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介石“求人不如求己”的“传子”心志
上世纪40年代末,在大陆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由于此前饱受各地军阀与国民党内派系的要挟与挑战,蒋介石感到痛苦不堪,有诸多难言之隐。如今到了台湾之后,局面小了,权力容易集中控制,蒋介石基于以前寻觅继承人难求的经验,加上以往信任的许多核心干部,均在重要的时候背叛了“领袖”,纷纷投共。在“求人不如求己”的考虑下,蒋介石的“传子”心志,于是日益明显,蒋经国已成为台湾地区有实权的政治领导人,是名实相符的“太子”。蒋经国到了台湾以后,遵父命从抓党权、抓军权、抓青年、抓特务着手,先后出任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国防会议副秘书长”等职务,就是要熟悉统治的要诀,方便日后的传承。 在此同时,蒋介石也为蒋经国日后的继位,排除了人事上的障碍。举凡与蒋经国不和的党政军高层,均适时、适当地予以或撤职或查办的处分,例如长期自认是蒋介石副手、久任“行政院长”的陈诚、台湾省政府主席吴国桢、“陆军总司令”孙立人上将等人,均因与蒋经国不睦,而遭到罢黜。
在蒋介石如此精心的安排下,蒋经国的继承大位,只是时间问题,丝毫不存在任何其他的问题。台湾政界也无人敢撄其锋,全部心甘情愿地臣服在蒋经国的威权之下。 这段时间,唯一有意见的还是美国政府。他们心中认为以“自由民主”为号召的蒋介石政府,不能也不应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权力的传承。他们试图影响、以致改变蒋介石“传子”的心意,甚至提出由美国军方直接接管台湾军队的建议,还有发动政变,推翻蒋介石政府的想法,结果都不能如意成功,只是美国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另由他人“取代”蒋介石的思维方式,随时等在一边伺机而动。
蒋经国顺利接班
1972年5月,蒋介石眼见时机已经成熟,加上自己的健康受到1969年发生在阳明山仰德大道上车祸的影响,已大不如前,于是不避嫌地任命蒋经国为“行政院院长”,台湾已公开上演了一出“父传子”的大戏,蒋经国从“台面下”实权人物,晋升“台面上”实权人物,台湾正式进入了“蒋经国时代”。
担任“行政院院长”后的蒋经国,表现不凡,一方面全力推动台湾重大的经济建设,提出“十大建设”以完善台湾迈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建设工程,为日后发展高科技产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方面蒋经国严厉整肃官箴,要求全体公务人员必须遵守“十大革新”的规定,不能参加无谓的餐宴应酬,推出“五菜一汤”的梅花餐,杜绝不必要的浪费,身体力行地在全台雷厉风行地严格执行。一时之间,台湾社会风气大变,蒋经国成功树立了自己在台湾的威信,稳定了台湾的政局。而在具体的政府施政上,蒋经国总是能够做到“苦民所苦”,从基层庶民的角度,思考政策与做法。为了照顾基层百姓的生活,对于公用事业的涨价,如水费、电费、瓦斯费、学费、油费等,他一律反对。这种“以人民之心为心”的执政心态,很快就赢得台湾的民心支持,巩固了蒋家政权持续在台湾的统治,而且时至今日,蒋经国仍然是最受台湾人民拥戴与怀念的政治人物。
1975年4月5日凌晨,蒋介石在台湾病逝。由于蒋经国早已顺利接班,台湾的政局没有掀起丝毫的波澜,平稳完成了权力的传承。
蒋氏父子精心安排的蒋孝文意外出局
1978年5月,蒋经国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只是此刻的他,身体健康也已亮起了红灯。在长期糖尿病的折磨下,他的眼睛、手脚、内脏均逐渐发生病变,台湾政坛提早进入了必须面对“后蒋经国时代”权力传承的问题。 坦白说,自1950年代开始,蒋家站稳了在台湾的统治后,蒋介石与蒋经国就已属意蒋孝文,刻意地栽培他,盼望他能成為蒋家第三代权力传承的目标人物。
当时在蒋介石父子精心的设计安排下,蒋孝文担任台湾电力公司驻金门岛最前线战地的经理,并在军方全力的配合下,快速地完成了金门全岛的电力工程建设。蒋氏父子为了让蒋孝文做出亮丽的政绩,逐步建立在民间的声望,为日后的第三代接班,做了不落痕迹的安排。 蒋孝文在金门经理任内,不负祖父、父亲的殷殷期许,的确有了正面的评价,于是蒋孝文得以顺理成章地调返台湾电力公司桃园区经理,同时兼任国民党桃园县党部主任委员。 此时的蒋孝文正值青春得意,前途一片大好,准备大显身手,好好地有番作为之际,却是命运弄人,他在一次参加朋友的婚宴之时,受到典礼的延误,推迟了正常进餐的时间,因那时他已罹患了家族遗传的糖尿病,在低血糖的情况下,顿时陷入昏迷,没有及时得到适当的照料,使得他的脑部神经受损,产生了明显的后遗症,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必须有人照顾。蒋家父子精心安排的第三代接班人计划,不得不戛然而止,画下了遗憾的句号。
蒋孝武主动表现接班意愿
在蒋孝文生病之后,蒋经国的次子蒋孝武基于传承家族权力的使命感,于是义无反顾地主动跳出来,表达了强烈的接班企图心。 对于蒋孝武的野心,身为父亲的蒋经国也极为清楚,只是蒋孝武从小就不好好认真读书学习,反而在诸多蒋家侍从人员的放纵下,恃宠而骄,又喜欢玩枪舞刀,在朋友面前不知收敛,反而故弄玄虚,装帅耍酷,经常在外惹祸,给蒋经国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与苦恼。因此对于蒋孝武有意接班,蒋经国并不看好,更没有积极扶持,而是静观其变,看看蒋孝武本人是否有足够能耐,逐渐建立自己在台湾各界人士心中的声望,得到大家的认同支持,才是蒋孝武首先要完成的艰巨任务,然后才谈得上蒋经国是否愿意栽培他。 曾在蒋介石身边做过六年武官、与蒋家成员有许多接触的台湾前“情报局长”汪希苓,对蒋孝武的言行乃至心中所想,都相当了解。他并不讳言,蒋孝武野心很大,有接下蒋经国政权棒子的企图。不过,那只是蒋孝武个人的意图,蒋经国绝无此安排或交代。 既然有接下政权的想法,蒋孝武就试图走蒋经国当年接下蒋介石权力的老路——从掌握情报系统着手。汪希苓是如此解释:“蒋孝武是与情报系统走得很近,但那是他个人的意愿而已。经国先生年轻时也是先从掌控情报系统开始的,蒋孝武因此觉得,要接父亲的政权,就要拉拢情报单位。” 那时担任台湾“国家安全局长”的王永树、“调查局长”的沈之岳都是蒋孝武用心经营的对象。至于汪希苓,曾担任过“国安局副局长”,以后成为“国安局”驻美的情报负责人,后来又调派为“情报局长”,自然也成为蒋孝武交往的对象。以前汪希苓在美国任职,每逢生日,蒋孝武必然会打个祝贺电话给他,返台述职时,蒋孝武多半会请吃顿饭。之后,蒋孝武出访或回台,这位蒋家二公子的秘书必定会联系汪希苓。汪希苓了解这是请他到机场迎送,他也去过两三次,就不再去了。不过,由于蒋孝武是蒋经国的儿子,包括汪希苓在内,几位情报单位长官并未怠慢,都与其有相当来往,特别是身为“国安局长”的王永树(请参阅《忠与过》一书第198~199页)。 记得在1980年代初,台北政坛就传说蒋孝武在“警备总部”有个办公室,参与了台湾的情报工作。当时就有蒋孝武可能接班的说法。 蒋孝武刻意与情报单位保持密切关系与联系的做法,后来终于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江南命案”发生以后,海外始终认为“情报局”所以涉入案件,必然受到“高层”的指示或“默许”。会是蒋经国直接下的命令吗?有人如此猜测。不过包括江南的遗孀崔蓉芝在内,大多不相信蒋经国会下如此的命令。 虽然不相信蒋经国会下令“制裁”,但是不少人揣测蒋孝武应该与“江南命案”有关,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他自己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与情报单位关系密切。这种揣测绝非“空穴来风”,这是由于整个案情爆发之后,竹联帮的中坚分子、外号“白狼”的张安乐就一口咬定是蒋孝武下令的。以后连下手枪杀江南的董桂森于被捕后,在美国受审时,也斩钉截铁地指出,是蒋孝武下了诛杀令。 然而汪希苓肯定地说,蒋孝武和“江南命案”绝对没有关系:“ 毫无正式关系,蒋孝武是因为与情报系统走得近,被外界误解是经国先生指派他去掌控情报系统。” 汪希苓解释,其实蒋孝武和情报系统毫无正式关系,也没有担任任何职务,自然无法命令“情报局”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蒋经国的三子蒋孝勇日后也批评他哥哥: “他就是喜欢那个调调,让人家以為他和情报系统有特殊关系,以后反而害了他!我认为江南案是个相当愚蠢的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后,父亲非常生气,但是我叔叔(指蒋纬国)或二哥绝对没有卷在里面。不过对于二哥被牵扯,我宁可持平一点讲,有百分之八十是别人在造谣,百分之二十,是自己给人家这种印象。” “记得那个时候,外头还给他安个什么‘国安会副秘书长’头衔”,蒋孝勇回忆:“根本没这回事,但既然在事前未曾否认,等到事后再设法解说就难了。”外界传闻不断之下,蒋经国为了杜众悠悠之口,终于决定把蒋孝武调离政治是非中心的台北,担任“驻新加坡副代表”(请参阅《忠与过》第333—334页)。1986年2月17日,台湾外事部门正式宣布“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蒋孝武为“驻新加坡副代表”。次日上午,蒋孝武就搭机前往履新。从此,再没有与蒋经国见面,父子天人永隔,相信这是蒋经国心中永远的痛,也是蒋孝武永远的遗憾。 1985年8月16日与12月25日,蒋经国两度公开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蒋家成员接班”“ 蒋家不能也不会参选下任‘总统’。”蒋经国就这样终结了蒋孝武的接班梦。蒋经国逝世后的蒋家,也步出了政治圈,褪下了光环,成了平民百姓家!
(作者为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原校长)
上世纪40年代末,在大陆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由于此前饱受各地军阀与国民党内派系的要挟与挑战,蒋介石感到痛苦不堪,有诸多难言之隐。如今到了台湾之后,局面小了,权力容易集中控制,蒋介石基于以前寻觅继承人难求的经验,加上以往信任的许多核心干部,均在重要的时候背叛了“领袖”,纷纷投共。在“求人不如求己”的考虑下,蒋介石的“传子”心志,于是日益明显,蒋经国已成为台湾地区有实权的政治领导人,是名实相符的“太子”。蒋经国到了台湾以后,遵父命从抓党权、抓军权、抓青年、抓特务着手,先后出任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国防会议副秘书长”等职务,就是要熟悉统治的要诀,方便日后的传承。 在此同时,蒋介石也为蒋经国日后的继位,排除了人事上的障碍。举凡与蒋经国不和的党政军高层,均适时、适当地予以或撤职或查办的处分,例如长期自认是蒋介石副手、久任“行政院长”的陈诚、台湾省政府主席吴国桢、“陆军总司令”孙立人上将等人,均因与蒋经国不睦,而遭到罢黜。
在蒋介石如此精心的安排下,蒋经国的继承大位,只是时间问题,丝毫不存在任何其他的问题。台湾政界也无人敢撄其锋,全部心甘情愿地臣服在蒋经国的威权之下。 这段时间,唯一有意见的还是美国政府。他们心中认为以“自由民主”为号召的蒋介石政府,不能也不应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权力的传承。他们试图影响、以致改变蒋介石“传子”的心意,甚至提出由美国军方直接接管台湾军队的建议,还有发动政变,推翻蒋介石政府的想法,结果都不能如意成功,只是美国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另由他人“取代”蒋介石的思维方式,随时等在一边伺机而动。
蒋经国顺利接班
1972年5月,蒋介石眼见时机已经成熟,加上自己的健康受到1969年发生在阳明山仰德大道上车祸的影响,已大不如前,于是不避嫌地任命蒋经国为“行政院院长”,台湾已公开上演了一出“父传子”的大戏,蒋经国从“台面下”实权人物,晋升“台面上”实权人物,台湾正式进入了“蒋经国时代”。
担任“行政院院长”后的蒋经国,表现不凡,一方面全力推动台湾重大的经济建设,提出“十大建设”以完善台湾迈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建设工程,为日后发展高科技产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方面蒋经国严厉整肃官箴,要求全体公务人员必须遵守“十大革新”的规定,不能参加无谓的餐宴应酬,推出“五菜一汤”的梅花餐,杜绝不必要的浪费,身体力行地在全台雷厉风行地严格执行。一时之间,台湾社会风气大变,蒋经国成功树立了自己在台湾的威信,稳定了台湾的政局。而在具体的政府施政上,蒋经国总是能够做到“苦民所苦”,从基层庶民的角度,思考政策与做法。为了照顾基层百姓的生活,对于公用事业的涨价,如水费、电费、瓦斯费、学费、油费等,他一律反对。这种“以人民之心为心”的执政心态,很快就赢得台湾的民心支持,巩固了蒋家政权持续在台湾的统治,而且时至今日,蒋经国仍然是最受台湾人民拥戴与怀念的政治人物。
1975年4月5日凌晨,蒋介石在台湾病逝。由于蒋经国早已顺利接班,台湾的政局没有掀起丝毫的波澜,平稳完成了权力的传承。
蒋氏父子精心安排的蒋孝文意外出局
1978年5月,蒋经国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只是此刻的他,身体健康也已亮起了红灯。在长期糖尿病的折磨下,他的眼睛、手脚、内脏均逐渐发生病变,台湾政坛提早进入了必须面对“后蒋经国时代”权力传承的问题。 坦白说,自1950年代开始,蒋家站稳了在台湾的统治后,蒋介石与蒋经国就已属意蒋孝文,刻意地栽培他,盼望他能成為蒋家第三代权力传承的目标人物。
当时在蒋介石父子精心的设计安排下,蒋孝文担任台湾电力公司驻金门岛最前线战地的经理,并在军方全力的配合下,快速地完成了金门全岛的电力工程建设。蒋氏父子为了让蒋孝文做出亮丽的政绩,逐步建立在民间的声望,为日后的第三代接班,做了不落痕迹的安排。 蒋孝文在金门经理任内,不负祖父、父亲的殷殷期许,的确有了正面的评价,于是蒋孝文得以顺理成章地调返台湾电力公司桃园区经理,同时兼任国民党桃园县党部主任委员。 此时的蒋孝文正值青春得意,前途一片大好,准备大显身手,好好地有番作为之际,却是命运弄人,他在一次参加朋友的婚宴之时,受到典礼的延误,推迟了正常进餐的时间,因那时他已罹患了家族遗传的糖尿病,在低血糖的情况下,顿时陷入昏迷,没有及时得到适当的照料,使得他的脑部神经受损,产生了明显的后遗症,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必须有人照顾。蒋家父子精心安排的第三代接班人计划,不得不戛然而止,画下了遗憾的句号。
蒋孝武主动表现接班意愿
在蒋孝文生病之后,蒋经国的次子蒋孝武基于传承家族权力的使命感,于是义无反顾地主动跳出来,表达了强烈的接班企图心。 对于蒋孝武的野心,身为父亲的蒋经国也极为清楚,只是蒋孝武从小就不好好认真读书学习,反而在诸多蒋家侍从人员的放纵下,恃宠而骄,又喜欢玩枪舞刀,在朋友面前不知收敛,反而故弄玄虚,装帅耍酷,经常在外惹祸,给蒋经国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与苦恼。因此对于蒋孝武有意接班,蒋经国并不看好,更没有积极扶持,而是静观其变,看看蒋孝武本人是否有足够能耐,逐渐建立自己在台湾各界人士心中的声望,得到大家的认同支持,才是蒋孝武首先要完成的艰巨任务,然后才谈得上蒋经国是否愿意栽培他。 曾在蒋介石身边做过六年武官、与蒋家成员有许多接触的台湾前“情报局长”汪希苓,对蒋孝武的言行乃至心中所想,都相当了解。他并不讳言,蒋孝武野心很大,有接下蒋经国政权棒子的企图。不过,那只是蒋孝武个人的意图,蒋经国绝无此安排或交代。 既然有接下政权的想法,蒋孝武就试图走蒋经国当年接下蒋介石权力的老路——从掌握情报系统着手。汪希苓是如此解释:“蒋孝武是与情报系统走得很近,但那是他个人的意愿而已。经国先生年轻时也是先从掌控情报系统开始的,蒋孝武因此觉得,要接父亲的政权,就要拉拢情报单位。” 那时担任台湾“国家安全局长”的王永树、“调查局长”的沈之岳都是蒋孝武用心经营的对象。至于汪希苓,曾担任过“国安局副局长”,以后成为“国安局”驻美的情报负责人,后来又调派为“情报局长”,自然也成为蒋孝武交往的对象。以前汪希苓在美国任职,每逢生日,蒋孝武必然会打个祝贺电话给他,返台述职时,蒋孝武多半会请吃顿饭。之后,蒋孝武出访或回台,这位蒋家二公子的秘书必定会联系汪希苓。汪希苓了解这是请他到机场迎送,他也去过两三次,就不再去了。不过,由于蒋孝武是蒋经国的儿子,包括汪希苓在内,几位情报单位长官并未怠慢,都与其有相当来往,特别是身为“国安局长”的王永树(请参阅《忠与过》一书第198~199页)。 记得在1980年代初,台北政坛就传说蒋孝武在“警备总部”有个办公室,参与了台湾的情报工作。当时就有蒋孝武可能接班的说法。 蒋孝武刻意与情报单位保持密切关系与联系的做法,后来终于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江南命案”发生以后,海外始终认为“情报局”所以涉入案件,必然受到“高层”的指示或“默许”。会是蒋经国直接下的命令吗?有人如此猜测。不过包括江南的遗孀崔蓉芝在内,大多不相信蒋经国会下如此的命令。 虽然不相信蒋经国会下令“制裁”,但是不少人揣测蒋孝武应该与“江南命案”有关,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他自己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与情报单位关系密切。这种揣测绝非“空穴来风”,这是由于整个案情爆发之后,竹联帮的中坚分子、外号“白狼”的张安乐就一口咬定是蒋孝武下令的。以后连下手枪杀江南的董桂森于被捕后,在美国受审时,也斩钉截铁地指出,是蒋孝武下了诛杀令。 然而汪希苓肯定地说,蒋孝武和“江南命案”绝对没有关系:“ 毫无正式关系,蒋孝武是因为与情报系统走得近,被外界误解是经国先生指派他去掌控情报系统。” 汪希苓解释,其实蒋孝武和情报系统毫无正式关系,也没有担任任何职务,自然无法命令“情报局”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蒋经国的三子蒋孝勇日后也批评他哥哥: “他就是喜欢那个调调,让人家以為他和情报系统有特殊关系,以后反而害了他!我认为江南案是个相当愚蠢的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后,父亲非常生气,但是我叔叔(指蒋纬国)或二哥绝对没有卷在里面。不过对于二哥被牵扯,我宁可持平一点讲,有百分之八十是别人在造谣,百分之二十,是自己给人家这种印象。” “记得那个时候,外头还给他安个什么‘国安会副秘书长’头衔”,蒋孝勇回忆:“根本没这回事,但既然在事前未曾否认,等到事后再设法解说就难了。”外界传闻不断之下,蒋经国为了杜众悠悠之口,终于决定把蒋孝武调离政治是非中心的台北,担任“驻新加坡副代表”(请参阅《忠与过》第333—334页)。1986年2月17日,台湾外事部门正式宣布“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蒋孝武为“驻新加坡副代表”。次日上午,蒋孝武就搭机前往履新。从此,再没有与蒋经国见面,父子天人永隔,相信这是蒋经国心中永远的痛,也是蒋孝武永远的遗憾。 1985年8月16日与12月25日,蒋经国两度公开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蒋家成员接班”“ 蒋家不能也不会参选下任‘总统’。”蒋经国就这样终结了蒋孝武的接班梦。蒋经国逝世后的蒋家,也步出了政治圈,褪下了光环,成了平民百姓家!
(作者为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