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处教学细节引发的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c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提出的明确要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因知识的琐碎和教学方式的单调而令学生敬而远之。寻求突破是必然的。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该坚守什么?是合作中的尊重,还是热闹中的精讲,再或是精彩中的精思,尤其是在教师引领下的精思!本文从课堂观察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这是10月中旬、秋风渐起时,澄澈的天空一天一天地高远,空气也因节气的推移一天比一天清冷。然而,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却用激情与智慧演绎着语文教学的精彩,仿佛秋日的荼蘼在浓郁的果香中氤氲弥漫,仿佛收获的喜悦在满山的澄黄碧绿中绽放:讲堂成了学堂,主动代替了被动;兴趣被激发了,激情被点燃了。在这里,琅琅书声,愉快飞扬,呈现着“各以其情而自得”的陶醉与向往;文本解读中,积极参与,妙语如珠,彰显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个性与思考;课堂活动里,争先恐后,有条不紊,有当仁不让的积极进取,也不乏宽容谦让的君子风度。似乎完美至极,但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在八年级语文的课堂上,有位女孩在朗诵搜集的明月诗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时,说成了“我影舞零乱”,由于她语速较快,且大家专注于下一次的回答机会,所以没有人纠正她的错误。诚然,对于熟知这首诗的人而言,我们可以权且当成一种口误,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是,对于正在汲取知识的初二学生而言,长此以往,毫无疑问会形成一种误导。
  无独有偶,在七年级的另一节语文课上,有位男孩在翻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一句时,翻译成了“三个人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师傅。”且不说“三”在文言中常常虚指,单就后半句而言,他的翻译就有明显的错误。正确的翻译“其中一定有能当我的老师的人”强调的是一种可能,是未然,而非已然,这才更符合孔子希望弟子随时向周围人学习的本意。可惜,学生不能指出,教师亦未能指出,在快速地抢答氛围中,课堂中的思索成了一种真空地带。这些,似乎只是一些容易被人所忽视的小细节,但却并非只是一点点的美中不足。事实上,这些细节在提醒我们:追寻精彩的课堂里,我们丢掉了什么?
  不妨再回到那两处细节上来。
  为什么没有人纠正那个女孩显而易见的错误?为什么没有人指出那个男孩翻译中的不足?为什么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只是无血无肉的条目,既无联想、延伸,也无对比、总结,既无深入思考,也无仔细推敲,一切就事论事,点到为止。
  毫无疑问,争夺黑板板书,争抢话筒答题,对学生而言,课堂节奏极快,没有时间停顿和思考;引导课程进度,偶尔纠正发言错误,对老师而言,精神高度紧张,没有时间深入讲解问题借以提升学生思维。限制教师的话语权,让教师精讲成一种必须,在大白话式的课堂衔接过渡语中渐渐丧失了精彩讲解的能力与空间;提升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大限度地拥有了发言机会的同时,但却在如此快节奏的课堂氛围中没有了深思的习惯与追求。快,快,快!否则,在你深思的时候,抢答的机会溜走了;否则,在你深思的时候,琅琅的读书声、同伴激烈的讨论、同伴的侃侃而谈,带走了原本应有的宁静;否则,在你深思的时候,小组同伴的敦促,督导老师的关切,参观老师的目光,驱散了你执着深入的心境!
  古人云:“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法乎其下,得乎下下。”基于阅历、积淀的不同,同伴的思考领悟与教师的思考领悟高下之分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对资料的整合、择取而言,教师作为本专业的研究者,他往往有着即使是高水平的学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如果忽略这些,教师只说一些大白话似的课堂过渡语言,那么,学生的思维水平长期在浅层次的层面滑行那绝不是危言耸听。
  是的,追寻中,也请别忘了精彩中的精思,尤其是在教师引领下的精思!
  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可性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应该是遗传、家庭、经历的共同作用。而这三个因素,都在童年、少年时期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为以后性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年之后的种种经历几乎就是童年或是少年经历的放大。这并非是一种宿命论,而是符合心理学的科学观点。我们可以想象,短、平、快,能催生思想家吗?能催生科学的新发现吗?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教育,作为人类精神前行的重要推动力量,也应如此,无数人的辛苦努力,得到一点点收获的同时,无数的问题紧接着衍生。怎样持久且有效地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得以最充分的体现,怎样化解调动学生主体性之后,课堂热闹与精思之间的矛盾,怎样让学堂更精彩,在热闹中不缺失思考,生成更有价值的内容,追随先行者的脚步,让我们在共勉中努力地前行。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爱知中学(710003)
其他文献
十多年前,笔者有机会听了魏书生老师上的一堂示范课。这堂课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亮点,就是整个课堂自始至终洋溢着浓浓的民主气氛。教者走进课堂,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而是以亲切的口吻跟同学们商量,今天想教学课本中的一篇文言文,不知大家想学哪一篇。紧接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最后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很快确定下来。在同学们自由朗读、扫除字词障碍的基础上,教者又征求同学们的意见,不知大家能不能借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充分反映了我国辉煌的古代文化成就。在义务教育阶段,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文言文认识古代社会,了解古代人的思想、政治以及文化观点,接受传统教育熏陶。文言文的历史沿革丰富多彩,对于学生学习并掌握古汉语知识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情境的生成,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可以从古诗词内容人手,通过不
笔者任教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对学生的习作总感到比较头疼,总感到学生的习作适应不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生的习作也都写不出自身的感受,更不要去思考相关的独特感受。这样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