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常态课堂的优质高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构建化学高效课堂的依据。在化学教学中,为了构建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学生要改革传统的学习方式,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 化学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所谓“高效课堂” 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具体说就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在化学课上要合理、适时地用好实验。
例如,在绪言课上可以利用一些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用“魔棒点灯”、“无中生有”、“变幻无穷”、“烧不坏的手帕”等使学生一接触化学就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学生一旦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困难学生会充满热情,信心百倍,会想方设法克服,即使有再大的曲折也不觉得辛苦,学习的有效性会明显得到提高。
二、精心设计,组织教学过程
教师课前要做到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甚至要能做到超越教材,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组织好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过程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要有层次,让在同一课堂上的不同学生各有所获。教学内容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问和进行有效地讨论,有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的,一方面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例如,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探究实验时,在设置思考问题上,可以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再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上做深入探讨,当学生基本能分析出酸和碳酸盐反应可以得到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时,再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如何从反应的速度、反应能持续的情况,经过这一系列的逐层深入的思考、探究,不仅能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的选择等知识给联系了起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以人为本,科学指导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多开展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也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推进教学过程。同时,要鼓励学生先学一步,让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在学生平时学习中遇到头疼的问题、容易犯错的知识点,教师应思考如何将知识简单化、明朗化、规律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如,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除了要强化记忆,还要多采用表格式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归纳其中一些规律帮助记忆,如,讲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列表一一对比,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这两者化学性质的差异。课堂上还可以利用谐音、口诀、数字化概括等办法,帮助学生接受原本比较繁杂的知识内容。
四、总结得失,加强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顧和梳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其实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不但要反思我们教学过程中过失和不当的地方,还要反思成功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我们都要加以回顾和总结,并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就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为了提高今后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①总结成功的经验,将好的案例、教学方法等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并用于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②记录教学中的失误。先认真分析失误的原因,再进行修正,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③记录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是一节课的难点。只有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④课堂上的灵感也尽量要捕捉下来并加以修正,再用于今后的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高效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
【关键词】 化学教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所谓“高效课堂” 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具体说就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在化学课上要合理、适时地用好实验。
例如,在绪言课上可以利用一些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用“魔棒点灯”、“无中生有”、“变幻无穷”、“烧不坏的手帕”等使学生一接触化学就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学生一旦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面对困难学生会充满热情,信心百倍,会想方设法克服,即使有再大的曲折也不觉得辛苦,学习的有效性会明显得到提高。
二、精心设计,组织教学过程
教师课前要做到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甚至要能做到超越教材,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组织好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过程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要有层次,让在同一课堂上的不同学生各有所获。教学内容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问和进行有效地讨论,有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提问,应该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的,一方面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例如,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探究实验时,在设置思考问题上,可以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再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上做深入探讨,当学生基本能分析出酸和碳酸盐反应可以得到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时,再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如何从反应的速度、反应能持续的情况,经过这一系列的逐层深入的思考、探究,不仅能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有了深刻的认识,还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的选择等知识给联系了起来,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以人为本,科学指导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多开展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也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共同推进教学过程。同时,要鼓励学生先学一步,让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在学生平时学习中遇到头疼的问题、容易犯错的知识点,教师应思考如何将知识简单化、明朗化、规律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如,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除了要强化记忆,还要多采用表格式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归纳其中一些规律帮助记忆,如,讲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列表一一对比,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这两者化学性质的差异。课堂上还可以利用谐音、口诀、数字化概括等办法,帮助学生接受原本比较繁杂的知识内容。
四、总结得失,加强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顧和梳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其实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不但要反思我们教学过程中过失和不当的地方,还要反思成功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师生配合是否默契,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愉快……我们都要加以回顾和总结,并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就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服务。
为了提高今后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①总结成功的经验,将好的案例、教学方法等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并用于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②记录教学中的失误。先认真分析失误的原因,再进行修正,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③记录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是一节课的难点。只有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④课堂上的灵感也尽量要捕捉下来并加以修正,再用于今后的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高效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