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柏拉图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ya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子是中国传统主流政治思想的先锋,柏拉图是西方古典政治思想的开拓者。本文通过对他们政治思想中的“礼”与“正义”、政治制度、政治主体以及政治理想的框架性比较,概括出他们政治思想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总结他们对中西政治文明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中国哲学;古希腊哲学;孔子;柏拉图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4-0057-03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人有关思维本身的问题包括:真理是什么?真实是什么?世界由什么组成?简而言之:这是什么?在希腊人参与的西方世界中,真理被理解为知识,追寻的是事物之永恒及实体所在。中国哲学家提的问题却是关于“哪儿”:道在哪儿?中国人早就接受世事的变幻才是永恒的观念,因此以寻道来适应这个变幻的现象或表面真实。对中国人来说知识非抽象而是具体的;不是表象式,而是作为道或途径的知识,是一种实际技能。
  古希腊人想要寻根究底,最终构成事物存在的事实、原理和理论。而中国先秦思想家则旨在寻觅那些促进社会和谐的行为模式,对于他们而言,真理最重要的培植人的品性,而非推论的命题。他们并不执着于对运动变化做出符合逻辑的解释,而是孜孜以求地去体验世界而非理解世界。对孔子而言,思维不是抽象推理的过程,而是彻头彻尾的一种语言学上的述行过程,即行为的直接结果是达成某一实际效果,及所谓的“经世致用”。先秦的思想家并不把思维视作跳离经验世界以成就客观性的手段,而是一种基本上讲求综合、具体而微的行为,以便充分发挥现存的一切可能性及有利条件。中国哲学没有提出本体论主张,这意味着“万象”之后无“存有”,“多”之后无“一”,“现象”之后无“真实”。有的只是恒常变化,周而复始的过程,令世界多少显得连贯而确定,但由于世界固有的不確定性,又多少变得新奇及出人意表。真实是个不言而喻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建基于具体观察及经验之上。中国思想家的真实是内在的,不会受制于绝对客观的原则。他们不用规范来促使人们产生恰当的行为反应,而会用形象、典范、类比、比喻去进行交流,进而建立人际关系。他们一般不会区分真实和事实,因为他们相信,原则是否有效,只能通过实际事件来检验。
  对于柏拉图来说,世界的运行、天体的转动、四季循环,这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表现出一种秩序规律,这正好支持了他所相信的道德与理性心灵方是宇宙主宰的主张。他在为伦理准则寻求普遍定义过程中,形成了他的“理念论”,并以此作为所有知识之基础。苏格拉底为普遍永恒的伦理准则寻求定义,是为了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柏拉图却把老师的追求转变为一种本体论的要求。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分类项目必须具有一个根植于超越物件或“理念/形式”的参考点。不仅是道德真理的知识需要服从这样的“理念”,所有自称为知识的主张都必须服从。柏拉图声称最高级的知识必须符合两个主要条件: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不变性)。换言之,知识不可因观点不同而对立,真正的知识从任何角度看都应该是真实的;知识不会因时间而变。古希腊哲学家追求真理与知识的热忱令人钦佩,为了获得真正的知识,他们立下决心,要在思考时做到寻根究底、分析微细、逻辑明确,同时极力排斥那些根据感官经验获得的知识,认为都是虚妄的,既不够恒常,也不够真实。正是希腊哲学家这种坚持,人类才得以受惠于他们在逻辑、数学、科学、哲学、艺术、政治等方面的贡献。由于早期希腊哲学家排斥实际的感官经验,轻视因果,这种态度也对西方世界造成持久恶果。只有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才重新采取更加包容的思考方式。即使这样,几个世纪以来,二元对立思维仍在影响着他们。
  中西哲学方面的差异还体现在个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上。例如,霍布斯相信人本恶,所有人处在困乏的生活环境中,都受制于正直公平的自然法则。他认为这种生存状态十分可怕,人不得不团结起来,拥立一位领袖,并受其管制。霍布斯认为,政府的正统地位来自受管制人民的权利,而非来自皇帝和神权,也非统治者天生优越,社会由契约而产生。社会契约根植于于一个根本假设:个体为了维护大自然最基本的权利,即保存肉体的生命,同意放弃非分欲望、妄自尊大和贪慕虚荣。此外,公民社会不仅应确保人民有权享受治安环境,更要通过私有财产的制订和保护,保障那些既勤奋又明理的人有权为所有人创造财富。自由社会除了订立这些规则保障彼此的基本权利之外,不会考虑为公民制定任何正面的保障,或某种较为优越、值得大家向往愿景。正是基于这种人性理由,20世纪许多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包括杜威、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约翰·罗尔等,才把社会视为一个有机体。其中个体既相互关联,也与整体社会息息相关,一如细胞组成的器官,器官再组成有机体。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一套有别于我们先前讨论的社会观。杜威集中研究个体交往时的特色,而非探讨如何保持社会各独立存在的实体如何分界,他阐释了是社会如何由人类组成的,靠的是组织。在此,“社会”与“社群”之意义汇合成为能培育个人与社会成长的共同生活方式。杜威说的社群并无严格界限,也非一成不变,因为令社群凝聚的不是类同成分,而是不同成员的沟通。好像每个人都具备“神的眼界”,创造并深化着无限的视野。这种兼收并蓄的社群不会容纳不下歧见,反而更需要千差万别的人群,才能发展兴旺。杜威对社群、社会和个体的见解,跟早期儒家思想有某种契合。
  中国哲学与西方发展背景不同,因而于西方有很多差别。儒家的德行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实用倾向为中心,强调人与人相交、合作、互容、互惠互利、彼此尊重,也注重人民和睦相处,使万物融洽共存,这些思想是中国思想家著书立说的重要依据。在西方哲学中,由于相信宇宙之单一秩序,他们更追求自然和社会连贯统一,亦即理性或逻辑秩序。相反,中国哲学追求的美感秩序,在万物和谐中寻找构成宇宙的无数独异之物,包括人类自身。和而不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论语》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再三申明,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务必在歧异多样之中追求协调。和而不同也是中国历来的政治主张。《论语》中提到“君子不党”,即反对从政的人朋比营私。孔子提倡社会要达到和谐,需考虑各参与者的不同意见。容忍异己,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务求每一个体显现其独特之处。最佳的和谐状态是社会所有成员各安其位,所有人不受干扰,这是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和谐。在个人权利和个人义务上,儒家也与西方哲学取向不同。儒家不注重西方社会学和政治学所强调的个人权利,而强调个体对国家社会的义务或责任,至少在理论上,这种责任要求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是一样的,主张在社会交往中忠诚待人,在遵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徒关系的基础上和睦相处。孔子与老子都主张政府不可以惩戒为施政手段,国君需戒奢靡,慎防权力欲太盛,任意妄为,刚愎自用,自满自大。儒家和道家也强调克己,尽管对克己的理解上有出入,因为儒家视现实为天意的表现,而老子则把现实看成天道或自然之道。由于孔子及其弟子很清楚政治权力的真正基础,所以从不会忽视人民的力量,总要为民请命;也从不把政治权力看做目标,只视之为手段。儒道传统以及中国文化均带有反战色彩,看重预防而非攻击。如在《大学》就写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以利民为念,因此对中国人民来说,民主也不过是手段,而非目标。
  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创造了“乌托邦”一词,他还设想在美洲一个子虚乌有的岛上建立一个理想社会。这与儒家的科层制福利国家、道家的小国寡民如出一辙。《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自发组织起来的社会,是儒家理想的社会,它也是古代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人人平等的福利社会。孟子后来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大同理想,提出井田制。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描绘了中国道家世外桃源式的理想社会。许倬云认为这个故事中的社会是另一种理想社会,完全与外界隔断,无需缴税,没有政府,连知识也不需要,这个道家的乌托邦正好为儒家的大同社会提供了另一条路径。许倬云所说的第三个乌托邦式的自足的社会,是儒道两家乌托邦的折中,它不是桃花源那种无政府社会,靠善意维系,而是一种需要自我管制的社会,只不过这个自治是在社群的层面实施的。许倬云的三个模式都有别于西方的乌托邦理想。西方的乌托邦通常是一个城邦,而中国的则往往是个单纯朴素的小农村,代表着中国人对质朴自然的向往。此外,中国的乌托邦如果不是一个为实现公正社会的蓝图,就是一个处于与世隔绝的隐地,人民可以自行掌握命运,是人民对自由平等的一种渴望。
  在历史上,由于东方农业经济形态与西方游牧经济形态的不同,造成了两者文化哲学与思维倾向的差异。尽管存在诸多不同,但作为人类优秀文化,两者都极具价值,都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中西方应该相互学习,尤其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大品.中西文化互补与前瞻——从思维、哲学、历史比较出发[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3〕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晓朝.柏拉图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徐阳)
其他文献
摘 要:趋向补语是汉语中一种非常独特的语法结构成分,它不仅难学,而且难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复合趋向补语又在简单趋向补语之后加上了立足点与参照物,无疑又加深了难度。其中,意义更加虚化的引申用法对于外国学生来说便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了。本文将支架式教学、显性教学及形象化教学融合起来,提出建立在框架结构上的形象化显性教学模式,并利用教学实验,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实验、试验后三个步骤的对
期刊
摘 要:社会政策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市场和社会等不同行动主体的影响各有不同,如何界定它们在社会福利供给中的角色,是社会政策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本文旨在从社会政策实践主体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与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一视角来讨论西方社会政策发展变迁的历程,并从这条线索来梳理当代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产生和发展的脉络,进而对其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发展型社会政策;演进历程;实践主体
期刊
摘 要:从东方主义视角,《蝴蝶君》和《扶桑》都颠覆了西方人对东方女性柔弱、等待救赎的刻板印象。黄哲伦以对抗的形式,让西方为东方献祭,给西方以启示,即文化对抗已日暮途穷;严歌苓以包容的姿态,让扶桑跪着宽恕世界,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即多元并存,平等对话,共同繁荣。  关键词:《蝴蝶君》;《扶桑》;对抗;包容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
期刊
摘 要: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二是学做事。我们一般认为学做事就是学知识、学技能,但是对于做人和人格道德的修养,以及做事中的道德方面却没有那么关注。其实,做人和做事,说到底是一回事儿。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做有德之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同时道德也是做事的一个基础。而职业道德,恰好用道德把做人和做事联系在一起,比如诚信、责任、合作、敬业等职业道德,既是做人的原则,也是做事的规范,在做事的职
期刊
摘 要:人才队伍是国家社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元素,人才代表着国家产业的创新能力,代表国家可随时调用的多方面能力。笔者认为,对人才队伍加以建设,是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实力,稳定国际发展动向的核心方式。本文以提升国家人才队伍的质量水平作为根本目的,首先分析了我国人才建设的现有状态,后以十九大精神为主,对我国加强人才建设的实际意义展开了深入研究。文章以现状和意义作为核心思路,对我国人才建设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充分
期刊
摘 要:刘扬忠先生著的《儒风汉韵流海内: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上下两编,分别从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华夏国家观念与民族忧患意识、宋金精英人物对华夏民族精神建构的长远影响两大方面、对处在10-13世纪多民族政权各自文学中所体现的“中国观”和“民族意识”进行了梳理,这对研究彼时“分裂”态势下多民族政权树立“正统”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虽为多民族政权并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有凝聚力,由此便形成了
期刊
摘 要:为准确把握欠发达县域电子银行业务市场需求动态,以安徽怀远县电子业务为例开展了专题座谈会和市场问卷调查。以此深入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电子业务种类、规模、动户率、替代率等发展状况,并剖析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银行层面提出欠发达县域电子银行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六种路径对策。  关键词:农村银行;电子业务;金融服务;金融产品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归乡”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母题,一直延亘于作家的精神血脉之中。五四时期,鲁迅在《故乡》中开“归乡”言说之新境界。上世纪八十年代,张承志的《黑骏马》则是对传统“归乡”母题的呼应与延伸,但两位作家笔下归乡者的形象、归乡模式及归乡结局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旨在以《故乡》和《黑骏马》的比照性阅读为研究基础,探讨当代作家张承志与现代大师鲁迅在“归乡”主题上的精神联结和文脉渊源。  关键词:鲁迅;张承志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出发,结合《黄帝内经》的两个英译本,分析《内经》中双声叠韵词翻译的不同审美再现特点和方式,探讨采取何种审美对应手段以代偿补足,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增强译文美感度,可为汉语语音修辞的翻译审美再现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双声叠韵;翻译美学;审美再现;《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100-04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这期间,如何对新农村进行有效定位,让农民在奔向小康之路上“不掉队”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课题。本文就结合实际情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体育发展进行简析。  关键词: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发展;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
期刊