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语感。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紧密结合当前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强化教师范读、多媒体营造朗读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朗读能力,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实施策略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么一句话:“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看似是一句简单的话,然则,要想学生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则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持之以恒朗读,方能实现“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育目标。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试教育模式依然比较严重,导致朗读教学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朗读缺失的语文教育,导致学生的语感不佳、语言能力低下。机械的学习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笔者立足自身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探索朗读教学开展的重要性极其对策。
1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1.1 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充分体现了“读”在“解义”过程中的重要性。笔者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历来重视“读”,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读,在潜移默化中解其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读”的环节,语文的教育,很多时候是将文章“肢解”,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教育方法。当然,笔者如此说,并非是摒弃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教育方法,而是强调无论开展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忽视读的重要性。唯有学生大量的读,默读、有声朗读均可,方能在读的过程中解其义,深化对文本内涵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2 培养语感,规范语言使用方式
语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元素。所谓语感,即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语感强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便会得心应手,轻松地理解语文课本的内涵,扎实学生的文字功底。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感,笔者认为:读是不可或缺的途径。这里的“读”,可以是大量阅读,也可以是朗读。笔者发现:有大量阅读、认真朗读的学生,其语感一般都比较强,甚至是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也很少出现语法错误。之所以出现较少的语法错误,并非是学生学习了多少语法知识,而是因为在大量读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语感。此外,积极开展语文朗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准,规范学生的语言使用方式,让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加强。
2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的现状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开展的状况如何呢?笔者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的過程中,对朗读教学重视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重视朗读教学的现状,导致教师很少开展朗读训练,或者是在开展朗读训练时,忽视对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的朗读能力低下,语言表达能力低下,语感不强,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影响是极大的,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3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的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积极的朗读训练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1 教师范读,营造朗读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说: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可以从范读开始。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情绪渲染是讲授的素养之一,它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极其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情绪渲染”作用,通过有感情地范读,让学生有很好的模仿对象,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把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充分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范读的过程中,应当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精髓、整体架构,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范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注重朗读的情感。情感是文章的内核,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范读的过程中,要立足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用不同的语调、语速等开展范读,通过语调、语速等的变化,表达文章的情感。例如,《海滨仲夏夜》的朗读中,教师就可以用轻松、潇洒的语调读;《背影》一文中,教师则应当以叙说基调朗读,表达文章的情感;第三,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朗读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重点难点开展强化朗读,为实现情绪渲染的目标奠定基础。
3.2 引入多媒体营造朗读情境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创新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紧密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方式,通过视频、音频等的融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情境。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范读的方式,给学生很好的朗读示范;教师也可以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辅之以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提高朗读质量。
3.3 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自主朗读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中语文教师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除了教师范读、多媒体营造朗读情境之外,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化学生的自主朗读,给予学生更多的朗读实践机会,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挤出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利用早读时间朗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朗读,等等,促使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强化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华莉.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教学[J].基础教育,2019(09).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实施策略
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么一句话:“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看似是一句简单的话,然则,要想学生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则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持之以恒朗读,方能实现“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育目标。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试教育模式依然比较严重,导致朗读教学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朗读缺失的语文教育,导致学生的语感不佳、语言能力低下。机械的学习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笔者立足自身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探索朗读教学开展的重要性极其对策。
1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1.1 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充分体现了“读”在“解义”过程中的重要性。笔者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历来重视“读”,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读,在潜移默化中解其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读”的环节,语文的教育,很多时候是将文章“肢解”,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教育方法。当然,笔者如此说,并非是摒弃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教育方法,而是强调无论开展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忽视读的重要性。唯有学生大量的读,默读、有声朗读均可,方能在读的过程中解其义,深化对文本内涵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2 培养语感,规范语言使用方式
语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元素。所谓语感,即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语感强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便会得心应手,轻松地理解语文课本的内涵,扎实学生的文字功底。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感,笔者认为:读是不可或缺的途径。这里的“读”,可以是大量阅读,也可以是朗读。笔者发现:有大量阅读、认真朗读的学生,其语感一般都比较强,甚至是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也很少出现语法错误。之所以出现较少的语法错误,并非是学生学习了多少语法知识,而是因为在大量读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语感。此外,积极开展语文朗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准,规范学生的语言使用方式,让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加强。
2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的现状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开展的状况如何呢?笔者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的過程中,对朗读教学重视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重视朗读教学的现状,导致教师很少开展朗读训练,或者是在开展朗读训练时,忽视对学生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导致学生的朗读能力低下,语言表达能力低下,语感不强,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影响是极大的,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3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开展的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积极的朗读训练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1 教师范读,营造朗读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说: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可以从范读开始。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情绪渲染是讲授的素养之一,它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极其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情绪渲染”作用,通过有感情地范读,让学生有很好的模仿对象,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把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充分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把握作者写作意图。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范读的过程中,应当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精髓、整体架构,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范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其次,注重朗读的情感。情感是文章的内核,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范读的过程中,要立足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用不同的语调、语速等开展范读,通过语调、语速等的变化,表达文章的情感。例如,《海滨仲夏夜》的朗读中,教师就可以用轻松、潇洒的语调读;《背影》一文中,教师则应当以叙说基调朗读,表达文章的情感;第三,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朗读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重点难点开展强化朗读,为实现情绪渲染的目标奠定基础。
3.2 引入多媒体营造朗读情境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创新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紧密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方式,通过视频、音频等的融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情境。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范读的方式,给学生很好的朗读示范;教师也可以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辅之以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提高朗读质量。
3.3 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自主朗读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中语文教师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除了教师范读、多媒体营造朗读情境之外,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化学生的自主朗读,给予学生更多的朗读实践机会,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挤出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利用早读时间朗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朗读,等等,促使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强化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华莉.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教学[J].基础教育,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