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清徐婚俗词汇与文化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汇和婚俗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婚俗词汇是从丰富的婚俗现象中积淀而来的,是婚俗文化的载体,是婚俗文化和方言长期演变的结晶。它们不仅可以能动地反映当地丰富的历史现象,还可以彰显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情。文章在对山西省清徐县婚俗文化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地婚俗方言词汇的研究来了解其蕴含的婚俗文化及特点,充分说明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山西清徐;方言词汇;婚俗特点;风俗文化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 015 - 03
  一、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得以构建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文化是语言要表现的内容和意义。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是地域民俗文化的载体,它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独具风味的地域文化。[1]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本文搜集的是清徐县的方言词汇,包括词和熟语。方言词汇中的婚俗词汇是婚俗现象的积淀,蕴含着丰富的婚俗文化。温端政先生说:“民俗是第一性的,先有某种民俗,然后才产生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方言词语。民俗的形成与推广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必须有一套和这种民俗相联系的独特的词语”。[2]可见,民俗现象总是和民俗词汇交织在一起,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内容丰富,[3]婚俗是最盛大的民俗之一。不同地区的人们用他们极具特色的方言词汇记录和表现独特的婚俗习惯,如果一些婚俗习惯消失或被取代,相应的婚俗词汇也会消失或更新。通过对这些婚俗词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当地婚俗的特点,更可以对其风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清徐县地处山西省太原市城郊,依山面川,交通便利,全縣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辖四镇五乡,总人口34万人。清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中国当代著名国画艺术大家马泉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素有“葡乡”、“醋都”之称,境内资源丰富,特产众多。清徐婚俗也是历史悠久,颇具特色,大致要经过议婚、订婚、出嫁、迎娶、婚礼、洞房、回门这些程序。下面将会从婚前、婚礼和婚后各个阶段各选一些典型的词汇作具体解释,我们可以从当地婚俗词汇看到其婚俗特点和风俗文化。[1]附录部分将对收集的婚俗词汇按照结婚流程进行分类列举,方便读者对清徐的婚俗习惯有所了解。
  二、从词汇看风俗
  (一)婚前阶段包括议婚和订婚,此阶段典型的婚俗词汇有:
  1.合浑:即请阴阳先生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具体做法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干支写在纸上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如果婚姻关系的双方属相相配,如属猪的和属虎的结婚,婚姻将长久平和,这叫合浑;如果双方属相不相配,如属猪的和属狗的结婚,婚姻将不美满,这叫不合浑。
  关于“浑”的解释,有一项为“浑家”,和“合浑”之“浑”意义相关,有两个含义:一为全家,一为妻子,《水浒传》中有“却才灶边妇人,便是小人的浑家。”我认为这两个含义都与“合浑”有联系。
  现在多把“合浑”记为“合婚”,含义有二:一是结为婚姻,《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有“齐使甘茂于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罐”。一指旧俗,即婚前男女双方交换庚帖,以卜八字是否相配。《儿女英雄传》里有“要讲玉郎的八字儿,就让公婆立刻请媒人送到姐姐跟前,请问交给谁?还是姐姐自己会算命啊,会合婚呢?”这里的旧俗和“和浑”所指一致。
  “合浑”含很多迷信成分,由来已久,反映的是阴阳学说,现代社会依然普遍存在,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合浑帖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但是,这些婚俗表达的却是人们希望婚姻长久幸福的美好愿望,表现的是人们对婚姻的重视和慎重。
  2.问:聘,亲事初步定下以后,会说女方“问出去了”。“问”取的是“聘问”之意,源于古代“问名”的礼节,“问名”是西周六礼中的第二礼,即男方派遣媒人到女方家询问姓名和生辰八字。这里的“问”是指双方“合浑”以后,初步订下亲事,取的是“问名”的结果,而不是过程。“问”是传统文化在婚俗词汇中的保留。
  3.暖房:男家在结婚的前一天由亲友前往新房贺喜,帮忙准备婚礼。“暖”指“使……温暖”,意思是使新房温暖,增加人气。古人认为房子没有人住,就会有鬼怪住进来,会有阴暗污浊之气,亲朋好友到新房暖房,目的是增加人气,驱逐阴邪之气。这一传统反映的是民间根深蒂固的鬼神观念,其做法一直保留到现在,并且范围有所扩大,乔迁也请亲友暖房温锅,还要送一些礼物,表达祝福。
  这些词语蕴含着丰富的婚俗文化,虽然有古人迷信的思想,但表达了人们希望夫妻长长久久,幸福美满的愿望和对婚姻大事的重视程度,希望自己的子女过得幸福。“浑”、“问”等词都含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从词语的使用,可以窥探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希望我们在以后的传承中,可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国文化发扬到世界各地。
  (二)结婚阶段包括:出嫁、迎娶、婚礼、洞房,此阶段典型的婚俗词汇有:
  1.出门子:新娘要戴墨镜,穿绣鞋,鞋里垫绣了蛇蝎五毒的鞋垫,鞋垫背面脚心处别六短一长七根针,遮上红盖头,一手拿红手绢包的岁岁钱、压轿钱和喜糖,一手持柏叶遮脸,柏叶上贴剪纸:大红喜字和九石榴一佛手,用红线拴个小镜子,别着用红线裹着的铅笔、毛笔。
  五毒指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五”由来已久,殷周时期,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为仰观俯察,形成“所见无非五者”的世界观和“万物一分为五”的方法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方式从具体到抽象,到春秋战国时期,吸收“合浑”所体现的阴阳学说,形成“五行阴阳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影响及其深远。在现代社会,“五”已经是一种文化符号,总括某一类事物。“毒”指的是民间用的可以入药的剧毒生物,所以,“五毒”所包含的是所有可入药的剧毒生物,寓意为祛病除害,健康长寿。这个“五毒鞋垫”要由新娘的外婆或者阿姨亲手绣成,表达美好祝愿。   “镜子”是照妖镜,“针”用来刺杀妖魔鬼怪,都是用来辟邪的;“笔”的谐音是“逼、辟”,寓意同样是辟邪,逼走妖魔鬼怪。“柏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寓意健康;“石榴”寓意多子,“佛手”的“佛”与“福”谐音,寓意为幸福。这么多寓意深刻的小物件,无一不表达了亲友对新人多子多孙、健康幸福的美好祝愿。
  很多婚俗习惯,哪怕是一件小小的物品,都蕴含着丰富的风俗文化:比如当地刺绣、剪纸等民俗活动的盛行;阴阳五行学说在民间根深蒂固的影响;谐音表达的美好祝福等。
  2.不带娘家土:因为怕带走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所以,女儿出嫁时,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车,嘴里说着:哥哥送妹妹,好活一辈辈。
  扫轿土:婆婆用笤帚在车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一把土,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
  婆家“扫轿土”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这两个习俗,其重点是“土”,在农业社会,土是根本,是立身治本,“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这一习俗的保留,也是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今天的遗留,也反映了小农自私自利的心理。
  3.提盆盆:在一对大红的盆盆里面各放一对面食“核桃虫”,用叫作“莲花人人”的四方纹样剪纸盖好,事先放在柜顶上。入睡前,由小姑子将尿盆送人洞房,口中念着民谣:“新媳妇兒新媳妇儿开门门来,姑姑给你送的盆盆来,侄儿男女引得一群来。”新娘按规矩要送小姑子一个红包,以示酬劳,同时口中还应答着说:“你姑姑你姑姑你上炕来,把你的侄儿男女都引上来。”
  “核桃虫”又称“金龟子”,其实是一种害虫,可是因为其身体颜色为黄,当地人们竟然把它当做吉祥之物来对待,可见当地人们迷信、落后的思想。“莲花人人”指送子观音,莲花和石榴一样多子,表达的是对新人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这些也反映出当地面食文化的丰富和剪纸习俗的传承。
  这些民谣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十分有趣,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民谣主体选择新娘和姑姑,一方面是因为新娘和姑姑的关系普遍比较紧张,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地人认为外甥和家姑有着更为亲密的关系。民谣的目的依然是求子,表达多子多孙的美好希冀。还可以看出一个小细节:当地人是睡炕的,清徐县地处北方,天气寒冷,人们要通过炕来御寒取暖。
  (三)婚后阶段主要有回门、蜜月等程序,主要的婚俗词汇是:
  1.满十日:新婚后第十日,俗称满十,即守满十日洞房。
  这天比较隆重,俗话说“九天馍馍十天糕,打发新媳妇下厨房”,这天家中要吃油糕,意味着婚后夫妇的生活,一天比一天高,并要将油糕分送邻里街坊,邻里要回赠主家一把盐,祝贺新婚夫妇有缘(盐)或“缘份深厚”,也即新人与邻里有缘份。至此,蜜月告一段落,新媳妇开始出厅堂下厨房的主妇日子。
  和“五”一样,“十”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表示“多、久”,守满十日,意味着长长久久。这个习俗和前面的习俗有个很大的不同,更注重邻里关系,取“油糕”和“盐”的谐音,表达对新人的美好祝福和对邻里之间融洽关系的展望,体现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三、结语
  从上文中提到的婚俗词汇可以看出清徐县的婚俗特点和文化特色:仪式和习俗复杂繁琐,个别甚至迷信,但每一道程序都寄托着大家对新人和谐美满生活的祝福和对平安幸福生活的期盼。希望这些婚礼仪式可以随着时代的前进去粗取精,除去迷信丑陋的旧俗,增加健康活泼的内容,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也更深切地体会到文化和词汇之间密切的关系:词汇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表象,映射着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相比于语言的其它方面,它对文化的反映更广泛、更直接、更迅速。[4]时移世易,婚俗词汇随着婚俗的变化而变化,岁着婚俗习惯的消失而消亡,也体现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周凤玲.内蒙古西部农村方言婚俗词反映出的婚俗文化[J].汉字文化,2008 (3).
  [2]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K].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李仙娟,撖俊鸽.河东方言与婚俗文化[J].长治学院学报,2013f6).
  [4]王艾录.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陈玉芳,从白水方言婚俗词看古今婚俗文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5).
  [6]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太原方言词典[K].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7] http://www. tydao. com/sxsu/liyi/hunsu/caili. htm
其他文献
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1月7日在深圳“新供给新经济新动能”年会上表示——  2011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下行,有望于2017年完成较明显的探底。紧跟着我们应当力求实现经济的企稳,以对接一个时间越长越好的中高速(6.5%-7%,或6.5%左右,或7%左右),关键是要使这一平台期的中国经济具备结构优化、发展方式向集约化加快转变的“升级版”特征。2017年的改革,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戰略方阵指导
期刊
乐视金融CEO王永利在1月14日举行的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年会暨中國文化金融50人论坛新年峰会上指出——  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7万亿,GDP占比为3.97%,预计2016年会超过4.1%。随着文化产业的壮大并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和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金融要为产业发展服务,而不能成为自循环的虚拟的资本游戏,文化金融一定要服务于产业实践。
期刊
摘 要: 在历史上,约旦和伊拉克曾是友好的兄弟国家,海湾战争是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自此约伊两国之间时常出现疏离、不信任,但有时也会有缓和。海湾战争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而影响两国之间的因素主要有:美国因素、经济因素,国家安全。归结起来,国家利益的需求决定了两国关系的走势。  关键词:约旦 ;伊拉克;海湾战争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9)04-13
期刊
摘要:笔者避开李清照词语言的一般特点,着眼于她习惯于用“玉”字去修饰事物或写与“玉”有关的人和物,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一定的分析阐释。本文暂且将这些包含“玉”字词的句子称作“玉之词”。文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玉之词”;(二)“玉之词”的分类;(三)“玉之词”所体现出的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李清照;玉之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4—048—02  
期刊
经济学家李稻葵1月8日在中国2016年会暨第十四届财经风云榜上表示——  万宝之争,当事人都还在,我们的股市要搞好,除了法制要加强之外,一定要把资本的力量介入,希望是文明人,野蛮人也行,野蛮人比没有人更好些,需要介入。同时,资本需要约束机制,有人讲是野蛮人,但我们缺位的是文明人。这场战争希望它继续进行,不要停顿,不要认为野蛮人出现了,这场仗就不打了。没有这个战争,中国的资本市場、中国的股市搞不好,
期刊
摘要:本文以草意象和竹意象作为阐述对象,从这两个原型所蕴含的意象伸发开去,探求作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林黛玉性格里多愁善感、孤傲不屈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意象;春草;潇湘竹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4—050—03    原型(archetype),又称原始意象,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中的具有规范和启示意义的象征性符号或心理结构。瑞士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中国学术界在文学批评中滥用西方文论模式这一问题,张江教授提出了“强制阐释”和“本体阐释”这两个概念,并希望在文学批评中能够破“强制阐释”立“本体阐释”,进行文学批评时,以文本为核心,让文学理论重归文学。针对这一观点,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对“强制阐释”的不同看法,第一,“强制阐释”这一缺陷不仅存在于西方文论模式,也很有可能存在于其他文学批评中。第二,张江教授提出的“本体阐释”的在某种
期刊
摘要: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验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但这一理论在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仍存在深层次的问题。例如,温州7·23动车事故就凸显了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本观的现实必要性。因此,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本观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路向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摘要:道德和法律本来是调控人们行为的两种手段。在调控方式上一个侧重于人的外部行为,另一个侧重于人的内心世界,二者之间没有根本的矛盾,它们相辅相承,互为条件共同构成了维系和谐稳定社会关系的两大支柱,但是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事件的频发比如彭宇一案,药家鑫事件,以及最近的小悦悦事件,都在不断质疑,是我们道德出了问题,还是我们法律出了问题。本文从法律和道德为突破口,透过小悦悦等一系列事件,力求深层次的把握其原
期刊
摘要:人情和礼物的来往对个体的社会交际至关重要,也是整个乡土社会的粘合剂。人情的来往既映射于横向的人情关系圈中,同时也内嵌在纵向的社会关系中。本文中,礼金作为人情来往的载体,被赋予了情感义务的内涵,显现出了人际关系的亲疏之别。  关键词:人情:礼金:社会关系  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 018 - 03  一、田野点介绍  W村位于重庆奉节和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