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小画框》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ab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设计思路:
  框有形,创意无限。
  有形到无形,有框到无框,有法到无法——这是本次教案设计的核心理念。
  诸暨市块状经济发达,有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画框制作媒材。学生以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装饰小画框,在体验过程中感知材料的多样与丰富,感受“美在生活,美在发现”,从而升华“爱生活、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课堂组织者将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美术元素及形式法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实现美育的目的。
  预设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画框的作用;②了解画框的形状;③学会采用剪、摆、贴等方法装饰画框。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图片与画框的拼贴制作,了解画框与作品的内在联系;②运用不同的材料设计、装饰自己喜欢的小画框,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设计意识,逐步养成美化生活的习惯;②体验设计带给自己的成就感与快乐。
  教学重点:选择材料装饰画框。
  教学难点:有意识应用美的形式法则。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范作等。
  学生:具有地域特色的材料、小画框、图片、剪刀、双面胶等。
  教与学的预设
  一、导入激趣
  1.诸暨特色介绍。
  2.情境引入。
  诸暨的国际商贸城开业啦,将要举办一次乡镇特色图片展,现在正招募小小设计师呢。
  3.实物对比感知画框的作用。
  4.揭题。
  二、了解画框的形状、感知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1.了解画框的形状。
  师: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形状的画框呢?请你说。(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分别出示各种常见的画框基本形状)
  2.了解图片与画框的拼接方法。
  (1)实物演示空心框与图片组合的方法。
  师:我们说图片和画框是一对好朋友。老师这儿有一个小画框已经把图片与画框组合在一起了。你们看,我把图片的一角撕开点儿,(师撕开画框中图片的一个角)你们看,原来这个画框是空心的。像这样空心的画框,我们可以直接把图片从画框的背后贴上去。
  (2)实物演示实心框与图片组合的方法。
  师:可假如说有些画框它是实心的,那我们怎样让图片贴上去更好看呢?请你说。
  生:我们可以把图片贴在实心画框的中间。
  师:嗯,不错,请坐。我们直接贴上去是一种方法,还可以有更好效果吗?最后一个男生请你来回答。
  生:剪一下。
  师:哦!(很惊讶)剪一个形状,你真了不起!请坐,是的呀。刚才我们小朋友不是想到好多画框的形状吗?咱们可以用剪刀修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形状。(师示范把图片剪出一个爱心形)折一下,大胆地剪下去。你们看,这样的形状是不是发生变化了?然后把这张图片贴在画框合适的位置上。
  (图片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从而也巧妙地改变了画框的形状。)
  师:(小结)小朋友们也可以想到这样的方法把它们组成一对好朋友。
  三、运用材料设计装饰画框
  1.学生感知体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带来很多装饰画框的宝贝,(故作神秘状)它们就在我们的桌子上,现在你可以轻轻地掀开桌布,赶紧看一看都有哪些神奇的宝贝吧!
  师:(走入第一组介绍)这是我们枫桥的特产香榧果实,而这是它的树枝和叶子。
  师:(第二组)对,这些是我们家里用的水管,这些是比如在汽车上用到的五金类配件,有垫片、小螺钉等,这是我们诸暨店口的特色。你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
  师:(走向第三组)老师来看一下你们组是有哪些神奇的宝贝呀!这些你们平时都常吃到过吧?
  生:(大声)吃过。
  师:没错,这都是一些炒货食品,在诸暨的阮市镇有很大一个炒货批发市场。
  师:(来到第四组)你们这一组的宝贝是什么,认识吗?这是我们诸暨酿造著名的同山烧酒的原材料高粱,这些一粒粒绿的红的是高粱果子,这些是秆子和叶子。
  师:(第五组)这些材料你们认识吗?这些是我们大唐用于生产袜子的一些材料,有纸筒管、扣子、布料等,你们可以看一下。
  师:(走到第六组)你们有些什么宝贝啊?
  生:珍珠。
  师:那这个呢?(师举起蚌壳片)这是用已经加工成花形、圆形的蚌壳片。
  2.变魔术。(课堂有收有放,让学生在设计前充分、自由地感知各种媒材的质感后,再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魔术作品中感受材料的运用,初步感知美的形式法则。)
  师:好喽,现在请大家安静下来。蒋老师要变一个神奇的魔术啦!(语调高)老师发现这个小朋友坐得很端正,把小奖品送给你。哦,这个小朋友的小眼睛多专注啊,也奖你一个。所有的小朋友都静下来以后,老师才开始变魔术哦!
  (学生个个都集中注意力,期待魔术)
  师:刚才老师悄悄地从大家的桌上分别拿了一些材料,现在我要在一秒钟之内把它们变到一个画框上去,你们信不信?
  师:这么相信我呀!真的信吗?
  师:好,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刻——(手已经放到板上了)到了!(故意说得慢点儿,吸引学生足够的注意力。师掀开红布,露出大画框)
  师:你们看,这些宝贝在你们的桌上都有的吧,怎么样,神奇吧!(笑着说)送点掌声给我呀!
  师:谢谢!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吗?这里面可是有许多奥秘的哦!想不想学?
  3.引导学生学习画框装饰设计时的锦囊妙计。(锦囊妙计就是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对美的形式法则的内化。采用教师示范与学生示范结合,打开学生思维,尝试多种媒材,举一反三,大胆创意,体验设计的乐趣。)   师:好。(故作神秘状)古时候有锦囊妙计,今天蒋老师也带来了几个锦囊妙计,到底是什么好方法呢?老师要摸一摸口袋找找看,看好了哦!师:(摸出一只小布袋)咦,这里有一个锦囊,妙计就在锦囊里面!(取出纸条)打开看一下。哦,是什么?
  生:(齐说)有大有小。
  师:(把纸条贴在黑板上)好的。老师想来摆一摆。(用大小不同的圆形蚌壳片在实物投影上示范)你们看,这是大的,这是小的,哪个组的小朋友有这种材料?它是什么材料呢?
  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样大大小小的物品,就可以通过这种大小的不同排列来创造出漂亮的作品。接下来,我想请小朋友来试一下。我这儿还有一些不同的材料(师顺手抓一把ppr水管大小不同的白色绿色的管片放在实物投影上)现在我把蚌壳片拿掉,请小朋友也上台来摆一摆。谁愿意?
  师:看来小朋友都掌握了这个方法。你看,老师在下课的时候也拼出了两幅作品,(在黑板上出示范作两幅)这些也是用有大有小的方法完成的作品。
  (2)妙计二:有多有少。
  师:看来这一招难不倒大家,蒋老师还有第二个锦囊妙计。嗯,我再摸摸口袋找找看,这次又会是什么妙招呢?
  师:(摸出第二只小布袋)看一下,会是什么呀?(取出纸条)读一读。
  生:(齐声)有多有少。
  师:嗯,(把纸条贴在黑板上)多?少?(故意拖长声音,装出比较难而在专注思考的样子)这要怎样摆呢?哪个小朋友能想到办法来帮我摆一摆?
  师:看来这招大家也掌握得比较好。老师也做了两幅作品,(在黑板上出示范作两幅)看一下,这样的作品也是用有大有小的方法来完成的。
  (3)妙计三:有长有短。
  师:老师还有第三个锦囊妙计了,现在我想请我们二(1)班小朋友大胆地猜一猜,这第三个妙计会是什么呢?你说。(生说各种方法)
  师:嗯,我懂了,原来你说的是像我们画画一样,有些地方可以有,有些地方可以留白着,是这个意思吧?你们讲得都对,那么我的妙计三究竟是什么呢?我再摸一摸口袋,咦,在这里!(兴奋地摸出第三只小布袋)是什么呢?(取出纸条)请你帮我打开读一读。
  师:(把纸条贴到黑板上)有长有短,(装作很纠结的样子)我们有些小组的材料中本身就有长有短,对,有些小朋友在说了,我们小组中没有明显长短的材料呀,那怎么办呢?(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师走到一个小组中抓起一把珍珠)比方说,这是美丽的珍珠,(再走到另一小组中抓起一把香榧)再比如说,像这样一颗一颗的香榧,我把它们拿上来,(把材料放在实物投影上,拿掉刚才用过的水管圆片)想一想,这类材料可以怎样摆放出长短变化呢?我请已经想到办法的小朋友来摆一摆。这么多小朋友想到了啊,很好!来,我请你上来给我们摆一摆。
  (一生上台选用香榧果子,把那一小把香榧全部拼摆完了,在画框的上方间隔地拼摆成一排,其余地方空白)
  师:有长短变化了吗?
  生:这是有无的变化。
  师:那怎么办?老师再给几颗吧,谁能和她一起合作来完成?请你吧。
  (再请一生上台,两位学生合作)
  师:你可以改变她的摆法,也可以自己想到新的一个办法。
  (一生拼完后)
  师:你的想法是什么,能告诉我们吗?
  生:一颗长一点,一颗短一点儿。(原来是看出香榧果实本身细微的长短变化了)
  师:哦,原来你看出这些果子细微的长短变化了,不过它们不明显哦。谁有更好的办法?好,请回座位,谢谢你们。
  师:长短变化?来,你来试试看。
  师:(一生上台拼摆)这好像稍稍有点难度。不过,不要着急,想想看,办法总会有的。
  (学生按一上一下的规律排列)
  师:这样的摆法似乎长短变化还不是很明显呢!谁也想上来试一试。
  (一生上台把香榧果子横的一颗颗接起来摆放)
  师:哇,(惊喜地)你真厉害!大家看到长短变化了吗?
  生:他是排成一长串了。
  师:对呀,像这样把它们一颗一颗接起来,它就变成很长了。明白了吗?我们的香榧能排成长长短短的,那我们的珠子也能排出长短了吗?这两张作品也是按照长短的方法创作而成的。(在黑板上出示范作两幅)
  (4)妙计四:是空白。(最好的妙计是孩子们心中自己的创意)
  师:接下来,老师还有最后(强调“最后”两个字)——一个锦囊妙计了!又会是什么秘密呢?这最后一招可是最神奇、最厉害的一招!(摸出第四只小布袋,举高)看,里面又会是什么秘密呢?(随机走到一生旁边)你帮我打开读一下吧!(一生打开纸条,全班小朋友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纸条上。)
  生:(有些失落)是一张白纸。
  师:(接过纸条一看)啊,是一张白纸,怎么会什么都没有呢?(师故作震惊状)这是为什么呀?
  师:是啊,在每个小朋友的小脑袋瓜里都有无数个锦囊妙计,因为我们的创意是无限的!(把空白纸条也贴到黑板上)是吧?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把无限的创意装饰在我们的画框上。开始吧!
  四、学生设计装饰画框,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音乐,师在各个小组中巡视材料,等学生静下来摆放展板。之后继续巡视学生创作,根据实际酌情指导学生,给出建议。)
  师:老师在这儿放了很漂亮的展板,我请已经完成的小设计师在作品背后贴上双面胶,然后把它挂到这里来。我们的图片展览马上要开始了。
  五、展评作业并总结课堂
  1.请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创意和感受。
  2.感谢小朋友们带来这么多的创意,给了我美的享受。美丽的诸暨欢迎在座的所有老师和同学!
  (诸暨市浣东小学 浙江绍兴)
  戚卫丹点评:
  在2014年第6期《中国美术教育》里看到钱初熹教授和候令老师有两篇关于2014年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的观后感里有这么一段话:“衡量美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应是学生是否获得了美术素养。”“教师‘教’的真正意义,都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在备课时做足‘预设’,课上关注‘生成’,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与学生积极互动,让美术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从这些表述中似乎可以以点窥面地诠释本堂课的教学精彩。蒋旭初老师的《小画框》一课教学的脉络一直沿着美术学科要素的知觉与理解展开。由诸暨国际商贸城开业将要举办乡镇特色图片展的情境引出本课主题,学生了解了画框的形状,再根据图片挑选画框,其实也在感知画框形状与图片之间的联系,即初步感知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形式美法则了。接着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所在,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设计了“变魔术”、“锦囊妙计”等的教学环节,采用学生猜测与教师出示、学生示范与教师示范等多种方法结合,开阔思路,举一反三,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探究发现的兴趣,不知不觉中,教师引领孩子们走进了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之中。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围绕“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以致用”的特点或线性或交叉展开知识点的教学。我们可以感受到蒋老师一直在努力追求“走心”的美术课堂。
其他文献
一、课题的背景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让教学回归生活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基于“生活逻辑”的美术课堂教学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生活的价值,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教育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
期刊
王 飞 字蓊白;号琴堂;居北京。现为博士研究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兰山印社社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硕士, 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毕业生、庄汉生奖学金。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胡抗美先生。曾学习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与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书法工作室助教。编著出版有:《王飞书法作品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期刊
陈 玲 2012年北京大学名家工作室高研班研修。2013年至今在人民大学胡抗美书法工作室研修,师从胡抗美导师及曾翔老师,从而在书法及篆刻艺术领域得以深入探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宝鸡市书画家协会秘书长。曾多次参加国内各类大型展览,获宝鸡市“喜迎十八大实现新跨越“中燃杯”职工书画作品展览优秀奖,“中国梦·劳动美”宝鸡市职工书法美术优秀作品展三等奖,入展陕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收藏和展示古代文物的展览馆,而美术馆则是收藏和展示现当代艺术品的展览馆。从两者的定义而言,二者是没有本质区别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博物馆与美术馆在各自基本功能的介绍和比较,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和美术馆,使它们的功能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博物馆 美术馆 功能 区别  一.博物馆的基本功能  (一)教育功能  我国博物馆已有百年历史, 从诞生第一天起, 就与教育活动密不可分。清代
期刊
摘 要: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以大写意的方式提升学生创意能力:因意成象,让学生有情感的表达物象;以意领气,让学生有形式的表达美感;以象达意,让学生有自由的表达童趣。大写意注重方法和规律,注重意趣和意态的表达。当孩子们有一种创造性的想法了,采用交叉联想、学会倾听、艺术借鉴等方式,那么艺术的创意就自然而生,创意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期刊
胡传琴 金文新 裴海云 林星星
期刊
一、历史上对秦印的认识  在明清人的印论中,由于人们对秦印的认识不够,不能准确的识别秦印,因此也谈不上如何学习秦印艺术了,更谈不上深层次的研究。明代张学礼集辑的摹古印谱《考古印文正薮》序中说道:“至于先代玺文印章,湮于水土、暂出人间者,犹可考文 ,其间世迁代易,或各相同,衔相类者,亦无能辨其孰为秦、汉,孰可隋、唐也。”疑问的背后,却道出了当时的印人学者思考如何区分秦汉、隋唐古印。甘旸在他的印学论著
期刊
潘丽雯 女,10岁,义乌市福田小学。平日里较活泼开朗,好学上进。爱好广泛。闲暇之余喜欢写写画画及弹弹琴。荣获19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作品比赛(书法)小明星奖,我觉得不仅是对我学习的肯定,也是对我日后学习的一种激励。因为学、艺皆无止境!
期刊
陈建胜 字三畏,1983年8月出生于温州永嘉,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研究生。师从张如元、陈忠康、戴家妙、季惟斋等先生。嗜读书,用心《说文解字》、中国古代史,书法为余事,2014年秋始跟随曹锦炎教授习博士古文字课程。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海棠学社社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2014年4月29日至5月29日,在北京举办“陈建胜书法展览”,得到林剑
期刊
释文:东坡先生居黄,自谓多难畏事,时犹禁其诗耳。后复并其书禁之,故宣和进御书画,凡有苏黄题跋者,皆割去。靖康之变,御府所藏,尽为金人辇之而北。而先生墨迹,流落人间者,居然独完。谁谓善类竟可磨灭耶?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跋东坡书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