报,有说她是“剡剧祖师婆,破鞋小老婆”的,有说她是国民党特务的,有说她为宋美龄唱堂会的。王素琴一概否认。她说,你可以去查当年的报纸,她拒绝为宋美龄唱堂会,曾是一条热门的新闻。
  这次审问的是另一位同志,罗卫东负责记录。他感觉这可能是真的,但他提醒自己,要站稳立场。
  “那你为什么要买八袋米栽赃革命群众?”
  这是最新贴出来的大字报。大字报说,解放前夕,王素琴私屯大米,当局来查,罪名却让大家承担,居心叵测,而她自己拿的却是大把大把的银元。
  “有也没有?”审问的同志一脸正色,罗卫东也抬头瞥了一眼王素琴。
  “有啊,”王素琴也是一脸正色,“却是血口喷人!”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别兜圈子!”审查的声音变得严厉起来。
  原来,国民党败退之际,物价飞涨,纸币贬值。王素琴是头牌,拿的是银元,大多数演员,只能拿纸币。为了大家都能吃上饭,王素琴用银元为团里买了八袋大米,藏在戏台下。当时,囤积商品可是死罪。王素琴召集大家,说:“这些大米是买给大家以备不时之需的,万一被当局发现了,你们就说是大家一起买的,不是我王素琴一个人的就行!”
  “当时,男人们激动地站出来说:‘杀头枪毙,我们去!’到如今,却说我陷害他们。同志,你想,如果说是我王素琴一个人的,这八袋大米还保得住吗?”
  罗卫东握着笔,虽然没有抬头,但时不时斜瞟一眼王素琴。他第一次感觉到了王素琴的不一般。那说话的口气,俨然就是八年前的“梁红玉”。当时,金门炮战正炽,她带团来前线慰问演出,演的就是《梁红玉》。此剧说的是宋金大战在即,军心浮动,梁红玉面对那些惧战畏战的将士说:“我一个弱女子尚且愿意为你们击鼓呐喊,你们堂堂男儿,却不思为国尽忠,奋力杀敌,羞也不羞?”那时,王素琴可谓是英姿飒爽,没想到,今日竟成了阶下囚。
  這一天,是罗卫东值班,管理这些隔离人员。黄昏时分,一个老太太怯生生地探身进来,她问王素琴是不是关在这里。罗卫东提高警惕道:
  “你是什么人?”
  “我是她姆妈,给她来送衣裳。”
  “你放在这里吧。”
  “同志,同——志,能不能……让我见见她?”她近乎是祈求。
  罗卫东本想一口拒绝,但是不知怎的,沉吟了会,还是说了声“好吧”。老太太一叠声说“谢谢”,罗卫东看到她的白发在一颤一颤。他把她带到会见室,让她等着。一会儿,王素琴来了。她一看见老人,眼圈发红,但还是强自镇定地说:
  “姆妈,我没事,孩子们好吗?”
  “好好,你放心,就是小的,一直哭着要妈妈,又买不到奶粉,只能给他喂米汤!”
  罗卫东监视着母女俩,他尽量不去打扰她们。但是时间很快到了,他有意无意地延长了一会儿。只听见老太太叮嘱道:“千难万难,你要挺住,千万记住,你还有两根尾巴!”他诧异了一下:两根尾巴?后来明白,是说还有两个孩子。
  但是,事情很快就升级了。罗卫东亲眼看见王素琴被押到万人广场,被台下冲上来的群众打得头破血流。一个群众说,她穿金戴银,我们吃腌菜,她日进斗金,我们累死累活!罗卫东也是第一次听说,解放前,王素琴演戏,一天有一锭金子。一锭金子是多少,罗卫东不知道,但他知道,那该是很多很多钱。但他没有恨,真的,他对王素琴恨不起来。
  王素琴被单人关押,这一天似乎情绪很不好,眼神呆滞,像一条死鱼。罗卫东怕她做出傻事来,就盯着她。因为有好几个关押人员,拿头撞墙。他趁其他人员吃饭去了,走到她跟前,向她招了招手。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依然是一副死相。他就直接喊了声:“王素琴!”“到!”王素琴如梦方醒,蓬头散发地移过来。半晌,罗卫东轻轻地说了声:
  “你认得我吗?”
  “你是——?”王素琴不明就里,不敢说话。
  “还记得吗,八年前,你们到金门前线来慰问演出,你还特地到小岛上来给我们唱戏,当时,我们只有四个士兵,你说,就是只有一个士兵,我们也要前去。当司令员打电话告诉我们做好掩护工作时,我们是多么兴奋。真的,我们已经三个月没有见到别的人了。”
  “你就是那个剡县的士兵?”王素琴的眼睛活过来了,闪出一丝亮光。
  “我们用望远镜看着你们渡海而来。当你们离开时,一发炮弹就落在了码头上,真是危险!”
  “比起你们,我们的那点危险算得了什么!”
  “就凭你这么说,我知道你不是坏人,你要挺住!”罗卫东虽然没法跟她细说,但是,当时她在小岛的山洞里唱的《梁红玉》,的确曾鼓舞了他们的斗志。尤其是他,听到了乡音,犹如见到了家人。
  “当时你来前线鼓舞我们,现在,这里就是前线,你要自己鼓舞自己!”
  这时,外面有人进来了,罗卫东示意了一下。   从此,王素琴的脸上只有伤痕,再也没有绝望。在她押赴八一劳改农场前,罗卫东还替她通风报信,让她的老妈妈带着孩子来见了她一面。见到孩子,王素琴女人的心又复活了。如果没有罗卫东网开一面,也许,她还真不一定能挺下来。
  后来,罗卫东因为把关不严,立场不够坚定,也被审查过。当上下易位时,他想起了王素琴对那八袋大米的辩称,那种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他的慌乱相比,着实让人汗颜。此后,在被关禁闭的日子里,他一次又一次地想起“梁红玉”。他记得,当年王素琴在山洞里唱了一曲之后,因他的请求,为他们加演了一段“击鼓”。山洞里什么也没有,她就用战士们的头盔当大鼓,用筷子做鼓槌,敲着头盔虚拟击鼓的情景。那段唱是高腔,他印象非常深刻——
  望长江激流东去浪叠浪,
  八千健儿伏桅樯。
  看金山峰锁江心披绿被,
  万杆刀枪林中藏……
  说的仿佛就是他们驻守的小岛。他也常常记得“堂堂男儿,羞也不羞”的话。老实说,他对王素琴还是蛮佩服的。
  罗卫东真正看上这出戏,已是八十年代初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当帷幕拉开,舞台的背景竟然是一个山洞。他一下子明白了,那就是他当年驻守的小岛。台上的王素琴,尽管难掩岁月的风霜,但精气神依在。她背挂靠旗,头顶雉尾,手执鼓槌,“咚咚”两声,一个亮相;接着,一阵紧锣密鼓,声音由轻而重,如风如雷,声震霄汉,不由让人热血沸腾。一段高腔,尽管已显吃力,但是唱得更加沉稳老辣,仿佛百年陈酿,一酬知己。
  其时,王素琴重任剡剧团团长还不到半年。她再次披挂上阵,全赖他的一句话。那次,两人劫后重逢,王素琴紧握着罗卫东的手,一再向他表示感谢。罗卫东说:
  “我要向你感谢才对,你当年岛上的一出‘击鼓’,对我可也是鼓舞不小啊!”
  一年后,他軍转到剡剧团任书记,第一次讲话时就说,忘不了那鼓声。
  莲花落
  剡剧是小生小旦戏,最多加个老生,小丑只是鱼肉虾蟹上的葱花。
  竹琴香是演小丑的。当年跟王素琴、苏兰珍她们是同一剧团的。她们都是剡县人,苏兰珍是祖籍剡县,但县上已没什么亲人了。
  八十年代,剡剧第二春,那可真是热闹。她们虽是国家大剧团的,但也不忘乡情,总会有“剡剧回娘家”之类的演出。八五年那一次最隆重,一团二团都来了,十大头牌轮番上演,轰动了小县城,十里廿里的乡下都有人摸黑前来看戏。竹琴香是剧团里的当家小丑,戏份虽不多,但几乎每个戏里都要撒葱花。她跟苏兰珍合作的是《李娃传》,里面演一个唱莲花落的乞丐李四,很是出彩。
  演出结束后,县里组织联欢,每个头牌都要唱一段。竹琴香是葱花,是绿叶,只有在苏兰珍上场唱莲花落时,因为有一两句对词,她坐在底下补台了一下。等到苏兰珍唱完了,团长王素琴看看场子,侧过身来,对竹琴香说:“老竹,你也来一段!”“我就算了!”“你不上台不热闹!”
  竹琴香走上台,下面先有人笑,她自己不笑。她演《相骂本》里的奇怪刁,摇着一把芭蕉扇,一边唱,一边这里点一下,那里搭一下,真是活灵活现。她唱一句,音乐烘托一句,然后开始有人跟着节奏鼓掌。掌声很是整齐,拖尾调时,十大头牌和所有在场的人,一起帮腔唱“呤哦调”。这是剡县的乡音,人人都会唱。整个会场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连团长王素琴都笑得很开心,仿佛到了家里,不用再板着一张脸了。
  这一次联欢,没想到,小丑压轴,抢了十大头牌的风头。竹琴香心里美滋滋的。
  所以,当剡剧一百年时,她若有所待。
  自从退休后,她住到了剡县姜家村。老伴过世了,她只有一个女儿,就跟着女儿过,舞台是越来越像一个梦了。她完全成了一个乡下老太太,与村人搓搓麻将,到剡溪边舒活舒活筋骨。
  这一次,剡剧一百年,县上有活动,省城有活动,电视台还要同步直播,搞得轰轰烈烈。十大头牌,除了一两个过世的,都走上了省里的红地毯,更是县里的座上宾。竹琴香吃了晚饭,早早坐在了电视机前,拿出了一本八十周年的纪念册,跟曾外孙女瞎掰。
  “太外婆,这个是你吗?”
  “不是,这个才是。”
  “这个像要饭的,我不喜欢,你为什么不演新娘子呢,那才漂亮!”
  “太外婆是演小丑的,小丑知道吗,鼻子里点着一块白……”
  “那好玩,有趣!”
  当夜,女儿陪着她,一直看完了直播。出来一个,她就感叹一番:这个老了很多,那个还是那么有精气神。临到末了,名誉团长王素琴出来讲话,她说:剡剧能有今天,除了一朵朵红花为剡剧增光添彩之外,我们也不能忘了那些绿叶,那些幕后工作者。
  “是啊是啊!”竹琴香擦着昏花的老眼,一阵唏嘘。
  “这一次,兰珍阿姨怎么没有上场啊?”
  “呀,对了,你不说我倒没在意,是啊,她咋没来呢?”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第二天就接到了苏兰珍的电话,说要来看她。苏兰珍说,来一次剡县不容易,以后怕是难得来了,无论如何得来看看老姐妹。
  竹琴香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八点多点,就等在了村口的大树下。女儿说从县上到姜家村,起码得一个小时,可是她坐不住。早上挺冷的,她包着个头,拄着手杖,一次次翘首远望。
  “竹阿婆,你等谁啊?”一个小年轻问她。
  “我等苏兰珍,你知道吗,《李娃传》里演郑元和的……”小年轻摇摇头。
  “竹家阿姆,这一次剡剧一百年,来的人真多!”
  “是啊,都是我们团的,苏兰珍要过来看我……”
  “那敢情好,她来了,我们也去瞧瞧,平时只能电视里看看,这一回能看到真菩萨了!”
  ……
  她一直看着那边,看了又看,不知看了多久,另一边走下一个人,一头银发,捧着一束花,旁边是一个陪同的人,扶着,像是要向人问路。两人目光一交会,似乎都愣了一下,又马上认出了对方。   “老竹!”
  “兰珍!”
  苏兰珍把花送给竹琴香。“这……你还破费这个……”竹琴香有点不敢接似的。两个人好一阵亲热,都颤颤巍巍,相互搀扶,往里走去。原来苏兰珍电视直播那天,发烧了,本来想第二天赶回城里去,后来好些了,就心心念念来看看竹琴香。
  “我与你都有十多年没见面了。”
  “是呀是呀,我也想你们啊。本来我想,这一次你们来县上,说不定他们也会请我去,我们老姐妹也可聚一场……”
  “啊呀,她们实在太不重视丑角了,无丑不成戏,怎么可以把丑角忘了呢?”
  竹琴香与苏兰珍手扶着手,并排坐在沙发上。苏兰珍说当初演《李娃传》时,我是郑元和,你是李四兄。戏里,是你一口气一口气把我救活,教我唱莲花落;排演时,你竹琴香是真的教我唱莲花落。你是演小丑的,师傅教过你莲花落;我是演小生的,哪里学过这种讨饭调?喏,你还教我怎样边唱边演呢。苏兰珍轻轻哼起了莲花落——
  卑田院的下司刘九儿宗枝,
  郑元和当日拜为师,
  传与我这莲花落的稿儿。
  抱拄杖走尽了烟花市,
  挥笔写就了龙蛇字
  摆摇着唱一个鹧鸪词
  怎的不是贫虽贫的风流浪子
  莲花莲个莲花落哟嗬
  ……
  竹琴香也唱了起来,不由自主地拿起拐杖,当作叫花棒,敲敲手,敲敲脚,敲敲肩膀敲敲背,仿佛戏里,拿着叫花棒,边唱莲花落边舞叫花棒边向人讨饭。两个人越说越高兴,越唱越响亮,引得女儿走出来,不由笑了起来。门外站满了乡亲,都伸着脑袋往里看。
  “这个就是苏兰珍,我教她莲花落的——喏,这束花是她送我的!”竹琴香对乡亲们说道。
  “我苏兰珍是红花,你竹琴香是绿叶,没有绿叶,红花也是光秃秃的,大家说是不是?”
  “小丑有趣啊,没小丑,戏就不好看!”一个乡亲说。
  “当年观众也是喜欢看我的戏的。我一出场,下面就笑成一团啊!”竹琴香很自豪地说。
  两个人说了好一会话。苏兰珍要走时,外面已人头涌动。两个人手挽着手,走向村口去。
  “这个就是苏兰珍,她是来看我的!”竹琴香不断向乡亲们介绍。
  几个麻将桌上的老太太走过来,她见一个说一个:“我们一起唱戏的,她演小生,我演小丑!”
  这时,村路上也站满了看好戏的人们,剡剧之乡的人们都来看苏兰珍,这是他们第一次看见真人。竹琴香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的簇拥了。住在这个山村,她几乎已忘了当年去北京、去香港演出的盛况。
  苏兰珍上了车,乡亲们也散了。竹琴香在村口的大树下看着苏兰珍远去,恍惚觉得是戏散场了。往回走时,感觉手头空落落的,原来手杖忘家里了。
  门口,乡亲都走了,女儿也忙家务去了。只有茶几上的一束花,让人觉得这里刚才来过客人。她慢慢走着,若有所失。坐下时,才发现手杖就在沙发边。
  她拿起手杖,轻轻地敲敲手,敲敲脚,似乎又听见了莲花落的歌声——
  摆摇着唱一个鹧鸪词
  怎的不是贫虽贫的风流浪子
  莲花莲个莲花落哟嗬
  ……
  戏迷赵阿婆的幸福生活
  赵雅珍梳着两个羊角辫,蹦蹦跳跳地跟伙伴们走在田塍路上。田间地头,洋溢着春天的花香,还有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放学很早,书包里只有几本书,有的背着,有的拎着,有的甩着。
  他们从田塍路上斜抄过去,是为了去李庄看戏。
  赵雅珍唱着《童子军军哥》,这是刚学的:
  中国童子军、童子军、童子军,
  我们,我们,我們是三民主义的少年兵。
  年纪虽小志气真,
  献此身、献此心、献此力,为人群。
  ……
  大家都跟着唱起来,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故意把音拔得很高很高,正好菜花地里的蜜蜂飞出来,在他们脸上嗡嗡地叫,他们用手一拨,有人尖叫一声跑起来,大家也跟着跑起来。
  下午的戏果然还没散场,赵雅珍老远就听见一个女子在唱,调子很好听。走近时,出来一个小生,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女人扮的。她喜欢女人扮的小生,男人骨头太硬,唱起来像黄牛叫,她不喜欢。那个小生好俊,脸蛋儿粉嫩粉嫩,跟画上的一样。她不由得痴痴看起来,一直盯着那个小生转,没怎么在意那个花旦。花旦的嘴巴有点大,她不喜欢。
  这时,有人拉了她一把,“杏花就在后台,我们快去看!”赵杏花是她的同学,她爹生病死了——听说她学戏去了。
  后台,果然看见了杏花,她想去拉她的手,却忽然觉得有些陌生。她是古代的人,头上梳着髻子,插着簪子。这时,师傅催了她一下,她要上台了。赵雅珍看着她提着拖地的裙子,走上台去。戏台是由稻桶搭起来的,上面铺了门板。他们又迅速转到前台,挤在人群中。只见赵杏花陪在小姐身边,挡住了那个小生。这么俊的小生,为什么要挡着呢?
  那天回家,她就跟母亲说,她要去学戏。晚饭时,母亲把这个意思说给了父亲,父亲的脸就拉黑了:去做戏子?你这是不学好啊!她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多年之后,她才知在男人的眼里,戏子跟婊子是并列的。难怪父亲甩下两个字:“休想!”
  但是,她喜欢看戏,李庄的戏看完了,她就跑到周庄,周庄的戏看完了,他们赵庄也演戏了。有几天父亲去地头,回来晚了,她就搬着饭碗在台前看,直到母亲来找她,她就把饭碗一塞,自管钻到里面去。
  她一辈子最难忘的是去省城看戏。她是跟着男人去的,男人在省城工作。他们逛马路时,看见了一个大戏院,正在演出剡剧《西厢记》,由剡剧名小生白玉凤主演。
  “白玉凤是我们剡县人,我要看《西厢记》!”她对男人说。男人犹豫了一下,答应了。
  省城的戏院果然不一样,灯火辉煌,如梦如幻。她是第一次坐在戏院里看戏,紧张得手上出汗。当帷幕拉开,白玉凤翩翩上台来时,她的眼睛都要直了。这样的男人,才算是真正的男人,玉树临风,温文尔雅。她忘了身边的男人。看着看着,她忽地明白,小时候在李庄看的那个戏,其实就是《西厢记》,但是比起眼下的《西厢记》来,那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她不由得想起了赵杏花。她不知道赵杏花到哪里去了,显然,她没有红起来。   赵雅珍当夜失眠了,脑子里全是白玉凤的唱,白玉凤的影子。
  这次去省城,之所以难忘,还有一个原因,是回来时,父亲被关了起来,因为他是地主。这让她一下子跌入到惊恐中。其实,父亲也亲自种地的,但不管。听说李庄的李伯就被枪毙了。好在,她家的地虽然全被收了起来,他父亲到底还是放了出来,但已经奄奄一息。他是气的,不久就死了。
  她的男人是解放前的大学生。不久,也从省城回来了。当时,她还隐隐有点高兴,可以团聚了。他在中学教书。一九五七年的时候,被抓走了。起先,还有点消息,后来,信也没了,她写信去,也没回音。听说他被转到了大西北,她想去找他,但被四个孩子围住了,没法脱身——小的一个还嗷嗷待哺呢。
  最难过的是六零年。孩子们说饿,她说,妈妈给你们唱戏吧,戏里有好吃的。她一个人时,常常唱剡剧《何文秀》。《何文秀》里的王兰英,仿佛就是她自己。王兰英听说男人何文秀死了,常常一个人哭;她不知道男人的死活,也一个人哭。但她的心里,藏着期盼,何文秀后来做大官回来了,她不指望男人衣锦荣归,只指望他能平安回来。戏里唱的是何文秀从窗外往里看,发现王兰英在祭奠他,供桌上摆着一碗碗的小菜。她就唱给孩子们听——
  第一碗白鲞红炖天堂肉,
  第二碗油煎鱼儿扑鼻香,
  第三碗香芹蘑菇炖豆腐,
  第四碗白菜香干炒千张,
  第五碗酱烧胡桃浓又浓,
  第六碗酱油胡桃醉花生。
  ……
  “妈妈,我更饿了。”
  “我这些菜都不想吃,我只想吃饭!”
  “什么菜也不用,只要酱油浇饭,我就能吃三碗!”、
  “我能吃五碗!”
  “我能吃十碗!”
  她熬到晚上,给这些“活虫”熬粥吃。她把锅底的粥给小儿子。大女儿剩了小半碗留给她,她烧了一锅的白菜根,把剩下的一点粥倒了进去。白菜根是晚上从生产队的菜地上偷来的。其实,也说不上偷,只是不想让人看见。菜根不是菜帮,是底下留在地里的一截,根本不能吃,全是渣渣,就像苋菜头,但不如苋菜头好吃,也根本吃不饱。她就这样吃着,算是吃过了。
  这样那样的运动总算过去了。她的男人“回来”了,只有一张通知单,连个骨灰都没有——什么都没留下。那一阵,乡村广播总是唱剡剧《祥林嫂》。她一边洗菜,一边听着《祥林嫂》发呆。有时天黑了,她菜也不洗,饭也不烧,一个人坐在门口流泪。祥林嫂唱得好悲惨,仿佛就在唱自己。祥林嫂说道——
  (白)我要告诉去……我一定要告诉去……我到哪里告诉去啊?
  (唱)我只有抬头问苍天,
  苍天不开言。
  我只有低头问人间,
  人间也无言。
  ……
  所以,她后来每唱这一段时,总是眼泪汪汪。女儿总要批评她:“妈,你哪一段不好唱,干吗老唱这一段呢?”她在心里说:“妈和你们不一样。你们有男人,有儿有女,妈这一辈子,风风雨雨,都是一个人在过,这样的日子,你们知道吗?”她不能忘怀的是,拿到这张通知单时,手簌簌地抖。她想出门去,但不知出门去干啥;她又往屋里走,屋里空无一人。她想去问人,人谁知道?那通知单上,连个具体的日子都没有,她就把接到通知单的这一天当做他的死期,开始戴白花,为他守孝,为他做“头七”、“二七”、“三七”……她知道,现在自己真正成了寡妇,虽然,她已多年一个人过。在那些日子里,她听到乡村广播里似乎一直在唱“哭夫”的戏,一会儿是《法场祭夫》,一会儿是《英台吊孝》,一会儿是《孟姜女哭长城》。她听着这些戏,天就黑了。
  日子过得很慢,又过得很快,转眼她成了老太太,大女儿的女儿都生了娃。看着一茬茬新庄稼长出来,她想起了早年里自己做姑娘时漫天的菜花黄——现在到处都是房子——自己和同伴们走在田塍路上跑来跑去。有一回,外孙女带着玄外孙来看她。这小家伙很可爱,她很喜欢。外孙女突然有点事,离开了一会,她就跟玄外孙一起唱歌。她教玄外孙唱《童子军之歌》:
  中国童子军、童子军、童子军,
  我们,我们,我们是三民主义的少年兵。
  ……
  她就把手放在额前,像是行军礼。玄外孙也照着她的样子,唱着“我们是三民主义的少年兵”。外孙女跑回来时,看见他们这一老一小,行着军礼,唱着“童子军”的歌,笑得咯咯响。她也不知道外婆唱的是什么。她告訴外婆,过几天带她到大剧院去看“白马”的《西厢记》——刚才,她拿到了戏票。
  “白马?白马是谁?”
  “白马你都不知道?你不是看过白玉凤的戏吗?她是白玉凤的弟子,姓马,长得非常非常帅,戏迷都叫她‘白马’,你看过就知道了!”
  是的,她后来还看到过一次白玉凤。那次,白玉凤回乡义演,可惜她只站着唱了一段。听人说,她的腿已经废了,六十年代去沙家浜割芦苇,得了风湿病。当她提起当年曾在省城亲眼看过白玉凤的《西厢记》时,没有一个戏迷不眼红的。
  她又进了一次大剧院,离上次进省城的大戏院已经半个多世纪了。那次去,很隆重,轿车来接的。子孙满堂,大家围着她,她穿着一件吉祥色的唐装,高兴得乐开了花。邻居们都看着她,仿佛她当年做新娘一样。
  “外婆,你说她唱得像不像白玉凤?”
  “像啊像啊,比白玉凤唱得还要好!”
  白马扮演的小生面如冠玉,器宇轩昂,果然不同凡响。当“他”得意的时候,轻轻一踢前后褶子,身子一旋,前后褶子飞起来,那真是神采飞扬,好看极了。
  她想起了那一天看白玉凤时,也是这般光景。那时,她几乎忘了身边的男人。这些年,她真的已忘了男人。她几乎想不起他清晰的面影。也许,哪天在街上碰到,他们都会擦肩而过呢。
  热闹总是很快过去。一个人冷清时,她就看戏曲频道。有一回孙辈们在唱卡拉ok,她凑过去。他们让她也唱一曲,她就唱了一段《西厢记》。大家都很惊诧,她很得意地说:
  “我当年也是读过书的!”
  女儿补了一句:“你们外婆,那时可是地主家的小姐呢。”
  有一回病后,小女儿带她去“文化礼堂”的戏迷俱乐部唱戏,是现场伴奏的。那些人一见赵阿婆也来唱戏,都鼓起了掌,祝贺她重新康健起来。她坐在轮椅上,接过女儿递过的话筒。她耳朵有点重听,女儿帮她起了调。她就唱起《西厢记》来,有腔有调,虽个别音有点不准,那也是没办法,都九十多岁了,嗓子不听使唤,就像小孩子唱歌走调一样。她在唱的时候,很投入。她唱的是白玉凤的老调,白马的调她接不上。
  月殿神仙归洞天,
  此地空余杨柳烟。
  门掩了梨花深院,
  粉墙儿高似青天。
  ……
  这么美的词,她苍老的嗓子还是唱得美滋滋的。大家都拿起手机给她录像。女儿老是来干扰她,一会儿替她把正话筒,一会儿理理她的头发。当女儿再次来把正她的话筒时,她恨恨地用手挡了一下。大家发觉,老太太还是蛮有脾气的。一曲完了,大家都为她喝彩,她说:唱戏比吃补药好!说得大家都笑了。
  没想到,这竟成了赵阿婆的绝唱,一个月后她就过世了。
  临死的时候,也没什么痛苦,嘴巴轻微地动着,隐隐约约听出好像是“杏花”这两个音,没人知道它的意思。有人说,说不定她在唱戏呢。
  大家都说赵阿婆无疾而终,是她的福分,仿佛她一辈子都这样幸福一样。
其他文献
山中寂静  你身后的黄昏有多大  我所在的这个山头,就有多大  整整一个傍晚,我就这样默默走着  微凉的晚风越吹  萧瑟的林叶,似乎就要掩住远方汹涌的尘世  ——我爱着的庙宇在山中,松树林在山中  绿色的鸟鸣也在山中  而天边的暮色在飘散,夕阳在缓缓下沉  小路上,为什么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像你  但都不是你  清明辞  比村庄更低的  是长遍故乡山野的这些小花、小草  比一朵小花、一棵小草更低的 
期刊
南方树  天黑之后,人类选择走散,  我决定去公园,向一棵树道歉!  春天如此臃肿,  我的肚子不堪重负,  过往的每一天不可理喻。  天亮之前,我必须回到故乡,  向一棵树道歉!  河水向左——  春天就赶去左的远方,  河水向后,南方就退回到母亲的身体里。  未来,谁会在悬崖上等你?  谁会想起一棵树,或在春天的某一天  想起我。  玫 瑰  把婚禮退还为一段童年  把童年退还为呱呱落地  把
期刊
一  史飞有天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他困在梦里出不来了。我第一反应是他在跟我开玩笑,但是想到他那冷漠寡言的样子,我又有点相信了。我问他怎么知道自己在梦里面,其次梦里面他怎么能打电话给我。他不是很会说事情的人,所以先沉默了一会儿,理了一下思路,然后才开始讲。  史飞告诉我,最开始的时候他行走在一片白雾里,周围是巨大的香樟、水杉和榕树,道路两旁杂草丛生,四季桂、苏铁、海桐、火棘交缠在一起,像是他小时候走在
期刊
李薇把几件事情串到了一起,就像做串珠手链那样。那时,游船驶过“九马画山”有一阵子了,新的景点还未出现,顶层观光平台上的游客渐渐变少。没有了人群的阻挡,风似乎吹得更猛了,夹带着江水的潮气一股脑都刮到了她一人的身上。头发,披肩,全吹得乱糟糟的。她的流感正处于鼎盛期,鼻子塞得一塌糊涂。她转过身,背着风,双手抱肩,让墨绿色的短夹克紧紧地贴着自己。  导游站在她左后方靠近船尾的栏杆边抽烟。他总能忙里偷闲,找
期刊
(一)  这些日子,纪冰不知道自己怎么挨过来的。这一个周末,她找了嘉渔无数次,微信、电话、电邮,可是他却杳无信息。一直到星期天夜里,他才回了话,说是周五晚上被朋友一起拉出去到雁荡山那边玩,山里信号不好,拍照片又耗电池,后来就索性关了手机,所以错过了纪冰的问询。纪冰看到他的回复已经是纽约的早上。  她匆忙洗漱出门,等地铁的时候,想回一句“知道了”,终还是忍了。往下城开的六号线很快呼啸着进站了。到办公
期刊
面的精神  多年前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其中有一篇谈到吃面,忘记了具体是何种面,但对其中的一个细节却记忆犹新。大概是做苦力的北方汉子吧,蹲在长条板凳上埋头吃着一大海碗的面条,热气腾腾,红光满面,如长鲸吸虹,偌大的一碗面条一眨眼工夫就吞到了肚里。这样快乐的食量不但他吃起来很过瘾,我们看了也觉得惬意。大概世上没有比一个劳动者自食其力享受自己简单的午餐更快乐的事了。  南谷北面,生长在江南的我自幼不甚
期刊
在衢州,兹被三爿石游走  万古名山,山中生石  石破天惊,窟引龙潭、泉流虎跑  江郎山巅,三兄弟暴走苍穹  江南柴门,三才子结庐人寰  一爿,石通天象,金石为开  二爿,石通地府,滴水穿岩  三爿,石通人性,灵峰甲东南  三石为磊,为盛名  为门第之欢,为朝野之人  石乃五行属金,肺金可克肝木,  可药引《黄帝内经》下水  兹,問天亭?问郎峰顶?  俯瞰连绵起伏之苍山  风涌云卷时,远眺连缀成块 
期刊
七 月  生活在七月呈流水状  地面潮湿得孤独  发亮的湖抬高了内心的水位  月光漂浮在湖面上  终于熬到开闸泄洪的日子  时间的堤坝  形同虚设  秋 分  我们在秋分这天一起喝酒  并无什么特别用意  就是大家有许久没在一起聚了  也不知道彼此都在忙些什么  忽然有些惦记和想念……  日子过得太快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车轱辘一样轮番转  有时感受到春风袭面  有时又困顿于秋风秋雨  谁使得
期刊
黄 昏  黄昏,一个诗意的时刻  意味着我们可以挽手  去超市,去菜场  去河边,去旷野  意味着此刻可以一个人  面对夕阳,背对整个世界  风  一天之内  若无风吹  我会死于焦虑。  活着的第一个理由  水,布道的异教徒  我想要的身体是风。  一只陌生的鸟  我确定那是一只陌生的鸟  正对着我喊话  一边逃离我的视线  沿着法桐高大的枝丫向上迅速爬行  人行道上落满枯枝和新鲜的绿叶  哦,
期刊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被认为是汉语诗歌的源头。《诗经》之伟大,在于其无比高超的艺术性,真实、浪漫、简朴、深切。因为《诗经》,汉语在其早期时候,就拥有了独特的多义性和多维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为宽泛而又歧义、指向驳杂、内蕴丰富的一种语言艺术。《诗经》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之间创作和流传于古中国各地的诗歌作品,其作者大都不详,有赖于西周名臣尹吉甫的收集,经孔子编订之后,于汉武帝时期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