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设计,博物馆自身的功能日趋复合化。博物馆建筑在沿袭传统模式的同时,经常会有一些会议,观察、图书,甚至餐饮、商业、娱乐等服务设施加入其中,无形中成为某种文化综合体的代名词。正如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所说,“在当今时代,博物馆正扮演着与过去的神庙相类似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博物馆设计;艺术设计;覆土研究
前言:
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建筑中一般适宜从地上转入地下的空间为展厅、展品库房、服务用房、设备机房、停车场等。尤其是作为博物馆主体的展示空间与收藏空间两大部分,在地下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从建筑空间环境和使用特征角度看,地下空间具有温度稳定性、隔离性(防风尘、隔噪声、减震、遮光等)、防护性和抗震性等特征。同时,在地面空间紧缺的情况下,成为保护地面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景观的有效手段。假如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得到满足的建筑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和谐统一,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于博物馆建筑来说,其积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中心区的博物馆建筑在树立自身形象的同时,还重视市民的参与性,体现在建筑空间与街道形态的融合与优化。由詹姆斯?斯特林设计的德国斯图加特美术新馆通过一条自东向西绕过建筑中心下沉陈列庭园的公共步行道,将建筑两侧有高差的道路联系起来。这条步行道结合直线与曲线的坡道在不断变化当中与下沉庭园的雕塑艺术品相遇,成为一条布满趣味的交通路线,使市民能够更多地感受到美术馆的艺术魅力。美术馆成功地将城市道路引入建筑内部,以完全开放的格局融入城市当中,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部分。该建筑的成功设计也为建筑师赢得了1981年的普利策奖。
一、现代艺术博物馆设计的新方向
(一)环境意识的丰富多元
当代社会的环境意识正在不断加强,因此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充分融合是建筑师追求的目标。在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地区、自然景区的博物馆以及遗址博物馆,它们的外部环境具有各自的秩序和特点。其中一部分博物馆是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在环境中求得适合自身的存在方式。这种得体的、具有亲和力的表达方法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接受和欢迎,并且为地区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做出贡献。
(二)建筑设计手法的开拓创新
由于地下空间与室外地坪的非凡关系,博物馆建筑在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空间构成以及与地上部分的衔接等方面都要有所考虑。为了打破地下空间在土壤包围中形成的封闭性特征,建筑师借助阳光、树木、流木等自然因素的引入,使空间更加生动并呈现出自由,开放的气氛。而且建筑师还利用地下空间的内在意义与特点,配合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渲染室内空间气氛。
(三)地下空间优势互补利用
根据博物馆的功能特点,地下空间良好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防灾功能使得博物馆建筑在地下空间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从而与现代建筑注重生态与节能的趋势相一致。
(四)技术手段的完备及应用
在技术设备方面,地下空间的建造,使用与地上空间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而且,博物馆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较高,在良好的地下环境中,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精良的设备支持。因此,在施工水平、技术设施等方面还需继续发展创新。
在我国,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制约以及人们对博物馆在熟悉上存在的偏颇,致使博物馆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发展缓慢。通常的熟悉是地下空间建造费用高、施工工艺强,一旦处理不好将给博物馆日后的使用带来很大麻烦。而人们对博物馆的形象盲目追求高大、标志性,不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也使得博物馆建筑的地下空间利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信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会有正确的熟悉,从而推进博物馆建筑设计在地与地下空间中都会有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自由度。
目前,博物馆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可谓多姿多彩。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以现代科技为保障,一定会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现。
二、覆土型博物馆建筑
覆土建筑也可称为“掩土建筑”(Earth Sheltered Architecture),一般指“地下的”建筑,有时专指“地面上用土或岩石围护”的建筑。但覆土建筑与建筑不完全相同,一般地下建筑大多属于覆土型建筑,但覆土型建筑与地平面的关系更多样化,外部形态也更加复杂。覆土建筑一般有三种情况:
(1)地下建筑;
(2)一部分露出地面或大部分处于岩石或土壤中的半地下建筑;
(3)地面上用土壤或岩石部分或全部掩蔽的建筑。一般情况下覆土建筑指外围护结构覆土率大于50%的建筑。
覆土型博物馆是基于生态学理论下,采用覆土掩蔽的生态型博物馆建筑。它与生态博物馆概念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不同于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更广泛,它是将特定区域内群体的全部文化遗产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和整体,而覆土型博物馆一般单指采用生态化技术策略的覆土型博物馆建筑类型。
覆土型博物馆建筑研究是一个相对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它涉及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及工程技术等多学科内容。本论文研究具有生态性的覆土型博物馆建筑类型,是对地下建筑学及覆土建筑类型研究的完善,也是博物馆建筑类型对地下空间开发及其生态性研究的拓展,对丰富建筑设计理论有着积极意义。
三、覆土型博物馆属性与影响因素
覆土型博物馆处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也具有场所所赋予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地域性是覆土型博物馆建筑的固有属性,影响因素包括有地形地貌、气候因素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比如当地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按照建筑围护结构划分将各种环境因素可归纳为两种因素:一是建筑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自然资源,人类精神文化所构成的因素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构成的技术力量因素等。二是建筑内部环境影响因素,即建筑体内部环境舒适度、安全性等因素。通过对内外环境因素的分析,可以在设计时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做出判断。
一般对地下空间常有“阴暗”“潮湿”“不通风”的心理感受,覆土型博物馆地下空间除了要创造舒适、安全的内部环境,还应该有针对性的解决博物馆寻址和提高方向识别性等问题。多年以来,对博物馆室内设计的认识与评价是建立在以视觉审美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程度被忽视,室内环境污染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室内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也亟待从单纯审美价值取向转化为生态价值取向。
四、传统建材与现代化材料运用
传统的建筑材料多以土、砖、木、竹、石、草等为主,这些大都属于天然建材,它们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而且在生态物质循环过程中,使用后都将被分解掉,还原于环境,因此可以称之为绿色建材。一些传统建材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与运用,容易使人们触发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联想而产生亲切感、自然感,对于追求原生态的覆土型博物馆建筑的营造可以多采用传统建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钢、铁、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材料被大量的应用在博物馆建筑之中,这些材料的性能是传统建材不可比的。如何通过深入思考,创造性的将传统建材与现代化材料综合运用于博物馆中,将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在生态博物馆建筑中除考虑材料的使用方式与表现力效果外,还应重点考虑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材料在使用加工中是否产生过量的能耗损失,也就是要注重材料的生态性。
五、结语
覆土型博物馆研究课题是一个相对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的研究课题,它需要精深的生态学、环境科学、景观建筑学的相关知识。由于本人的能力所限,所以文章仍然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如何针对我国不同类气候地区建设好覆土型博物馆的课题还可进一步深化研究。随着目前对于建筑的生态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体现鲜明地域特色注重景观与建筑融合的覆土型博物馆将会越来越多。在当今资源匮乏、能源危机、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时代,真正从建筑的本质出发,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因素来进行建筑设计,这对于节约能源,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建筑的形式特征,创造宜人的舒适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博物馆设计;艺术设计;覆土研究
前言:
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建筑中一般适宜从地上转入地下的空间为展厅、展品库房、服务用房、设备机房、停车场等。尤其是作为博物馆主体的展示空间与收藏空间两大部分,在地下均有良好的适应性。
从建筑空间环境和使用特征角度看,地下空间具有温度稳定性、隔离性(防风尘、隔噪声、减震、遮光等)、防护性和抗震性等特征。同时,在地面空间紧缺的情况下,成为保护地面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景观的有效手段。假如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得到满足的建筑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和谐统一,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于博物馆建筑来说,其积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中心区的博物馆建筑在树立自身形象的同时,还重视市民的参与性,体现在建筑空间与街道形态的融合与优化。由詹姆斯?斯特林设计的德国斯图加特美术新馆通过一条自东向西绕过建筑中心下沉陈列庭园的公共步行道,将建筑两侧有高差的道路联系起来。这条步行道结合直线与曲线的坡道在不断变化当中与下沉庭园的雕塑艺术品相遇,成为一条布满趣味的交通路线,使市民能够更多地感受到美术馆的艺术魅力。美术馆成功地将城市道路引入建筑内部,以完全开放的格局融入城市当中,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有机部分。该建筑的成功设计也为建筑师赢得了1981年的普利策奖。
一、现代艺术博物馆设计的新方向
(一)环境意识的丰富多元
当代社会的环境意识正在不断加强,因此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充分融合是建筑师追求的目标。在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地区、自然景区的博物馆以及遗址博物馆,它们的外部环境具有各自的秩序和特点。其中一部分博物馆是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在环境中求得适合自身的存在方式。这种得体的、具有亲和力的表达方法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接受和欢迎,并且为地区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做出贡献。
(二)建筑设计手法的开拓创新
由于地下空间与室外地坪的非凡关系,博物馆建筑在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空间构成以及与地上部分的衔接等方面都要有所考虑。为了打破地下空间在土壤包围中形成的封闭性特征,建筑师借助阳光、树木、流木等自然因素的引入,使空间更加生动并呈现出自由,开放的气氛。而且建筑师还利用地下空间的内在意义与特点,配合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渲染室内空间气氛。
(三)地下空间优势互补利用
根据博物馆的功能特点,地下空间良好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防灾功能使得博物馆建筑在地下空间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从而与现代建筑注重生态与节能的趋势相一致。
(四)技术手段的完备及应用
在技术设备方面,地下空间的建造,使用与地上空间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而且,博物馆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较高,在良好的地下环境中,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精良的设备支持。因此,在施工水平、技术设施等方面还需继续发展创新。
在我国,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的制约以及人们对博物馆在熟悉上存在的偏颇,致使博物馆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发展缓慢。通常的熟悉是地下空间建造费用高、施工工艺强,一旦处理不好将给博物馆日后的使用带来很大麻烦。而人们对博物馆的形象盲目追求高大、标志性,不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也使得博物馆建筑的地下空间利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信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会有正确的熟悉,从而推进博物馆建筑设计在地与地下空间中都会有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自由度。
目前,博物馆建筑地下空间的利用可谓多姿多彩。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以现代科技为保障,一定会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现。
二、覆土型博物馆建筑
覆土建筑也可称为“掩土建筑”(Earth Sheltered Architecture),一般指“地下的”建筑,有时专指“地面上用土或岩石围护”的建筑。但覆土建筑与建筑不完全相同,一般地下建筑大多属于覆土型建筑,但覆土型建筑与地平面的关系更多样化,外部形态也更加复杂。覆土建筑一般有三种情况:
(1)地下建筑;
(2)一部分露出地面或大部分处于岩石或土壤中的半地下建筑;
(3)地面上用土壤或岩石部分或全部掩蔽的建筑。一般情况下覆土建筑指外围护结构覆土率大于50%的建筑。
覆土型博物馆是基于生态学理论下,采用覆土掩蔽的生态型博物馆建筑。它与生态博物馆概念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不同于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更广泛,它是将特定区域内群体的全部文化遗产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和整体,而覆土型博物馆一般单指采用生态化技术策略的覆土型博物馆建筑类型。
覆土型博物馆建筑研究是一个相对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它涉及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及工程技术等多学科内容。本论文研究具有生态性的覆土型博物馆建筑类型,是对地下建筑学及覆土建筑类型研究的完善,也是博物馆建筑类型对地下空间开发及其生态性研究的拓展,对丰富建筑设计理论有着积极意义。
三、覆土型博物馆属性与影响因素
覆土型博物馆处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也具有场所所赋予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地域性是覆土型博物馆建筑的固有属性,影响因素包括有地形地貌、气候因素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比如当地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按照建筑围护结构划分将各种环境因素可归纳为两种因素:一是建筑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自然资源,人类精神文化所构成的因素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构成的技术力量因素等。二是建筑内部环境影响因素,即建筑体内部环境舒适度、安全性等因素。通过对内外环境因素的分析,可以在设计时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做出判断。
一般对地下空间常有“阴暗”“潮湿”“不通风”的心理感受,覆土型博物馆地下空间除了要创造舒适、安全的内部环境,还应该有针对性的解决博物馆寻址和提高方向识别性等问题。多年以来,对博物馆室内设计的认识与评价是建立在以视觉审美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程度被忽视,室内环境污染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室内设计、博物馆展示设计也亟待从单纯审美价值取向转化为生态价值取向。
四、传统建材与现代化材料运用
传统的建筑材料多以土、砖、木、竹、石、草等为主,这些大都属于天然建材,它们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而且在生态物质循环过程中,使用后都将被分解掉,还原于环境,因此可以称之为绿色建材。一些传统建材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与运用,容易使人们触发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联想而产生亲切感、自然感,对于追求原生态的覆土型博物馆建筑的营造可以多采用传统建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钢、铁、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材料被大量的应用在博物馆建筑之中,这些材料的性能是传统建材不可比的。如何通过深入思考,创造性的将传统建材与现代化材料综合运用于博物馆中,将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在生态博物馆建筑中除考虑材料的使用方式与表现力效果外,还应重点考虑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材料在使用加工中是否产生过量的能耗损失,也就是要注重材料的生态性。
五、结语
覆土型博物馆研究课题是一个相对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的研究课题,它需要精深的生态学、环境科学、景观建筑学的相关知识。由于本人的能力所限,所以文章仍然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如何针对我国不同类气候地区建设好覆土型博物馆的课题还可进一步深化研究。随着目前对于建筑的生态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体现鲜明地域特色注重景观与建筑融合的覆土型博物馆将会越来越多。在当今资源匮乏、能源危机、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时代,真正从建筑的本质出发,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因素来进行建筑设计,这对于节约能源,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建筑的形式特征,创造宜人的舒适环境等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